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深圳獵影(下)





「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

《母子》,作者:楊淑卿

《自我完善》,作者:潘鶴

深圳獵影(上)









大肚腩的潛能

凡物皆有潛能。

看到風箏在天空上翱翔的時候,你會悠然嚮往。你可能不會想到,給它無限支持的,是一個大肚腩。

如果你有個大肚腩,放風箏去,這會讓人對你──和你的大肚腩──改觀。





(攝於深圳蓮花山公園)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元朗、南生圍獵影

胡不歸?
南生圍,記不得什麼時候到過,但對那裡有種熟悉的感覺。感覺可能來自舊日之遊,可能來自別人的畫筆、照相機的畫象,反正一到了,便像重遊一樣。

沒有作好一遊的準備,只是到了元朗,從西邊進入市內,即興困逛,便想到不妨到南生圍一走。記得方向,便信步遊韁地走過元朗市區,摸索着走去。

記得元朗運動場旁邊有家葡式餐廳,就在元朗劇園對面。原來叫葡點,走進去像到了澳門。假日的中午,生意很好。不必要求很道地的葡國食品特色,反正澳門的葡國菜也本地化了,例如燒乳豬套餐就中葡混血了,不管怎樣,乳豬非常脆口,比高級酒樓飲宴吃到的好。

南生圍在舊墟的另一邊,順道穿過舊墟走去。不久前提過,香港小巷風情只有在新界的舊墟可以找到,元朗舊墟的巷就很典型,不過這可能只能就「硬件」而言,「軟件」──就是人情味──是否還保留,就只有小巷居民才知道了。從家家戶戶都重門深鎖卻可以想見,鄰里之間已少了信任。

沒有先看地圖,凭感覺順路而去,走走看看,沿山貝路走到盡頭,果然見到一個指向南生圍碼頭的路牌。小路不斷有人進出,應當都是去南生圍的。不久便見到一條人龍,是輪候坐「街渡」的。那小河是貫通山貝河與錦田河的河道,只約二十米闊,對岸才是南生圍。人龍該有百人以上,那兩條「橫水渡」撐來撐去接送,起碼要個把小時才能完成,太陽到時恐怕要落山了。於是只在碼頭旁邊拍拍照,領略一下香港不多的水鄉風光。

這裡只有假日才多遊人。船老大說,別看今天生意好,到明天,你說不定一人花五元錢就能包下整條船。南生圍面積很大,裡面有大片魚塘濕地。改天再遊吧。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騎刧冬至,騎刧聖誕

「我也過聖誕」。侏儒兔,攝於某老人中心。
近日,不斷看到暴風雪的新聞,偏北地區從東到西不少地方受到襲擊。嚴寒之下,很多民居斷電,苦寒難熬。這發生在冬至前後,正應了當中的「至」字。冬至的「至」不是來到了的意思,而是極至的意思。

中國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日至至南,日影至長,日照至短,故曰「冬至」。之後,陽氣始生。過去,人們也視冬至為一年之始。用現代天文科學解釋,是太陽在這一天直射到南回歸線上,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所以北半球在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太陽直射點此後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

這一天其實只屬北半球的節日,在南半球這一天是夏至。有住在澳洲坎培拉的朋友幾天前在臉書展視汽車內溫度計的照片,車外氣溫竟達38.5攝氏度,真是南北兩重天。

在古老的年代,各地的人──應該說是北半球偏北地區的人──都重視這日子,期待太陽回歸,驅走寒冷,復蘇大地。中國人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就已經用土圭測定出冬至的日子,是為24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在每年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之間。

可是經驗俈訴我們,冬至不是最冷的日子。由於日照時間短,地面吸收的熱量少過散失的熱量,地面積蓄的熱量會繼續散失,冬至後的日子因而會更寒冷。中國北方人冬至後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最冷的是「三九」前後,所以詠梅文字有說「三九嚴寒何所懼」。到了「九九」已是入春,會見到「九九豔陽天」了。

在古老的年代,不論東西方,冬至都是個重要的日子,不同民族都知道太陽對萬物生存的重要性,都會隆重慶祝、迎接太陽向北回歸。這樣的傳統,在中國維持着,但在西方,重要性已大大貶低了,它的光芒差不多已被緊接着的聖誕節完全掩蓋──認真地說,是被「騎刧」了。

耶穌是在哪一天降生的,《聖經》沒有記載。後來的研究認為,日子應在九月至十月之間,因為只有在這樣的日子裡,牧羊人才會晚上在戶外看守羊群。

十二月二十五日本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在羅馬帝國時代,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他的誕辰又是羅馬曆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對這一天寄託着春天的希望,視為萬物復蘇的開始。公元三百餘年時,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這節日被視為「異教徒節日」。羅馬教會為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選擇了這一天作為耶穌誕生記念日,尊為聖誕節。今天,對西方世界大部分基督徒(天主教和新教)來說,聖誕節是十二月二十五日;而在耶路撒冷、俄羅斯、東歐等東正教地區,聖誕節則是一月七日

今天,聖誕節又被「騎刧」了,成為各種商人大做生意的日子,成為年輕人玩樂的藉口。即使在基督徒人數不多的地方,平日鮮見耶穌像、十字架,到了歲末也到處見到聖誕老人,聽到聖誕歌。這趨向,恰與全球到教堂做禮拜人數下降的趨勢相反。大概因此,教會似乎並不反對聖誕節的世俗化、商業化。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官塘碼頭與「理想之都」

今日的觀塘碼頭(網上照片)
 今天上班在辦公室朝窗外向九龍方向一望,嚇然發現,前天留連了一段時間的地方──觀塘碼頭,其實每天都對着。

向對面海望去,東面可以見到鯉魚門的三家村,西面可以見到新建的啟德郵輪碼頭一部分。高架的觀塘繞道到了海邊拐一個彎,形成一條白色的弧線,線上車流不斷,是景色很搶眼的所在。弧線拐彎的地方下面,就是觀塘碼頭。

觀塘碼頭曾經是香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有一段時間,我每天清晨從北角坐船到那裡,再乘40号車到荃灣去。觀塘裕民坊、月華街一帶,也曾經常到。這都是「那些年」的事情了,近些年,只是偶爾到過。觀塘碼頭附近,就從沒有再踏足了,「那些年」每天經觀塘碼頭往來港九的人,相信絕大部分也一樣。觀塘碼頭正是因此而殘破、冷落的。

一九七八年的觀塘碼頭
可是,從碼頭通往觀塘地鐵站的開源道沿途一帶,卻經歷了另一種激烈變身,從工廠區演變成興旺的商貿區。觀塘正在計劃大規模的整區重建,更大的變化還在前頭。

觀塘在歷史上有過巨大變化,這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端倪。觀塘本來叫官塘,上世紀五十代起,「官」字改為「觀」,是為「觀塘」。失去了的「官」字,可以追溯到北宋,有近千年的歷史。那時,這裡建立了官方鹽場,名為「官富場」,是當時東莞縣內四大鹽場之一。這裡後來稱作「官塘」,是「官富鹽塘」的意思。五十年代初,香港政府開始發展官塘,填海作工業用途,這裡成為香港主要的工業區,也是香港第一座衛星市鎮。

五十年代初填海時的觀塘,右下方現為麗港城,
水渠出口 處上方海邊現為觀塘碼頭。
那時,觀塘碼頭是港島居民往來觀塘的首選途徑。後來,陸路交通、過海隧道加上地鐵都發展起來,香港工業又紛紛北移,觀塘工業區淍零,觀塘碼頭的作用已近乎全失。過去經營這航線的油麻地小輪公司早已放棄,現時的服務由另一公司負責,每半小時才有一班渡輪。

我到觀塘碼頭去,是想看看港圳建築雙年展借用碼頭荒廢空間舉行的展覽。我沒有選擇坐船,而是坐地鐵到觀塘站,再沿開源路走向碼頭,順道看看工業區的轉型情況。

本屆雙年展以「邊緣之外:理想之都?」做主題,選擇觀塘碼頭做展場之一,是要展示渡輪、碼頭都已隨着社會、經濟發展而邊緣化,要藉兩者的價值的重新定義,探索夢想中「理想之都」。

沿開源道向海邊眺望,遠方為港島,近鏡的交通交匯處
現為地鐵觀塘站。鱷魚恤與中右處的消防局仍在。
在現實世界中,存在所謂的「理想之都」嗎?建築、規劃都是適應某個時空的社會需求和條件而產生的,又隨着社會的需求與條件不斷變化、不斷改善。理想取決於能不能滿足當時的需求,以及有沒有條件去實現。從回顧的角度去觀看,以前的建築、規劃可能太不理想了,可是在當時,限於當時的條件,那可能已經十分理想。另一方面,那時沒有人稱意、欣賞的建築、環境,今天看來卻說不定又十分理想。

建築,是為今天、也為明天設計的藝術。建築師在自己的圖紙上可以天馬行空,但要把圖紙變成事實,卻是另一回事,要靠別人才能完成。建築的作品的成敗,更要到若干年後才作出評價。沒有人有可以預見未來的水晶球。當年成千上萬每天使用觀塘碼頭的人,有誰想像到它今天的凋零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