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快,又到歲末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如果不是有日曆為證,真不敢相信。但如果不看日曆的話,新的一天也不過是尋常的又一天,just another day。日日可以尋常,而若無煩事掛心頭,也日日都是好時節。
既然二零零九幾個數目字轟轟烈烈而來,也不免矚目驚心。為的是每個十年將盡的年頭,以中國計,常常都有大事發生。
試數一下:
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
一九四九年,國共三年內戰帶來新中國成立;
一九五九年,中國處於三年災難當中,西藏叛亂,達賴出走;
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
此外的幾個九字年頭雖然沒有轟天動地的事情,但日子都不好過:
一九零九年,是晚清的衰敗期;
一九二九年,國共混戰,西方則爆發了經濟大蕭條;
一九三九年,中國正受日本皇軍蹂躙;
一九六九年,文革狂飆席捲神州。
比較好過的是一九七九年了,文革結束,百廢待興,改革開放啟動。一九九九年可能是最好的年頭了,但仍發生了中國駐南斯拉夫使被美國「誤炸」事件。
又一個九字年頭到來。在渡過了零八這個且喜且憂的年頭之後,所有人都會誠惶誠恐地迎接新歲。
各個地方當中,香港應當再一次為自己的地緣政治位置感到欣慰。西方不亮東方,黑了南方有北方,香港左右逢源,雖然面對金融海嘯,總可以找到可以自己的出路。問題是,要真的看到自己的優勢所在,懂得利用才行。老是自怨自艾、自賤自殘則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例如今天的一條新聞,早上在電視台上聽到,是香港繼續在中國各大城市競爭力排行榜中排第一,但翻看《明報》,找了一通才在一個經濟版的「報屁股」找到小小的報道,而且標題是「中國城市成長競爭力 港跌至第七」。編輯先生/小姐真的「獨具慧眼」,為讀者找出了新視角,累得我要讀得很仔細,還要參考其他報道,才算真正知道這是什麼回事。
這是典型的「自賤」,非要讓香港露餡出醜才安心,對香港人的士氣打擊唯恐不力。
香港人很多時候、很多地方很自大,但非要讓香港人從自大變為自卑才行嗎?借借外人的眼光來看香港可能持平一些,例如讀讀昨日談到的Thomas Friedman那篇文章。
掃走不快吧!新年快樂!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從Thomas Friedman的牢騷說起
在繼續寫開平、台山之前,先岔開一筆。
Ching給我傳來了Thomas Friedman日前的一篇文章:Time to Reboot America (該重新給美國開機了)。文章說的是美國,卻是從香港說起的,說的是上星期五(十二月二十六日)那天從香港飛回美國去前後對比的感受,「這是我差勁的一天,卻是美國司空見慣的一天。」 (http://www.nytimes.com/2008/12/24/opinion/24friedman.html)
這一天有一個很好的開始,他在香港西貢小島滘西洲(大概打哥爾夫球去)的山頂上面對南中國海,借用朋友的中國製手機,打電話給美國馬利蘭州的老婆,話音清晰,沒有任何雜音干擾。幾個鐘頭之後,他從市中心坐上高速火車前往「超現代」的香港國際機場。車上,他利用無線上網,用手提電腦暢遊網際。
差勁的一天其實是從在美國著陸後開始的。
他在紐約的肯尼迪國際機場著陸,要付三美元用行李車,心裡嘀咕為什麼不能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免費使用?破舊的機場大堂似曾相識,他想了一下,找出一個可以參照的地方:香港的舊啟德機場。
第二天,他坐火車到華盛頓去,對紐約地鐵的扶手電梯大為不滿:窄得好像是未發明行李箱之前的設計,而「令人嘔心的月台髒得好像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就沒有打掃過」。在去華盛頓火車上,他與老婆通電話,15分鐘內三次斷線。
這使他大發牢騷:為什麼其他人生活得比我們好?我們的基建怎麼了?於是,他認為美國該重新開機了,希望自然放在奧巴馬身上。
他處處拿香港的先進與美國的落後對比,我們作為香港人自然面上生光。當然,我們不可以以為,我們什麼都比美國先進了,我們某些地方比他們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此前曾經擁有落後的優勢,或者說後發的優勢,後發先至地超前了。
因為落後,就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前面的路怎麼走更好,可以少走一些彎路,某些事情甚至可以一步到位,而不必像先行者一樣分幾步走。地鐵是個很好的例子,紐約、倫敦的地鐵開發得早,曾經最先進,而現在自然也是最落後的。落後與先進,常常可以互相轉化,而且可以一再轉化,就像兩只腳不斷先後交替一樣,讓你弄不清楚孰先孰後。
這就要回到開平、台山去了。兩個地方都沒能趕上珠三角開發的早班車,如果你從廣州經佛山、順德、江門一線到開平、台山去,沿路的變化是很鮮明的,越走越少工廠,越覺荒涼,當一座座殘破的碉樓出現時,感覺更強烈。
但正因為這樣,兩個地方保有更多自然、人文遺產,如果兩個地方懂得珍惜、善用這些遺產的話,可以有很好的作為。他們有落後的優勢。
Ching給我傳來了Thomas Friedman日前的一篇文章:Time to Reboot America (該重新給美國開機了)。文章說的是美國,卻是從香港說起的,說的是上星期五(十二月二十六日)那天從香港飛回美國去前後對比的感受,「這是我差勁的一天,卻是美國司空見慣的一天。」 (http://www.nytimes.com/2008/12/24/opinion/24friedman.html)
這一天有一個很好的開始,他在香港西貢小島滘西洲(大概打哥爾夫球去)的山頂上面對南中國海,借用朋友的中國製手機,打電話給美國馬利蘭州的老婆,話音清晰,沒有任何雜音干擾。幾個鐘頭之後,他從市中心坐上高速火車前往「超現代」的香港國際機場。車上,他利用無線上網,用手提電腦暢遊網際。
差勁的一天其實是從在美國著陸後開始的。
他在紐約的肯尼迪國際機場著陸,要付三美元用行李車,心裡嘀咕為什麼不能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免費使用?破舊的機場大堂似曾相識,他想了一下,找出一個可以參照的地方:香港的舊啟德機場。
第二天,他坐火車到華盛頓去,對紐約地鐵的扶手電梯大為不滿:窄得好像是未發明行李箱之前的設計,而「令人嘔心的月台髒得好像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就沒有打掃過」。在去華盛頓火車上,他與老婆通電話,15分鐘內三次斷線。
這使他大發牢騷:為什麼其他人生活得比我們好?我們的基建怎麼了?於是,他認為美國該重新開機了,希望自然放在奧巴馬身上。
他處處拿香港的先進與美國的落後對比,我們作為香港人自然面上生光。當然,我們不可以以為,我們什麼都比美國先進了,我們某些地方比他們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此前曾經擁有落後的優勢,或者說後發的優勢,後發先至地超前了。
因為落後,就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前面的路怎麼走更好,可以少走一些彎路,某些事情甚至可以一步到位,而不必像先行者一樣分幾步走。地鐵是個很好的例子,紐約、倫敦的地鐵開發得早,曾經最先進,而現在自然也是最落後的。落後與先進,常常可以互相轉化,而且可以一再轉化,就像兩只腳不斷先後交替一樣,讓你弄不清楚孰先孰後。
這就要回到開平、台山去了。兩個地方都沒能趕上珠三角開發的早班車,如果你從廣州經佛山、順德、江門一線到開平、台山去,沿路的變化是很鮮明的,越走越少工廠,越覺荒涼,當一座座殘破的碉樓出現時,感覺更強烈。
但正因為這樣,兩個地方保有更多自然、人文遺產,如果兩個地方懂得珍惜、善用這些遺產的話,可以有很好的作為。他們有落後的優勢。
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台山開平碉樓的命運
開平馬降龍村的碉樓
過去十天一連到珠三角西部走了兩趟,去了台山、開平和四會,最大的感受是,一個地方開發得遲、開發得慢,不一定是壞事;如果處理得好,可能是子孫之福。
珠三角的東與西有很明顯的分別,東部得接近香港的地緣之利,打從改革開放的號角聲響起,就衝鋒向前,吃了現代化的「頭啖湯」。深圳、東莞一帶的城鎮是的帶頭羊。成績有目共睹,但急劇變化之下,沙泥俱下,給社會造成的負面禍害也是人所共知的。東莞一些地方,簡直可以是資本主義醜惡的反面教育基地。
相對之下,西部那邊雖然不及東部發達,也簡單純樸一些。於是,開平碉樓可以成為了聯合國承認的人類文化遺產。假如開平的碉樓落在深圳或東莞,可能所剩無幾了。
開平和台山在珠三角,可以說是最「落後」的地方了。原因是都處於珠三角的西陲,香港經濟對它們的輻射作用較小。如今,經過多年的建設,尤其是高速公路的伸延,到這兩個地去方便得多了。從深圳去,不塞車的話,不過三四小時車程;從廣州去,我們那天搭朋友的小汽車,兩小時就到開平了。朋友在開平時接到電話,知道有朋友自香港不期而至,於是臨時駕車回去見一面, 不躭誤多久。
可惜的是,珠三角發展加工製造業的高潮已過,廣東已在密鑼緊鼓地要經濟升級轉型、努力要讓高技產值不高的產業外移了,台山、開平要趕上去,似乎已錯過了末班車。
開平碉樓的「申遺」,不知道初衷如何,但它的成功卻可以看作是一個新發展方向的啟示。
碉樓是台山、開平一帶到處可見的景觀,每條自然村落都有,有些村不止一座,而是村頭村尾都有。它的主要功能是防盗賊,大的村還有起輔助作用的更樓。碉樓越多、越大、越高,表示村落越受盗賊覬覦,也表示村落越富有。這些碉樓現在大都已破落、荒廢,它們見證了兩個地方男丁為求生活遠走他鄉、離妻別子之苦,也可以看作是兩個地方財富積累的標誌,而晚近又可以看作是台山、開平發展落後的象徵。
「申遺」成功卻是一個扭轉碉樓命運以致兩地命運的契機。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理性太多與感性不足
有朋友對我說,這裡的文字太多理性。潛台詞自然是「感性不足」了。
朋友在報章上有個「地盤」,文章頗受讀者歡迎,自然深諳寫專欄的箇中三味。
文字要有感性以動人,誠然是真的。所謂感性,就是拿出真感情來,把真感情放進去,而不是說假話,或者只是平鋪直敘,缺乏個人的真情實感。
林語堂在這方面早有體會,在介紹寫散文的經驗時說過:「蓋現代散文之技巧,專在冶議論、情感於一爐,而成個人的筆調。此議論、情感,非自修辭章法學來,乃由解脫性靈、參悟道理學來。」
簡單來說,就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了。過於理性,會顯得冷冰冰,生人勿近;而過於感性,欠了理性的節制和引導,除了個人的宣洩,於人助益無多。
兩者都不可少,但都必須出之以誠。這也就是林語堂所說的:「誠於己者,自能引動他人。」
很多作家的文字,其實都無意寫作於人有何意義,都不過是個人感悟的排遣之作,最終受到歡迎,主要就是都屬「誠於己者」。
不過,要「誠於己」容易麼?
佛家有坐禪,或叫禪定。很多教人坐禪、禪定的,都設法讓人摒除一切雜念,達到無我的境界,就同修練氣功一樣。從心靈的修為來說,達到清靜無疑是一個很高的境界。但更積極的坐禪不僅是求清靜而已,而是要通過坐禪達到「觀心」,就是跳出自我,客觀地檢視自己,進行「觀自在」,達到「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只有這樣,才能真的「誠於己」。
說真的,這太難了。「誠於己」而又敢「公於眾」,就更難。我對一些專欄作家很佩服,有時,真覺得他們在裸體示眾了,把個人的東西曝曬於陽光之下。老實說,我缺少這樣的勇氣。
我有一次無知地闖進了不記得是Facebook 還是Hi5,按了幾個鍵之後發覺包括通訊錄等東西已自動上載到網頁上,只等我再按一下鍵紐,很多私人東西──包括朋友的私人東西──就會散發出去,再幾個回合,這些個人東西就「萬刦不復」了。我脊背一涼,趕緊小心找到「取消」鍵按下,仿佛從懸崖邊上退了回來。
真對不起,這裡欠了幾分真,但能見到的,必誠。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南音南管,懷舊與創新
上星期去聽了兩場南方的曲藝演唱,一個唱的是南音,屬珠三角,用粵語演唱;一個是南管吟唱,屬閩南泉州,用泉州方言演唱。它們都只用簡單的樂器伴奏,單人演唱,長於敘事,可以唱得很長篇。但兩者又有很大區別。
我感覺到的最大區別,是一個努力懷舊,一個努力創新。
廣東南音那一場名為《漂泊香江五十年:地水南音──全本失明人杜煥憶往》唱片發布會暨南音演唱會,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中國音樂資料館主辦的。中樂資料館近年為發掘和保存杜煥的南音珍貴錄音做了很多工夫,可見成品是兩套CD唱片,一是《訴衷情》,二是那天發行的《杜煥憶往》。
演唱會上請來了阮兆輝、區鈞祥等演唱。對於南音愛好者,可以現場欣賞這種已難得有人演唱的曲藝,無疑會很滿足。南音在粵曲中也可以聽到,那是戲棚南音,而這次演唱的是地水南音,即是以前由失明民間藝人唱的那種。民間藝人有別於受過專門訓練的粵劇伶人,演唱的風格、曲目都大不相同,甚至連調的高低都有幾度之差。
地水南音產生於上世紀初前後的廣州,主要寄生於當時珠江畔的煙花之地;後來傳來香港,也以主要在石塘咀一帶的妓寨煙館為演唱場地。隨著這些場所沒落,地水南音的湮滅也就難免。現在雖然有學者努力搶救,也有音樂愛好者希望傳承,例如唐健垣最近也有地水南音演唱會,但看來地水南音即使能夠不至泯滅,也只能靠「吊鹽水」維持命脈。從所有的演出都可以看到,地水南音並沒有顯出新的生命力,唱的只是懷舊,舊的曲,舊的詞,舊的情懷,舊的觀眾。
至於南管吟唱,老實說,我從來沒有聽過。買票去聽,是慕名而去,因為有林懷民的甚高評價:「閱讀古典詩詞那麼久,直到聽王心心唱《琵琶行》,才第一次了解《琵琶行》」,「她一亮相,就鎮住全場;她一開口,我們便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了」。
我感覺到的最大區別,是一個努力懷舊,一個努力創新。
廣東南音那一場名為《漂泊香江五十年:地水南音──全本失明人杜煥憶往》唱片發布會暨南音演唱會,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中國音樂資料館主辦的。中樂資料館近年為發掘和保存杜煥的南音珍貴錄音做了很多工夫,可見成品是兩套CD唱片,一是《訴衷情》,二是那天發行的《杜煥憶往》。
演唱會上請來了阮兆輝、區鈞祥等演唱。對於南音愛好者,可以現場欣賞這種已難得有人演唱的曲藝,無疑會很滿足。南音在粵曲中也可以聽到,那是戲棚南音,而這次演唱的是地水南音,即是以前由失明民間藝人唱的那種。民間藝人有別於受過專門訓練的粵劇伶人,演唱的風格、曲目都大不相同,甚至連調的高低都有幾度之差。
地水南音產生於上世紀初前後的廣州,主要寄生於當時珠江畔的煙花之地;後來傳來香港,也以主要在石塘咀一帶的妓寨煙館為演唱場地。隨著這些場所沒落,地水南音的湮滅也就難免。現在雖然有學者努力搶救,也有音樂愛好者希望傳承,例如唐健垣最近也有地水南音演唱會,但看來地水南音即使能夠不至泯滅,也只能靠「吊鹽水」維持命脈。從所有的演出都可以看到,地水南音並沒有顯出新的生命力,唱的只是懷舊,舊的曲,舊的詞,舊的情懷,舊的觀眾。
至於南管吟唱,老實說,我從來沒有聽過。買票去聽,是慕名而去,因為有林懷民的甚高評價:「閱讀古典詩詞那麼久,直到聽王心心唱《琵琶行》,才第一次了解《琵琶行》」,「她一亮相,就鎮住全場;她一開口,我們便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了」。
關於南管的源流,演出的宣傳有點混亂,據宣傳單張說,相傳是西晉永嘉之亂後隨著漢族南遷至閩南的,場刊則說是唐宋時期期傳至閩南。一致的是說它的編制與樂理與漢唐大曲甚為相似,因而被喻為中國音樂的「活化石」。
演唱的王心心原屬泉州南音樂團,現在台北辦有南管樂坊,並任教於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這是一個非常簡約的演出。全場只有三個曲目,演出者僅三人,其中一個是舞蹈員,音樂部分只有兩人,大軸的《琵琶行》更是王心心一人的獨腳戲,曲也是她作的。更簡約的是舞台設計,以《琵琶行》為例,以五屏的書法條幅作布景,前面就只有一張凳子加一個腳墊了,柔和的燈光聚焦在凳子和演唱者身上。
王心心對演出有非常精心的設計,外表的髮式、服裝,進退場十分緩慢的步速、轉身,平托琵琶慢慢的鞠躬,回應觀眾的淡淡淺笑……都見心思,一絲不苟。當然,更重要的是音樂。
《琵琶行》全詩六百多字,要譜成曲來唱,難度很大,但王心心做到了,而且很成功,把白居易潯陽江頭邂逅琵琶女、聽曲、直至青衫濕的過程,細緻而戲劇化地表演出來,令人沉吟唏噓。我的感覺是,這樣的南管既是民間通俗藝術,又是高雅精緻藝術。林懷民的評價沒有誇大。
我沒有聽過看過南管,但我相信這樣的南管不同於以前的南管。它古典而閑雅,手法上又有現代味道,有點像古典風格的現代設計。相對一味懷舊的地水南音,兩者差別很大。我相信南管還會有新的發展,而地水南音,則不樂觀了。
演唱的王心心原屬泉州南音樂團,現在台北辦有南管樂坊,並任教於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這是一個非常簡約的演出。全場只有三個曲目,演出者僅三人,其中一個是舞蹈員,音樂部分只有兩人,大軸的《琵琶行》更是王心心一人的獨腳戲,曲也是她作的。更簡約的是舞台設計,以《琵琶行》為例,以五屏的書法條幅作布景,前面就只有一張凳子加一個腳墊了,柔和的燈光聚焦在凳子和演唱者身上。
王心心對演出有非常精心的設計,外表的髮式、服裝,進退場十分緩慢的步速、轉身,平托琵琶慢慢的鞠躬,回應觀眾的淡淡淺笑……都見心思,一絲不苟。當然,更重要的是音樂。
《琵琶行》全詩六百多字,要譜成曲來唱,難度很大,但王心心做到了,而且很成功,把白居易潯陽江頭邂逅琵琶女、聽曲、直至青衫濕的過程,細緻而戲劇化地表演出來,令人沉吟唏噓。我的感覺是,這樣的南管既是民間通俗藝術,又是高雅精緻藝術。林懷民的評價沒有誇大。
我沒有聽過看過南管,但我相信這樣的南管不同於以前的南管。它古典而閑雅,手法上又有現代味道,有點像古典風格的現代設計。相對一味懷舊的地水南音,兩者差別很大。我相信南管還會有新的發展,而地水南音,則不樂觀了。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兩個派對兩本書
又是開派對的旺季,在有洋傳統的大機構做事,不同部門各有派對。我做的其實是一人樂隊工作,但與不同部門有關係,於是到了這個季節,就很「吃得開」,會受到不同的邀請。
我不愛熱鬧。到這些派對亮亮相,卻也難免,不好推辭,但有些要帶禮物,就有點麻煩。
到了抽獎時刻,人人都會渴望得獎,尤其是見到有大獎的時候。我倒是不大熱衷,因為抽中大獎的機會很微,從來沒有得過,而其他獎品嘛,偶爾抽到,差不多都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東西,反倒招來不必要的煩惱。無法處理,把它收藏起來,結果是浪費了寶貴的空間。
為了不讓別人也有這樣的煩惱,我會買書本做禮物。今年要有兩份禮物,於是去買了兩本書,不想兩本書很相似。
派對是耶誕派對,而買來的竟都是佛教教徒寫的書,而都是出自大學校長之手:一本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寫的《感恩這一課》,一本是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的《心無罣礙》,都與人生的體驗有關。
兩本書其實都未看過,但對兩位學者都有信心,於是就買了。先翻看了《感恩這一課》。這是潘宗光的回憶錄,紀錄了潘宗光從草根階層窮小子打拼成為大學校長的過程,這與香港社會從貧困落後發展成為繁華大都會的歷程同歩,無論從小與大都不無可觀。感覺是稍嫌囿於事實的平鋪直敘,未如預期的精采。
《心無罣礙》可以當作是寓言集來看,整本書幾乎由頭到尾是由一個個古今小故事串成,但你可以看得出,李焯芬為這些小故事花了很多工夫,除了搜集,還按題旨串連,再按自己結果佛學與人生哲理的體會作出簡明的提升、衍繹,作出帶著禪意的點化。
看來,我還得給自己買一本,甚至給有需要的朋友也送本。這本書裡的故事都很短,翻到哪頁都可以看下去,書的開度又較小,最合忙碌的人帶在身邊翻看。
我不愛熱鬧。到這些派對亮亮相,卻也難免,不好推辭,但有些要帶禮物,就有點麻煩。
到了抽獎時刻,人人都會渴望得獎,尤其是見到有大獎的時候。我倒是不大熱衷,因為抽中大獎的機會很微,從來沒有得過,而其他獎品嘛,偶爾抽到,差不多都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東西,反倒招來不必要的煩惱。無法處理,把它收藏起來,結果是浪費了寶貴的空間。
為了不讓別人也有這樣的煩惱,我會買書本做禮物。今年要有兩份禮物,於是去買了兩本書,不想兩本書很相似。
派對是耶誕派對,而買來的竟都是佛教教徒寫的書,而都是出自大學校長之手:一本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寫的《感恩這一課》,一本是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的《心無罣礙》,都與人生的體驗有關。
兩本書其實都未看過,但對兩位學者都有信心,於是就買了。先翻看了《感恩這一課》。這是潘宗光的回憶錄,紀錄了潘宗光從草根階層窮小子打拼成為大學校長的過程,這與香港社會從貧困落後發展成為繁華大都會的歷程同歩,無論從小與大都不無可觀。感覺是稍嫌囿於事實的平鋪直敘,未如預期的精采。
《心無罣礙》可以當作是寓言集來看,整本書幾乎由頭到尾是由一個個古今小故事串成,但你可以看得出,李焯芬為這些小故事花了很多工夫,除了搜集,還按題旨串連,再按自己結果佛學與人生哲理的體會作出簡明的提升、衍繹,作出帶著禪意的點化。
看來,我還得給自己買一本,甚至給有需要的朋友也送本。這本書裡的故事都很短,翻到哪頁都可以看下去,書的開度又較小,最合忙碌的人帶在身邊翻看。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顧冠仁與中樂經典
這個月初,我還去聽了一場相當精彩的音樂會:「八音和鳴──顧冠仁作品音樂會」,由顧冠仁親自指揮。顧冠仁寫過不少中樂經典作品,最膾炙人口的大概是六十年代與周成龍合作的《東海漁歌》了。上海在中樂方面可以成為與北京相輝映的中心,顧冠仁的貢獻不少。
這是演藝學院中樂團的音樂會,是作為「交功課」演出的,但完全不可以以學生水平視之。
香港演藝學院是香港唯一的藝術學院,出過不少各方面的人才。他們的中樂隊成員絕大部分是學院學生,都接受過系統的訓練。以平均技術水平論,在香港可能僅次於職業化的香港中樂團,而高於其他業餘樂隊。況且,他們有十分優裕的練習條件,場地、時間、樂器、師資(指揮)都有充分保證,條件可以媲美職業化樂隊,而遠比業餘樂隊優越。而樂隊成員都是學生(除了個別從香港中樂團借用),服從性特別好,這也是很令人羡慕的。
事實上,這都從演出效果顯現出來了,無論合奏、獨奏都讓人欣賞。演藝學院音樂廰的觀眾席不大,那天幾乎座無虛席,但大概也只有二百人,其中不少是學生的家長,但氣氛很熱烈。
以我自己欣賞中樂的經驗,顧冠仁可以說是「信心的保證」,他拿出來無論是大型作品還是小品創作,儘可以讓人有所得,因為他熟悉中樂的特性,樂器的特性,音樂的特性。
從那天的演出作品可以聽到,他每一首曲都能盡量讓各個聲部有所發揮,吹彈拉打都會有適當的旋律、節奏、情緒去表現。這在大軸的樂隊協奏《八音和鳴》中表現最突出了,引奏、竹風、彈樂、弦韻、鼓魂、尾奏,讓各個聲部各擅勝場。我原以為這是為演藝專門創作的樂隊練習曲,後來才知道是他二零零二年為香港中樂團創作的。
我讀到他最近有這樣的話:搞民樂創作應該了解樂隊中的各種樂器性能、特長,應該了解民樂的傳統。他說:「我雖然寫了幾十年,可現在我仍不斷學習,不斷研究傳統音樂,借鑒西洋音樂,決不以個人愛好去寫作,不以自己的作品去否定別人的創作。」他的創作受歡迎並不是偶然的。
中樂有很多非常有個性的樂器,它們的組合不適合演奏和聲,但配器寫得好就很有味道,形成中樂的特色。香港中樂團為了走中樂管弦樂化的道路,在樂器改良上下了很多工夫,目的就是為了遷就和聲的演出效果,但這麼一來,中樂的味道就大大削弱了。這看來也是為了遷就作曲家,因為他們很多寫中樂只是客串,鮮有像顧冠仁這樣專門寫作中樂的。而這麼一遷就,得失是顯然的。
那天演出的曲目很多值得多推廣,古箏與弦樂隊的《山水》、合奏《西部民歌主題組曲》、《將軍令》、笛子/二胡/古箏三重奏與樂隊《江南風韻》都很討好。但我相信在目前的環境下,這些樂曲能夠與觀眾接觸的機會並不多,能夠成為經典,也就不易了。這是很可惜的事。
一連就中樂的經典寫了五篇,自己都覺得悶了,就此打住吧。
──中樂「紅色經典」之五(完)
這是演藝學院中樂團的音樂會,是作為「交功課」演出的,但完全不可以以學生水平視之。
香港演藝學院是香港唯一的藝術學院,出過不少各方面的人才。他們的中樂隊成員絕大部分是學院學生,都接受過系統的訓練。以平均技術水平論,在香港可能僅次於職業化的香港中樂團,而高於其他業餘樂隊。況且,他們有十分優裕的練習條件,場地、時間、樂器、師資(指揮)都有充分保證,條件可以媲美職業化樂隊,而遠比業餘樂隊優越。而樂隊成員都是學生(除了個別從香港中樂團借用),服從性特別好,這也是很令人羡慕的。
事實上,這都從演出效果顯現出來了,無論合奏、獨奏都讓人欣賞。演藝學院音樂廰的觀眾席不大,那天幾乎座無虛席,但大概也只有二百人,其中不少是學生的家長,但氣氛很熱烈。
以我自己欣賞中樂的經驗,顧冠仁可以說是「信心的保證」,他拿出來無論是大型作品還是小品創作,儘可以讓人有所得,因為他熟悉中樂的特性,樂器的特性,音樂的特性。
從那天的演出作品可以聽到,他每一首曲都能盡量讓各個聲部有所發揮,吹彈拉打都會有適當的旋律、節奏、情緒去表現。這在大軸的樂隊協奏《八音和鳴》中表現最突出了,引奏、竹風、彈樂、弦韻、鼓魂、尾奏,讓各個聲部各擅勝場。我原以為這是為演藝專門創作的樂隊練習曲,後來才知道是他二零零二年為香港中樂團創作的。
我讀到他最近有這樣的話:搞民樂創作應該了解樂隊中的各種樂器性能、特長,應該了解民樂的傳統。他說:「我雖然寫了幾十年,可現在我仍不斷學習,不斷研究傳統音樂,借鑒西洋音樂,決不以個人愛好去寫作,不以自己的作品去否定別人的創作。」他的創作受歡迎並不是偶然的。
中樂有很多非常有個性的樂器,它們的組合不適合演奏和聲,但配器寫得好就很有味道,形成中樂的特色。香港中樂團為了走中樂管弦樂化的道路,在樂器改良上下了很多工夫,目的就是為了遷就和聲的演出效果,但這麼一來,中樂的味道就大大削弱了。這看來也是為了遷就作曲家,因為他們很多寫中樂只是客串,鮮有像顧冠仁這樣專門寫作中樂的。而這麼一遷就,得失是顯然的。
那天演出的曲目很多值得多推廣,古箏與弦樂隊的《山水》、合奏《西部民歌主題組曲》、《將軍令》、笛子/二胡/古箏三重奏與樂隊《江南風韻》都很討好。但我相信在目前的環境下,這些樂曲能夠與觀眾接觸的機會並不多,能夠成為經典,也就不易了。這是很可惜的事。
一連就中樂的經典寫了五篇,自己都覺得悶了,就此打住吧。
──中樂「紅色經典」之五(完)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新經典之難產
一個音樂經典的產生,首先取決於作品的品質,但還要有其他因素的協助。
一個音樂作品,即使是非常出類拔萃的創作,也要有人演奏、流傳才可以成為獲得大眾和時間肯定的經典。過去的經典,都是這樣被推許為經典的。那時,的確有不少有利條件。
以香港來說,那時有不少業餘中樂團體,大家爭相舉辦演出。這一情況表面上變化不大,但實質上有很大變化,就是選曲上制肘多了。那時演奏的譜子,很多是公開出版的,買來了就演奏;也有自己按唱片抄寫出來,再經編配演奏的;少量是直接從作曲家得來。
現在,公開出版的樂譜甚少,合奏的更少。得到了,要公開演奏,有版權問題。作曲家不會再提供「免費午餐」了,頂多看在你是業餘樂隊份上,給予優惠價。很多優秀作品會由職業樂團壟斷,業餘樂隊難以沾手。
以前,很多中樂作品是靠電台和電影之助流行起來的。不是它們會專門介紹中樂,而是當時的廣播劇、武俠片都愛以中樂唱片的樂曲來作配樂(沒有版權問題),使很多樂曲深入民心。到音樂會一聽,就容易引起共鳴了。
這樣的情況幾乎不再存在了。但我也遇到過一個例外:去看香港舞蹈團的《清明上河圖》,喜歡了它的配樂,知道是宋飛的同名胡琴獨奏曲,於是去買來CD欣賞。
去聽香港中樂團的演出,你會發現新作品委實不少,但可以讓你有興趣重聽的實在不多,而且你也不會找到錄音來聽。一是這些作品沒有口碑,難以有市場,二是這方面的出版很不足,內地、香港都一樣。獨奏的CD是很多的,好些可能是演奏者自己出資的,但我上過幾次當後,購買就很審慎了。
香港中樂團的委約作品為什麼不受歡迎?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作曲者其實並不熟悉中樂,包括配品、音樂語言和音樂特色。很多人愛說音樂是世界語言,我認為不是誇大就是誤會。不同地方的音樂有共通點,也有不共通點,而不共通點可能更多。這關乎不同的文化習慣。你說,一聲胡琴、一下鑼鼓點勾起的情緒,是彼方之人可以體會的嗎?
當然,中樂樂器、中樂樂隊不一定只能演奏有民族色彩的作品。我聽過移居加拿大的二胡演奏家高韶青的獨奏會,使我對二胡這件樂器有了嶄新的認識,但這是高韶青對二胡有很深的造詣,又對西方音樂深入學習之後,cross-over,遠親繁殖的結果。這樣的成功作品很少。
於是,新的經典罕見。
──中樂「紅色經典」之四
一個音樂作品,即使是非常出類拔萃的創作,也要有人演奏、流傳才可以成為獲得大眾和時間肯定的經典。過去的經典,都是這樣被推許為經典的。那時,的確有不少有利條件。
以香港來說,那時有不少業餘中樂團體,大家爭相舉辦演出。這一情況表面上變化不大,但實質上有很大變化,就是選曲上制肘多了。那時演奏的譜子,很多是公開出版的,買來了就演奏;也有自己按唱片抄寫出來,再經編配演奏的;少量是直接從作曲家得來。
現在,公開出版的樂譜甚少,合奏的更少。得到了,要公開演奏,有版權問題。作曲家不會再提供「免費午餐」了,頂多看在你是業餘樂隊份上,給予優惠價。很多優秀作品會由職業樂團壟斷,業餘樂隊難以沾手。
以前,很多中樂作品是靠電台和電影之助流行起來的。不是它們會專門介紹中樂,而是當時的廣播劇、武俠片都愛以中樂唱片的樂曲來作配樂(沒有版權問題),使很多樂曲深入民心。到音樂會一聽,就容易引起共鳴了。
這樣的情況幾乎不再存在了。但我也遇到過一個例外:去看香港舞蹈團的《清明上河圖》,喜歡了它的配樂,知道是宋飛的同名胡琴獨奏曲,於是去買來CD欣賞。
去聽香港中樂團的演出,你會發現新作品委實不少,但可以讓你有興趣重聽的實在不多,而且你也不會找到錄音來聽。一是這些作品沒有口碑,難以有市場,二是這方面的出版很不足,內地、香港都一樣。獨奏的CD是很多的,好些可能是演奏者自己出資的,但我上過幾次當後,購買就很審慎了。
香港中樂團的委約作品為什麼不受歡迎?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作曲者其實並不熟悉中樂,包括配品、音樂語言和音樂特色。很多人愛說音樂是世界語言,我認為不是誇大就是誤會。不同地方的音樂有共通點,也有不共通點,而不共通點可能更多。這關乎不同的文化習慣。你說,一聲胡琴、一下鑼鼓點勾起的情緒,是彼方之人可以體會的嗎?
當然,中樂樂器、中樂樂隊不一定只能演奏有民族色彩的作品。我聽過移居加拿大的二胡演奏家高韶青的獨奏會,使我對二胡這件樂器有了嶄新的認識,但這是高韶青對二胡有很深的造詣,又對西方音樂深入學習之後,cross-over,遠親繁殖的結果。這樣的成功作品很少。
於是,新的經典罕見。
──中樂「紅色經典」之四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舊經典與新經典
十二月幾個中樂演奏會不約而同地都以「經典」或稱「名曲」來作招徠,除了愛樂的「紅色經典」,還有香港城市中樂團的「中樂名曲齊齊賞」,和香港中樂團的「十年經典」音樂會。從曲目來看,很多是一九七八年前的作品。
據宣傳單張,香港城市中樂團演出的似乎全部是那個年代的曲目,非紅色的經典居多,如《十面埋伏》(合奏)、《春江花月夜》、《將軍令》等。
香港中樂團的所謂十年經典,是觀眾選出的十年來最受歡迎不同類型曲目。其中不少是一九七八年前創作,或者以當年舊曲改編的新作,包括《月兒高》、《黃河》鋼琴協奏曲、《戰颱風》、《龍騰虎躍》、《夜深沉》等。《戰颱風》看來最受歡迎,三個音樂會都選奏了。
愛樂與香港中樂團都有以中樂協奏鋼琴的曲目,分別是《青年》和《黃河》。兩曲其實優劣立判。《青年》是劉詩昆等四人學生時代的創作,不很成熟,鋼琴與樂隊都沒有突出的表現,更談不上擦出火花了。愛樂的音樂會上彈奏鋼琴的是香港的蔡崇力,他在第二度「安歌」時清奏起《黃河》中的《黃水謠》和《黃河頌》。這是他當晚最進入狀態、最動情的表演,即使沒有樂隊協奏,仍能展現出音樂的巨大張力。未了,我看他意猶未盡,如果容許的話,他似乎會連續彈下去,直到完成保衛黃河,直至彈出《國際歌》的主題。
《黃河》之討好,也說明了「紅色經典」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一、有動人的旋律,中國音樂都重旋律,有別於西洋管弦樂重和聲,就好像中國水墨畫、書法重線條,而西洋油畫重色塊一樣;二、能牽動民族感情,這種感情很微妙,不能以「民族主義」非難,而屬於「鄉音」,它不單靠雄壯、聲勢去激動人心。
創作要有自由的創作環境。一九七八年之前的中國「政治掛帥」,而之後實行改革開放,思想上的束縛慢慢消除了。按道理,最近三十年更有利於中樂創作和發展。事實不盡如是,近三十年有哪些中樂經典?能夠數得出的委實不算太多。
以香港中樂團為例,他們有意識地鼓勵創作,拿出不少錢委約作曲家專門創作「世界首演」作品,可是,能夠真正成為「經典」的實在屈指可數。別人怎麼感覺我不大清楚,我自己是一看到「首演」就害怕了,不想「貼錢買難受」。
於是,舊的經典多,新的經典少。經典必須經受過時間的洗禮,經典本來都該是舊東西,新的經典少也合乎道理。但這僅是時間的問題嗎?
──中樂「紅色經典」之三
據宣傳單張,香港城市中樂團演出的似乎全部是那個年代的曲目,非紅色的經典居多,如《十面埋伏》(合奏)、《春江花月夜》、《將軍令》等。
香港中樂團的所謂十年經典,是觀眾選出的十年來最受歡迎不同類型曲目。其中不少是一九七八年前創作,或者以當年舊曲改編的新作,包括《月兒高》、《黃河》鋼琴協奏曲、《戰颱風》、《龍騰虎躍》、《夜深沉》等。《戰颱風》看來最受歡迎,三個音樂會都選奏了。
愛樂與香港中樂團都有以中樂協奏鋼琴的曲目,分別是《青年》和《黃河》。兩曲其實優劣立判。《青年》是劉詩昆等四人學生時代的創作,不很成熟,鋼琴與樂隊都沒有突出的表現,更談不上擦出火花了。愛樂的音樂會上彈奏鋼琴的是香港的蔡崇力,他在第二度「安歌」時清奏起《黃河》中的《黃水謠》和《黃河頌》。這是他當晚最進入狀態、最動情的表演,即使沒有樂隊協奏,仍能展現出音樂的巨大張力。未了,我看他意猶未盡,如果容許的話,他似乎會連續彈下去,直到完成保衛黃河,直至彈出《國際歌》的主題。
《黃河》之討好,也說明了「紅色經典」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一、有動人的旋律,中國音樂都重旋律,有別於西洋管弦樂重和聲,就好像中國水墨畫、書法重線條,而西洋油畫重色塊一樣;二、能牽動民族感情,這種感情很微妙,不能以「民族主義」非難,而屬於「鄉音」,它不單靠雄壯、聲勢去激動人心。
創作要有自由的創作環境。一九七八年之前的中國「政治掛帥」,而之後實行改革開放,思想上的束縛慢慢消除了。按道理,最近三十年更有利於中樂創作和發展。事實不盡如是,近三十年有哪些中樂經典?能夠數得出的委實不算太多。
以香港中樂團為例,他們有意識地鼓勵創作,拿出不少錢委約作曲家專門創作「世界首演」作品,可是,能夠真正成為「經典」的實在屈指可數。別人怎麼感覺我不大清楚,我自己是一看到「首演」就害怕了,不想「貼錢買難受」。
於是,舊的經典多,新的經典少。經典必須經受過時間的洗禮,經典本來都該是舊東西,新的經典少也合乎道理。但這僅是時間的問題嗎?
──中樂「紅色經典」之三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紅色」之外的經典
喜歡那個年代中樂作品的朋友都會知道,那個時代的「經典」很多,不限於「紅色」。
「紅色」指的是政治性很強的作品。這些所謂政治性,其實主要限於標題。在中樂,要表現政治其實很難。音樂很抽象,不同於文字,難以準確地表達形而上的思想內容。所以標題很政治化的中樂作品,當作純音樂來欣賞,也沒有什麼損失,說不定還可以有意想不到的趣味。
六十七年代,這樣的作品在香港演出就常常「改頭換面」,改個名字上演,例如《大寨紅花遍地開》簡化為《紅花遍地開》,《紅軍哥哥回來了》變為《哥哥回來了》。
有些作品為了方便「突出政治」,會借助耳熟能詳、標籤性很強歌曲(歌曲有歌詞,可以加強特定內容)的旋律,或者特定地方的音樂色彩來引起聯想。「紅色經典」音樂會中不乏這樣的作品。《大寨紅花遍地開》是以文革時人盡上口的《大海航行靠航手》來結束,《陝北組曲》和《青年》鋼琴協奏曲的陝北色彩都是有特定意義的,指向延安。
但另一方面,那個年代其實還有很多非紅色的經典,有土味的、古典味的等等,創作其實很多元化,從各種獨奏曲到合奏曲都是這樣。
這個音樂會中就有這樣的非紅色經典《瑤族舞曲》。這並非中樂的原創樂曲,而是改編自管弦樂曲的,但被公認為大師的彭修文改編為中樂合奏曲後,樂曲更受歡迎。樂曲改編得毫無刀斧痕,配器精妙,比用西洋管弦樂演奏更動人,使人以為本來就該是中樂演奏的。
說到彭修文,經典就更多了,其中《月兒高》應數為至今沒有作品可以超越的中樂合奏經典。這也是改編樂曲,是由琵琶獨奏曲改編而成,但同樣讓人以為樂曲合該這樣寫成。只憑這一曲,彭修文就可以稱為大師而當之無愧。他不必濫用大鑼大鼓嗩吶,就可以讓樂隊奏出天上人間氣象萬千的磅薄,而且古典韻味十足,聽眾、演奏者都感「過癮」。
相對之下,這一類非紅色經典樂曲,題材、技術、感情、風格的變化都更多端,古典、民間、學院、現代不同因素的踫撞、交融,產生的作品多姿多采,試看《二泉映月》、《江河水》、《草原上》、《玄武湖之春》、《春江花月夜》、《錢塘江畔》……,數不勝數。
相對之下,倒是「紅色經典」比較單調、平面,因為都較多強調激情、雄壯、氣勢,曲式、感情、技巧等等的變化、細膩、對比就較少了,聽多了就覺得不滿足。
──中樂「紅色經典」之二
「紅色」指的是政治性很強的作品。這些所謂政治性,其實主要限於標題。在中樂,要表現政治其實很難。音樂很抽象,不同於文字,難以準確地表達形而上的思想內容。所以標題很政治化的中樂作品,當作純音樂來欣賞,也沒有什麼損失,說不定還可以有意想不到的趣味。
六十七年代,這樣的作品在香港演出就常常「改頭換面」,改個名字上演,例如《大寨紅花遍地開》簡化為《紅花遍地開》,《紅軍哥哥回來了》變為《哥哥回來了》。
有些作品為了方便「突出政治」,會借助耳熟能詳、標籤性很強歌曲(歌曲有歌詞,可以加強特定內容)的旋律,或者特定地方的音樂色彩來引起聯想。「紅色經典」音樂會中不乏這樣的作品。《大寨紅花遍地開》是以文革時人盡上口的《大海航行靠航手》來結束,《陝北組曲》和《青年》鋼琴協奏曲的陝北色彩都是有特定意義的,指向延安。
但另一方面,那個年代其實還有很多非紅色的經典,有土味的、古典味的等等,創作其實很多元化,從各種獨奏曲到合奏曲都是這樣。
這個音樂會中就有這樣的非紅色經典《瑤族舞曲》。這並非中樂的原創樂曲,而是改編自管弦樂曲的,但被公認為大師的彭修文改編為中樂合奏曲後,樂曲更受歡迎。樂曲改編得毫無刀斧痕,配器精妙,比用西洋管弦樂演奏更動人,使人以為本來就該是中樂演奏的。
說到彭修文,經典就更多了,其中《月兒高》應數為至今沒有作品可以超越的中樂合奏經典。這也是改編樂曲,是由琵琶獨奏曲改編而成,但同樣讓人以為樂曲合該這樣寫成。只憑這一曲,彭修文就可以稱為大師而當之無愧。他不必濫用大鑼大鼓嗩吶,就可以讓樂隊奏出天上人間氣象萬千的磅薄,而且古典韻味十足,聽眾、演奏者都感「過癮」。
相對之下,這一類非紅色經典樂曲,題材、技術、感情、風格的變化都更多端,古典、民間、學院、現代不同因素的踫撞、交融,產生的作品多姿多采,試看《二泉映月》、《江河水》、《草原上》、《玄武湖之春》、《春江花月夜》、《錢塘江畔》……,數不勝數。
相對之下,倒是「紅色經典」比較單調、平面,因為都較多強調激情、雄壯、氣勢,曲式、感情、技巧等等的變化、細膩、對比就較少了,聽多了就覺得不滿足。
──中樂「紅色經典」之二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中樂的「紅色經典」
時值二零零八年年未,有大量回顧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東西。也有另類的,就是把眼光放在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去。上星期六去聽了一場名為「紅色經典」的中樂演奏會,就是這樣的另類活動。
一九七八年是中國現代史上一個里程碑,把中國分成了前後兩個判然有別的階段,甚至可以說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而整個世界,也因為這個佔了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國──一條巨龍──翻了個身,而發生了巨大變化。
三十年來的變化是正面的,但卻又不能非黑即白的把三十年前的中國截然否定。在中樂方面,三十年前的新中國有不少值得留戀的作品。所謂「紅色經典」,指的是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的創作,時間跨度也約略是三十年,一個世代。
論中樂(也叫民樂、國樂),那是一個劃時代的世代。現時所見的中樂合奏,從樂隊形式到主要作品,都產生於這個世代。中樂也自此從民間進入到正規音樂廟堂,從訓練、創作到演出都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這也正好是一個激情的年代,有政治上激進下的激情,也有國家、民族經歷了百多年戰亂之後得到新生而在人民之中釋放的樸素激情。這在中樂世界迸發出強烈火花,創作、出版、演出都很多,而且人才輩出,出現了不少大師級的人物。
那個年代的中樂作品很有特色。由愛樂民樂團舉辦的「紅色經典」音樂會突出的是「紅色」的一面,即「突出政治」的一面,創作尤其是在標題上政治味道濃烈,例如音樂會演出的《大寨紅花遍地開》、《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等。另一方面是「土色」──民間色彩濃厚。當時很多大師級人馬有民間藝人背景,創作與演奏風格都帶著強烈的不同地方色彩,即使是新一輩的人才也必須深入民間學習。那晚演出的《陝北組曲》、《社慶》、《瑤族舞曲》是這方面的代表。
在香港,六七十年代是中樂蓬勃興起的年代,主要是業餘樂隊,有十幾二十隊之多;職業的中樂團是在此基礎上到七十年代未才出現的。吸引香港青年業餘樂手的,主要是中樂的「土色」,而不是它的「紅色」。那時的作品,撇開標題不理,都很有味道,可以再三欣賞。因此,這樣的作品,在政治上已經過氣,甚至是「政治不正確」了,但從音樂角度,仍然歷久不衰。
周星馳年前拍了《功夫》,在電影中對功夫和功夫片致敬的同時,其實也對中樂的「紅色經典」作出致敬──片中的配樂,都是黑白粵語功夫片時代用來配樂的中樂「紅色經典」。
──中樂「紅色經典」之一
一九七八年是中國現代史上一個里程碑,把中國分成了前後兩個判然有別的階段,甚至可以說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而整個世界,也因為這個佔了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國──一條巨龍──翻了個身,而發生了巨大變化。
三十年來的變化是正面的,但卻又不能非黑即白的把三十年前的中國截然否定。在中樂方面,三十年前的新中國有不少值得留戀的作品。所謂「紅色經典」,指的是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的創作,時間跨度也約略是三十年,一個世代。
論中樂(也叫民樂、國樂),那是一個劃時代的世代。現時所見的中樂合奏,從樂隊形式到主要作品,都產生於這個世代。中樂也自此從民間進入到正規音樂廟堂,從訓練、創作到演出都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這也正好是一個激情的年代,有政治上激進下的激情,也有國家、民族經歷了百多年戰亂之後得到新生而在人民之中釋放的樸素激情。這在中樂世界迸發出強烈火花,創作、出版、演出都很多,而且人才輩出,出現了不少大師級的人物。
那個年代的中樂作品很有特色。由愛樂民樂團舉辦的「紅色經典」音樂會突出的是「紅色」的一面,即「突出政治」的一面,創作尤其是在標題上政治味道濃烈,例如音樂會演出的《大寨紅花遍地開》、《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等。另一方面是「土色」──民間色彩濃厚。當時很多大師級人馬有民間藝人背景,創作與演奏風格都帶著強烈的不同地方色彩,即使是新一輩的人才也必須深入民間學習。那晚演出的《陝北組曲》、《社慶》、《瑤族舞曲》是這方面的代表。
在香港,六七十年代是中樂蓬勃興起的年代,主要是業餘樂隊,有十幾二十隊之多;職業的中樂團是在此基礎上到七十年代未才出現的。吸引香港青年業餘樂手的,主要是中樂的「土色」,而不是它的「紅色」。那時的作品,撇開標題不理,都很有味道,可以再三欣賞。因此,這樣的作品,在政治上已經過氣,甚至是「政治不正確」了,但從音樂角度,仍然歷久不衰。
周星馳年前拍了《功夫》,在電影中對功夫和功夫片致敬的同時,其實也對中樂的「紅色經典」作出致敬──片中的配樂,都是黑白粵語功夫片時代用來配樂的中樂「紅色經典」。
──中樂「紅色經典」之一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港人可以自豪之大師級創作
-->
看藝術展覽經常看到眼高手低的作品,它們的題材、立意是好的,但缺乏適當的藝術手段,於是難以打動觀眾,難以讓人留下深刻印像,更遑論予人以震撼了。
今天到中央圖書館看曾章成的雕塑,我一再感到心靈的震撼。老實說,看本港藝術家的展覽,這庶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過的經驗。
曾章成雕塑展以「異想」為題,幾十件展品展示了大膽、豐富的想像力,帶有很重的魔幻、超現實色彩。但作品其實都不離世,而是就個人和當今世界面對的重大問題進行著沉重的思考,人生、環境、戰爭等都觸及了。難得的是,都能非常凝練地傳達出作者的訊息。
最令人震撼的作品,相信是「最後的晚餐」:兩只手執著刀叉切割著一個地球,割裂開的地球裸露出一個血肉淋漓的胎兒。意思是很明白的:人類不斷破壞地球生態,也正在扼殺著人類的未來。
它還傳達出:這樣的破壞、扼殺是在人類追求享樂中進行的──血淋淋的宰割在餐盤中進行。
這件作品並不大,只有42cm長、32cm寬、18cm高,但足以讓人屏息瞠目。
展出的作品主要是陶瓷創作,但不是一般的器皿作品,而是寫實與寫意結合,寫實的有人有物。曾章成有非常扎實、細緻的寫實能力,無論是人體、人像、器物都十分逼真,例如人手、木石的紋理、皺摺,逼肖得亂真,而器物都有不同的強烈質感,著色也一樣。這使一些「血腥」、「暴力」的作品有特別巨大的衝擊力。
香港的藝術創作常常予人基本功不足而又缺乏思想深度的感覺。曾章成的創作相對之下顯得很突出,有大師風範,足以令香港人面上生光,可以置於任何藝術殿堂而令人肅然起敬。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都來補一補香港歷史課
看到一篇專欄文章,題目是「香港歷史有誰知」,問得真好,我正好也有這個感喟。
那篇文章是介紹香港電台即將推出的《香港歷史系列》電視節目的。香港電台過去拍過不少有關香港歷史的電視節目,廣受好評。《香港歷史系列》應該是個受期待的創作。這個新系列大概與香港近年興起一股本土化情懷和思潮有關,希望它可以讓這種情懷和思潮成長在更堅實的基礎上。
對一個地方的感情、眷戀,可以是很個人、很感性的,不必有很多理性的認識、解釋。有時,一個模糊的鏡頭、一股淡淡的氣息、一聲微弱的琴音,就足以勾起洶湧的情緒,作用可能比什麼都強烈。
然而這終究不能代替理性的認識,不能取代對歷史的了解。
香港人對香港總有感情。回歸後,雖說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只換了一面旗,什麼都幾乎不變,但對人的心理衝擊其實很大。過去,香港人沒有身份是「理所當然」的,大家都不去理會,只顧「搵食」。回歸了,「我是誰」一下子成為大問題。
就好像在大海漂浮中要找個救生圈一樣,香港人要為自己的身份找尋依據。我的感覺是,年輕人比年長的人更感到徬徨。原因大概是,較年長者,對於中國人的身份、對於家鄉有比較實在的認同,而年輕人則對兩者都很疏離。要說家鄉的話,就只有香港,他們沒有籍貫的概念──除了香港。香港就是他們的根,根鬚可能伸到蘇屋村、牛頭角、太原街、北河街……。
可以勾起舊香港回憶的,管它是個人回憶還是集體回憶,管它是民族的還是殖民的,都值到留戀,惟恐永久失去。
還是那一句:這終究不能代表理性的認識,不能代替對歷史的了解。
否則,感性的沉醉會模糊以至歪曲了真像。
香港人真太須要了解自己的歷史,了解香港是怎樣建設起來的了,尤其是當我們要更好策劃香港未來的時候。
這不是在空洞的感喟,而是在看到某位高級官員在一個大型會議上的演辭而有感而發的。裡面有這麼一句:「由於韓戰,我們成為了轉口港;因為石油危機,我們發展製造業。」
剛在幾天前,我在這裡寫過:「剛從一本小書上重溫了一下香港五十年代的一頁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後的香港和戰前一樣,經濟靠轉口貿易。誰知韓戰一爆發,聯合國和美國要封鎖中國,所有轉口生意都不能做了,什麼資源都沒有的香港可能成為死港。這逼使香港自己生產,開始發展自己的製造業,出口賺錢。這就是香港戰後的第一次轉型。」
香港是靠轉口開埠的(那時主要是鴉片),是大陸進出口的重要商埠,香港的自由港地位與此互為因果。到今天,轉口貿易仍是香港的重要生意。韓戰對香港的重要意義在於推動香港去發展自己的製造業,而當時香港正好面對大量人口湧入,其中包括大批帶來了資金和技術的上海商人。於是首先發展起來的是,是上海商人熟悉的紡織、漂染業。韓戰中最重要的「轉口」是什麼?是霍英東濟內地之急的生意了。
我在網上一搜尋,發覺韓戰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是中學一年班的學習內容。
今天的香港傳媒似乎沒有發現報道的演講出了什麼問題。是它們對政府突然仁慈起來了嗎?相信不是,而是都看不到鬧出了大笑話。看來,大家都須要補一補中一的通識課──請鍵入: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4267/hkhist_ch1wkst4_c.pdf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中美兩條對比強烈的新聞
我有一位搞印刷的朋友,至今仍然在香港生產,沒有如一些同業一樣遷到內地去找出路。難得的是,他在香港發展得不錯。他的廠房設在工廠大廈,規模相對於在內地見到印刷廠,當然沒法比。他憑什麼可以在香港繼續搞工業而屹立不倒?
幾年前,他和我說過一條經驗:堅持在技術設備上走在同業的最前頭。
那時,我到他的工廠參觀過。見識過行內叫P-to-P的印刷設備,這就像我們現在用電腦打印一樣,中間沒有了以前的製版工序。不同的是他的打印機是一條龍式的印刷機。這樣的印刷機,過去很龐大,要幾個人操作,機器周圍到處是油墨,很骯髒。現在變得很小巧,很乾淨。
朋友經常到外國參觀印刷設備展覽,了解技術發展的潮流。他認為,香港生產成本高,一定要在技術設備上走在最前頭,才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他本來是做製版的,後來改行做印刷,而他原來的行業,已差不多不存在了。
近年來,這個世界發展得說多快有多快,無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行業,若缺乏前瞻性眼光,苟且偷安,或遲或早要被淘汰。
這是今天看到兩條新聞時想到。
這兩條對比強烈的新聞,一條是美國緊急磋商如何拿出巨資挽救三大車廠,一是中國的廣東宣布「決不盲目去救落後的生產能力」。顯然,兩者走的是相反的方向。
汽車工業歷來是美國的龍頭產業,從上個世紀初以來一直帶動著美國經濟發展,所以有「通用向前,美國向前」之說。但目前的美國汽車工業已成為技術落後的代名詞,日本、韓國,以至歐洲汽車,先後跑到美國汽車的前面,能源效率、款式、品質、耐用性都把美國汽車比下去。多年來,美國各大車廠就是不思進取,而不斷靠法律、政治上的保護,例如靠游說議員去否決強制性提高能源效益,來勉強支撐下去。金融海嘯一來,三大車廠都散架了。是用納稅人的錢去挽救這些落後的車廠?還是讓它們接受市場淘汰,從而摧生新的汽車工業?這在美國引起很大爭議。
新的汽車工業,就是在底特律之外以嶄新的概念和技術設計的新一代汽車產業。Thomas Friedman今天在《當底特律睡覺的時候》的文章(http://www.nytimes.com/2008/12/10/opinion/10friedman.html?em中認為,沒有必要去挽救以三大車廠為代表的舊汽車工業,就如當年當個人電腦出現時,沒有必要去挽救打字機行業一樣。
在廣東,近幾年一直在推行產業結構調整,汪洋上場後,更是大張旗鼓地進行,在那裡投資的港商首當其衝。金融海嘯後,一些港商以為汪洋的大刀闊斧會收起來,誰知汪洋在中央的支持下更堅決地宣布:「決不能盲目去救落後的生產能力」。
多年來心存僥倖的港商,要趕快清醒了。
幾年前,他和我說過一條經驗:堅持在技術設備上走在同業的最前頭。
那時,我到他的工廠參觀過。見識過行內叫P-to-P的印刷設備,這就像我們現在用電腦打印一樣,中間沒有了以前的製版工序。不同的是他的打印機是一條龍式的印刷機。這樣的印刷機,過去很龐大,要幾個人操作,機器周圍到處是油墨,很骯髒。現在變得很小巧,很乾淨。
朋友經常到外國參觀印刷設備展覽,了解技術發展的潮流。他認為,香港生產成本高,一定要在技術設備上走在最前頭,才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他本來是做製版的,後來改行做印刷,而他原來的行業,已差不多不存在了。
近年來,這個世界發展得說多快有多快,無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行業,若缺乏前瞻性眼光,苟且偷安,或遲或早要被淘汰。
這是今天看到兩條新聞時想到。
這兩條對比強烈的新聞,一條是美國緊急磋商如何拿出巨資挽救三大車廠,一是中國的廣東宣布「決不盲目去救落後的生產能力」。顯然,兩者走的是相反的方向。
汽車工業歷來是美國的龍頭產業,從上個世紀初以來一直帶動著美國經濟發展,所以有「通用向前,美國向前」之說。但目前的美國汽車工業已成為技術落後的代名詞,日本、韓國,以至歐洲汽車,先後跑到美國汽車的前面,能源效率、款式、品質、耐用性都把美國汽車比下去。多年來,美國各大車廠就是不思進取,而不斷靠法律、政治上的保護,例如靠游說議員去否決強制性提高能源效益,來勉強支撐下去。金融海嘯一來,三大車廠都散架了。是用納稅人的錢去挽救這些落後的車廠?還是讓它們接受市場淘汰,從而摧生新的汽車工業?這在美國引起很大爭議。
新的汽車工業,就是在底特律之外以嶄新的概念和技術設計的新一代汽車產業。Thomas Friedman今天在《當底特律睡覺的時候》的文章(http://www.nytimes.com/2008/12/10/opinion/10friedman.html?em中認為,沒有必要去挽救以三大車廠為代表的舊汽車工業,就如當年當個人電腦出現時,沒有必要去挽救打字機行業一樣。
在廣東,近幾年一直在推行產業結構調整,汪洋上場後,更是大張旗鼓地進行,在那裡投資的港商首當其衝。金融海嘯後,一些港商以為汪洋的大刀闊斧會收起來,誰知汪洋在中央的支持下更堅決地宣布:「決不能盲目去救落後的生產能力」。
多年來心存僥倖的港商,要趕快清醒了。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粵語的入聲及超陰平聲
判別入聲字,不是取決於音高或者有沒有滑音,而是按韻母的尾音決定的。凡是以b、d、g(也可理解為p、t、k)結尾的字,都屬入聲字。
所謂韻母的尾音,不是說發出的音,而只是可以發出的音而已。例如「碧」字,韻尾是ik (或ig),但不會發出英文bik (或 big)一樣可以聽得到的尾音k。(要注意:韻尾是ng的不在此列,ng是獨立的鼻音,與g無關。)
所有這些字音都是短促的,無法拖長。你把字音的聲母、韻母都完整讀出,就要嘎然而止。試讀急、失、碧,都是這樣。
粵語中這一類字有三個音高,由高到低是re、do、la:
高(re),如:急、洽(b/p),不、乜(d/t),得、的(g/k)
中(do),如:甲、劫(b/p),八、割 (d/t),拍、尺(g/k)
低(la),如:葉、合(b/p),拔、罰(d/t),石、力(g/k)
按音高來說,入聲的高、中、低三音與陰平、陰去、陽去一樣,沒有滑音,只是韻尾短促而已。如果按九聲來劃分,入聲三個聲是為三個獨立的「聲」,但如果按九聲六調來劃分,這三個聲歸入同樣音高的陰平、陰去、陽去。查字典,知道字的拼寫,再按六調的不同音高讀出,便可以掌握準確讀音,不必理會這三個入聲為7、8、9聲。
如果只想掌握九聲,可以到此為止了。但是粵語只有九聲嗎? 其實不止九聲。
還有超陰平聲,比陰平(re)再高一度的字音。據說粵西的粵語有不少這樣的字聲,而我們較少,但平常說話裡也有。
例如:「大」字的變調。大小的「大」是陰去。若說「係咁大」會讀成「係咁歹」,變調為「歹」音,讀陰上聲。但若說的是問句:「係咁大?」「歹」會再升高,讀me的音,成為超陰平聲。說「係咁長(讀槍音)?」也一樣。
讀「一個人」時,「人」可以變調為「忍」(陰上),強調的說,「忍」會再升高成陰平聲。
超陰平聲只存在於口語中,只有白讀沒有文讀。大概因為這樣,不被算入九聲之內吧。
(粵語九聲六調,下)
所謂韻母的尾音,不是說發出的音,而只是可以發出的音而已。例如「碧」字,韻尾是ik (或ig),但不會發出英文bik (或 big)一樣可以聽得到的尾音k。(要注意:韻尾是ng的不在此列,ng是獨立的鼻音,與g無關。)
所有這些字音都是短促的,無法拖長。你把字音的聲母、韻母都完整讀出,就要嘎然而止。試讀急、失、碧,都是這樣。
粵語中這一類字有三個音高,由高到低是re、do、la:
高(re),如:急、洽(b/p),不、乜(d/t),得、的(g/k)
中(do),如:甲、劫(b/p),八、割 (d/t),拍、尺(g/k)
低(la),如:葉、合(b/p),拔、罰(d/t),石、力(g/k)
按音高來說,入聲的高、中、低三音與陰平、陰去、陽去一樣,沒有滑音,只是韻尾短促而已。如果按九聲來劃分,入聲三個聲是為三個獨立的「聲」,但如果按九聲六調來劃分,這三個聲歸入同樣音高的陰平、陰去、陽去。查字典,知道字的拼寫,再按六調的不同音高讀出,便可以掌握準確讀音,不必理會這三個入聲為7、8、9聲。
如果只想掌握九聲,可以到此為止了。但是粵語只有九聲嗎? 其實不止九聲。
還有超陰平聲,比陰平(re)再高一度的字音。據說粵西的粵語有不少這樣的字聲,而我們較少,但平常說話裡也有。
例如:「大」字的變調。大小的「大」是陰去。若說「係咁大」會讀成「係咁歹」,變調為「歹」音,讀陰上聲。但若說的是問句:「係咁大?」「歹」會再升高,讀me的音,成為超陰平聲。說「係咁長(讀槍音)?」也一樣。
讀「一個人」時,「人」可以變調為「忍」(陰上),強調的說,「忍」會再升高成陰平聲。
超陰平聲只存在於口語中,只有白讀沒有文讀。大概因為這樣,不被算入九聲之內吧。
(粵語九聲六調,下)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粵音的九聲與六調
月前主動向香港公職人員演講會的朋友提出,去講一個半小時的工作坊,講粵語九聲是什麼。近日準備要怎樣講時,才發覺「問題複雜」,要半小時內講得清楚、讓人明白,十分不容易。
最大的問題有兩個:第一,粵語的九聲的「聲」,是個很混亂的概念;第二,粵語是九聲的嗎?
粵語向來都說分九聲,平、上(讀上落的上)、去、入都分陰陽(即高低音,高音是陰,低音是陽),而入聲還有一個中音。於是就形成了二平、二上、二去、三入,得九聲。這是最簡單的書面上的理解。
但是,如何用耳朵來分辨這九聲,就不容易了。因為有的按音調的高低來決定,有的以出現滑音來決定,有的按韻尾的尾音來決定。
按音調高低來說,粵音基本上只有四個音,由低到高是sol, la, do, re, 合一個五度。其中分成兩對,即sol (陽平)與 re (陰平);和la (陽去) 與do (陰去)。這四個聲的例字如下:
陰平(re):詩歌,春秋,聲光,香芒,康莊,優先,開張。
陽平(sol):時常,和平,慈祥,牛羊,湖南,昂藏,徬徨。
陰去(do):試探,幹勁,去向,錯過,獻唱,降價,應對。
陽去(la):事例,落漠,護士,任務,道路,認命,事但。
這四個聲都是不作任何裝飾、按音高拉平讀出的。
但上聲的定聲標準就不同。陽上聲與陰上聲的音高分別是do 和re,與陰去和陰平相同,但都帶有向上的滑音,陽上是do 的上滑音,即↗do;陰上是re的上滑音,即↗re。上聲的「上」讀上落的「上」,本身是上滑音字。例字如下:
陰上(↗re):史料,少許,總統,水餃,走鬼,准許,打擾。
陽上(↗do):蟻咬,你我,老友,婦女,有冇,買米,窈窕。
由此可以看到兩點:一、「聲」有時是按音調的高低來劃分,有時是不按音調的高低,還按有沒有滑音來劃分的;二、陰陽只是相對的概念。
根據以上的劃分,就有了六個「聲」,若按先陰後陽,及平、上、去的次序(即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排列,就有了很多粵音字典採用的 1、2、3、4、5、6音序。音序的例字有如:詩、史、試,時、市、事。前三字是陰聲字,後三字是陽聲字。又或者可以這樣記住這六個聲:
三九四 零五二
邊鬼個 成晚鬧
周總理 民仰慕
山水靚 茶有味
風水變 財無望
呢碗正 牛腩麵
這六個聲也就是所謂「九聲六調」中的六調。熟知這六個調,查字典,任何字都可以按音調讀出來了,即使是入聲字。至於入聲字的問題,下文另講。
(粵語九聲六調,上)
最大的問題有兩個:第一,粵語的九聲的「聲」,是個很混亂的概念;第二,粵語是九聲的嗎?
粵語向來都說分九聲,平、上(讀上落的上)、去、入都分陰陽(即高低音,高音是陰,低音是陽),而入聲還有一個中音。於是就形成了二平、二上、二去、三入,得九聲。這是最簡單的書面上的理解。
但是,如何用耳朵來分辨這九聲,就不容易了。因為有的按音調的高低來決定,有的以出現滑音來決定,有的按韻尾的尾音來決定。
按音調高低來說,粵音基本上只有四個音,由低到高是sol, la, do, re, 合一個五度。其中分成兩對,即sol (陽平)與 re (陰平);和la (陽去) 與do (陰去)。這四個聲的例字如下:
陰平(re):詩歌,春秋,聲光,香芒,康莊,優先,開張。
陽平(sol):時常,和平,慈祥,牛羊,湖南,昂藏,徬徨。
陰去(do):試探,幹勁,去向,錯過,獻唱,降價,應對。
陽去(la):事例,落漠,護士,任務,道路,認命,事但。
這四個聲都是不作任何裝飾、按音高拉平讀出的。
但上聲的定聲標準就不同。陽上聲與陰上聲的音高分別是do 和re,與陰去和陰平相同,但都帶有向上的滑音,陽上是do 的上滑音,即↗do;陰上是re的上滑音,即↗re。上聲的「上」讀上落的「上」,本身是上滑音字。例字如下:
陰上(↗re):史料,少許,總統,水餃,走鬼,准許,打擾。
陽上(↗do):蟻咬,你我,老友,婦女,有冇,買米,窈窕。
由此可以看到兩點:一、「聲」有時是按音調的高低來劃分,有時是不按音調的高低,還按有沒有滑音來劃分的;二、陰陽只是相對的概念。
根據以上的劃分,就有了六個「聲」,若按先陰後陽,及平、上、去的次序(即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排列,就有了很多粵音字典採用的 1、2、3、4、5、6音序。音序的例字有如:詩、史、試,時、市、事。前三字是陰聲字,後三字是陽聲字。又或者可以這樣記住這六個聲:
三九四 零五二
邊鬼個 成晚鬧
周總理 民仰慕
山水靚 茶有味
風水變 財無望
呢碗正 牛腩麵
這六個聲也就是所謂「九聲六調」中的六調。熟知這六個調,查字典,任何字都可以按音調讀出來了,即使是入聲字。至於入聲字的問題,下文另講。
(粵語九聲六調,上)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從白泥到石澳,香港真小
星期六去了白泥,在新界的西北角;星期天去了石澳,在港島的東南角。兩個地方差不多可以說是香港版圖上的兩極。香港何其小。
星期天「行山」(遠足)到石澳去的,早上從柴灣尾的小西灣出發,越山走到大浪灣,再到石澳。是很易走的路,稍為難走的下上山的幾百級石階而已。
同行者二十人,其中包括友人夫婦。他們從元朗到來,到中午完成行程,返回元朗更衣,再回港島的北角出席宴會。元朗距離白泥不遠,也在新界的西北部。他們兩人,一天之內就從香港的西北到東南走了兩個來回,而且使用的是公共交通工具。
你說,香港多麼小。
當然你也可以說,香港的公共交通多麼方便。
香港小不一定不好。一個地方,大有大的難處,小有小的優勢。關鍵是要看到自己的長短優劣,因勢利導。香港過去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舊時的香港,從政府到市民都只有一個目標,最要緊是存在下去、生存下去。沒有太多的策劃,總之是見一步走一步,向著可以生存的方向走。很多東西都是逼出來,你不這樣做就命都活不了,必須置諸死地而後生。於是,棋就走活了。
剛從一本小書上重溫了一下香港五十年代的一頁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後的香港和戰前一樣,經濟靠轉口貿易。誰知韓戰一爆發,聯合國和美國要封鎖中國,所有轉口生意都不能做了,什麼資源都沒有的香港可能成為死港。這逼使香港自己生產,開始發展自己的製造業,出口賺錢。這就是香港戰後的第一次轉型。
之後,香港發生過多次轉型,每次都絕處逢生。
大概,只有香港只麼小的一個地方,才可以有這樣的靈活性,包括政策上的靈活性,和人的精神上的靈活。
但大家都發覺,這裡的人已逐漸喪失了這種靈活的精神,只懂得往牛角尖裡鑽。
陳啟宗日前在一個關於香港優勢的研討會上對香港人有一個很尖刻的批評:港人以前只講經濟不講政治,現在只講政治不講經;港人以往只講製造財富,如今只講分配財富。
這話講得人心裡滴血。
那天在白泥看不到可觀的日落,但也拍到一些可觀的照片,例如這裡的一張。
從白泥看兩岸,香港與深圳有非常強烈的對比。深圳那邊,是蛇口碼頭,起重機林立(深圳已取代香港,成為世界最大的貨櫃港),再過的南山正開始華燈初上。香港這邊,由於一向以來靠近禁區,嚴防偷渡,幾十年來幾乎沒有什何發展,烏燈黑火,最大型的發展就是在頭頂經過伸向蛇口的西部通道了。這裡的人大概是不會懷舊的,因為一切依舊,小路、村屋、濤聲、池塘、矮籬……。
一處灘塗上,有男子靠在椅上望著對岸發呆。不知道他想什麼,但那畫面應該可以讓人想到很多。
星期天「行山」(遠足)到石澳去的,早上從柴灣尾的小西灣出發,越山走到大浪灣,再到石澳。是很易走的路,稍為難走的下上山的幾百級石階而已。
同行者二十人,其中包括友人夫婦。他們從元朗到來,到中午完成行程,返回元朗更衣,再回港島的北角出席宴會。元朗距離白泥不遠,也在新界的西北部。他們兩人,一天之內就從香港的西北到東南走了兩個來回,而且使用的是公共交通工具。
你說,香港多麼小。
當然你也可以說,香港的公共交通多麼方便。
香港小不一定不好。一個地方,大有大的難處,小有小的優勢。關鍵是要看到自己的長短優劣,因勢利導。香港過去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舊時的香港,從政府到市民都只有一個目標,最要緊是存在下去、生存下去。沒有太多的策劃,總之是見一步走一步,向著可以生存的方向走。很多東西都是逼出來,你不這樣做就命都活不了,必須置諸死地而後生。於是,棋就走活了。
剛從一本小書上重溫了一下香港五十年代的一頁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後的香港和戰前一樣,經濟靠轉口貿易。誰知韓戰一爆發,聯合國和美國要封鎖中國,所有轉口生意都不能做了,什麼資源都沒有的香港可能成為死港。這逼使香港自己生產,開始發展自己的製造業,出口賺錢。這就是香港戰後的第一次轉型。
之後,香港發生過多次轉型,每次都絕處逢生。
大概,只有香港只麼小的一個地方,才可以有這樣的靈活性,包括政策上的靈活性,和人的精神上的靈活。
但大家都發覺,這裡的人已逐漸喪失了這種靈活的精神,只懂得往牛角尖裡鑽。
陳啟宗日前在一個關於香港優勢的研討會上對香港人有一個很尖刻的批評:港人以前只講經濟不講政治,現在只講政治不講經;港人以往只講製造財富,如今只講分配財富。
這話講得人心裡滴血。
那天在白泥看不到可觀的日落,但也拍到一些可觀的照片,例如這裡的一張。
從白泥看兩岸,香港與深圳有非常強烈的對比。深圳那邊,是蛇口碼頭,起重機林立(深圳已取代香港,成為世界最大的貨櫃港),再過的南山正開始華燈初上。香港這邊,由於一向以來靠近禁區,嚴防偷渡,幾十年來幾乎沒有什何發展,烏燈黑火,最大型的發展就是在頭頂經過伸向蛇口的西部通道了。這裡的人大概是不會懷舊的,因為一切依舊,小路、村屋、濤聲、池塘、矮籬……。
一處灘塗上,有男子靠在椅上望著對岸發呆。不知道他想什麼,但那畫面應該可以讓人想到很多。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維港帆影誰欣賞?
又換了一下「筆下留情」的版頭,是一列西式帆船正在朝陽之下揚帆出海。由於位置所限,剪裁得只見到帆船和海面,你可能不知道這是哪裡拍的了。告訴你,這是維港的景象。
這一列帆船出現的尖沙咀與灣仔之間海面,正正是香港的心臟部分。你或者想像不到,繁華忙碌的香港中央有這樣的悠閑景致吧?
想像不到一點不出奇,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香港人對身邊的景致常常視而不見。維港兩岸之間本來交通繁忙,現在,渡輪公司卻在哀嘆乘客不足了。不是沒有人「過海」,而是都進行快速高效的「地下活動」,經海底隧道、地鐵過海而己。就在這些帆船之下,紅磡海底隧道車流不斷。拍照的時候是周未早上,陽光剛照射到帆船如貫的海面上,隧道兩邊的進出口說不定已出現車龍了。
都鑽進了地下、海底的黑暗世界,又怎麼看得到上面的陽光、帆影?
上面的陽光、帆影留給誰看?看來主要是遊客吧。你到尖沙咀海旁、會展中心海旁走一走,看看有幾個本地人?
很久以來,我一直惋惜為什麼我們把這麼好的景色荒棄了。
過去,維港的海邊,從西灣到銅鑼灣,都要發揮經濟功能,是貨物起卸區。加上不斷填海,海岸線不斷變化,海邊不是散步觀景的地方。政府不重視,市民也似乎不稀罕。九龍那邊差不多。到了很晚期,才想到要有一個環境舒適的海旁讓市民親近海港,於是建成尖東一帶的海濱長廊。
但在港島這邊,海邊仍然難以親近。要到海邊好好散散步,只有選太古城、鯉景灣那一段。據說,太古城海邊走廊那一段,是太古地產發展太古城時與政府談判得來的結果。太古的發展項目常予人好感。就我而言,最大的好感是有長遠的發展眼光,和肯為公眾提供較大的公用空間。這同其他地產商的「寸土必爭」對比強烈,高下立見。
銅鑼灣避風塘也有一段靠海的行人道,但較難抵達,而且路旁車輛飛馳,行人很稀少。
到中環工作後,我曾每天步行上下班,盡量靠著海邊走,走的是一條十分迂迴曲折的路線,相信很多在島港住上多年的人也不知道可以這麼走。港島的海邊就是這樣:肝腸寸斷,而且拒人於「千里」之外。
所以,目前在中環至灣仔進行的填海築路工程,要修築一個方便到海邊走走的新海旁,我絕對贊成。維港已經填得夠多了,不可以無休止的填下去。但我絕對支持以一個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經濟為本的新海旁結束市區維港的填海行動。
有了這個新海邊,欣賞陽光、帆影這樣的景致將方便多了。但會有多少人懂得去欣賞?
這一列帆船出現的尖沙咀與灣仔之間海面,正正是香港的心臟部分。你或者想像不到,繁華忙碌的香港中央有這樣的悠閑景致吧?
想像不到一點不出奇,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香港人對身邊的景致常常視而不見。維港兩岸之間本來交通繁忙,現在,渡輪公司卻在哀嘆乘客不足了。不是沒有人「過海」,而是都進行快速高效的「地下活動」,經海底隧道、地鐵過海而己。就在這些帆船之下,紅磡海底隧道車流不斷。拍照的時候是周未早上,陽光剛照射到帆船如貫的海面上,隧道兩邊的進出口說不定已出現車龍了。
都鑽進了地下、海底的黑暗世界,又怎麼看得到上面的陽光、帆影?
上面的陽光、帆影留給誰看?看來主要是遊客吧。你到尖沙咀海旁、會展中心海旁走一走,看看有幾個本地人?
很久以來,我一直惋惜為什麼我們把這麼好的景色荒棄了。
過去,維港的海邊,從西灣到銅鑼灣,都要發揮經濟功能,是貨物起卸區。加上不斷填海,海岸線不斷變化,海邊不是散步觀景的地方。政府不重視,市民也似乎不稀罕。九龍那邊差不多。到了很晚期,才想到要有一個環境舒適的海旁讓市民親近海港,於是建成尖東一帶的海濱長廊。
但在港島這邊,海邊仍然難以親近。要到海邊好好散散步,只有選太古城、鯉景灣那一段。據說,太古城海邊走廊那一段,是太古地產發展太古城時與政府談判得來的結果。太古的發展項目常予人好感。就我而言,最大的好感是有長遠的發展眼光,和肯為公眾提供較大的公用空間。這同其他地產商的「寸土必爭」對比強烈,高下立見。
銅鑼灣避風塘也有一段靠海的行人道,但較難抵達,而且路旁車輛飛馳,行人很稀少。
到中環工作後,我曾每天步行上下班,盡量靠著海邊走,走的是一條十分迂迴曲折的路線,相信很多在島港住上多年的人也不知道可以這麼走。港島的海邊就是這樣:肝腸寸斷,而且拒人於「千里」之外。
所以,目前在中環至灣仔進行的填海築路工程,要修築一個方便到海邊走走的新海旁,我絕對贊成。維港已經填得夠多了,不可以無休止的填下去。但我絕對支持以一個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經濟為本的新海旁結束市區維港的填海行動。
有了這個新海邊,欣賞陽光、帆影這樣的景致將方便多了。但會有多少人懂得去欣賞?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常常回頭看看
一九三八年發行的香港十元鈔票 |
我以為,一是有了這樣的閑情,二是是有了對比的差距。
去旅行觀光,我在一路向前走、看景看人之餘,常常提醒自己要回過頭看看,從一個不同角度去看看剛才走過的地方,不要錯過背後的風光。經常,我會有驚喜。你是一路看着走過來的,回過頭去看的,是你走過的地方、看過的景物,但由於角度不同了,你看到的就不一樣,經常比你走過來時見到的更觸動心弦。
如果你是從相反方向走來,回頭看看也一定會這樣,總會有驚喜。
關鍵是,你只有走過了,才有可能回過頭來。或許,這也可以說是 the benefit of hindsight (事後諸葛) 吧。
你從實景中走來,如給背後的風光吸引,可以再走回去;而若是從時光中走來,就不能有時光隧道讓你走回去了。這樣,背後的風情景物,會更令人懷戀。
即使有些東西景物依舊,但人情物理全非,你走回去,留連其中,勾起的回憶、聯想更甚,人更難以釋懷。
三十年代的中環 |
不過,在匆匆向前走的時候,或者是盯着前面的目標,或者是後面有人摧逼,你不一定有閑情回過頭去看。當身邊的人都一窩蜂地擁向前的時候,你更不可以獨自停下腳步,向後回眸。
當你可以慢下腳步來,或者當社會都可以慢下步伐回眸的時候,意味着什麼?
如果一切依舊,事物絲毫不變,沒有人會對過去有什麼感覺。今日光景就是昨日光景,沒有人會懷念昨日;但今日光景大異於十年前光景,就會有人細細思量十年前的光景了。
於是,社會發展越急劇,越會觸動人的憶舊思緒。不論是風貌移山填海的變化,建築破舊立新的變化,政治改革興替的變化,都有相同作用。
懷舊是需要的,就如發展是需要的一樣。沒有發展,也就沒有懷舊。當年輕人也懷起舊來了,說明社會的變化有多急劇。
一起來懷舊懷舊吧,看看1938年的香港,看看我們已走了多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IHTrmz4hTI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雙星伴月」與「五星出東方」
連日可以見到「雙星伴月」的天文現象,香港也見得到,不少傳媒報道了。雙星是指金星和木星,初四那天出現在上弦月陰影的一方,於是形成了似:)的笑臉;初五(昨晚),雙星則出現在上弦月明亮的一方,就形成似:(的哭臉了。
初三那天傍晚,剛過六點,太陽落山不久的時候,我回到家,走出陽台往西一望,看到非常美麗的維港日暮景色。空氣很乾淨,能見度很高,燈光顆顆明亮。沒有半點雲的天空從天邊的桔紅演變到穹頂的深藍,把太平山的山脊線很清晰的映襯在天幕上。這樣的景色並不少見,但在十二月出現,則較罕有。通常,在偏北風的影響下,這個時候的維港是灰濛濛的。我趕緊拿出照相機,拍了幾張。
在取景時才發現,一彎新月正好掛在太平山之上,而上方有兩顆明亮的星。當時,並沒有太著意,因為類似的天象其實並不少見。方才在網上搜尋一下,今天三月時,也有過所謂雙星伴月,只不過伴星的是土星和軒辕14而已。要伴月的星星可真不少呢。
日前讀書,看到一個也是眾星拱聚的天象,卻有意思得多,是為「五星出東方」。
五星,是指太陽九大(還是該說十大?)行星中的金、木、水、火、土星,這五大行星一同出現在東方,該是一個怎樣的奇觀?
對於這樣的天象,中國古代星占學上常有提及,這是指五大行星日出之前同時出現在東方。這種天象非常罕見,古人於是附會上某種「天意」,於是就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之說。
例如《史記.天官書》上說:「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積於西方,外國用兵者利。」其他古書如《漢書》、《晉書》等之上也有類似的記載。
經考證,古墓是東漢至魏晉時物,距今約二千年。當時所說的中國,自然不是今天的概念,而是星占學分野概念裡的「中國」,泛指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
不管怎樣,這仍然可以引起有趣的聯想。
五星匯聚要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才出現一次。上一次出現在什麼時候? 答案是:一九二一年。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巧合。
對中國近代史有點認識的人會想到,這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年;而正是中共,在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以五星旗為國旗的新中國。可是,沒有聽說過五星旗的設計和《東方紅》的創作,與中共建黨那年出現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天象有關。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織錦是一九九五年出土的,是時,中國因為「六四」風波而幾陷停頓的改革開放,因鄧小平第二次南巡而得以重新振興起來。
下一次「五星出東方」會在什麼時候出現?答案是:二零四零年。到時,中國在世界上將處於怎樣「有利」的地位?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朝三暮四」說包機
《莊子》上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宋國有一個飼養猴子的人,養了一大群猴子,後來,由於越來越窮,打算減少給猴子餵食果子。為怕猴子不順從,他先對猴子說:早上給三個果子,晚上給四個,夠了吧?猴子一聽,都大怒。他於是作了「讓步」說:好吧,早上四個,晚上三個。猴子都大樂了。
誰都知道,這是養猴人的奸計。付出的一樣,先朝三暮四,後朝四暮三,就把只顧眼前小利的猴子治理得妥貼了。
這就是成語「朝三暮四」的出處。這是一句貶義的話,現在指人反覆無常,就常用這成語。
可是知道莊子所說故事的都會理解,莊子的本意是告誡人不要被別人包裝得漂亮的巧計蒙騙,告誡人不要做只貪即時小利的猴子。
可是你隨時可以見到,這個社會的經商者或多或少都從宋國養猴人身上學到那簡單的招數,把消費者哄得心甘情願地掏錢奉上。唉!我家就不乏朝四暮三得來的贈品──那是商人不花錢送的。但誰都知道,天底下哪有免費午餐?贈品不都早已打在成本上了嗎?這樣的事情,多見不怪了。
但最新的一個事例卻無法令人不瞠目結舌。
三班飛機,不管是商業客機還是政府包機,載客人數是一樣的,三商零包,二商一包,一商二包,以至零商三包都一樣。為什麼非要政府拿出公帑來包機載回滯留泰國的港人才行?
如果政府是「聰明」──廣東話叫「識做」──早早來個越俎代庖,把航空公司推開,把可以飛芭堤亞的三個班次都包了,可能(僅是可以能而已)會得到一些人叫好。但這樣十足宋國養猴人的政府,是香港人想有的政府嗎?
很多人會認為政府該這樣做才對,這正是「政治化妝師」(spin doctor)可以發揮所長的地方。
這或許不錯,但這麼一來,就甘於把自己降低到猴子的水平了,就甘心讓人花公帑把你糊弄了。
事情本來就是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簡單,智商若高於猴子,一說一聽也就明白了。如果沒有人出來說明原委,因而有人不滿,可以理解。若事情說明白了,竟然還有學者出來說解釋的官員「口齒不伶,未能清楚交待政府的考慮」,就不知所謂了。
傳媒的責任之一,是幫助讀者了解事情真相。記者有責任把真相弄明白告訴讀者,即使官員真的「口齒不伶」,但我看不到傳媒在負起這樣的責任,只見到它們在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使誤會更深。
我不想退化為猴子,更不願被傳媒當作猴子耍弄,但我見到不少願當猴子的人,包括政客。
十二月三日補記:
英拒包機接滯泰國民
「不擺便宜姿態博頭條」
2008年12月3日
【明報專訊】港府未有盡快安排包機,惹來猛烈抨擊,英國政府也面對相同批評。儘管多國政府都已安排包機,接走滯留曼谷的國民,但英國至今仍拒絕安排包機。英國外交辦公室官員拉姆爾(Bill Rammell)質疑,安排包機「只是博取一個好頭條的便宜姿態」,堅稱敦促商業航空公司加派航機到其他泰國機場接人,方是現實做法。法新社引述一位匿名英國官員稱,由於「有太多英國人,包架飛機現實上不可能全數接走他們」。目前共有6000英國人滯留泰國。
誰都知道,這是養猴人的奸計。付出的一樣,先朝三暮四,後朝四暮三,就把只顧眼前小利的猴子治理得妥貼了。
這就是成語「朝三暮四」的出處。這是一句貶義的話,現在指人反覆無常,就常用這成語。
可是知道莊子所說故事的都會理解,莊子的本意是告誡人不要被別人包裝得漂亮的巧計蒙騙,告誡人不要做只貪即時小利的猴子。
可是你隨時可以見到,這個社會的經商者或多或少都從宋國養猴人身上學到那簡單的招數,把消費者哄得心甘情願地掏錢奉上。唉!我家就不乏朝四暮三得來的贈品──那是商人不花錢送的。但誰都知道,天底下哪有免費午餐?贈品不都早已打在成本上了嗎?這樣的事情,多見不怪了。
但最新的一個事例卻無法令人不瞠目結舌。
三班飛機,不管是商業客機還是政府包機,載客人數是一樣的,三商零包,二商一包,一商二包,以至零商三包都一樣。為什麼非要政府拿出公帑來包機載回滯留泰國的港人才行?
如果政府是「聰明」──廣東話叫「識做」──早早來個越俎代庖,把航空公司推開,把可以飛芭堤亞的三個班次都包了,可能(僅是可以能而已)會得到一些人叫好。但這樣十足宋國養猴人的政府,是香港人想有的政府嗎?
很多人會認為政府該這樣做才對,這正是「政治化妝師」(spin doctor)可以發揮所長的地方。
這或許不錯,但這麼一來,就甘於把自己降低到猴子的水平了,就甘心讓人花公帑把你糊弄了。
事情本來就是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簡單,智商若高於猴子,一說一聽也就明白了。如果沒有人出來說明原委,因而有人不滿,可以理解。若事情說明白了,竟然還有學者出來說解釋的官員「口齒不伶,未能清楚交待政府的考慮」,就不知所謂了。
傳媒的責任之一,是幫助讀者了解事情真相。記者有責任把真相弄明白告訴讀者,即使官員真的「口齒不伶」,但我看不到傳媒在負起這樣的責任,只見到它們在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使誤會更深。
我不想退化為猴子,更不願被傳媒當作猴子耍弄,但我見到不少願當猴子的人,包括政客。
十二月三日補記:
英拒包機接滯泰國民
「不擺便宜姿態博頭條」
2008年12月3日
【明報專訊】港府未有盡快安排包機,惹來猛烈抨擊,英國政府也面對相同批評。儘管多國政府都已安排包機,接走滯留曼谷的國民,但英國至今仍拒絕安排包機。英國外交辦公室官員拉姆爾(Bill Rammell)質疑,安排包機「只是博取一個好頭條的便宜姿態」,堅稱敦促商業航空公司加派航機到其他泰國機場接人,方是現實做法。法新社引述一位匿名英國官員稱,由於「有太多英國人,包架飛機現實上不可能全數接走他們」。目前共有6000英國人滯留泰國。
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細看文徵明所書《蘭亭序》
文徵明89歲所書《蘭亭序》
拍賣的中國書畫還有很多精品,以古代為主。川行其間,如逛博物館,但沒有博物館的門禁森嚴。走得累了,還可以坐下喝杯咖啡。愛好珠寶、家具、現代作品,當然還有很多東西可看。
曾經在書上看到文徵明寫的《蘭亭序》局部,小小的一個製版,看不真切。後來一直想找個書帖,但未遇上。不想昨天竟然看到這件佳作的真跡,而且可以咫尺之間仔細看個真切。
這是在佳士得的秋季拍賣會展覽上看到的。
星期六偶爾路過會展中心,才知道佳士得的秋季拍賣會舉行,於是昨天去看了整整一個下午,臨走之前又到文徵明的《蘭亭記》之前徘徊再三。
王羲之的《蘭亭序》書法作品不必多說了,世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它對後世的行書書寫影响至深。凡書行書有成者,筆墨之間總可以找到蘭亭筆意。臨摹蘭亭,大家都會找唐代儲緒良等諸家的摹本,因為這些都被公認為最接近原版本的作品。
文徵明所寫蘭亭則不同,他不是嚴格的臨摹,而是在书寫嫻熟於胸之後的隨意創作,你可以清清楚楚看到哪些字是逼真的臨寫,哪些字是自己的發揮。文徵明的字是二王一路,即使是他自己的創作,風格上仍然不脫二王本色,有晉人閑逸瀟灑風韻。我以為,這樣放手的去寫,比一筆一劃不離窠臼更神采飄逸。
拿出來拍賣的是《蘭亭記》,是文徵明89歲時創作的一個長卷,前有蘭亭修稧雅事、曲水流觴的畫,後有《蘭亭集序》,再有關於長卷的記事,說明文徵明對蘭亭修稧雅集的追慕。
回來在網上搜尋,發覺有文徵明《蘭亭序》的圖版,但與我所見的有別。兩者的落款都是「微明時年八十有九」,即文徵明去世前一年。但網上版書於「戊午春三月望日書」,而拍賣版本則書於「既望日」,晚了一天。兩者每行的字數也不一樣。從作品所見,文徵明作書時氣定神閑,目自明,手不抖,可視為文徵明書藝登造極之作。
這是在佳士得的秋季拍賣會展覽上看到的。
星期六偶爾路過會展中心,才知道佳士得的秋季拍賣會舉行,於是昨天去看了整整一個下午,臨走之前又到文徵明的《蘭亭記》之前徘徊再三。
王羲之的《蘭亭序》書法作品不必多說了,世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它對後世的行書書寫影响至深。凡書行書有成者,筆墨之間總可以找到蘭亭筆意。臨摹蘭亭,大家都會找唐代儲緒良等諸家的摹本,因為這些都被公認為最接近原版本的作品。
文徵明所寫蘭亭則不同,他不是嚴格的臨摹,而是在书寫嫻熟於胸之後的隨意創作,你可以清清楚楚看到哪些字是逼真的臨寫,哪些字是自己的發揮。文徵明的字是二王一路,即使是他自己的創作,風格上仍然不脫二王本色,有晉人閑逸瀟灑風韻。我以為,這樣放手的去寫,比一筆一劃不離窠臼更神采飄逸。
拿出來拍賣的是《蘭亭記》,是文徵明89歲時創作的一個長卷,前有蘭亭修稧雅事、曲水流觴的畫,後有《蘭亭集序》,再有關於長卷的記事,說明文徵明對蘭亭修稧雅集的追慕。
回來在網上搜尋,發覺有文徵明《蘭亭序》的圖版,但與我所見的有別。兩者的落款都是「微明時年八十有九」,即文徵明去世前一年。但網上版書於「戊午春三月望日書」,而拍賣版本則書於「既望日」,晚了一天。兩者每行的字數也不一樣。從作品所見,文徵明作書時氣定神閑,目自明,手不抖,可視為文徵明書藝登造極之作。
拍賣的中國書畫還有很多精品,以古代為主。川行其間,如逛博物館,但沒有博物館的門禁森嚴。走得累了,還可以坐下喝杯咖啡。愛好珠寶、家具、現代作品,當然還有很多東西可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