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當今的世界是經濟全球化的世界,但米價突然飆升卻凸顯了全球化的一個死角──造成米價大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稻米距離自由貿易還有很遠的距離。
稻米是世界第二大主要穀物,很多地方尤其是亞洲以米為主食,人類吸收的熱能五分之一來自稻米。
世界稻米一旦廣泛欠收,影響就很大。不過最近的米價波動的主因不是欠收,去年的稻米仍有1%的增產,今年估計更有1.8%的增幅。面對需求增加,這樣的增幅不算大,但總不至於對糧價造成那麼大的影響。
在香港可以吃到不同地方的大米,給人的印象是,稻米貿易是很自由開放的。這樣重要的農業作物,也理應是國際重要的貿易商品。
實際上,全球生產的稻米只有5~7%在國際貿易市場流通。
最近不少產米大國如印度、中國、印尼、越南、柬埔寨、埃及等,紛紛限制以至禁止稻米出口,國際間的稻米流通量就更小了,全年可能下降3%。
米價上升對消費者來說不是好事,但對米農來說,則應是好消息,可以刺激擴大生產,從整體來說,有利平抑米價。
可是在各地紛紛設限,包括貿易限制和價格限制之下,刺激生產的積極因素大大抵銷了,以致米農不會為了多賣米而努力增產。
在理想的狀況下,社會應有分工,以提高生產效率。現代化的社會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國家之間也應當有適當的分工。如果國際間對分工有充分的協調,還可以達到一個重要的目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可分離,在互相倚賴,互相制衡下達到和平。
但在現實中,我們見到這樣的怪現象:很多本來不適合種稻米的國家偏要種稻米,由國家補貼,以極高昂的成本去種植,並且抵制主要稻米生產國的稻米進口。這就是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情況。不說不知道,原來西班牙、意大利也在種稻米,歐盟的豐厚農產品補貼容許它們這樣做。
另一方面,可以以低成本生產稻米的國家──多是發展中的較貧困國家──卻無法擴大對以上發達國家的出口去改善當地米農的生活。
於是,一些富國的國民要食貴米,一些貧國的便宜靚米卻無法擴大市場。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情況,就是較貧困的國家也一樣限制稻米貿易,以保護自己的稻米生產,阻止某些發達國家借巨額的農業補貼推銷廉價米。
整個稻米市場就這樣被扭曲了,無法通過「看不見的手」去發揮市場自我調節的機制。
世貿會議時,韓農到香港示威,搏得一些人的同情,我卻不以為然。及後看到那些人的兇悍狂野,更憎厭。最近米價波動,更覺韓國市場的做法不妥。
幸好,香港沒有花大量公帑去補貼新界農民種植稻米,我們不必被迫都吃元朗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