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上海世博,不夠切題

法國阿爾薩斯館示範的太陽牆,通過太陽能使調節室內溫度

上海世博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可惜,你參觀完世博,可能沒有對這主題增加了什麼認識。

對於上海世博選用這個作為主題,我很同意。我想,這主要是考慮到中國的國情,還有上海的特殊情況而提出,有其針對性。對這個主題深入探討,有利於中國和上海的發展。

我曾在這裡記下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美國的Joseph Stiglitz的預言:廿一世紀影響人類進程、改變世界面貌的有兩件事:一是美國等國家的新技術革命;二是中國的城市化進程。

我們都正在見證着這兩件事情發生。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看看近在咫尺的深圳、珠三角就知道是什麼回事。珠三角從魚米之鄉搖身變為「世界工廠」,不過是三十年間的事。這裡的鐵路、高速公路所到之處,幾乎已見不到農田了,市與市、市與鎮之間,以鱗次櫛比的樓房、工廠連接起來。這將形成超大型城市,或者說城市群。這情況最初只在美國洛杉磯、灣區出現,現在,中國正在形成很多個這種讓城市吞沒有農村的超大型城市,原來隔離城市的綠色地帶消失了。很多人的生活無疑因此「更美好」了,但這變化也讓人嘆息。


這是馬德里館的竹屋和空氣樹,竹屋有竹製活動外牆,空氣樹靠空氣對流調節戶外小環境 >


中國效率低下的農業,即使精耕細作,也沒法維持原來數量的農業人口。人口大量流向城市是必然趨勢,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也必然如此。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也就是非農業人口急升的過程。據統計,一九七八年,中國非農業人口 只有1.18億;二零零二年,這增加到3.69億;如今,可能到5億了。這是相對較富裕的人群,也是支持中國龐大產出的主要勞動力人口。

這形成巨大的規模效應,包括勞動力效應和市場效應。發達國家的非農業人口總和亦不過差不多。

可是,城市化也造成很多問題。自從戰後以來,各地經濟迅速成長,城市進程加快,城市的規劃和管治成為大難題,這在第三世接連出現了墨西哥城、新德里、里約熱內盧等巨型而貧困、罪惡叢生的城市後,更受到關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會不會重蹈覆轍?

中國的城市問題也很多,而且有中國特式,例如很多城市的農民工權益問題、城中村問題等。即使上海這個發展多年的大城市,也遺留着不少至今難以解決的問題。在上海那幾天,早上起來到酒店附近的里弄走走就感覺到。


< 漢堡館不需要空調和暖氣,能保室內25度恆溫,所耗外來能源只及普通房屋的一成


上海世博的主題,在我所到的國家展館,看不到怎麼觸及,只在「最佳實踐區」看到較切題的展出,比較多是從人與環境的和諧角度,去展示不同地方的探索。如果你真正關心城市、環境問題的話,我推薦你到「最佳實踐區」去看看,其中有十四個館是按一比一比例建起來的展館,有好幾座環保建築物。不過其中也有虛有其表的,西安案例館根本是掛羊頭賣狗肉。這個區相對比較少人參觀。

關於上海世博,拉雜寫了多篇。寫得一定不全面,因為很多地方沒廁身過,沒法寫。你打也算去的話,不妨作個參考。記住,世博不是迪士尼樂園,而即使是遊迪士尼樂園,遊一天也夠累的,何況你可能遊兩天三天?

(世博行之九,完)

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遊世博,何必吃連鎖快餐店?

< 非洲主題餐廳的快餐


在網上讀到有作者報告「令人沮喪」的「世博壞消息」,說幾個特別去上海看世博的朋友回來都說,每天只是在烈日當空下排隊,又炎熱又口渴,連鎖快餐店也隨時會食物短缺,供應不上;結果去了兩天,人馬困頓地提早回來。

這真令人沮喪,但我認為這涉及遊覽策略錯誤、沒有做好準備。譬如在烈日當空下去排隊就很不智;炎熱難免,但口渴應該可免,應該是沒有準備好飲用水吧?這樣由早到晚「搏」兩天,的確會人困馬乏。但如果有所準備,有為有不為,就不至於如所說的那麼令人氣餒。有機會我還想再去呢。

吃的問題未說過,不妨也說說。

世博園可以說也是美食博覽會,在各區安排的餐廳,據《官方導博手冊》,粗略一數有125家,中高低檔次都有。人均消費,有最低10元的中式快餐,有最高500元的西餐。這些餐廳都設在各個區的餐飲點,按地圖指示可以找到。此外,很多國家展館內有供應各國美食的餐廳,有些要進館後才能光顧,有些則可以直接入內。


這樣,吃東西的地方並不少,不必都去擠連鎖快餐店,如香港人喜歡的肯德基、美心之類。
可以想像,快餐店的人流最旺;在午餐高峰期,恐怕要「搶食」。香港人去到,看來就不必去體驗內地的「搵食艱難」了。這「搵食」難題,肯多花一點錢就解決了──如一句流行語說的,可以用錢解決的就不是問題。何況,消費頂多如香港一樣而已。

我們有兩天的午餐是在園內解決的。午餐,不想花太多時間去點菜吃正餐,就去找人不太多的、能吃簡餐的地方。一天經過名字讓你想起《獅子王》的非洲主題餐廳Kahuna  Matata,便走了進去。原來樓下是快餐店,樓上供應自助餐,每位198元。自助餐自然不去光顧了,就在餐廳戶外找到桌椅,吃快餐。食物味道竟然很不錯,有鮑魚飯、魚塊飯、鴕鳥肉飯,還有蔬菜沙律夾餅、鴕鳥肉夾餅、啤酒等,170多元。四個人,都撐滿了。想不到鮑魚飯套餐(60元)的鮑魚真是大大塊的鮮鮑魚,很鮮嫩可口。蔬菜夾餅最便宜了,只要十元,「抵食夾大件」,外面好像中式燒餅,超彈牙好味,裡面是蔬菜沙律。

另一天在35度高溫下誤撞進了西班牙館的餐廳,不管三七二十一,借機休整一下。吃了海鮮炒飯、西班牙火腿沙律、芝士餅、啤酒等,埋單:300元整。

晚飯吃過三頓,有兩次是晚上看過演出之後,九時後才找地方吃的,完全沒有吃午餐時的擁擠。倒是因為晚了,一些檔次看似較高的餐館可能客人不多,已打烊了。三頓飯一次在C區,兩次在B區「中華美食街」所在的那片餐飲區,都選吃江淅菜,希望吃到地道的東西。

第一次光顧的是「歐洲廣場」旁邊的「蘇淅匯」。地方很舒服,布置講究,菜色也精緻。一道牛柳粒最惹人驚喜,嫩滑多汁,味道鮮美,有入口融化之感。齋鮑魚也做得精細,形、味、口感都不欺人,而且切片的刀工毫不馬虎。只是服務態度差點,但這可能與冒失闖進的客人太多有關。隔鄰一張桌子就先後有兩撥人,進來坐下,看了菜牌就退出了。難怪一進門服務員就問,是吃快餐還是點菜的。要米飯,侍應提醒,要十元一碗。結帳是390元,以香港消費水平不算貴,但同樣的消費在香港一定吃不到這樣精緻的東西。


在老正興也吃得很滿意,消費低很多。杏花樓則有點失望,什麼地方菜都有,香港的菜色也有,這就難專了。

到世博,何必難為自己去吃連鎖快餐店?


(世博行之八)

期待出現「上海世博效應」

< 阿聯酋館。挑剔地放大去找,照片中可以找到一片紙屑,你可以找到嗎?

昨天是星期天,花了不少時間整理世博之行所拍照片,仔細看了,發現一個當時不大在意,到昨天才感到驚詫的事實──拍下的照片中,世博園不同場區的地面十分乾淨,找不到一點兒垃圾。真的這樣嗎?我把全部拍到園區地面的照片都檢查了,終於在兩張照片上找到一兩點「疑似」紙屑的東西。

後來再檢查南京路行人專區的幾張照片,一個「疑似」東西都找不到。

對於世博院區地面的乾淨,我當時沒有特別感覺。如果我發現了,然後刻意到處去察看,一定可以找到這裡那裡有些被人亂扔的東西。

但我對兩個場面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一個是在最佳實踐區的「漢堡案例館」輪候的時候。這是一座按一比一比例重建的環保建築物,不必空調和暖氣,就能夠保持室內四季25攝氏度恆溫。建築物的外面,有個有助營造小氣候的水池。排隊時,忽然發覺水池中有個塑料袋漂過來了。心想,有誰把這刺眼的膠袋檢走就好了。接着,隊伍前面地面又發現一個餅乾盒子。唉!

印度館和沙特阿拉伯館 >

這弄得我有點焦躁,但很快就鬆了一口氣。不知道哪時有個穿着水靴的工作人員走進了水池,把膠袋撿起。他也發現池邊的餅乾盒了,順便走過去也撿走。

另一個場面是在歐洲區展區內,那裡人很多,走過一個豎起多個大陽傘的休息區時,看到一位中年婦女站在廢物箱旁邊吃水果,一邊吃一邊把果屑扔進桶裡去。我特別注意到,是因為這吃相與過去見到內地同胞的吃相很不一樣。我的印象是,內地同胞特別愛吃能製造渣屑的食品,例如瓜子、甘蔗,而且隨吃隨扔。於是「鳥過留聲,人過留渣」。像那位婦女般吃東西的,很罕見。

< 日本館前

但我並沒有特別注意地面有沒有垃圾,世博園裡吸引眼球的東西太多了,犯不着去看不想看的。

剛才重看一下過去幾天放上這裡的照片,同樣沒有找到亂扔到地面的垃圾。中國館的那一張,排隊的人很多,點擊放大來看,也沒有找到垃圾。

為什麼會這樣?主要原因大概有兩點,一是有工作人員不斷清理,二是人的自覺性提高了。

這是攝到的最「髒」地面,一眼就看出前景有兩片紙屑 >

「破窗理論」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說一棟荒廢的房子,只要一個窗戶的玻璃被打破了,其他窗戶的玻璃就很難悻免。關鍵就是不要出現第一個破窗。扔垃圾也是這樣,只要有人扔下第一件垃圾而沒有人管,很快就會有第二件,以至無數件;即使在很有公德心的社會也會這樣。人的劣根性不可以放任。

我沒有特別感覺到世博園裡有很多清潔工人,但很能感覺到他們的存在。南京行人專區情況大概也一樣。

對於大陸同胞的素質,當然有很多可以挑剔的地方,例如慣於用身體語言開路、對「不准吸煙」視而不見、在公眾場所吵鬧和躺臥……。但的確,就上海所見,有所進步了。

< 南京路行人專用區,與銅鑼灣、旺角的行人專用區相比,哪個的垃圾多一些?

奧運在北京發生了為人樂道的「北京奧運效應」,移風易俗;希望上海也會出現「上海世博效應」。

**
補充一點:我沒有去排要花幾小時的隊,不知道那些「人口密集區」內的情況。
 
(世博行之七)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遊世博的軟硬件準備

< 從盛事廣場遙望中國館


遊世博宜事前做一些準備,一是硬件──物質上的,二是軟件──資料上的。

物質上,應準備:


遮陽帽──不管你怕不怕曬,都要帶備能遮太陽的帽子,女士尤其要找一頂闊邊的。


太陽眼鏡──很多地方在陽光下很刺眼,例如在架空行人走廊上,地面和大量設置的陽傘,都反射陽光。


縮骨遮(折疊雨傘)──既為遮陽又為擋雨,男士也應準備。長遮不能帶進園。


防曬膏──你不必一出門就塗上,因為入場時,安檢人員可能要你即場塗抹。


走上這架空行人走廊,你以為到了哪個海灘 >


水瓶──最好闊口的,到飲水點載水較方便。安檢時可能要你把水全倒掉,所以進場後應盡快找飲水點(問問志願者)。洗手間很多,不必怕多飲水。


舒適的鞋子──要走很多路,一定要穿你覺得最舒適而輕便的鞋子。


摺疊凳子──這可能是世博期間上海最暢銷的產品之一,很多當地人拿着遊世博,隨時隨地坐下,地鐵、巴士上也有人坐私家凳。如果沒有帶上而認為有必要,可在上海買一張,十幾元有交易,比香港便宜。


< 右面的煙囪己被改造成溫度計,這時接近傍晚,溫度是26度


扇子──排隊時有扇在手舒服很多。

資料準備上,最方便是買一本《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官方導覽手冊》。這就像世博百科全書,世博的資料一應俱全。連地圖都有,不過分成各區刊登,飲水點位置也標明。各區可以找到什麼餐館也列出,還在「餐飲」部分列出不同餐廳的餐飲類型,是屬於快餐還是正餐(要點菜),還有平均消費水平供參考。 

在上海,這本書在一般書店也找得到,香港是否有出售則不知道。

也可以先上世博的官方網看看(http://www.expo2010.cn/),你可以從「活動」欄目中查找到計劃中遊覽日子會有哪些活動、演出進行,但準確資料還得看當天進場時拿到的節目表。

上海地圖,在浦東機場的志願者櫃檯就可以拿到,雖不夠詳盡,已可讓你辨明東南西北,對上海有個簡單概念,知道往哪裡搭地鐵。



歐洲區一角 >

園區的地圖要入園才能拿到,上面除各展館的位置,還有交通指示,讓你知道怎麼在園內搭免費巴士,不過有些巴士站的位置不大準確。巴士線都是東西來回走的,搞清楚要向東還是向西就好辦了。還有一條越江巴士線。原來園內有一條過江隧道,是浦東浦西之間往來最方便的路線,比坐渡輪快捷得多。如果不是想嘗試一下橫渡黃浦江,就不必去等候坐渡輪了。到了對岸,你可能還要坐巴士才能去到想去的地方。

順便介紹入園的交通。如果跟團去,這不必理會,但自由行就得知道。

最方便的入口是接近市中心的馬當路出入口,這裡距離新天地不遠,可以坐地鐵轉九號線去,也可以坐的士去。上海的地鐵最低消費三元,而的士12元起表。如果四個人,一起坐的士可能與坐地鐵差不多,甚至更划算。我們從酒店到馬當路站都坐的士,因為價錢一樣而少走很多路。不想坐地鐵的另一原因,是轉車不如香港方便。

從馬當路站進去,還要坐一個站免費地鐵才能進到園內浦西區,到浦東區得再坐一個站,出來是B區,走幾步就是C區(歐美區)。去世博軸、中國館得走一段路,但不太遠。


(世博行之六)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遊世博不可錯過看演出


< 江蘇姑娘歌舞罷

 
世博除了有各國展館的宣傳展出外,還有很豐富的各國文化藝術表演,這恐怕是大部分觀眾都錯過了的。

 
一進入世博園,必須做兩件事:索取世博園地圖,索取當天的節目表。地圖不必每天都拿,但節目表每天不同,一定要拿。早上在世博園入口,迎接你的志願者手上就有這兩份東西,你注意就可以拿到。若晚了進場,他們手上的就可能派完了,或者節目表只餘英文的,你就要問到哪兒去可以拿到,他們會指示你到最近的問訊處去。我有兩次都要這樣才拿到節目表。

 
西班牙姑娘舞進世博園「最佳實踐區」 >

 
這節目表非常有用,它按不同場地、時間詳細列出當天的大小節目近百項,你可以據此安排當天的行程,也就是當天可以在什麼時候到什麼地好好坐下來休息一下。

 
我們在三天裡看過大小規模的中外演出有十個之多:
  • 西班牙舞
  • 「錦繡江蘇」歌舞匯演
  • 芬蘭Jussit男聲合唱團無伴奏合唱
  • 澳洲二人樂隊演唱
  • 愛爾蘭室樂團音樂會
  • 東方歌舞團演出
  • 淅江歌舞團「彩蝶女樂」民樂音樂會
  • 淅江慈溪市青瓷甌樂藝術團音樂會
  • 希臘「Echo of the Living Myth (活生生神話的回嚮)」舞劇
  • 土爾其「Fire of Anatolia(安納托利亞之火)」舞蹈團演出

 
< 「彩蝶女樂」演出的二胡齊奏,拉二胡要拉到手舞足蹈;下為東方歌舞團的演出

 
世博的文藝表演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世博主辦方安排的常駐演出,是專門為世博而編排長期演出的;二是為配合各個展館的特定活動而安排演出的;三是各展館自己安排的經常演出。這些演出各有特色,不少很具分量,等閑看不到。

 
重頭的演出都要事前拿到入場券,這主要有兩項,一是每天在形如飛碟的世博文化中心上演兩場(一在下午,一在晚上)的東方歌舞團演出,場館可坐一萬八千人,所以票很多。我們那天看到,演出前還有票派。如想保證拿到票,可以早點到場館票房拿。場館很大,不想走冤枉路的話,到了就該問清楚票房在哪裡。東方歌舞團本來是中央級藝術團,以演出各國歌舞著名,過去以中國文藝大使身份到各國演出,也到處採風,學到不少各國的地道歌舞。現在,水準仍高,但商業味道濃了,論藝術性不比當年。

 
另一個要拿票的演出點是世博中心(要到世博中心的領票點拿),那是作大型會議和演出用的場地,叫紅廳,可以想像為縮小版的人民大會堂,前部分座位都有桌子。坐進去,桌上放瓶水,就儼然如開大會的代表了。這裡的演出都較高檔,我們去聽愛爾蘭室樂團音樂會那天剛好是愛爾蘭日,愛爾蘭總統親臨世博,愛爾蘭室樂團伴隨到來訪問演出,總統也來聽了。希臘舞劇也是在希臘日演出的。

 
芬蘭 Jussit 男聲合唱團的無伴奏合唱 >

 
中國各個省都在世博有個活動周,以展示自己的種種本領。我們前後遇上江蘇周和淅江周,於是就看到了這兩個江南風物多姿多采省分的藝團演出,拿出來的自然都是拿手好戲。

 
露天的演出也不乏精采。各個展區都有以各洲命名的廣場,有舞台上演各國節目。我們在歐洲廣場看到的芬蘭男聲合唱團演出就讓人擊節讚賞,不少團員己一把年紀,演唱的古典歌曲和民歌都極細膩和諧。可惜的是周圍環境不配合,不時傳來廣播聲,讓人掃興。

 
有一天剛要離場時,路過澳洲館,遇上一個二人樂隊在旁邊一個像露天酒吧的小場地演唱,一個彈結他,一個吹色士風。這時已是燈火闌珊,夜風微涼,凌亂的桌椅周圍,聽眾不多。我們坐了下來,安享了約半小時的悠閑。

 
下:土耳其舞蹈與「越風瓷韻」的演出,後者演出採用的是以青瓷製造的敲擊和吹管樂器

 

 
(世博行之五)

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遊世博宜半日半夜

< 寶鋼大舞台內外

上海已進入盛夏,要去世博,得準備應付三十幾度、以至四十度的高溫。其中一個方法,是不必太早進園,不妨把遊園的時間安排一半在白天,一半在晚上。

可能是世博園區比較空曠,沒有高樓大廈,而建築物之間有足夠空間讓空氣流通之故,即使白天很酷熱,到了傍晚,太陽的威力減弱,氣溫就會大幅下降,變得涼快。

我們第一天到上海,吃了午餐,一時十五分才經浦西的西藏南路入口進園。太陽很猛烈,在室外很不好受。我們先到E區的「城市最佳實踐區」,那裡人流較小,展館較小也較多,不必排隊就可以進到不同展館去,躲開陽光。到了夜晚,就有點涼意了。

遲點進園有另一個好處,就是避過早上的進場人流高峰,不必在安檢處輪候太久。第一天進場時,安檢根本不用排隊。第二天一早就經浦西的馬當路站進去,真接坐園內的13號線免費地鐵過浦東去,人就多了,進入地鐵站前的安檢處之前黑壓壓一大片。不過也不必擔心,人流疏散得很快,只要十到十五分鐘就通過了。

倒是地鐵車廂擠得要命,你可以理解為什麼內地愛用「零距離接觸」這用語。第三天,我們十點多在同一入口,人流就小了很多,不必再在地鐵車廂作「零距離接觸」了。

晚上的世博園會涼快很多,說不定你要加件薄薄的長袖外套。亮了燈光後,園內有另一番景致,除了各個展館自已的燈飾外,世博軸的多個漏斗型結構「陽光谷」有很耀目的燈光表演。走上世博軸旁邊的世博文化中心平台,從高角度觀賞,更心曠神怡。


世博公園 >

另一個好去處,是浦東區內在盧浦大橋橋躉兩側鋪展開的公園,一側是世博公園,一側是後灘公園。一天傍晚五時許到了世博公園,發覺偌大的公園裡,遊人稀稀疏疏的沒幾個,與世博大道另一邊的熙熙攘攘有天淵之別。不知道是人們不曉得還是不懂得欣賞這個好去處。

公園高低錯落,設計用心,有不少水景,花和樹都栽上不少,最舒服的是草地都開放,有種可以自由舒展的氛圍。樹梢之外,可以見到飛碟型的世博中心閃着光芒,似在升起,飛向未來。但江邊兩座刻意保留的巨型起重機,又把你拉回到歷史去了。

把你拉回到過去的,還有旁邊的寶鋼大舞台。公園範圍大概本來是寶山鋼鐵廠的廠區,寶鋼一個很大的廠房現在已被改造為內有兩個舞台、很大展覽區的藝術場所。這座龐然建築,鋼架外露,所有梁柱都是斑駁的巨大鋼鐵構件,一顆顆卯釘看得清楚,一看就知是工業時代遺物。可是用途完全改變了,最底一層還變得水光瀲灧,是栽上植物的水池,用作調節建築的小氣候。廠房大部分外牆拆掉,很通風透氣。外面悶熱難當的時候走進去,也覺得清涼。

後灘公園在橋躉的另一邊,來不及遊了,據說是以濕地公園概念設計的。

晚上,除了展館繼續開放外,各個區的露天廣場都會有不同國家的藝團表演,有足夠節目讓人留連。也不妨找個餐館好好享用一下。還可以到水邊看音樂噴泉表演,每晚有多場。

(世博行之四)

世博文化中心看夜景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看中國館有門徑

< 氣溫一上升,降溫用的噴霧器運作起來了

我遊世博,基本上放棄了排隊看熱門國家展館,但今天早上遇到也剛從世博回來的朋友說,只攻國家展館也大有收穫。

朋友也是在香港買套票(package)方式去世博的,不過買的是所謂團體票,包入中國館,而且每天九時在酒店門前有專車送到浦東那邊進場(應是白蓮徑出入口站)。那裡專供團體進場,人流不大,安檢基本上不用排隊。

於是朋友排隊不久,就進到中國館了。

朋友還排隊看了幾個熱門展館,包括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據說排隊時間也不長,有些只要半小時。這真讓人驚奇和羡慕。或許,人龍長度予人錯覺了,排隊的時間實際並不如想像的長。不過,我未及細問是什麼時候排的隊,是上午、下午、晚上?

據說,意大利館很精采。推銷的主要是意大利產品,但手法很吸引人。

朋友進場兩天,自然看不完;意猶未盡之餘,居然有意思十月再去一趟。

我又從大廈鄰居口中,知道另有多看國家展館的門徑,就是參加上海當地世博團,據說可包看幾個展館云。鄰居買了票,準備下個月去。

< 輪候區的噴霧器在運作

這看來可信,上海等地的旅行社一定有很多世博團。內地一直在鼓勱國民去看世博,上海和鄰近省市更對此不遺餘力。由於交通便利了,從長三角地區,包括江蘇、浙江很多靠近上海的城鎮,看世博很方便,可以早去晚回。場內的長凳上,常可以見到參觀者躺睡。你可以覺得不雅和欠公德,但我就有些體諒,猜想他們可能是一大早從老遠之外搭長途巴士趕來的。

據上海的朋友說,上海居民每個戶口可從政府得到一張免費票。從工作單位也可能得到票,一些企業還會組織員工集體去看。在場內,可以看到很多穿着企業標誌的觀眾結隊而行。

不過另一方面,也知道不少人在猶豫。我聽到有人坐着輪椅從海外回到上海,想去看看世博還個心願,卻遭親友潑起冷水來了。又有朋友問,有老人家想去看,但擔心廁所問題,具體是:老人有尿頻問題,世博內的廁所是不是「梗有一個喺左近」?

< 世博公園內的一個廁所,外牆用橫切的樹幹砌成,很別致

就我所見,這些都不必太擔心,場內的通道基本上都無障譺。上落高架行人道或樓層,有不少升降機,是專供高齡人士(65歲以上)和殘疾者使用的。坐輪椅還有優先進入各展館的綠色通道。廁所則到處都有,相當乾淨,有人不斷清潔。入場拿到的場區地圖上,各種設施都有標示。如果找不到,視線範圍內總可找到穿着嫩綠制服的志願者,他們一定可以給你指路。不過在人多的地區,廁所──主要是女廁──內的秩序會有點問題,就是人們不習慣香港「一對多」方式的排隊。

值得擔心的,可能是氣溫問題。我們有一天遇上35度的高溫,在上曬下蒸之下,感受到的溫度可能在40度以上,弄不好真會中暑。不過場內有個很好的對策,就是噴霧裝置。它們安裝在各種遮陽裝置之下,連片的陽傘、高架行人道下的休息區都有,降溫效果很好。

(世博行之三)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非洲聯合館夠你看半天

< 非洲館標榜非洲是人類的起源地

上海世博有個很受歡迎的設計,就是發行所謂世博護照,每本30元,在世博的特許商品店內可以買到。拿着護照進入每個國家的展館,都可以蓋一個章,就好像在真的護照上得到簽證蓋章一樣。它讓你感到,遊世博就是遊世界。你可以留作自己紀念,也可以向親友炫耀,你到過多少個「國家」了。

無論到了哪個展館,都看到不少人排隊蓋「簽證」,有些外國遊客也湊熱鬧。有些館只隨便找個人蓋印,但在蒙古館,就見到特別安排一個蒙古人坐在一個講究的木製寶座上,隆重其事地做這事。

世界博覽會的初衷,本來就是讓人們能以簡便方法了解不同的國家。每個國家的展館,都是個推銷、宣傳本國形象的展館。從這個角度看,你不必期望會有多大的驚喜。畢竟,世界已進入資訊時代,你動動指頭,就什麼資訊都可以調動到眼前了。「太陽底下無新事」,庶幾成真。

< 非洲館內的攤檔區人頭湧湧

各國會利用上海世博向觀眾推銷什麼?從我進入過的為數不多展館看來,不外是民族特色、歷史文化、旅遊資源、商業特產、科技成就、環保信息。這些又多數靠多媒體技術、圖像展示的。較有錢的國家可以搞搞新噱頭,如瑞士有滑雪場的登山纜車供觀眾乘坐;或者派發紀念品,所以場內會見到不少人挽着日本館的環保袋。有些展館也會展出實物展品,如法國館有塞尚、梵高等的六幅油畫,羅丹的一件雕塑,丹麥館搬來了美人魚像,等等。

這些東西都可看,但老實說,要排隊幾個小時去看,就不必了。

我看的都是不用排隊的小館,看過蒙古、馬爾代夫、白俄羅斯、摩納哥、立陶宛、捷克等。為馬來西亞排了半小時,只為天剛下起小雨,就擠進排隊的帳蓬去了。

這些館,其實可以幾分鐘就看完。

< 納米比亞攤檔售買的蠟染畫

對我來說,國家館中最有趣的是非洲聯合館。這是一個為眾多非洲不富裕小國而設的,特別大,裡面足足容納了42個國家的小展館。各國除了有自己的展館外,還可以在一個中央區設一個攤檔,銷售自已的手工藝品。非洲的手工藝品非常有特色,木雕佔了很大比例,很多採用著名的非洲烏木(African Ebony)製成,木質重而細緻,雕製成非洲黑人形象、動物,特別耐看。寶石、貝殼、紡織製品也不少,都有古樸、原始風味。單是這個聯合館,夠你看半天。

內容最豐富、最可觀的,可能是五個主題館。很可惜,我一個都沒有看到。這五個主題館都要預約,我們本來有一天預到一個館,誰料後來又拿了聽愛爾蘭室樂團的票,時間重疊了,就沒有到主題館去。

預約參觀主題館,要到預約機去拿票。預約機的位置不明顯,我們那天是路過,見到幾位負責預約服務的年輕志願者拿着紙牌大呼小叫,才去到預約機預約成功的。所以,要看主題館的話,最好一進場就去找無處不在的志願者問問,最近的預約機在哪裡。由於一張入場票一天只能預約一個館的票,你要心裡有數,知道五個館的位置(三個在浦東的B區,一個在浦西的D區,一個在浦西的E區),根據當天的行程,決定看哪一個館。萬一想看的館沒票了,就要選另一個。
 
(世博行之二)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差點被香港傳媒的世博報道騙了


< 中國館、澳門館、香港館

幸虧沒有被香港傳媒嚇倒,我去了世博,又回來了。看到的東西很多,而沒有看到的更多。你不可能有那麼多時間,更沒有那麼多精力,當然,也沒有必要都去看。你如果定好了去世博的計劃,放心去吧。假若沒有這樣的計劃,安排一下。不過,事前計劃好,起碼對有什麼東西可看有一個大概的概念,很有必要。

上海世博園很大,面積5.28 平方公里,不同國家展館所在的浦東部分就約佔四平方公里,整個相當於大半個九龍半島那麼大。在這麼大的範圍內東奔西走,而且又要頂着烈日,的確很辛苦,非懂得充分利用園內的免費交通工具,適當編排動與靜、勞與逸,知道世博真正有什麼東西可看不可。

我出發自之前,上世博的官方網看看,連續兩天的進場人數都打破五十萬大關,十五日那一天更達到55萬人。我們是端午節的一天到上海的,之前沒有想到,內地會連續放假幾天。人潮更增加了我們的擔心。接着之後的幾天,入場人數下降到三十幾萬,到星期六又上升到四十萬以上。

在這麼大的園區內,湧進幾十萬人,密度大不大?這要看你在什麼時候出現在什麼地方。香港市內,或者一個區,隨時都有幾十萬人在活動,但你一樣可以活動自如,在世博也一樣。

必須知道的一點是:看世博不只是看國家展館而已。

世博會的參展單位有二百多個,主要是國家館,這是最矚目的,絕大部分人進場就是奔着這些展館而去。但世博可觀的遠不止於此:

──世博還有很大的五個主題館(城市人館、城生命館、城市地球館、城市足跡館、城市未來館),還有國際組織、企業館,還有城市最佳實踐區的展館,都很可觀;

──還有每日的不同大量文化藝術表演,中國各地的、世界各地的、室內的、室外的,每日項目近一百個;


< 中國館外的人龍

──還有設計都花了很多心思的各國展館外觀,展館本身就是很好的藝術品,堪足欣賞;

──還有很多專為園內公共活動而設計的功能場館,如世博樞、世博文化中心、江邊公園,活化利用的寶鋼大舞台等,都值得參觀留連。

──還有美食。

如果你去世博只為了排隊看幾個國家展館,那就太浪費了。我進場之前就篤定,要長時間排隊的不看。本來中國館最值得看,不只是《清明上河圖》的原故,而是這也是31個省區市的聯合館,各省市區都盡展奇能,應當有看頭。可是自由行者除非絕早進場衝刺,否則決進不去。我是一早棄權了,留待以後再看──中國館會作為地標保留下去,還有很多機會看。

於是,我只看了很少國家館,看了的也只是小國的館。但我相信比為一個館排幾小時隊的人看得更多,更滿足。

翻看紀綠,開幕最初幾天,入場人數只有二十萬人上下,最少人的一天不到九萬。這幾天也就是香港傳媒報道世博大混亂最起勁的幾天,而現在人數達到一倍以上,情況如何?我見到更擁擠的人潮,見到有如麥加朝聖那樣的場面,特別是在沙特阿拉伯館和中國館前面,但沒有見到一點兒混亂,只是奇怪人們為什麼有這樣的耐性。

我尊重這樣的耐性,但以為這樣看世博,眼光太偏狹了。而香港傳媒的眼光一樣偏狹,只知如蠅附蛆,追逐負面現象。

慚愧,我也幾乎被這樣的報道誤導了。
 
(世博行之一)

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

往上海,自由行遊世博

天才濛濛亮,就準備出門去,趕搭八點鐘的飛機到上海作五天自由行,看世博。此行頗忐忑,只為關於世博的負面消息太多了,一早定下的進園三天計劃不知道是否可以完成。只好隨機應變了。不少朋友都想去世博,所以都想知道我會遇到什麼情況,好從中汲取經驗。我因此有着探路的責任。好了,且看過幾天可以向朋友們有什麼匯報吧。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世界杯,有驚喜有失望

< 排人牆 01

世界杯每四年舉行一次。四年,時間不算長。以前,兩屆世界杯之間不會發覺有多大變化;今年看世界杯,就發覺同四年前有了不少改變。

在我世界杯最初記憶的年代,世界杯主要是從報紙上看的。要看活動畫面,要過了很長時間,才能進電影院看到整個世界杯的精華剪輯。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好像是到了八十年代,有電視的衛星直播了,似乎是從一開始就是彩色的畫面。這維持了好幾屆。到上一屆也沒有很大改進,只是電視對入球的報道採用了電腦模擬動畫畫面,可以從不角度觀察、分析球員在入球一剎那前後的位置變化。

到這一屆,就出現了質的轉變。一個是高清電視畫面登堂入室,清晰度大大提高。看過這樣的轉播,再看非高清的,可能很難忍受。另一個是「超慢速重播」,就是把一些鏡頭用高清而超慢的速度重播,緩慢展現一剎那的變化,細緻入微,令人嘆為觀止。昨晚看荷蘭對丹麥比賽中,有個逆光的頭頂皮球鏡頭,汗水如銀白水花隨皮球反彈飛濺,緩緩散布空氣中,點點清晰,如藝術畫面,看得眾人瞠目嘩然。

無法採用電視現場畫面報道新聞的無線電視,以動畫模擬報道,居然非常傳神。動畫可以立體任意扭轉角度,讓人能更清晰了解那一剎那發生了什麼事,看到電視直播中看不到的東西。

另一個質的變化,是立體轉播,據說再過若干天,就可以在電影院出現,更加增加現場感。

到下一屆,又會出現什麼變化?會不會是立體電視畫面大普及?在資訊科技的飛快發展下,真難想像。

< 排人牆 02

除了轉播技術的進步外,世界杯本身也在不斷變化。本屆世界杯第一次去到非洲舉行,就是個大轉變。接着的下一屆,會到巴西舉行。過去18屆世界杯,美洲舉辦過六屆,巴西一九五零年就舉辦過一次。世界杯再到南美洲舉行,因此也不算什麼。可是,世界杯連續兩屆都在歐洲以外舉行,就從來沒有過。過去,總是一離開歐洲,馬上又回到歐洲去。18屆之中因此有11屆是在歐洲舉行的。

至於冠軍,則總是在歐洲與拉丁美洲之間輪替,各拿了九次。本屆,相信也是兩者之爭。其他國家不過是陪太子讀書而已。

世界杯雖說是最轟動的足球賽事,但我總認為,水平未必是最高的。原因是很多國家的球隊都是臨時湊合的隊伍,合作、默契、隊形都欠成熟。很多比賽乏善足陳就是這個原因,現在進行的第一輪比賽更多這樣的情況。昨天登場的喀麥隆,全隊球員都在國外打職業賽,都有水平,但湊合在一起,就如一盤散沙,結果輸了給日本。

很多球星也因為沒有好的支援失去光采,一些還因球隊人腳不完整,要踢自己不擅長的位置,發揮不出應有水平來。不少次一級的球星,在本身效力的職業球隊中根本是後備球員,比賽不多,為了湊成國家隊,也可以擠身這項賽事。至於教練,也不是最頂級的。

世界杯無疑有氣氛,賽出16強後進入淘汰賽階段,氣氛更熾熱。但要看最高水平的比賽,還是要看由歐洲各大聯賽頂級球隊角逐的歐洲聯賽冠軍杯比賽。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大陸與香港之間的落差

< 落差 (註)

從廈門來的朋友每隔幾年來一趟香港,第一次來香港是上世紀的八十年代。他說,二十多年前來香港的時候,感到落差很大,感到大陸的落後──他左手高右手低的比劃着。經過多年的觀察,到現在,他說,落差反過來了──他降低左手,把右手抬到較高位置。

我是坐在他下榻的四季酒店的高層房間聽他說這話的。他在電話中告訴我酒店的名字時,我開始時聽錯了,以為是洛克道的世紀酒店;再弄清楚,才知道是香港最高級的四季酒店。兩家酒店就有很大的落差。

這本身就說明了變化。朋友做設計方面的工作,這次是應邀到香港來看一個時裝秀的,酒店自然是邀請方安排的。港方對朋友一行客人的重視,可想而知。這重視,不是指對某一個個人,而是對他們所代表的整個行業,整個市場。

朋友顯然不是因為今天能住四季酒店了,所以感受到上述的落差,感受應當是各個方面變化的總和。我聽他細談目前的工作情況,也感受到這落差。

朋友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包裝」工作。一聽,不明所以;他詳加解釋 才知道是什麼回事。

所謂「包裝」,是指一個房地產項目形象、內涵包裝,是所謂附加值的東西。內地的地產項目都很大,為了競爭,不單要建築設計新穎,還要求有突出的形象和文化內涵。由於項目建設規模大、投資大,只要拿出一個不大的百分比做這方面工作,就是個不小的數目。要達到目的,有很多東西可做。例如,朋友就曾經從一個項目所在地的一條村裡,發掘出很有意思的歷史和很有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為此很花心思地出版了圖書,得了獎,既為地產項目增了值,又起了文化保育作用。

現在,他的工作擴展到項目的設計格調方面去了,向在北京的設計公司提出設計要求,再把設計成果拿回廈門去,由當地的公司執行。

與香港的房地產公司一對比,就可以看得出氣魄、眼界、修養的落差了。

朋友讀中國文學出身,本來做文字工作,轉行到房地產公司居然也做得出色,全憑他一向對藝術,主要是攝影的愛好。攝影和文字的跨界融合,就培養出他現在的才能。他不搞服裝,但出席時裝季一樣可以吸收創意的營養。那天他出席的時裝秀,是在一個很特別的地方──中銀大廈的營業大廳舉行的。據他說,在設計公司的刻意安排下,中銀大廈天花很高的營業大廳營造出很特殊的氣氛,創意很新鮮,衝擊力很大,和在會展等地方舉行的時裝秀大不相同。

從朋友的成功轉型,我更相信,人一定不能只有單一的才能,一定要有各方面的愛好、專長,並且要從不同領域的專長、愛好中融合出自己的特殊才能來。本職以外的愛好、專長不知道會有什麼用、會在什麼時候有用,但很可能使你脫穎而出,卓爾不群。

創新往往是不同事物融合的結果,人也需要這樣的融合。所以說:功夫在詩外。

**
註:這是在「谷歌」的圖片搜尋中打入drop (落差) 一字時找來的照片(http://images.google.com.hk/imgres?imgurl=http://www.hoax-slayer.com/images/tear-drop-monument-6.jpg&imgrefurl=http://www.hoax-slayer.com/tear-drop-monument.shtml&usg=__uJcxBqfeM-uHPaTw2YPD-c7ldFs=&h=405&w=540&sz=13&hl=zh-TW&start=54&itbs=1&tbnid=_XQ2xCEHOCXTkM:&tbnh=99&tbnw=132&prev=/images%3Fq%3Ddrop%26start%3D40%26hl%3Dzh-TW%26sa%3DN%26gbv%3D2%26ndsp%3D20%26tbs%3Disch:1)。

這原來是美國發生「九一一」慘劇後,俄羅斯送給美國的雕塑紀念品,作品題名《淚滴》(Tear Drop),立在紐約自由神像附近。雕塑的基座上刻上九一一所有受害者的名字。把照片放到網上的人問:「有誰知道這事嗎?我不知道,俄羅斯給美國送禮物來了。」並質問,為什麼傳媒不報道這事?

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廈門來的消息讓我驚訝

廈門高鐵站
一位兩三年不見的朋友忽然來電話,原來從廈門到香港出差來了,昨天中午見面聊了三個多小時,從個人的工作發展聊到兩地的消長變化,頗讓人感慨。


我大概十多年前到過廈門、泉州,本來也想到福州去,後來因為交通安排不便,就沒有繼續往閩北走。福建這地方素稱「八山一水一分田」,除了沿海的一點平地,都是山巒,主要是西部的武夷山山脈山區,這使福建在歷史上與中原隔斷,形成自成體系的閩方言。福建不但對外交通不便,省內交通也難行。所以當朋友告訴我說廈門與福州已通了高鐵時,我很驚訝。

大陸號稱四縱四橫的高鐵網,正在悄悄地形成。說是悄悄,是因為不知道有多少段像廈門到福州這樣的線段在全國各地同時興建着。可以猜想的是,沒隔幾個月,就會一條新的高鐵線落成通車。如果不特別留意,根本不知道。不幾年,一條或貫通東西或南北的新大動脈就會赫然形成,逐步構成一個世界最先進的交通大網絡,把神州大地鋪蓋起來。

廈門-福州高鐵線就是這樣出現的,兩地275公里的距離,一個半小時就可完成。廈門至泉州,半個小時就可以了。線路是今年四月底開通的。在此之前,福州至溫州的高鐵,溫州至寧波的高鐵也都開通了,那是去年九月底的事。就是說,現在從廈門可以乘高鐵直到寧波去。這幾條高鐵,都不是京津、穗漢現在通車的那種時速350公里的高鐵,而是時速250公里的,但己與日本子彈火車那個速度水平相若了。

這些消息,香港傳媒有沒有報道過?恕我消息不夠靈通,竟然都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廣州至深圳的高鐵線,今年年底就通車,深圳的龍華車站正在趕工。從香港去,可以經落馬洲到深圳,接駁地鐵去龍華,再轉乘高鐵北上。我不知道的是,到時也可以從龍華往東,沿東南海岸上福建、浙江。

到了寧波可以怎樣?寧波到杭州、杭州到上海的高鐵,都已在加緊施工。滬杭高鐵曾經盛傳要趕在世博前通車,這是謠傳了。但寧波、上海之間必可在一兩年間通高鐵。

也就是說,當香港人正在爭論要不要「起錨」的政改方案二零一二年或存或廢時,從深圳坐高鐵到上海,可無疑問。

一邊議而不決,一邊專心做實事,反差就是那麼強烈。

朋友在廈門的工作有很好的發展,住的地方有四百平米──約四千平方英尺!他搞設計,有自己的品味,那會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真想開開眼界,他讓我先不要去,再等半年坐高鐵去好了,三個小時就到。

好主意。廈門附近的武夷山脈中,還有很多好山好水呢。一位同事無法坐飛機,長途汽車也不行,所以一直難以出外旅行,神州河山也只好神遊。他一直盼望高鐵早日通到香港。其實不必等直通香港之日,半年後到深圳坐高鐵,華中華東就有很多地方可以去到了。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世界杯在資訊自由的香港

足球世界杯今天就開鑼,生活節奏又要面臨衝擊了,這不僅是個人的事,而且是一家人都會受影響。高清世界杯,怎能不看?要追劇集,就只能錄映讓路了,真對不起。

 讓南非主辦世界杯,我早就認為錯了,是一個不顧現實、務求政治正確的決定。最大的現實,是南非治安惡劣。幾年前,有年輕人糊里糊塗選擇了到南非約翰內斯堡考一個專業試,要不是遇上貴人,可能把小命掉在那邊了。

 那真是一次奇遇。年輕人在飛機上與一名深圳的華人鄰座,攀談起來,那華人對這小子的大膽妄為大為驚訝。這華人是在那邊做鑽石生意的,有工場,深諳南非的險惡。當即叫年輕人不可自己離開機場進城去,要跟他由黑人保鏣護送的車走;先到他的公司,然後再由保鏣駕車送他去酒店。

 此後幾天,年輕人半步不敢走出酒店。到哪裡,都要勞煩那位黑人保鏣護送。他平安回到香港,真正萬幸。

 幾年來,南非的治安看不到有多少改進。連日來在報上讀到,不斷有到當採訪的記者遇劫,有人是在豪華酒店睡覺時被賊人闖入洗劫的。這些理應見多識廣的記者看來與上述那位年輕人一樣妄撞。

 南非的犯罪率,舉兩個數字好了:
  • 年謀殺案五萬宗,平均每小時兩人被殺,是全球平均數八倍;
  • 年強姦案2.1萬宗,平均每十分鐘一人。
 前往看世界杯的球迷,相信不少人會送羊人虎口。真不敢想像會有多少人無辜遇難。

 本屆世界杯雖然說會創下多項新紀錄,但就在香港的感覺,氣氛遠不如往屆的熱烈。這除了南非的因素外,還有電視轉播的問題,很多球迷無法安在家中享受比賽。對於號稱國際都市、資訊靈通的香港來說,這是很不相稱的怪事。同大陸一比,香港就很慚愧了。中央電視台轉播全部64場比賽,免費任看。

 更怪的是,在本港收看央視的免費世界杯,據說是「違法」的,這是以高價壟斷了本港轉播權的有線電視的說法。那麼我很可能安心家裡坐,禍從天上來了,因為我可以從大廈的衛星天線中收看央視一台,可以看到央視轉播的世界杯。但我相信沒有哪個私人住戶會理會有線的恐嚇。

 我一直對在本港不可以自由收看央視節目不以為然,這真是對香港資訊自由的自詡的巨大諷刺,而這是假商業利益的名義進行的,要保障香港電視台的廣告利益云云。香港既是自由競爭的社會,就讓電視台自己競爭好了。香港很多人愛攻擊大陸沒有新聞自由,但香港又不准大陸的電視台在香港落地,除非你通過衛星收看,這卻不見到有傳媒仗義執言說市民的資訊自由受到剝奪。

一些不見得「親北京」的朋友,也希望能收看央視,不為什麼,因為央視的十幾個頻度中,有很多高質量的節目,特別是一些「小眾」文化節目,這些是香港標榜大眾化的電視節目中長期欠缺的;即使劇集也比香港胡胡鬧鬧的好看。而到了十分大眾化的世界杯,最大眾化的電視台又無法滿足觀眾了。這是怎麼搞的?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童年時光」與「工業革命」

昔日在碼頭出現的賣報童

昨天收到一輯名為 Back in the days of our childhood (我們的童年時光) 的照片,看了,有如夢寐。傳來照片的,是一位對香港老照片情有獨鍾的年輕人。標題中的「我們」卻應當只限戰後嬰兒潮的一代,按港大教授呂大樂的分類,則屬第二代香港人。

網上有很多香港老照片在流傳,很多是彼此「翻炒」的,熟口熟面。這一輯則很「新鮮」,沒有見過。可是照片中的情境,卻熟悉,即使沒有親臨其地,親作其事,也目睹過,近距離接觸過,例在木屋區挑水上山。

這些情境今天看來仿如隔世,擦鞋仔、乞兒仔、賣報童、苦力童工、孭着弟妹的兒童……在香港都看不到了,都難以想像曾經在這個社會出現過,而且是普遍存在。然而這些都只限於今天五六十歲那一代人的回憶。三四十歲的人,已經不在這個回憶區內了。在這裡,僅僅是兩代人之間,就難有所謂的「集體回憶」。更年輕的,照片中的一切更有如天方夜譚,仿如另一個世界的事。

我們都以自己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為榮,可是這也有弊端,就是人之間的代溝加深、加闊了。這樣的事情過去有,但於今為烈。數碼科技的出現,又進一步擴大了鴻溝。

這難免形成社會矛盾。作為補救,有一點可以做的,是設法盡量保護歲月留痕,讓社會多保留反映過去生活的種種環境物品,老樹老屋老街巷,讓當地生活的人在步履間就可以感受到社會是怎樣走過來的。

我過去一直有疑問:為什麼歐洲各地大小城市都可以保留那麼多古建築、老街巷,去到那裡都有走進昔日歲月的恍惚,而城市又在現代化的發展營造出新舊的和諧?我曾經把這歸因於歐洲的先進文明、對保育的先知先覺。直到最近,才在讀書中恍然知道另有原因。

擦鞋仔曾經隨街都有

歐洲是當今世界以工業化為起點的現代性的發祥地,如果從英國的工業革命算起,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個半世紀以上;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也有近二百年。這段時間的發展,從歷史角度看,很迅速,但在過程中,各國都有相當長的適應期。變化循序漸進,沒有急風暴雨式的破舊立新,很多舊事物於是可以很自然地保存下來。歐洲建築物以磚石結構為主,不如中國主要是磚木建築,是另一原因。

對比之下,原來是歐洲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方就大不一樣。這些地方的發展「落後」,而且受到故意壓制(最典型例子是英國用鴉片去荼毒中國),直到後來才得以自主發展。算來,發展的時間至今都只有幾十年,步伐急遽,沒有循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漸進式演進,一來就是跨越式前進。從變化的急劇來說,歐洲進行的不算工業「革命」,在中國發生的才算「革命」。

香港的巨大演變也是在幾十年間發生的,也是一場「革命」吧? 「我們昔日的童年」就反映了這場「革命」的迅猛。

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

時間:人生的貨幣

近年朋輩見面,很容易談到一個話題:退休。一些差不多年齡的,已經退休了。有些是到了年限,有些是拜「肥雞餐」之類安排所賜。即使未到年齡的,也有些退了休,也有些在作準備。有還在享受着公家宿舍的買了新房子,更多的是在心理、計劃上準備。退休,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的確得好好準備。

就我所見,就有朋友是沒有作好準備之下退休的。本來很有規律的生活一下子打亂了,日子不知道如何打發。結果要千方百計去尋找新工作,人工低點也去做,目的是把有餘裕的時光排遣掉。早逝的一位朋友就是這樣。

生活規律是按照生活的需要而生成的,生活不同了,就得按照情況變化而建立新的規律。否則就痛苦了。這該是退休首先要考慮的大事吧。有朋友說到這問題時說,退休了一定要定出慣性的活動日程來,就好像平時上班一樣,有個恆定的時間表。我的理解是,不必每天醒來要思慮今天該做什麼,而是養成習慣,不必考慮就按着一定的時間表去進行,不是見一步走一步。

Erroronmics 一書剛好讀完了,書在「結論」一章的最後一節也談到退休問題,指出一些人犯上的錯誤。這一節的標題是 The Currency of Life (生命的貨幣)。裡面引述晚年移居到南加州,到聖迭戈加州大學分校當心理學教授的 David Schkade 的見解。這位教授與助手就「人怎麼才會快樂」進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the currency of life isn't money, it's time (人生的貨幣並非金錢,而是時間)。

貨幣是交易的媒介,用來購買所需的東西。人生的貨幣是時間就是說,人生的東西是用時間去購買的;沒有時間,有錢也沒有用。換句話說,得讓時間發揮最大效益。

這位教授指出,很多人犯的大錯誤,是當人生出現轉折例如移民、退休時,沒有因時因地制宜地去改變使用時間的方式。

他是從得州移居到南加州的,他說,在得州一輛汽車的防撞桿上見到一個很能反映他的觀點的口號:If You Love New York, Take I-30 East (你喜愛的若是約紐,轉入I-30公路東行)。就是說,到了得州,就別留戀紐約的繁華了,享受得州的曠野田園吧,否則只會自己難過。

書裡說:「要重建一種生活,得有決心和紀律──那麼多退休者結果要重新工作,就是因為缺乏這樣的決心和紀律。錯誤在於他們把時間花在去做他們一直都在做的舊工作,而不是去做他們以為會開始去做的新事情。」

他以自己為例說,自從移居到南加州之後,就盡量去做那裡才可以做的事,例如多打哥爾夫球,每個星期天與太太去海灘漫步,還在家裡建了個平台,好欣賞太平洋的落日。

他給這本書的作者一個忠告:「歸根到柢,不是你移居到哪裡可以快樂些,這是你怎樣使用時間的問題。」「移居到哪裡」可以改為「退休」。

接着是這本書的最後一句話:「忘記這一點可能是所有錯誤中最大的錯誤。」Erroronmics 一書說的是人為什麼會犯錯誤、要如何避免犯錯誤。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早去晚回,沖灣里去來

爆竹聲中,沖灣里的新牌樓落成了

星期六那天,匆匆地回台山的鄉下走了一趟,早上約七時出門去,晚上九時半便回到香港家中。兩地交通真的便利多了,但對於已年邁的父親仍然是一段不易走的旅程。我於是要專門陪送父親回去。

由於沒有在鄉下生活過,我對這條位於台城市以南21公里的小村──沖灣里,並沒有多深的感情。對它的真接接觸,不過是近十餘年的事。父親在家鄉長大,直到廿餘歲外出;日本侵華時逃難到雲南,和平後又到廣州發展事業;再又輾轉到了香港。這數十年的顛沛流離沒有阻斷父親對家鄉的感情,到了晚年,回去建了新房,又積極聯絡海外鄉親,推動家鄉的公益建設。最新的一項,就是重建村南村北兩個牌樓了。

牌樓本來就有,是父親十多年前捐錢建的。那時,村裡海外的鄉親都很高興。這十數年間,發展一向落後於珠三角其他地方的台山,也慢慢有點起色了。各大小村落都紛紛在村前建起新牌樓,不少十分富麗堂皇。於是沖灣里的有十多年歷史的牌樓,有人便覺得「寒酸」了。有海外歸來的便提出要重建,父親無所謂,也參與了,捐建其中一座。

沖灣里一角

不大的工程搞了半年,終於落成了。其間多花了時間,也多花了金錢。購備的琉璃瓦就多了一倍餘,一個牌樓的地基又曾因為位置不準確要敲掉重建。雖然我們認為父親無端花了一筆錢,但他仍然很高興,要回去參加儀式,為新牌樓剪綵。

我作為「陪同人員」不知就裡細節,在村裡人一再以電話追蹤下回到村裡,才知道祠堂之前已擺好了陣勢,上有主禮嘉賓的桌椅,下有父老鄉親的幾十張長橋凳。沖灣里所屬鎮的鎮長、副鎮長已等候多時。

這樣的儀式挺有意思,認真中帶點滑稽,是「山寨版」的隆重。有村代表拿着講稿用家鄉講話,有副鎮長也拿着講稿一派官腔地用廣州話講,也有父親半白話半家鄉話的囉里囉嗦。

接着是三頭醒獅舞起來,一眾人等到兩座牌樓之前撕下覆蓋牌樓字樣的紅紙,並剪綵,長長的鞭炮一再炸響。

我以為完事了,誰知道還有重頭戲。原來祠堂內已擺開廿多桌筵席,菜餚用雞公碗盛好,方才擺放在門前的長橋凳,都搬到柌堂裡了。菜餚中有禾花雀,這才悟得,村前田疇一片翠綠,正值稻米揚花吐穗的時節呢。

村前,村後

我對這條小村雖然沒有深厚感情,但覺得小村很秀美,也很乾淨。副鎮長剛才講話提到,這裡去年還得過省衛生村的榮譽呢。村前有一眼水塘,往前望,禾苗直綠到遠山去,中間有一條近年才開闢的一線雙向公路,汽車因此可以直開到村裡來。村前有青山,村後則枕着小河,有一條彎彎曲曲的溪流繞過。以前村裡有人養鵝,鵝群早上沿着小河到上游覓食,傍晚又有秩序地排着隊回來,像小學生放學,很好看。

和廣東其他農村一樣,沖灣里的年輕人都出城「搵食」去了,村裡主要是老人和幼兒。出去的,遠的到了深圳、廣州、東莞等地,近的去了台城。即使留在台山的人,很多有兩個家,一在台城,一在鄉下,來回很方便。隨着經濟發展,人口必然都往城市集中。如果大家都能在不遠的鄉下裡維持一個後援基地,一個可以調節生活節奏、壓力的第二居所,其實是很好的安排,對個人對社會都有好處。城市一旦受到什麼經濟危機衝擊,鄉間的第二居所就可以發生穩定社會的巨大作用。鄉下就好像可以吸納洪水的洩洪區。

可惜,我還沒有把這視作第二居所的深厚感情。
院子裡的荔枝、芒果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快樂、金錢、年齡

一連讀到兩篇有關「快樂」的報道,很有趣。一篇是關於金錢怎樣才能買來快樂的,一篇是關於快樂與年齡的關係的。

金錢並非萬能,卻可以買來快樂,可是怎樣才能讓金錢發揮最大的快樂效應?美國《消費者心理學報》上最近介紹了一個有關的研究。

人的快樂由不同因素造成,據說有五成源自遺傳,它形成了你的個性;一成源自入息和婚姻狀況。這些都不易改變,或者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可是餘下的四成卻較易控制,因為源自日常行為,你花錢或者不花錢做什麼不做什麼,影響你的快樂。

例如你買來美食、靚衫、靚屋,可以快樂些。買來的東西有些實實在在,有的只屬感受,好像出席音樂會、看球賽、到高級餐廳「吃氣氛」等等。

這樣的花錢可讓人快樂不用懷疑,有趣的是,調查發現把錢分開花會多點快樂,就是說花一筆大錢去聽一場頂級音樂會,不如分開去多聽幾場次級的音樂會;把愉悅分攤開,好過一次過得到短暫的超級享受。

這樣買來的享受不只限於購買的時間裡,還會擴散到相關的生活領域,例如你花錢去做保健運動,就自覺生活也健康愉快了。

你或者會說,這不就是「阿媽是女人」般的常識嗎? ──有人對五千餘個家庭進行四年跟進調查來證實你的常識是對的,你該很快樂吧?

至於第二篇報道所說的,你大概就覺得新鮮了:有研究發現,人年紀大了比年輕時快樂。

這與一般人的印象大相逕庭,一般人的印象是,年輕少艾不知愁,到年紀大了,色衰體弱,各種毛病接踵而至,生活的色彩就越來越黯淡了。

可是美國一個在全國向34萬多人進行的大規模蓋洛普調查,發現這並非事實。調查是二零零八年進行的,接受電話訪問的人,年齡從18歲到85歲,問卷涵蓋廣泛問題,包括對個人「總體幸福感」(global well-being)的評分。受訪者還要分別回答,昨天曾經感受到陶醉(enjoyment)、快樂(happiness)、緊張(stress)、憂慮(worry)、憤怒(anger)、悲傷(sadness)嗎?這六項屬於「即時幸福感」(hedonic welling-being)

美國國家科學院五月發表了有關分析,指出不論從任何角度看,年紀大了反而較快樂。

在「總體幸福感」方面,人在18歲時「自我感覺良好」,但接着就每況愈下,直到50歲出現明顯的逆轉,越來越覺到快樂,到了85歲,那感覺超過了18歲。

至於「即時幸福感」(昨天的感受),緊張感自22歲開始下降,85歲降至最低點;憂慮保持平穩,到50歲卻急遽下降;憤怒自18歲即持續消減;悲慯感則呈上升趨勢,到50歲達到頂峰後下滑,直至73歲,再輕微上升,直至85歲;陶醉與快樂的表現相似,都逐步減退,到了50歲調頭上升,持續25年,然後很輕微地下滑至85歲,但始終沒再回落到50歲的谷底。

從上看得出,50歲是個明顯的分水嶺;年過半百,人的心情不是消沉了,而是日益上揚。為什麼會這樣,還有待研究。

英國一位心理學教授說這些發現非常令人鼓舞,並認為這種情緒的上揚不是由日常生活的事情推動的,而似乎是由人內心深處某些東西推動的。

這些調查對你的人生遠景展望有幫助嗎?

**
參考文章:
http://www.nytimes.com/2010/06/01/health/research/01happy.html?src=me&ref=homepage

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ulterior-motives/201005/money-can-buy-happiness-if-you-spent-it-right

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

專家 = 十年和一萬小時


日前去聽了一位年輕朋友的畢業獨奏音樂會,為這位年輕人取得的成績高興之餘,想到一位被譽為「關於專家的專家 (an expert on experts)」 的名言:「要成為專家得花十年時光,一萬個小時 (It takes 10 years and 10,000 hours to become an expert)。」

這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 K. Anders Ericsson 說的,他專門研究專家──作家、畫家、音樂家等等──是怎麼產生的。上面引述的話可以說是他的研究的最精簡歸納。他為此努力了三十年,自然就是「關於專家的專家」了。

那位年輕人若以對一般學生的評核標準──讀書成績──來評核,算得上一榻糊塗,絕對是失敗者。可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他找到自己的興趣──笛子,並追求不捨,終於取得不錯的成績,在香港演藝學院完成了笛子的深造證書課程。

他的小型獨奏音樂會只有一小時左右,演奏了五首作品,有傳統的,有現代的,較全面地反映了個人演奏技巧。傳統的《鷓鴣飛》、《禪院鐘聲》看似簡單,但吹得出味道、意境,把音準、氣息控制得好並不容易,尤其是前者,最容易露出功底來。他除了在段落轉接中出現一點急躁外,表現很好。三首現代作品,主要是炫技了。其中一兩首,包括改編自郭文景作品的《愁空山》,相信可以列為目前笛子技巧的最高難度作品吧? 年輕人有游刃有餘的表現,讓人刮目相看。

算來,他習笛大概有十年了,是否有一萬小時則不知道,不過從表現看來,該有接近的時數了。

練習的時數真的這麼重要嗎? 據 Ericsson 教授的研究,的確是這樣。

他認為,世界級的藝術家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很年輕就入門,通常是六歲之前就浸淫其中。天分的作用不如一般人想像的重要,用IQ測驗難以看出重要作用。最重要就是練習,他們的過人之處,是付出常人難想像的時間和血汗。

Ericsson 教授曾經對一批小提琴手進行研究。最出色的一組,包括青年的、中年的,到二十歲時,累積的練習時數已超過一萬小時;相對之下,另外兩組水平較次的,在同樣歲數時,分別只有五千和二千五百個累積練習時數。

一般而言,人對於事業、好愛所付的努力和成就是成正比的。人通常都會有目標、理想,但通常又都缺乏相應的努力。有心理學家面對一批商界年輕人,問誰有遠大目標時,差不多所有人都舉起手來;但當問到有誰為目標全力以赴時,就只有幾只遲疑的手舉起來了。理想與行動之間常常會有巨大的差距,而人總會過分自信。

那麼該怎樣辦?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降低目標,要麼加緊行動。

這幾天,我都在這兩點之間計量着。這時,橫在面前的,是一張古琴。

**
參考文章:
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the-power-prime/201005/business-the-drive-succ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