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就古琴,答 Mindy

宋琴,空谷流泉 ,仲尼式

有 Mindy 君今天早上在這裡日前的《對古琴,心存敬畏》一文後留言,「請教」一些學琴的問題。我其實沒有資格「賜教」,只能就所知的略談一二。日前,也有已跟上海名師習琴多年者看到文章後,通過朋友捎來信息。看來,古琴真有不少愛好者呢。而這一來,我更加要放言謹慎了。

Mindy問到:「您的琴是哪種形式的? 在哪購買? 價位為何? 目前還有您所說適合初學者的琴嗎? 是否已找到有緣的老師?」

自古以來,古琴的形制式多種多樣,據說凡三十多種。現在見到古琴多採仲尼式斫製,這相信與對孔子的敬慕,而仲尼式的線條又最簡樸,切合時人的簡約審美觀有關。我買的一張琴屬伏羲式,也就是日前文章配圖的宋琴 「九霄環佩」的那種制式。只要看看「九霄環佩」,也一定喜歡伏羲式的外形。仲尼、伏義兩種式相差不大,對琴的音色並無影響。

琴是蘇州樂器廠的出品。我一向的印象是,蘇州所製的樂器,如蘇州人、蘇州話一樣,偏於纖巧綿軟。購得的琴音量稍細,柔軟內蘊,這可能就是蘇州風格、蘇州味吧。我那把蘇州二胡的音色也類似,最合拉江南絲竹了。

琴是在粵華行買的,彌敦道的那間(在油麻地中華書局側)。這是一家老字號樂器行,作風古舊些,不如一些較新的樂器行的進取,少見有內地製琴名師或其下徒弟銘名製造的各式專業樂品,但只要精挑一下,也有佳品,價錢就便宜得多了。

唐琴,大聖遺音,伏羲式

據那裡的馮姑娘說,近年古琴很好賣,有時來一批,很快便賣光,但也有時滯銷。她估計銷情與開班有關,一有老師開班了,就有一批新學員來買琴。

琴的價錢約三千元,定價在三千元之上,有交情的打個折扣,就可能不用三千元。據我所知,一般都可以爭取打個折的。這比起一些地方起碼過萬元的琴,便宜多了。據彈琴的朋友說,琴的價錢與質量並不成正比。年前,我在深圳見過一些只售不到一千元的古琴。這就便宜得過分了,很可能出自造家具的木匠。

我購買時,粵華行剛到了一批新琴,現在應仍有貨,可以物色一下。古琴的製作很講究,最好能有彈琴的朋友協助挑選。

我彈古琴,沒有想過去找名師,自己摸索着尋找琴中趣就是了,就像過去的種種摸索。有機會觀摩求教當然不會放過。如今,自學方便得多了,有很多教材。彈琴多年的朋友向我推薦了張子誠的《琴學門徑》,書為精裝本,附兩張 VCD,說是「示範手法很正宗」云。

前一個周末曾到深圳中央書城一走,就音樂書店裡所見,古琴果然是熱起來了。古琴的CD 越來越多,一些標榜用的是唐宋名琴彈奏,且在外國錄音製作。更想不到的是,各種書籍也很多。書店為此安排了一個專門櫃台,有各種專論、教材、琴譜十幾種。但不見《琴舉門徑》。這書只在中華書局有售,不過我在那裡的音樂書櫃中也找不到。有朋友買了幾本,以送給有緣人,我於是忝為有緣人了,蒙贈一本。原來那書只放在新書櫃台上。

我彈琴沒幾天,初步的印象是,比我想像的難上手。左手按弦走弦的疼痛就不好受,尤其是大拇指。為防前功盡廢,這幾天盡可能都練習,希望盡早脫離「苦」境。不能離痛脫苦,古琴自在的清靜淡遠是決不可得的。

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到城門谷公園拍荷花


小小荷塘花盡忙,   
爭鋒競艷吐芬芳。   
出頭露面非吾願,
自得風流葉底藏。  

(翌日補配七絕一首)


有愛攝影的朋友告訴我,城門谷公園有荷花池,花也開了。於是今天起了個大早,單槍匹馬往從未到過的城門谷公園去。

都說香港是個小地方,可是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香港很多地方都未踏足過。不少人的活動範圍主要是住所與工作地點兩點一線之間;一旦退休,可能更只在住所周圍活動了。日前約一位住在銅鑼灣的朋友到灣仔的演藝學院看演出,她是坐的士來的,因為不知道怎樣到演藝學院去。她自嘲說,恐怕此生走不出銅鑼灣了。

怎樣去城門谷公園?一看地圖就清楚了。本想趕在天亮時到達,據天文台的資料,今天得5:39am到達才行,而地鐵的第一班車過了六時才從我這兒開出。搭巴士嗎?太麻煩了,要轉車才到。還是坐最方便的地鐵好了。


六時許便到了地鐵站,坐的大概是第二班車吧。很久沒有這麼早出門了,以為乘客不會多,誰料座位都坐滿了,很多人站着。站着的人都睜着眼,坐着的則差不多都在打瞌睡。這馬上勾起了多年前慣見情景的回憶:早上也是這個時候,從觀塘坐巴士到荃灣上班,車上的人都在睡覺,除了兩個人──司機和我。

城門谷公園很好找,跟着指示走幾分鐘便見城門公園游泳池,一座很大的建築物。後來走到觀眾席俯瞰露天泳池部分,見到很多水力按摩設備,很多人在水裡享受着。怪不得建築物下面要有那麼大的機房提供動力。




城門谷公園果然設在山谷之中,順着山勢布景設點,直向着城門水塘方向伸延。當中有幾個有兩三米落差的水池,之間有瀑布相連。其中兩個種有荷花。我去到時還不到七時,已見到數以十計拍友在池邊佔據有利位置,嚴嚴地布下陣勢。先見到的一個池,約開花十餘朵。走位置較高的,花開得熱鬧得多了,不下數十朵。一個面向花池的臨水平台上密匝匝的都是攝影愛好者,都擎着「大砲」,三腳架一個接一個。


為什麼拍荷花要去得早?一是因為斜光最有利於攝影。二是荷花天亮時顏色較深,太陽照射下,顏色會慢慢變淡,花自然也殘些。可是今天的天空鋪着厚厚的雲層,有點陰暗,一點風也沒有。拍照少了明媚的陽光,有點損失,但也不算壞事。陽光可以給荷花潻上透明感,但也會造成光影凌亂,破壞花在照片中的造形。無風,人很悶熱,但花就可以安安定定的讓你取景了,其實不壞。

我攝影的經驗不多,但一再拍攝荷花後,已發覺容易把荷花拍得千篇一律,像燒豬頭般熟口熟面。如果拍攝的環境特殊一些,例如天氣反常,荷塘不一般,反而有利拍出較有新意的照片。

今天,不敢奢求了,馬馬虎虎吧,總算給自己交了功課。







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偏見,在不知不覺中


人總會有偏見。說「總會有」,是因為很多偏見(bias)是無意識的,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不知道自己的決定、判斷是在無意識地受到左右之下作出的。昨晚臨睡前,在明珠台看到一個美國劇集中的一集,叫《法妻》( Good wife),說的就是一件由這種無意識錯誤造成的冤案。

很多人都會從自己的經驗中感受到,對陌生面孔的記憶、辨認能力,因面對的種族而異。對本種族中人的面孔,都較易辨認;換上其他種族的面孔,辨認能力就下降了。如果你是華人,你容易分清楚張三李四,不管認識不認識。若換上白人、黑人的阿 John 阿 Jack,就難分辨得多了。看外國電影,你會較難分清楚劇中人物誰是誰;若看港產片,一定沒有問題。因此很多人說,菲律賓、印尼傭工的樣子都差不多。

美國是個種族大熔爐,刑事罪案又多,在警察局認人就屢屢發生因種族不同的誤認,以致造成大量涉及少數族裔例如黑人的冤假錯案。以前也看過一套真人真事的紀綠片,說一名被黑人強奸的白人女子在認人程序中認出那張她「沒世難忘」的醜惡面孔,並把他投入監獄。多年後,這證實是冤案。那名白人女子深深愧咎,並積極參與改革認人程序的行動。紀錄片又通過專家,證實人對其他種族面孔的記憶、辨認能力是較低的。

《法妻》可能就根據以上事例編成,說的也是白人對黑人面孔辨認失誤造成的冤案。裡面也有專家讓律師參與的示範,證明人的判斷能力存在偏差。你信心滿滿作出的判斷,其實在不知不覺間偏差了。

類似的事例很多。正在看的一本書就專門從各方面證明,人經常在不知不覺間犯上判斷錯誤。書名叫 Errornomics,這是個把 error (錯誤) 與 -nomics (學科) 這後綴語結合起來的杜撰詞,可譯為「錯誤學」。作者是前《華爾街日報》記者Joseph T. Hallinan,他由於在採訪中見識過大量人為過失,於是努力去作研究,寫成這本書。

書中描述的不全是錯誤、過失,而是人在無意識地受到某種因素引導下作出的不當判斷和行為。例如:
──在議價(例如房屋買賣)之中,首先出價的一方(不管是買方還是賣方,但在房屋買賣中這通常是賣方)都佔便宜,你不能搶先定出商議價,就被牽着鼻子走了;
──報紙的標題、圖片都能讓讀者先入為主,失去客觀判斷能力,無意識地傾向報紙的取向;
──在超級市場一個擺放法國、德國紅酒的貨架,播放法國音樂那天,法國酒好銷;播放德國音樂那天,情況相反;顧客會不知不覺地受到擺布,按音樂選酒;
──美國每年有大量新藥推出,據FDA說76%只是輕微提高藥效,但售價貴近倍(二零零零年數字),各大藥廠為此每年花大錢向醫生推銷,平均每人每年花八千美元;調查發現,84%醫生認為同行會受影響,但只有16%自認也受影響。

這本書的副題是:「為什麼我們犯錯誤,該怎樣避免」。

如果要避免的只是「綑綁式推銷」(菜心六元一斤,十元有兩斤)的誘惑,那是小事;要避免做誤導公眾的報道,則屬大事了。你若做傳媒工作,應看看這本書,只要你不利用學到的東西更放肆地去做誤導的事就好了。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富士康員工自殺率是高是低?

有出路嗎?

富士康接連有員工自殺成了國際新聞,香港傳媒「近水樓台」,報道更起勁,似乎富士康掀起了自殺熱潮,而富士康自然就是「血汗工廠」了,要群起而攻之。

我對富士康的管治沒有深究過,不敢對「血汗工廠」之說置喙。可是對自殺比率是高是低有疑問,稍一搜尋研究就發覺,富士康的自殺比率不算高,比香港低得多呢!

《明報》昨日(26日)A2版報屁股(指版面下面最不顯眼之處)有這樣的報道:「中國衛生部曾於99年公布調查結果,中國每年每10萬人有23人自殺,自殺率為0.023%;富士康在四個月內有16人自殺,換算年自殺率為0.012%,較全國比率低。」應該說不只是低,而且是低了差不多一半。

既然自殺率偏低,為什麼新聞仍做得那麼轟動?我想,除了傳媒「壞消息就是好消息」的本性之外,還有概念上的誤差,一是只看絕對數字,不看相對數字,而記者又普遍對統計數字缺乏認真分析的興趣和能力。二是只當富士康是一般概念上的「工廠」,以為工廠都是香港工大廈式的工廠,人數有限。殊不知,富士康和大陸很多大企業的工廠一樣,根本是個小城市,深圳的廠就有20萬人。20萬人的一個小城市裡半年有十來人自殺,在當今世界中,不是一個很高的數字。

以香港來說吧,自殺人數最多的二零零三年,自殺率高達0.018%,高過富士康五成。這曾引起大陸傳媒揶揄:想不到,一向被公認爲求生能力極強的香港人,竟然也列入全世界自殺率最高地方的行列。

自殺已成為世界性難題,聯合國因此把每年的十月四日定為「國際預防自殺日」,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全球每年有二千萬至六千萬人企圖自殺,當中一百萬人死亡。

明光社的項目主任陳燕萍曾發表題為《香港自殺現象剖析》的文章,以二零零四年有1187人自殺指出,以香港人口計算,自殺率是17.2,即每10萬人就有17.2人自殺,平均每日約有3人自殺。

文章在分析數字之餘,批評了傳媒對自殺新聞的煽情、渲染手法,並引述精神科醫生和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人員的意見,指出傳媒所用的字眼及描述案件手法,等於提供了「自殺方程式」,會直接影響受眾,對自殺推波助瀾。

文章說,一位資深精神科醫生的分析發現,報章所說的自殺原因根本不是真正的原因,只是以偏概全地用譁眾取寵的手法報道。這位醫生說,一個人自殺的原因很複雜,很少因為一個問題而自尋短見。

以此檢視傳媒對富士康新聞的報道,就會發覺報道很有問題;以偏概全,煽情渲染,譁眾取寵,缺乏橫向對比。真個乏善足陳。

最不幸的是,富士康馬上就添了自殺新個案,這算不算「推波助瀾」效應?

昨日《明報》在報道富士康的自殺率只及全國自殺率一半時說,「有評論」認為,「自殺者以老年人居多」,但富士康員工以年輕人為主,難以直接比較。可是據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004年的年報資料,香港76.85%求助者的年齡在20至44歲之間。香港有意尋短見者,年齡也偏低呢。

**
《香港自殺現象剖析》:
http://www.truth-light.org.hk/article_v1/jsp/a0000597.jsp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Y世代、80後、馴獸師

報上有一則美國研究Y世代特點的報道(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525/4/i7sc.html),說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普遍自視過高、對工作不投入、討厭受批評、什麼都想要但又不願為目標而付出。報道對號入座,把Y世代與80後相對應。

我一直認為,不能一竹篙打一船人地說80後怎樣怎樣不好,不過也得承認,一代人與一代人之間,確有很大的差異。

「代」這個概念,過去只限於家庭、家族之內,一代人與一代的界限很分明,這是家庭世代(family generation)。「代」的概念後來擴大到社會,以劃分不同經濟、科技環境下成長的人,界限就不那麼分明了,這是文化世代(culture generation)。

美國的所謂Y世代是文化世代的劃分,大抵是指七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輕人。幾年前提出這個劃分時,也就是指30歲以下的一輩青少年。他們都是戰後嬰兒潮一代──X世代──的子女。

對於這個世代,還有N世代的說法,即 Generation Next,或 Net Generation。據後者,是否也可以譯為「網世代」,或「惘世代」?而他們對自己則有另一個叫法──Millennial Generation,即千禧世代、新紀元世代,以區別於父長輩的舊世紀的一代。

還有些叫法是帶點貶義的,但很有意思,就是Boomerang Generation,Peter Pan Generation。兩者的意思有些近似,都是指他們對父母、家庭的依賴期較長。過去在美國,年輕人從讀大學開始就開始離巢了。大學畢業找到工作,更加名正言順地自立門戶。可是Y世代中不少人卻是戀巢,金融海嘯一發生,很多本來已自立門戶的因為失去工作,又回巢了,如澳洲的飛回器。這就是Boomerang Generation 名稱的由來。這些人就像漫畫中永遠不會長大的小飛俠,成年期姍姍來遲。香港也有很多這樣的年輕人,但被逼的居多,因為樓價太貴,無法自己築巢。

說這一代人都是這樣,太武斷了。不少人有這樣的表現,以至成為社會現象則是事實。一位也可劃入Y世代的年輕醫生早上給我傳來上述報道,在表示同意有關研究的見解之餘,提出問題的一個根源:「西方很多所謂心理學家提倡正向思維,主張要讚揚小朋友。但很多時候,這些過了頭的正向思維和讚揚是無源之水。幸好,這個思想潮流如今沒那麼流行了。」

原來這也有潮流,一浪來一浪退。近些年,你即使不是小朋友的家長或師長,也一定從新聞裡感覺到,社會潮流是倒向只對年輕人說好話,千方百計去褒揚的;批評最好不說,嚴厲批評更是萬萬不可。萬一有人登高一躍,你就要受千夫所指了,近日就再發生這樣的新聞。這使很多家長、師長謹言慎行,噤若寒蟬。

Y世代中不堪壓力而放棄生命的事,已多得見怪不怪了。可是今天關於富士康員工接連自殺的新聞仍然鋪天蓋地。不必細究也知道,傳媒會把矛頭指向「血汗工廠」。但富士康今年自殺的11人都屬Y世代(17至24歲)不是也值得深思嗎?

對年輕人、小朋友要多作正面的肯定是應該的,但也要提防過了頭,把「叻仔」、「叻女」、well done、good job 當作口頭禪,整天掛在嘴邊,不敢作嚴格要求。這樣做可能讓受讚揚者如吸毒一樣上癮,做事情只為聽到讚揚,而不是因為要把事情做好,甚至對要做好的事情本身不產生興趣。可不可以這樣說:濫用褒揚等同馴獸?狗隻、海豖做各種主人、馴獸師要求的動作,只是為了獎賞,不為什麼。它們都很叻(出色),只是一旦沒有獎賞,就「叻」不下去了。你願子女「咁叻」嗎?

**
參考文章:Five Reasons to Stop Saying "Good Job!"
http://www.alfiekohn.org/parenting/gj.htm

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從潞綢黨參看環境氣候變化

太行山上奇觀:「掛壁公路」

一個地方的環境變化,有人為的因素,也有自然的因素,都不可忽視。這樣的變化,可以僅是幾百年間的事。在四月號的《中國國家地理》上,就讀到了這樣一個例子。

文章的題目是「濁漳河,切開太行向東流」,是對山西東南部太岳山、太行山之間的濁漳河流域的長篇人文考察報道。

我到過山西,去過雲岡石窟、平遙古城、五台山、綿山,都在山西的北部、中部。對山西之「山」所指的太行山,則只是心嚮往之,未曾一遊。太行山就在晉東南,是山西與河北、河南之間的屏障。濁漳河在南北走向的太岳山、太行山之間流淌,再切開太行,流入河南,部分流入一條很多人都知道的水渠──紅旗渠,那是中國六十年代「人定勝天」理論的標誌物。

濁漳河流經的地區叫上黨,孕育出上黨文化,是中華文化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秦設36郡,上黨是為其中之一。更早之前,這裡生成了「精衛填海」的傳說,炎帝的女兒女娃化身的精衛鳥,就棲息在上黨的髮鳩山。上黨至今有大量祭祀女娃的廟宇。

籠統地說,這裡是中國北方,比號稱中原的河南一帶還北一些。再往西一點,已屬黃土高原了。你能想像,這個常與貧瘠二字連在一起的地方,曾經是中國的重要絲綢中心嗎?
「掛壁公路」內觀

說到絲綢,我們現在都與富饒的江南連在一起,感覺溫暖濕潤的江南才是蠶桑之地。事實上,上黨的潞州(今天的長治)以潞綢馳名,《金瓶梅》就常提到潞綢。乾隆時的縣誌,仍說「洪武初,潞州大縣桑八萬餘株,至弘治九萬餘株」的記載。可是到了清末的光緒時,縣誌就說「山邑不出桑蠶,絲錢取給山東和南北直等處」了。算來,潞綢風光了近三百年。

造成這變化的原因,一個估計是氣候改變。

中國是絲綢的發源地,考古證實五千多年前已出現絲織品,最早的產地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之間,屬黃河流域。這證明,這一帶當時的氣候比現在溫暖。桑蠶絲綢的生產後來南移到長江流域,很可能是氣候變化、變冷了所致。而現在,氣候又逐漸變暖了。

黨參的生產也與此有關。

《說文解字》說:「人參,藥草,出上黨。」上黨最初是以出人參知名的,那時的黨參真的是五加科的人參。漢以前的文獻也說人參是上黨的特產。可是明末的《本草綱目》卻說上黨不再出人參了。

這究竟是氣候變化所致,還是人為的環境破壞造成?人參的種植環境要求嚴苛,對土地肥力也吸收強勁,條件變了就難以種植。人參的種植線此後就往北移,成為遼參。有學者認為,明中葉後,上黨地區大肆砍伐林木,生態惡化,是當地人參絕蹟的主要原因。

上黨此後改種了另一種桔梗科的藥材,也叫黨參,但這其實不是人參。上黨以過去盛產人參的名氣,帶挈不是人參的黨參也變了「參」,成了冒名頂替的、當今重要的中藥材黨參。

上黨千百年間,真的經歷了桑海桑田之變,至今幾乎被人遺忘了,但仍保存着豐富的人文遺產,從建築到戲曲。雜誌裡有幅長子縣紫雲山崇慶寺的明代普賢菩薩泥塑像,直是美得令人怦然心動。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不可錯過的「氣候暖化」專輯


前天晚上從深圳回來時,在書報攤上見到《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一瞥封面上幾行字:
特別策劃
全球變暖
真的還是假的?
天堂還是地獄?
馬上就買下來,這正是我要看的深入報道。

這個「特別策劃」擺明是針對現時全球的「主流」觀點而進行的。這個「主流」觀點認為人類的不負責任行為正在造成溫室效應,使地球暖化,並正醞釀着全球災難。人類社會因而要全力減碳、減排,包括香港要全港關燈。一句,要拯救地球。

我一直認為,這是言過其實、自欺欺人的。「拯救地球」這話就不對,地球存在46億年了,人類的出現只不過一百萬年左右的事,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文明,更只得幾千年歷史。地球用不着人類去拯救,地球沒有了人類會更好。人類拯救不了地球,人類的力量,相對於大自然的力量,太微不足道了。人類要拯救的,只能是人類自己。

《中國國家地理》上有一個譬如:人類是被地球寵壞的小孩,他憑着「科學」為所欲為,到地球不再和顏悅色了,就一邊設法彌補過失,一邊大喊「救救地球」。

可是,即使是「人類要拯救的只能是自己」這話也有問題,問題是:地球目前的暖化,是不是如那些環保狂熱分子所說的人類文明大災難?是不是沿海城市都會被淹沒了?是不是農作物都要失收、瘧疾會大流行?

我們現時幾乎每天都收到類似的恐嚇訊息,讓人神經緊張,有罪咎感,惶惶不可終日。真的,阿根廷就有一對夫婦為了避免陷入這樣的「明日之後」大災難,槍殺子女,然後自盡。

鼓吹這種「主流」意見者,都有一個假設,就是地球現階假的氣候環境是有人類文明以來最好的,千萬不要改變,那怕平均氣溫上升一度也受不了。可是你只要看看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知道,地球的氣溫並非恆定不變的,一直在波動──自然的波動,不以人的行為而改變。溫度計的發明不過是十九世紀的事,人類可靠的氣溫紀錄大概始於一八五零年,但科學家仍然可以通過各種間接手段,大略重組出過千年、萬年的地球溫度,證明地球有過寒凝大地的冰期,那時整個歐洲都覆蓋在厚厚的冰川之下;之後又有過溫暖的間冰期,那時中國北方、歐洲都有大象,還有各種現時在南方才找得到的植物。

那時的氣溫就比現在高,可是地球並沒有發生大災難,人類也並沒有因此滅絕,反倒是發展出人類文明史上最燦爛的文明。兩河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印加文明、瑪雅文明、中華文明等等,都是拜地球暖化才得以出現的。地球暖化實在是人類文明之福呢。

這其實很易明白,整個自然界都歡迎比較暖和的天氣。寒冬總是天地肅殺,春暖才會萬物甦生。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專題報道有多篇長文,包括:卷首語──永不回答的大地;撕開科學和倫理的重重迷障──求解氣候疑團;「壼」與「臼」之爭;氣候變化──到底誰說了算?;全球變暖 ,真的就是世界末日嗎?;新疆暴雪,冷暖難辨,禍福相依。這是四月號的一期,香港應該還可以買到。在香港,從傳媒上難以得到這方面觀點的訊息。與環保的「主流」意見唱反調,太政治不正確了。

讀這幾篇長文得花點時間,不如聽幾句聳人聽聞的口號的簡單。但這會讓你頭腦清醒些,不再易受一些人的哄騙,避免盲從。若仍要省力,讀讀「中國國家地理」網頁上的兩篇文章摘要吧:
http://cng.dili360.com/cng/jcjx/2010/04072405.shtml
http://cng.dili360.com/cng/jcjx/2010/04062401.shtml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空,當下,平常心


寫了「今天為什麼叫『今天』?」後,朋友來電郵有這樣的話:「個人認為不應該僅是珍惜每一個今天。禪學和其他宗教哲學等都一致強調:活在當下 (this moment, the present) , 今天當中就分有很多個moment。人生就是在每一個當下, 汲取生活中的經驗, 再開創出全新的人生。人生就是要學習把握好每一個 moment,每一個 moment 都是在學習, 在努力, 在進步, 在收成,這四個都該包括在學問上和做人處事上。」

我對禪學認識不多,就再翻看了北大哲學系教授樓宇烈《佛教對現代社會的影響》的演講,這篇文章我讀過多次,每次重溫都仿如新讀。試摘抄部分如下:

關於「空」和「當下」:

「 它(佛教)講的空並不是什麼也沒有,也不是講什麼都不存在,而主要是指一切現象都是虛幻的,不真的……所以應該去追求一個真實的東西。」

「這個真實的東西是什麼呢?用佛教教義來講就是『空』,就是清淨。」

「佛教講的這個清淨,如果用一個我們平時比較熟悉的話來說,實際上也就是說:生命是有限的,有生就必有死,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並沒有給世界帶來任何東西,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也帶不了任何東西,也就是所謂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那麼你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哪兒來的呢?拿佛教的話來講,是一切有情給你的,用我現在的話就是人民大眾給你的,社會給你的。因此,你也要把這一切都還給大眾,還給社會。」

「所以從佛教的角度來講,它是非常非常強調面對現實的,你把現實問題處理好了,就真正能夠認識到佛教這個『空』的意思,因為你既不能帶來也不能帶走,所以一切都要在現實中間完滿地解決,提升自己的人格,為社會服務。」

「所以大乘佛教,特別是禪宗,更是強調所謂的『當下』。」

「禪宗認為,所謂的學佛並不在哪兒,佛並不在什麼任何地方,佛就是你的本分事,你該做什麼,你就要把它做好,這就是禪宗求的一個目標。」

「其次,佛也就是一顆平常心。我們現在也常講平常心,平常心也是禪宗裡面最常用的話。現在很多人,一講到禪宗好像就是非常的玄妙,其實禪宗是非常簡單的。」

「我們常常講禪宗就是兩點,一個就是禪宗是你的本分事,把你的本分事做好了就是;另一個就要回歸到一顆平常心,不要去好高遠鶩遠地追求這個,追求那個,這樣你才能做一個自在人。」

關於「分別的執着」與「苦」:

「人們的煩惱和痛苦,歸根結底來源於一種分別的執着,首先是來源於對於自我的一種執着,因為有了我才有他,那麼就有了這是我的,那是他的,這是應該我得到的,那個是應該他得到的。有了這樣一種對待,有了這樣一種分別,有了這樣對待分別基礎上面的執着,於是就有諸多苦惱產生了。」

「佛教的所謂『苦』,是怎樣來的?歸結起來就是一種分別的執着。而分別的執着怎麼會產生呢?就是你把一些現象的東西,或者是一個自我主體的東西分別了出去,看作是實實在在的,所以才有這樣的執着。我實實在在地在這兒,這個東西也實實在在地在這兒,我想要它,這也是實實在在的,……有這樣一種分別的執着,所以才會有 這樣一些苦惱的產生。」

明天是佛誕,今天在這裡重溫一下佛理,也算應時。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對古琴,心存敬畏

唐代古琴九霄環佩

很久以來就想學古琴,但只限於想想而已,因為知道沒法有充裕時間去學這門據說「要花幾十年時間學習」的藝術。想不到的是,上周末在有點被動之下,買了張古琴。

對大部分人來說,古琴很陌生,也很沉悶。偶爾聽到,都會覺得琴聲單調,樂曲緩和,情致穩沉,一切盡是水波不興,難以與現代人的心靈扣起共鳴。

這樣的感覺完全正常。不要說現代,很長時間以來,古琴就與世俗社會的發展脫節了,好琴道的人日漸稀少,幾乎為世人遺忘。

儘管這樣,這種珍稀藝術仍在中國人社會極少數文人之間默默地傳承着。近年,有了個小小的古琴熱,大陸各地就冒出不少一直撫琴寄情的大家來,還有各有傳承的門派。古琴就是少眾的玩意,不必寄望可以普及起來。在電視上看到,有些年輕人要革新古琴藝術,用古琴演奏起流行音樂來了。這未嘗不可以,但最終不過是譁眾取寵之伎,轉眼即過去,不會對存在了幾千年的古琴文化有什麼影響。

古琴很早就從中國的其他樂器中分離出來,成為文人的自娛樂器,以區別於其他在宮庭、民間娛眾演出的樂器。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它的聲量特別小之故,它最有特色的滑音、泛音更加不易響亮彈出。和其他樂器一起演奏,古琴一定會被淹沒。它於是就只供文人在書齋、幽谷自彈自娛,能有一兩個知音者,就喜出望外了。這才有了伯牙、子期的故事。

大概是物極必反吧,社會哄哄鬧鬧的急劇發展,讓不少人煩厭逃避;不能真個避世,也願能作心靈的逃遁,小小的古琴熱因而而生。在大陸一些地方,製作古琴成為不錯的生意,一些木匠當造家具地造成古琴來了,那自然不可能是好琴。

古琴的聲音,就是有使人寧靜下來的神奇力量。幾年前,我在辦工室偶爾用電腦播出一段古琴音樂。想不到,一板之隔的「鬼佬」同事探過頭來,好奇地問:What's this sound?

他知道這是古琴音樂後,很認真地記下 guqin 的拼音。幾天後,他告訴我,他買了古琴的CD。他就是愛古琴的音色,覺得可以讓人鬆馳下來,睡覺時聽最好了。他不像特別愛好藝術,但對古琴的音色就是這麼敏感。

古琴藝術有很深的內蘊,所以被視為要窮一生之力也未必學得好的樂器,起碼要花幾十年時間去研究。這真讓人望而生畏,我不敢入門正是心存敬畏之故。

但我也這麼想,中國文化中很多門類,都有濃重的自我修養、舒發性情的特點,中國文人寫書法、寫詩、寫文人畫,都不以求聞達為主要目的。「讀書悟道,縱筆散懷」,指向的都是內心。古琴亦如是。把古琴搬到舞台上去演出,不過是近年的事。抱着這樣的心態彈彈古琴,不也很好麼?

不知道為什麼,一些朋友一直在誤傳我彈古琴了,問起來常讓我尷尬。近日有朋友發現有琴行來了好琴──其實不過是給初學者的便宜貨色──就選了張好的給我留下。就這樣,我家裡多了張古琴。

能學好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明朝《長物志》有這樣的話:

「琴為古樂,雖不能操,亦需壁懸一床。」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今天為什麼叫「今天」?

活出生命且忘年

上周末,依約去與朋友會面。行前有些忐忑,為的是朋友在電話中言焉不詳地透露,約一個月前進醫院做了手術出來,並因而想見見面。這難免使人不安,何況我還剛收到彼此一位在海外的朋友的壞消息?

朋友看來精神不錯,不似有大病,只是載上一頂帽子。他大概也知道我的疑惑了,不等我開口就解開了疑團。

一個多月前,他在公司的貨倉裡給貨架上掉下來的東西砸了一下,頭頂給踫着了,但不算嚴重。他說,這樣的事情,在貨倉裡並不稀奇,一向不當回事。這一回,他也不覺得特別疼痛。可是過了幾天,有點不尋常了,說話詞不達意,記憶也混亂。她太太立即擔心了,和他去看急症,作了詳細檢查,作了腦部掃描,才發現腦內有不少血塊,要馬上做手術。

他對在公立醫院做這樣的手術不放心,想到私家醫院另找醫生做。但公立醫院的醫生對他說,公立醫院的設備比私家醫院還好,醫生也更有經驗,而且情況緊急,不宜再拖了。朋友於是第二天就接受了手術,在頭頂上開了三刀,清除了血塊。住了四天醫院就出來了,康復得很好。

醫生從血塊判斷,朋友的病況並非只是由最近的踫撞造成的。朋友想起,兩三年一次回鄉辦事,確曾在乘搭「摩的」──載客電單車──時發生過意外,頭部受過撞擊,以為沒有重大損傷,沒有理會。

他這次再踫了頭,可說是因禍得福,把以前留下的隐患也清除了。更重要的是,讓他改變了對身體一些問題掉以輕心的態度。

有些醫生認為,人不時有點小毛病其實是好事,一是不時調動起身體的自然防禦系統,加強自身的免疫能力。間中有點感冒之類小病,可以讓身體做做防禦演習,產生抗體。第二是提高人的警惕性。

朋友一再說,要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了,包括想想要多做些什麼運動。他順着思路談到我們那位在海外的朋友,說到幾年前曾去看他,說到大概兩年前,我們曾一起就在這家酒樓吃過飯。我這才告訴他,昨天剛知道,這位朋友去世了。

一陣沉默,黯然搖頭。

那位朋友其實正好一個月前回來過,把要見的朋友都約見了。這位朋友可能正好進了醫院,沒有見上。

那位朋友是近年才重新聯絡上的,他原來經歷了不為外人道的人生坎坷,多年移民到南洋,之後又漂泊到西半球另一個國家。他以為有個好開始,誰料老婆走了,女兒送回了南洋,只與兒子在那邊一起生活。捱到退休,卻又得了癌病。萬幸的是因為加入了工會,有醫療保險;本來以為只有半年的命,延長到兩年多。可是,儘管每天吃着二百美元藥費的新藥,還是要撒手而去。

這是今年裡第二位以為退休可以享受人生的朋友離開了。

兩人離開後,友人見面,聽到最多的兩個字是「珍惜」。珍惜什麼?各人有各人的重點,大概都不離親情、友情、時光、學習、旅遊……可以豐富人生、賦予人生更深意義、給人生點染上更絢麗色彩的一切。一句話,珍惜每一個今天。

知道今天為什麼叫「今天」嗎?

──因為每個今天都像金子一樣可貴,所以叫「金天」。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負向思維:香港傳媒的指導思想

正向負向正向負向……
香港近年不少人、不少機構提倡「正向思維」(positve thinking),就是提倡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正如一個「公益廣告」所說的,「凡事向好的方面想」。這也反映了一個事實,就是社會上有太多「負向思維」了。

思考方法上也有 所謂「逆向思維」,可是這並不與「正向思維」相對。「逆向思維」是相對於習慣性思維而說的,就是提倡 think out of the box,要打破框框,故意朝相反方向去思考,看是否可以有新發現。搞創意的人經常會這樣思考,從可能從來沒有人想過的方向尋找新意。所以「逆向思維」值得提倡。

那麼「負向思維」呢?

這裡的「負」,其實應是消極。「正向」準確點說,應是積極,是指人心向好的、陽光的一面。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香港接連遭遇打擊,一再陷入逆境,從整體到個人,都受到考驗,不幸的事情接連發生。「正向思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得到提倡的。

可是,這似乎未能收到很大效果。儘管從人與人的接觸中,「正向思維」常掛在嘴邊,經常聽到,但只要你一接觸新聞,就感到社會充斥着的是「負向思維」,甚至是「邪向思維」。有時更加予人「邪氣上升、正氣難張」的感覺。造成這現象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傳媒總是以「負向思維」主導新聞,帶頭扇起邪氣。只要你留意一下就可以發覺,一個消息來了,傳媒必向負面思考,定下負面角度,而不會以「正向思維」採寫。

中醫的治病理念是「扶正祛邪」,香港主流傳媒的報道理念則可稱為「揚邪抑正」。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上星期公布了亞洲的大學排名榜,香港的港大、科大、中大分別踞一、二 、四位,這是非常正面的消息。可是報紙上的大標題是「星大學跳七級排第三 威脅港大」,讓你一看就不由得心裡一緊,以為香港又一項災難臨頭了。

大概編輯認為,把香港高等教育水平說得那麼好,與傳媒一直渲染的千瘡百孔畫面太不協調了,會讓香港人忘乎所已,因而非要加強香港人的危機意識不可吧?

有一點公平的是,傳媒的「負向思維」不是光針對香港的,對上海世博也一樣。

我下月要去看世博。這個月初上海世博開幕時「七國咁亂」的消息讓我心裡一沉,身邊有計劃去看世博的朋友也一樣,甚至有人想到是不是真的值得去了,我也有了「不看中國館算了」的想法。我一直留意情況有什麼改善,但很失望。傳媒對世博一下就失去了興趣,看不到消息了,只知道入場人數不如理想。

今天看到了蔡子強所寫的「從北京到上海灘」一文,知道一點新情況。文章是到上海「湊熱鬧看世博」後的觀感,雖然以寫感受為主,但也旁及秩序的一些問題。

他說:「從香港電視、報章上看到的世博,是那樣的混亂喧鬧、爭先恐後、沒有秩序。但在自己的世博行之中,所經歷和體驗的,又是另一回事。」他到沙特阿拉伯館排隊足足三小時,又到日本館排隊兩小時,「但平心而論,秩序尚可」。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句:「慢慢開始領略到,為什麼一些僑居海外的港人,總是說他們每天從網上閱讀香港媒體所報道的新聞,總以為香港像危城告急一樣。」

還有這一句:「若香港人只看到人家的缺點,意識不到人家的進步,而故步自封,原地踏步,最終只會演變一個龜兔賽跑的故事。」

傳媒或者以為,它們的天職就是喊警報、喊「狼來了」,讓人們時刻拉緊神經,它們主觀上以為這屬於「正向思維」。事實卻是,這種歇斯底里的喊叫,不讓人神經錯亂也讓人神經衰弱。

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從democrazy 到 z-turn

剛在《紐約時報》上看到,他們從讀者得到大量在世界各地旅行時拍攝到的古怪、好笑、幽默英語標誌,不少是所謂Chinglish, 還有各種各樣的 Xglish(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0/05/11/travel/funny-signs.html?src=me&ref=homepage)。這固然反映英語在通行世界的同時非英語世界中很多人還未能好好掌握這種「世界語」,也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語言有不同的思維習慣、方法。


思維關乎語言,沒有語言就沒有思維;但不等於不掌握某種語言就沒有好的思維,拍下這些照片讓人一樂的同時,不必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去嘲弄。那些標誌雖然好笑,甚至可笑──因為主事者太不認真,但也要知道,這很可能是人們太崇拜高科技之故。錯的不是他們,而是他們可能被電腦作弄了,是電腦翻譯弄出這樣非驢非馬的東西來。

嘿!又是The purpose of thinking is to abolish thinking 的好例子。設計出翻譯程式的人目的是要讓你「不假思索」。作為設計者,這是為了與人方便,沒有什麼不對。一個翻譯軟件從不完善到完善,是個很漫長的過程,也是個必然的過程,你不能過分呵責設計、創造程式的人,錯了或許是你用不得其法。他作為設計者想助你「不假思索」,可是你作為使用者不能「不假思索」。

現在在電腦上、在網上已有大量這樣的軟件可以免費下載使用。我也安裝了Google 的「小工具」,其中就有很強的翻譯功能,一篇大文章,眨眼之間就可以完成中英翻譯,真令人瞠目。可是我始終沒有使用過,沒有去看這樣的翻譯文本,因為知道一定有問題,還未到可以信賴、實用的地步。即使可「信」,也還未「雅」和「達」,讓人讀得吃力,結果是吃力不討好。與其這樣,看原文好了,或者索性自己譯過來。書店中出售的翻譯書甚且常有令人頭痛之出版呢,何況是這樣隨便的免費翻譯。

譯事甚難,難在不同思維方式的轉換。有人認為中文是世界最好的、最有表達能力的語言文字,沒有什麼語言的表述是翻譯不過來的。這是民族沙文主義的大話,要麼不懂,要麼欺人。我相信,什麼麼語言都是不可以百分之一百互譯的,翻譯過程中必有遺失,或者有添加。譯詩更難,因而有識者認為,譯不出來的那些才是詩的精髓。

語言一定要發展,發展的一個重要誘因,是生活的衝擊,包括外來語言的衝擊。任何語言都離不開這樣的衝擊。所以一種語言要保持本身的純潔性,無異於緣木求魚,絕無可能,而只能追求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和加強自己的特色。英語之所以可以通行全球,有各種因素,包括政治、經濟因素等,但也離不開它的開放性,不斷有新的演變、進化。法國人很以法語為傲,多少年來一定以保護主義心態抗拒英語的「入侵」,可是效果不彰,反倒是法語的世界地位下降了。

中文在不斷受到外來語影響的同時,也在不斷影響着其他語言。曾有報道說,目前對英語影響最大的語言是漢語。英語一直都有吸收漢語的用詞,遠的可以數到tea, china, long time no see 之類,yinyang, fengshui 近年常常掛在英語世界專業人士的嘴邊。這些都不但影響着英語的使用,還影響着英語世界的思維。

我還感興趣的是,中國網民古靈精怪的自創英語用字──典型的Chinglish──是不是也會反內銷到英語世界去。他們的一些新字很有中國特色,還帶着形而上色彩,例如最近出現的democrazy 就很絕,只把一個 c 改為 z,就把democracy (民主)和 crazy (瘋狂)巧妙地結合起來,一看就令人心領神會地打心裡笑出來。香港今日的補選就是 democrazy 的最好範例。Democrazy 必然帶來折騰。

「折騰」該怎麼翻譯,曾引起爭議,專家學者似乎都難找到恰當的英語詞來對譯。網上最近創出 z-turn 來了,靈感可能來自山區公路警告前面接連有急彎的路牌。用這字譯折騰,傳神極了,音義俱佳。香港已在不斷的 z-turn,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真夠折騰。香港人應從這個字有所憬悟。

Chinglish 不一定令人發笑。

本只打算介紹一個link, 不經意的竟寫出一大串文字來了。

2010年5月14日 星期五

Chinglish 該不該剷除?

Chinglish 是個帶點譏諷味道的字眼,是嘲笑中國人講的英語不地道,不但帶口音,還帶以中國思維造出的句子,讓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覺得滑稽。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人認為Chinglish 是異稟,千萬不要把它視為毒草的消除了。

一種語言就像一種植物,一旦移植到不同氣候的土地上,只要能適者生存地成活下去,就會有所變異,或者進化,或者退化。達爾文的進化論說的就是這個問題。文化一樣會進化或退化。英語本身,與任何語言一樣,也在不斷變異之中。美國的英語因此不同於英格蘭的英語,美國本土裡南北的英語也不一樣,黑人的英語同白人的英語,差距就更大。

英語全球化之下,在很多地方成為「風土語」(就如某種疾病傳播到一個地方成為風土病),甚至可能取代本土語而成為母語,變異是少不免的。香港人以新加坡人的英語為怪異、笑柄,誰不知在別人眼中,香港人的英語一樣刺耳。Chinglish 過去專指香港人的蹩腳英語的,到大陸學英語的人口大增,Chinglish 的地盤擴大了不少多少倍,也因而在國際間贏得更大「名聲」。

「名聲」 很大程度上來自互聯網,是到來的外國人傳播出去的。這種Chinglish 主要是「書面語」,是寫、印出來的,出現在各處街頭。外國人到中國四處闖,看到大量莫名其妙而惹人發笑的英語標誌、告示,就拍下來,放到網上供人一樂。這不算有什麼惡意,也不是只針對中國的。事實上,全世界都在使用英語之下,「活學活用」的笑話唾手可得,我也看過不少美國本土的搞笑英語標誌。香港也不少,廣東話譯音的寶號名稱用英語讀出,常令人引俊不禁,例如 「Fok You Kee(福有記)」之類。

北京奧運前,北京組識有心人,包括洋人義工,在全市進行「大掃除」,改寫了達四十萬條街頭英語標誌。上海舉行世博,也效法北京大舉清除「洋徑濱」英語,動員六百義工,使十萬多條公共英語標誌得到改正。

可是這引起一些人憂慮,其中之一是一名德國前電台記者 Oliver Lutz Radtke。如果有所謂 Chinglish 的研究權威的話,他就是,目前是德國海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Haidelberg) 的博士生,研究課題就是 Chinglish,可以說是 Chinglish 迷。

他認為,Chinglish 已成為瀕危而值得保護的語種,中國應當把這視為漢語與英語的有趣結合,是一種生動、有活力的語言。他說:「你把這些標誌都標準化了,或許可以讓人遊公園時不至發笑,但也就失去了一個透視中國人心靈的窗口。」這些標誌包括把東單肛腸科醫院真譯為 Dongdan Anus Hospital,而不是 Dongdan Proctology Hospital。

在上海,也有人一邊糾正誤譯,一邊覺得有些中式英語是可取的,甚至很文雅、富創意。例如在公園,你固然可以把叫人不要踐踏草地的標誌都簡單地譯為 Keep Off the Grass,但據中文「小草在睡,別打擾」、「別傷害我,我怕疼」譯出的 「The Little Grass Is Sleeping. Please Don't Disturb It」,和「Don't Hurt Me. I Am Afraid of Pain」,把大自然擬人化,不也很好嗎?

無論如何,亂七八糟的英語標誌都該清理一下。這些標誌本來想外國人看明白,若反令人糊塗了總不應該。造成這種後果的重要原因,據說是電腦翻譯之故。

明乎此,如果你在大陸看到 All Consequences Are Proud 的標誌,你應當讓腦筋急轉彎,想到 proud 除了是驕傲,也是自負,於是知道這是警告你要「後果自負」呢。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見識了 iPad 的神奇

蘋果電腦的最新產品 iPad 究竟是一件怎麼樣的玩意,我終於見識到了,感覺是出乎意料之外的神奇。

我並不熱衷於追求電子新產品,以手機為例,符合「基本法」就可以了,即滿足到電話的基本功能就行,主要是通話、計時(取代手表、鬧鐘),其餘附加功能形同虛設。但 iPad 有吸引力,因為聞說閱讀電子書的功能很強大。雖然每天對着電腦的時間很長,我仍覺得閱讀還是看印刷媒體較方便、舒服。閱讀時,人與書之間存在的親和力,是人與電腦之間建立不起來的──至少到目前為止,我與電腦之間建立不起這樣的感情。

iPad 是不是能改變這個感覺呢?我想試試,更大的吸引力是,它可以節省存放書籍的空間。最近一連幾個晚上都在清理書櫃,忍痛而又決絕地扔掉幾十本書,就更覺得電子書可能是解決居住空間問題的好方法。

朋友剛弄來一部 iPad,饒有興趣地邀請我去開開眼界。這玩意據說還未在香港正式登場,財爺曾俊華日前在網誌興致勃勃地談他新到手的 iPad,那是托人從美國買來的。不過香港也有得賣了。由於需求熱切,美國一人限購兩部地一開買,香港商人就安排人去排隊,運來香港出售,買家據說主要是大陸同胞呢。

到朋友那兒一看,最讓我驚奇的,是正在愛不釋手把弄這最先進個人電子產品的,不是他的80後兒子,而是家中從不使用電腦的「師奶」。看她又是上財經網查查各種股票的行情,又是上 YouTube 尋找正在學打的太極拳的名家示範,再尋來鄧麗君、張學友的老歌唱卡拉OK,飯桌上的善後工作都放下了。

這真神奇,我有點糊塗了。再細看,又使用了一下,不得不佩服 iPad 使用方便、面向大眾的設計。

早些天在這裡引用過一句話: The real purpose of thinking is to abolish thinking. (思考的真正目的是撤銷思考)。眼前的 iPad 就是貫撤這思想的最佳的範例,它讓你幾乎不用花腦筋地就學會使用,起碼讓你消除對電腦高科技產品的恐懼。你不必正襟危坐地面對屏幕、鍵盤,要抓住老鼠,要學打字、輸入法,而是只靠兩個指頭就可以戳進虛擬世界。

我的初步印象是,這真是普及電腦、消除所謂電子鴻溝的偉大創舉。上網查找資料、收發電子郵件……都變得輕而易舉,懂得寫字就可以用指頭手寫輸入去完成。看書,有大量免費電子書供應,版權已失效的經典名著大批供應;新版書就要購買了。

我可以用來寫稿、寫網誌嗎?試了一下,感覺是,手寫輸入不如使用了多年的鍵盤輸入方便,文字處理功能較簡單,要適應一下才行。目前只能用簡體字,也要適應。但寫一千字,指頭痛嗎?那得試試才知道。

我設想,幾年後,iPad 降價,加上「山寨版」貨色充斥市場,將可以人手一部,誰都可以上網,找資料找娛樂。那將是一個什麼世界?

母親節剛過去了,父親節未到。如果年齡偏大的父母還處於虛擬世界之外,不妨考慮送一iPad 給他們,讓他們也到網上沖沖浪。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Facebook的一代改變心態

< 該刪除哪些個人資料?

私隐(或隐私)這概念,近年才受到重視,香港政府還有特別部門去管這事。較年輕的世代受社會影響,會比他們的長輩更加重視自己這方面的權利。可是,他們又被稱為tell-all generation──什麼都張揚出去的一代。

這有點矛盾。似乎是這樣的,在實際生活中,他們都較重視私隐,把自己的私秘收藏得嚴實,但到了虛擬世界,就相反了,通過各種網上平台,討論區、博客、社交網站……等等,什麼個人的東西都可以張揚出去。Facebook, Hi5等社區網站一興起,這張揚私人世界資料的風氣更盛。大抵是,大家都覺得這些事情在一定範圍內進行,而且什麼可以公開,什麼不可公開,自己可以控制,所以是安全的。虛擬世界也給人一個「虛無」的感覺,不切身,於是膽子就壯了,言行就豪放了。

這樣做是得到鼓勵的,其中一個秘密,就是這些社交網站都希望參與者盡量公開自己的私人訊息,各種各樣的,從喜歡看什麼、吃什麼、穿什麼,到從事什麼工作、在哪些地方活動等等。他們不是對你有什麼特別興趣,而且看可以向你推銷什麼廣告,讓廣告有的放矢,發揮最大效益。這是他們最大的收益來源。

說得不好聽的是,他們是靠出賣你的個人訊息來賺錢的,你散發的個人資料越多就越好。

有些個人訊息其實也不算什麼,讓人知道也無所謂,但這也有時效問題。有些訊息的意義因為時間過去而遞減,也些卻可能遞增。年少風流時代,狂放、野性一下不算什麼,反而認為有個性、有「吉士」。若干年後,人成熟了,要開展事業、進入成年人的社交階層,再回顧,感受就不一樣的。你一旦成了名人,更不一樣。

到網上到社交網站上張揚個人風範行跡成為風氣,不過是幾年間的事,而青蘋之末起於美國。領風氣之先的一代人,也許還不到三十歲吧?日前,《紐約時報》一篇文章報道,這一輩人開始警覺這樣的張揚可能帶來惡果,並趨向收斂了。

文章的題目是Tell-All Generation Learns to Keep Things Offline (什麼都張揚的一代學會不把東西上網,http://www.nytimes.com/2010/05/09/fashion/09privacy.html?src=me&ref=general)。文章引述美國最近的調查,指出30歲以下的成年人,過半比五年前擔心自己的私隐問題,情況與他們的父輩相同;不過,他們更加覺得有必要在這方面保護自己,更着緊把個人在網上留下的雪泥鴻爪刪除掉。這大概與他們在網上有更多私人資料外洩有關吧。

他們開始普遍對社交網站不信任。18至24歲的人群中,88%認為應有法律要求網站刪除儲存的資料;62%認為應有法律讓人們知道網站掌握到多少有關他們的個人資料。

文章舉了一個例子,一名即將步入社會的女大學生在實習時,上司要求加入她的Facebookr群組。她覺得不自在了,不敢全部開放,且要求朋友刪除有關她的資料。顯然,她擔心大學時代的放任會影響自己的事業前途。她並以過來人的身份要妹妹檢點網上的資料發放了,要妹妹把讓男子坐到大腿上的那張照片刪除。

可能Facebook等網站也發覺這趨勢了,因而也在改變做法,讓你更容易不留神之下大開方便之門,又千方百計讓你不易把可以為他們生財的資料刪除掉。

有上這些網站的,小心了。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內地來港留學生看香港

香港的排隊文化始於何時?

星期天趁一個小空檔在書店打書釘,翻看了一本書:《港國鏡》。這書名不知所云,採用的是香港廣告界近年所謂「食字」手法,把「廣角」寫成「港國」。但看了副題就明白了:「內地留學生看香港」。書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推出的,由在這所大學修讀的內地生集體寫成,共35篇,構成內地生對香港的集體觀感。

據介紹,文章都選自為內地生開設的基礎學年必修課「認識香港:社會與文化」的學生習作,也就是說,都是內地生以來港不到一年以陌生眼光看香港的觀感,有大量對香港生活保持高敏感度的反應。很多我們已麻木了東西,他們感到很新鮮、新奇。

我翻看了一下,不少提到香港公共秩序良好,人多了,大家都排隊辦事。有內地生看到前面排了長龍以為發生了什麼特別事情,上前一看,不過是等巴士。還有人說,這樣的排隊不必警察、保安維持秩序,真神奇!

是的,香港人現在都習慣排隊了。排隊還有「一對多」的很有效率安排,例如銀行多個業務櫃位之前,只排一條隊,非常方便。

可是這樣的進步並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要靠一定條件造就。最根本的一條是解決供求問題。排隊是為了解決求大於供的不平衡而產生的,而不平衡要不太離譜才行。不太離譜,人們才願意去排隊決定優先次序。在這情況下,排隊的結果是可以預期的。譬如搭巴士,你知道自己是可以上車的,這班車上不了,下班車也可以上,不必等太久。太離譜,達到某個極限,結果不可以預期,人們就沒有排隊的耐性了。

人的素質,共同接受遊戲規則,當然也是條件。

在缺乏公共秩序的地方,以上條件都不理想。經常還看到,即使供求沒有太大不平衡之下,人們也不守秩序。在內地一些地方,若要在一個窗口辦事,例如買火車票,如果只有一個人,沒有問題;再來一個人,他不排在你後面,而要站到你旁邊;來第三個,會站到你另一邊,三人平排。你一辦完事退出,左右兩人馬上就爭先恐後了。

你只能解釋:他們已習慣了。什麼是習慣?習慣就是排斥思考──如昨天一文裡所說──的慣性行為。要克服這樣的集體慣性,很不容易。首先要有改變供求平衡的物質條件,還有改變行為習慣的「思想改造」。這能夠在一代人的時間裡完成,就很不錯了。香港人排隊的習慣養成起碼也花了一代人的時間。

相對內地,香港有它先進的地方,但香港相對於世界其他地方,尚有不少弊病,例如清潔衛生問題。每天早上走到街上,隨處可見的各種垃圾總會破壞你迎接新一天的好心情,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把紙屑、報紙、水瓶……隨手扔在地上。對比起日本,那怕是日本的農村,香港大大不如。

香港人的缺點還有很多,一些已被《港國鏡》一書的內地生看到眼裡了,例如書內有人提到:香港很高效,但香港人很懶,香港同學上課遲到15分鐘算正常,開會更要遲到半小時,然後是「吹水」半小時,亂講一小時,再花一小時討論什麼時候再開會討論未解決的問題。

還有是人與人的關係疏離,內地生很難在港結交知心朋友。內地生發覺這是香港社會的特點,外人很難進入他們的生活圈子,香港人太重視保護隱私了。

2010年5月9日 星期日

切馬拉糕刀法的啟示

西式奶油蛋糕與粵式馬拉糕有什麼分別?

這個問題有點「無厘頭」吧?──不知道為什麼有這個問題。對絕大部分香港人來說,這應當不是問題,一定可以多角度地指出其中的分別來:味道、製作、色澤、材料、價錢……以至文化涵意等等。

那麼,切割方法呢?就是說,假若有一個生日蛋糕和一個馬拉糕放在面前,你會怎麼分切?

兩者顯然不同。西式奶油蛋糕較小,材料按不同上下層次、同心圓而分布,切割時會每刀都經過圓心,切成扇面狀,於是每件都可以吃到各種材料、味道。

馬拉糕就不同了。我們平常到酒樓吃到的馬拉糕都已切開一件一件,但有時也會在點心車上見到一大盤放在蒸籠的馬拉糕,雖然切開,但可以看到剛蒸好時面盤大的原狀。可以看到,它是縱橫分切的。它的材料混合一起,切開了,每一件都相同,不過有些「嘴尖」的食客,會挑靠邊的來說,認為口感軟滑些。

這分別,對於絕大部分香港人來說,該屬常識吧,雖然沒有細想過,但都一定知道。

可是昨晚,我們到一家酒樓吃晚飯卻見到令我們都瞪大了眼的一幕。

我們帶備了一個蛋糕,交給酒樓,吩咐要飯後再上桌享用。吃過飯,上蛋糕了,一位中年女待應把蛋糕移到旁邊一張桌子上分切,我們都有興緻地看着。第一刀,取圓的直徑切下,沒問題;第二刀,奇怪了,取的竟是一條與第一刀平行的線。我們當中立即有人「驚呼」一聲。第三刀再落,我們知道出問題了,她以為在切「馬拉糕」!

我們立即要求「刀下留糕」,還是自己來吧。那忌廉芝士蛋糕不大,我們人也不多,切壞了,對口福沒有多大影響,但都對眼前一幕大開眼界而大惑不解,想不到會有人這樣切西式蛋糕,更想不到這樣下刀的是酒樓的待應,酒樓的培訓顯然不足。

我們思忖,那位待應該是新移民吧?她可能從來沒有吃過生日蛋糕,她昨晚切的可能是生平第一個西式蛋糕。你忍心追究嗎?就當作是笑談好了。

追究不必,但可以稍作深究。

人的思維有不愛思考的趨勢,所有事情都盡可能形成定勢,然後按既定模式做事,形成無意識動作,不作思考,也不必思考。吃飯、穿衣、走路……等等都不假思索地去做,駕車、開關電腦……也可以不假思索。

一本關於創意的書有這樣的論述:The real purpose of thinking is to abolish thinking. As a self-organizing information system, the human brain allows incoming information to organize itself into routine patterns. (思考的真正目的是撤銷思考。人的大腦作為一個自我組織的信息系統,會讓輸入的信息形成慣性模式。)創意設計,就是要讓設計方便得讓你很快就「唔使用腦」地使用。這就是「傻瓜機」大受歡迎的最大秘密。

必須知道,這是不自覺地進行的。人因此經常「唔使用腦」地行事,按習慣了的模式去做事、去看問題、去「思考」── 一切其實都不假思索,按「自動波」(既定程式)進行。真至踫了釘 ── 例如發覺切馬拉糕的刀法原來是不可以切遍天下的 ── 才猛然驚覺。

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上海世博「大義凜然」的爭奪


親友間聚會有時會談起一個話題,就是不同生活環境的孩子面對同一處境時的反應。例如獨生子女、非獨生子女、經常有大幫表兄弟姊妹打交道的子女一起相處時的反應。一個觀察是,當「開飯啦」的號令發出時,獨生子女的表現較「執輸」,而習慣了要「搶食」的孩子,有較敏捷的生存本能反應,比如先拿到一份碗筷,先拈到有利位置。當然,這是若干年前物質相對匱乏時的觀察。如今,孩子都不會覺得「民以食為天」是個問題了。

人畢竟是動物,都有求生存的先天本能;周圍人口越多,生存競爭越大,這樣的本能越展現。這不單表現在「搶食」之上,也可以表現在其他資源問題上,都必要爭先恐後,後就意味着失敗,在「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下,要被淘汰。

大抵,任何社會都經過這樣的階段;在城市化過程中,人口向城市密集聚合,這樣惡性爭奪最易見到。香港戰後很長時間裡,也是這樣,那時很多資源都要爭奪,衣食住行、柴米油鹽莫不如此,街頭、鄰里的爭吵司空見慣。

隨着社會富裕,基本生存得到保障,這樣的爭先恐後就少見了。現在的競爭已上升另一個層次,屬於生活質素之爭,不涉真正意義的你死我活了。但有時也會見到這樣的殘餘,像遺傳基因一樣表現在人的身上。我每天早上搭巴士必定會遇上這樣一名老婦。巴士站只有幾個人,本來排成一列,老婦若排在後面,巴士一來,一定不會規規矩矩的按次序上車,而會理所當然的逕直走到車門上車去。

最讓人吃驚的表現,就莫如上海世博開幕前後的大型集體演出了。在本來想以冠冕堂煌的設計表現中國深刻文化底蘊的中國館前的爭奪,更令人嘆為觀止。爭奪配上「中國人為什麼不能進中國館」的大義凜然,讓你熱血沸騰之餘,目瞪口呆了。

本來,誰都知道到大陸去,常會遇到公眾秩序欠佳的問題,經濟發展較落後的地方,公眾秩序必也較差,這與人的素質、管理水平都有關。上海嘛,大陸經濟最發達的城市,比北京還高一籌;北京辦奧運贏得全世界交口稱讚,上海辦世博因而也讓人寄予厚望。誰料卻出現了令人汗顏的一幕──汗顏的豈只是上海人而已。

說那些勇悍爭先的人都是上海人可能有點武斷,他們也可能是被上海人視為「鄉下人」的非上海人──按上海人的傳統心態,上海人以外的人都屬「鄉下人」,而「鄉下人」相對於上海人就是低一等,儘管上海人絕大部分也是外來人或者祖上是「鄉下人」。但是上海世博對人潮的管理水平就肯定差勁了,讓志願者四面受敵地派發入場票真讓人莫名其妙,不知是誰想出來的餿主意?

這不能不讓我想起多年前讀過的一篇外國記者到上海採寫的報道。那時,香港傳媒老在滬港競爭上做文章,給人的感覺這是「零和」遊戲,一方的贏必以一方的輸為代價,使香港人惶恐不已。上述報道卻對香港人安慰說,不必太擔心,上海的硬件可以上得很快,但軟件方面還落後很多。

香港人不必因此開心,但應該更清楚自已的優劣所在。

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Regina Brett 的人生50課

Regina Brett (網上關於她已屆90歲之說不確)

日前收到朋友轉來幻燈片,美文美音美景,是以美國女專欄作家 Regina Brett 的作品做主題製作的。以前也有人傳來相同主題的製作,因為記得其中的一句:別待太老才穿上紫色。當時奇怪:在老外的文化中紫色除了代表皇族的高貴還有什麼意思?這次再收到,知道原作者是Regina Brett,就去追查一番──不是對紫色特別有興趣,而是覺得內容有意思,而又對中文翻譯不滿意。

一看才知道,幻燈製作所據的50句話──就是50篇文章的標題,在網上大熱,在世界各地很受歡迎。

Regina Brett是美國克里夫蘭(Cleveland)Plain Dealer報的專欄作家,她最受歡迎的作品,是以《人生的50課》為題的一系列文章。

這個系列是她二零零六年年屆45歲時開始寫作的,是對人生經驗的小結,共寫了45篇。到了50歲,再補寫五篇,大概是想湊合為一歲一篇吧。這個專欄很受歡迎,成為所謂「互聯網現象」。文章上月因而結集出版了,書名是《God Never Blinks: 50 Lessons for Life's Little Detours》(上帝永不眨眼:人生小彎路50課)。已有十個地方購買了版權,包括台灣。

這50課有她自己的親身經歷,有身邊親友的故事,也有採訪所得。

Regina Brett 今天的成功,與她早年落拓的經歷有強烈對比。她讀大學,卻不敢出遠門,只敢挑離家不遠的讀。讀了兩年,找不到方向,不斷轉換選科。接着糊里糊塗的懷了孕,輟學了,做了單身母親。去打工,又是團團轉。想再讀書了,讀什麼?母親要她看課程簡介,她於是拿着按字母排列的簡介從A看到Z。選了,最後選了寫作,一個一個課程的讀,到30歲拿到新聞系的學位。後來又陸陸續續的邊工作邊讀碩士,與女兒高中畢業同時拿到學位,這時已40歲。「不知何去何從時,先走一小步」這一課,就是這樣得來的。她的經驗是,不要管路有多長,只看腳下好了,否則可能被前面的「千里之行」嚇怕,邁不開「始於足下」的一小步。

過了一年,竟然發現得了乳癌。這反而使她更珍惜生命、更積極面對人生,她又上了「別待太老了才穿紫色」、「你不提出要求就得不到」、「點亮浪漫蠋光……別待特別的日子才這樣做,今天就是那一天」等課。

這樣的人生曲折,的確可以寫出很多感悟來。而這個世界,又的確有很多人需要從這樣有血有肉、平凡而又深刻的感悟中汲取力量。在書店中,這些歸為「勵志」類書籍。這些書籍的銷量有周期,大抵隨着經濟周期變化,不同的是與經濟的升降成反向。金融海嘯來了,這樣書就特別好銷。

人不可太自信。這樣的道理很多屬於老生常談,但常談的事不等於常知,有時得溫故知新。真理往往平凡。

朋友傳來的版本經刪節,只有33課。我找來全本50課,翻譯在後面。這些題目有些有宗教色彩。無所謂,按自已的信仰去理解好了,「上帝」可以理解為「上蒼」。若真有天界的話,那裡該是融和世界,無分彼此。

Regina Brett 的人生50課:

1. Life isn't fair, but it's still good.
   人生不公平,卻尚算美好。

2. When in doubt, just take the next small step.
   不知何去何從時,先走一小步。

3. Life is too short to waste time hating anyone.
   人生苦短,不值得耗時記恨。

4. Don't take yourself so seriously. No one else does.
   不要太看重自己,其實沒有誰太看重你。

5. Pay off your credit cards every month.
   信用咭的帳,一月一清。

6. You don't have to win every argument. Agree to disagree.
   沒必要逢吵必勝,容許各自保留意見吧。

7. Cry with someone. It's more healing than crying alone.
   找個人哭訴,比躲起來流淚更能治療傷痛。

8. It's OK to get angry with God. He can take it.
   對上蒼發發脾氣沒什麼不可以,它受得了。

9. Save for retirement starting with your first paycheck.
   從第一次拿到工資開始,就為退休儲蓄。

10. When it comes to chocolate, resistance is futile.
     面對巧克力,無謂徒勞抗拒。

11. Make peace with your past so it won't screw up the present.
     與昨天妥協,以免糟塌了今天。

12. It's OK to let your children see you cry.
     無妨讓孩子看到你哭泣。

13. Don't compare your life to others'. You have no idea what their journey is all about.
     不要與別人比較,別人的難處你不知道。

14. If a relationship has to be a secret, you shouldn't be in it.
     若與某人的關係得秘而不宣,宜抽身而出。

15. Everything can change in the blink of an eye. But don't worry; God never blinks.
     任何事情,都會一眨眼就變;可是別操心,上蒼永不眨眼。

16. Life is too short for long pity parties.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人生苦短,自嗟自嘆費時;要麼忙忙碌碌的活,要麼忙忙碌碌而死。

17. You can get through anything if you stay put in today.
     你堅持不懈,就任何艱難都可以克服。

18. A writer writes. If you want to be a writer, write.
     作家要寫作。要當作家的話,就寫吧。

19. It's never too late to have a happy childhood. But the second one is up to you and no one else.
     要有個快樂的童年,永不會太遲。可是有沒有第二個童年全在乎你自已。

20. When it comes to going after what you love in life, don't take no for an answer.
     若要追求人生中之所愛,千萬別推搪。

21. Burn the candles, use the nice sheets, wear the fancy lingerie. Don't save it for a special occasion. Today is special.
     點亮浪漫蠋光,換上漂亮床被,穿上華衣美服──別待特別日子才這樣做,今天就夠特別。

22. Overprepare, then go with the flow.
     超額備戰,往後隨緣。

23. Be eccentric now. Don't wait for old age to wear purple.
     現在就炫彩吧,別老來才花里胡哨。

24. The most important sex organ is the brain.
     最重要的性器官是大腦。

25. No one is in charge of your happiness except you.
     誰也無權主宰你的快樂,除了你自己。

26. Frame every so-called disaster with these words: "In five years, will this matter?"
     遇上任何所謂災難都想一想:五年後,這算什麼?

27. Always choose life.
     唯一的選擇是:活下去。

28. Forgive everyone everything.
     任何人,任何事,皆可恕。

29.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of you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
     別人怎麼看你,與你無關。

30. Time heals almost everything. Give time time.
     時間庶幾可以治療一切,給時間一點時間。

31. However good or bad a situation is, it will change.
     世事無常,不管多好多壞,都會變。

32. Your job won't take care of you when you are sick. Your friends will. Stay in touch.
     病倒了,工作不會關心你,只有朋友會關心你,保持聯繫吧。

33. Believe in miracles.
     要相信,世上有奇蹟。

34. God loves you because of who God is, not because of anything you did or didn't do.
     上蒼憐憫你,因為它是上蒼,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或者沒做什麼。

35. Whatever doesn't kill you really does make you stronger.
     事情若沒有壓垮你,就會強化你。

36. Growing old beats the alternative - dying young.
     你老了,因為你戰勝了早逝的厄運。

37. Your children get only one childhood. Make it memorable.
     你的孩子只有一個童年,要讓它堪足憶念。

38. Read the Psalms. They cover every human emotion.
     常讀經典,感受人的種種情感。

39. Get outside every day. Miracles are waiting everywhere.
     每天都出門走走,外面處處有驚喜。

40. If we all threw our problems in a pile and saw everyone else's, we'd grab ours back.
     若大家都把苦惱攤開來,看看他人的,就會撿回自已的。

41. Don't audit life. Show up and make the most of it now.
     生命,與其事後埋單,不如現在就財息盡收。

42. Get rid of anything that isn't useful, beautiful or joyful.
     無用、不漂亮、不愉悅的東西,盡棄不惜。

43. All that truly matters in the end is that you loved.
     到頭來,你真正在乎的,是你摯愛的。  

44. Envy is a waste of time. You already have all you need.
     嫉妒虛耗光陰,你應有的,都有了。

45.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最好的時光還在後頭呢。

46. No matter how you feel, get up, dress up and show up.
     不管心情如何,起來、整裝、亮相。

47. Take a deep breath. It calms the mind.
     吸一口大氣,讓心舒緩。

48. If you don't ask, you don't get.
     你不要求,永無所得。

49. Yield.
     退一步,海闊天空。

50. Life isn't tied with a bow, but it's still a gift.
     生命沒有漂亮包裝,但不失為禮物。

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長沙「換了人間」

長沙黃與南路步行街

從梵淨山下來,到銅仁度宿,第二天一早開車,經吉首、常德回長沙去。沿路交通尚算通暢,只在一頭一尾遇到堵車。頭是在離銅仁的時候。進貴州後的銅仁路段只屬省道,來回兩線。為配合未來旅遊需要,已開始擴建。車過吉首,即上高速公路,隧道一條接一條。回到長沙,離湘江還有一段路,要經跨過橘子洲的大橋到東岸的市區去,就開始嚴重塞車。長沙,與過去的印象幾乎找不到鍥合點了。

長沙鬧市

對長沙,只有火紅的七十年代留下的模糊印象:一個除了紅彤彤的革命標誌找不到其他鮮明色彩的城市,對這個灰暗、破舊城市,已沒有半點具體記憶。長沙雖然是湖南的省會市,可是一說到長沙,只會讓人聯想到要麼是歷史、要麼是文化的東西,遠的是馬王堆漢墓、曾國藩、岳麓書院,近的是抗日時不只一次的長沙會戰、毛澤東在橘子洲頭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燈紅酒綠、商業繁華,好像與這裡沾不上邊。

這次在長沙兩次進出,才發現這裡真的「換了人間」。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我們到湖南第一天住的,是一家屬於軍區辦的酒店。如果不是司機提醒,讓我們看到站崗的士兵,我們不相信已進了屬於軍區的範圍。第二天早上起來從房間的窗子望下去,發覺酒店後面有操場,有掛着紅星的禮堂,還傳來雄壯的集體口號聲。果然,軍營就在咫尺之外。

酒店不遠之外就是商業區,那車水馬龍的繁業景象,與沿海開放城市別無二致。大型百貨公司的巨型西方名牌化妝品燈箱昭示,這裡絕對不是封閉的內陸城市。到一條食街吃過晚飯,然後到黃與南路步行街一走,更覺這裡決不比哪一個沿海城市「落後」。

回到長沙,我們晚上走到湘江邊活化為商業街的舊街和平街觀光。我本以為這不過是千遍一律的旅遊街,卻想不到在舊宅老鋪開設的商店並不一般,銷售的東西頗有檔次、品味,包括賣書畫、文房用品、工藝美術品的,見不到哪裡都買得到的廉價貨式。加上酒吧,這裡釀就一種湘味的波希米亞風情。
橘子洲頭的望江亭

第二天,是在湖南的最後一個大半天,我們上午到橘子洲頭去。這個長幾公里的湘江沖積洲,已成為大公園,園林景色秀麗,還有很壯觀的噴泉。最值得一到的地方,在最南端,那裡迎着湘江自南嶽衡山奔湧而來。

這裡,去年剛落成了一個石雕巨像,不問可知,自然是毛澤東的。毛澤東像,在中國到處可見,絕大部分取材自「毛主席揮手我前進」意念。橘子洲的巨像則只屬頭像,連基座約三層樓高,基座斜斜平展,橫跨繞洲而行的兩條車道之間。配合毛澤東讀書時在橘子洲活動時的背景,塑像屬於「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時代的毛澤東。雕像長髮飄灑,遠望湘水南來北去,眉宇間仿佛攢着萬千思緒。同行緒友都驚嘆雕像「靚仔」。

雕像之前有望江亭,亭前一樹旁立有一塊人高黃石,上面是毛澤東手書的「指點江山」四個意氣飛揚的大字。原來這樹下是毛當年與友談政論道之地。再向水邊走下去,是一個臨水平台,名曰「問天台」。

望江亭面向問天台一側掛一幅十分切景切情的楹聯:

西南雲氣來衡嶽
日夜江聲下洞庭

回來費了些功夫尋查,才知道這是清末詩人黃道讓的名聯,摘自《重登岳麓山》一詩。原聯嵌於橘子洲之望湘亭,後毀於兵燹。光緒年間重修岳麓山上雲麓宮,由黃道讓手書,成為門聯(已佚)。之後又掛在著名的愛晚亭上,由何紹基書。如今,楹聯再回到了橘子洲,可見湘人對此聯之厚愛。

湘江北去,右為橘子洲

湖南人勇悍,有衡山雲氣、湘水江聲的氣魄。改革開放以來,南下珠三角最快最急的是湖南人,他們帶回來的除了血汗錢,還有擴大了的眼界。長沙之巨變,與此不無關係。我們在長沙,幾次遇到有人以廣東話「搭訕」。他們都是南下過廣州、深圳打工的湖南人,如今,都回來發展了。怪不得,珠三角到處招工困難呢。

(「湘西行」十六,完)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巨岩嶙峋踞絕頂

< 從纜車上可以看到紅雲金頂上如樹枝分檗

紅雲金頂不算特別難攀爬,但能登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仍然有滿足感。之前在山下遙望,見到山如石筍刺天,梯級都懸空而下臨無地,真有點膽怯呢。

踏足絕頂,才知道石峰在最高的約兩三層樓高的地方裂開,如兩只手指豎起作V字狀。我們就是從V字的底部石縫中爬上去,再上到峰頂的。V字頂部裂開約三米,有一拱橋相連,兩邊各有一座小佛殿。佛殿都因為空間太小,建得逼仄。殿門朝南,門前只距約一米外各立一影壁,進門要繞進去。昨天提到的那副對聯寫在門的兩側,繞着進去時,不易看到。

另一殿的門聯是:

江山如此多嬌
風景這邊獨好

從金頂下來的階梯在巉岩間架起 >

集毛澤東的詩句作佛殿前楹聯,真有意思,毛澤東真夠神化了。可是,站在這裡看腳下雲山如海,妖嬈蒼茫,摘的聯句與眼前風光極為切合。

下山走的另一條路可說是棧道,全程都是在絕壁上架設的階梯,之字形盤旋上下。說是下行線,卻也有人逆向而行,這是往上運送物資的民工走的道,他們肩挑着東西向上爬,這條線較安全易走。說易卻是一點不易,我們遇到幾名上行的民工挑的都是水泥,特別沉重。階梯很窄,我們都要選個稍寬的地方,側身閃避。這裡的海拔超過二千米,我走路都有意識地放慢動作,向上爬更是這樣。在這裡作這樣強體力的勞動,非一般人可辦。

在山坳上與紅雲金頂遙遙相對的,是另一邊 山上的怪石群,那是梵淨山的地標,此外還有更高點的舊金頂。

嶙峋巨石巋然高踞
怪石群與金頂,大概都是遠古時代滄海桑田的造地運動,加上億年來的風雨侵蝕形成。磨菇石等巨形石塊,嶙峋突兀,如披着黑袍的魔獸,高踞山峰之上,傲對天地群山。從山坳上慢慢朝着緩緩上升的路徑走去,很快便走到石群中去。

這裡除了怪石如林外,還有多處危崖,都下臨百千尺。梵淨山旅遊的大規模開發雖剛開始,這裡已安排了保安員站崗,觀阻遊人冒險。一些地方設有圍欄鐵索,可以放膽走到崖邊上去,但有些地方沒有這樣的設備,沒有人提個醒,真會險象橫生。

有個危崖窄窄的伸出,上有欄桿鐵索,就像船頭,只是它衝向的不是無邊大海,而是莾莾群山,林海碧濤;波濤上翻飛的不是海鷗,而是雲朵。如果你沒有畏高症,值得到那裡向着蒼山如海,展臂擁抱天地,給生命注入點豪情。

走到崖端,可以擁抱天地

我們去的那天,遇上一兩個當地的旅遊團。上金頂時,後面一大幫人呼嘯而來,不敢不讓路;怪石林上,也有大幫人搶着拍照。見到那些蹬着高跟鞋登上來的女同胞,也真佩服她們的能耐。遊人不多時,這還好辦;遊人若蜂湧而至,恐怕就難免有風險了。這就是我覺得我們到這裡選對時機的原因。很難想像這裡成了熱門旅遊點,成千上萬人擁來時,紅雲金頂只容一人的上下通道上,會出現什麼兇險情況;怪石林的危崖邊上,又會有幾多人冒險犯難當英雄。

重建中的承恩寺

黑灣河山門附近正在進行着迎接旅遊高峰的大工程,一系列佛寺建築已落成。山坳上也在興建重建承思寺的建築群。那裡有說明介紹,這是個古剎,但除了名稱和一個牌匾外,什麼都是新的。寺前的廣場平台已見規模,兩只石獅子已就座。可是仔細一看,工夫很粗糙,石柱、石欄、石獅都有造假之嫌,不是真的石雕,外表的石雕效果是用水泥噴成的,就像拍電影的道具。一只石獅的基座已撞毀一角,露出裡面的紅磚來。希望承思寺不是豆腐渣工程就好了。

(「湘西行」之十五)

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攀金頂,欲摘星辰置掌中


從另一山頭遠望紅雲金頂

梵淨山不大出名,名氣與五嶽差遠矣。它地處湘黔交界處,交通不便,遊人不多。近年湖南的張家界、鳳凰熱起來,也帶動了距離不遠之外的梵淨山的旅遊,它投資不少錢興建的索道去年因而落成,與之配套的山上山下設施也在大興土木。不久之後,張家界、鳳凰、梵淨山會連成一條旅遊線。可以想見,梵淨山會有一番興旺。梵淨山要保留「梵山淨土」的純淨莊嚴,更加難了。

梵淨山之名,據說始於明代;之前,在《漢書.地理志》中稱為三山谷。天下名山僧佔多,梵淨山也是僧人修行之地,作了彌勒佛道場,有護國寺等古剎,連海拔2494米絕頂上的金頂也建有佛殿。後來,更險峻雄奇而稍矮的紅雲金頂上,也有佛殿了。


< 從近處仰望金頂

不過,山上的佛寺歷年多有頹毀,但屢廢屢興。近年,各處佛寺又隨著旅遊熱大舉重修起來。


上梵淨山有兩條路,西線是經張家壩山門而入,有公路上到半山,經山上最有名的護國寺而上;另一條是循較新開發的西河山門而入,坐索道上去。我們走的是新路線,圖方便快捷。


從索道車站出來,有修築得很好的石階直引而上,去到一個山坳,這裡是南北分水嶺走經的地方。當天,偏北風凛烈。我們從南面往上爬,開始時被下面的雲海吸引住了,也因山勢的關係,看不到新金頂的情況。路隨山轉後,才發現前上方的山坳上,雲濤如瀑布傾瀉,從山後湧來,金頂時隐時現,倏忽萬變。舉起相機按下快門的剎那間,金頂可能不見了,也可能是雲濤的浪峰已落下去。


登頂之路 >


金頂的山峰筆峭而立,遠遠看到有石階貼着石壁而上,爬上去,頗費體力,也是對意志和膽量的考驗。

走到山坳上一處平台,看得清楚了。這是個挺立在分水嶺上的石峰,巉岩崢嶸,高百餘米,只有石縫間有不多的草木點綴。要登峰頂,沿着下面斜斜而上小路走不多遠,就得循着石階之字形的往上攀援。石階分兩條,一只准上,一只准下,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建的。看得出的是,上去的一條是舊的,主要鑿岩而成,驚險處,就像攀岩般,不過有鐵索着力,也有鐵欄增加安全感。儘管如是,回頭望腳下,仍然驚脊涼。


< 穿這石縫上來,金頂在望了

更涼的是雙手。那天,氣溫不算低,大概十餘度,一路在太陽下爬上來,人也有點熱。上山的方向剛好背陽,又正好受到凛烈偏北風吹颳,你死勁握着鐵索的雙手,就如握着冰棒一樣,溫度被迅速帶走。可以你絲毫不敢放鬆,恐怕腳下一閃滑,或者一陣昰風颳來,人會如落葉一樣飄落。


從新金頂遠望舊金頂

奮力攀爬,最後穿過一只容一人側身爬過的石縫,再走一段石階,終於上到了峰頂了,一處沒有多少回旋餘地的地方。迎接我們的有一幅不起眼而很大氣的楹聯:

常觀雷雨生峰底
欲摘星辰置掌中

(「湘西行」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