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Warrior, 回力啊!


在廣州買了一雙球鞋,鞋的外側印著:Warrior(戰士)

鞋是在廣州的「波鞋街」大新路買的。這條路其實不應稱為「波鞋街」,因為它的不同路段集中零售、批發不同商品。例如有樂器店集中,所以有人叫它為樂器街。它又是皮革和皮革產品配件的集散地,因此也不妨叫做皮革街。

大新路除了有不少賣鞋的店鋪,還有一個鞋城。這不是一家店鋪而自我誇張的什麼城,而是全部由批發、零售鞋商組成的商場,共兩座,各兩層。每座估計有過百店鋪,似乎大部分由有自已品牌的廠商經營。大部分是本地品牌,也有中外合資的,不少還是外國的名牌,質量、式樣都有很高水準。鞋的品種之多,叫人咋舌──絕對是數以萬計。

價錢,相對於香港就更加吸引了。非常高檔的貨式,只要三百元上下。見了,誰都會心動。

於是,我買了一雙Warrior

相信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麼球鞋,沒有見過這樣的牌子。

告訴你:回力啊!

這是Warrior很貼切的譯音,實際上又是它的牌子:回力牌。

回力球鞋是上海的名牌產品,一查,原來是一九二七年建廠的,八十一年了。年輕時,這是如雷灌耳的名牌。那年頭,能夠穿一雙回力牌,很體面。印象中,我沒有穿過。那時候上學,常常是赤腳的──雖然我是班長。它的鞋款,差不多與時下青年愛穿的帆布鞋一樣。

那天在大新路走進回力牌一爿小小的專門店,一看陳列的球鞋,同我印象中的回力牌大不一樣,趨時多了,新穎多了。我一眼就看上照片中這一雙。一試穿,很舒服;再問價,不能不買──才九十元!馬上就穿上了。

看來,上海回力牌真的要回力──要重振聲威了。中國其實有不少很有實力的老字號、老品牌,在如今產品都講究品牌的時代,如果能夠能找有識見的人重新策劃、包裝,重振雄風是完全可以的。整個中國不也正在「回力」嗎?

說到這個問題,應該介紹一篇很好的論文:Transformations in China 960-2030 A.D.。下回再談。

2008年3月30日 星期日

想HIGH?跑步啦!

《紐約時報》昨日(29/3)有這樣一篇文章:Yes, Running Can Keep You High

這個標題很難傳神的譯出來,難在那個簡單的high 字。

香港人都會知道high 的意思,口頭上都發揮廣東話愛直接採用外來語的特點,直說high

High,一般理解為情緒高漲、昂揚的狀態,但這同真正的意思有點差別,據《牛津字典》,它其實是指受藥物、酒精等東西影響下的狀態,即醉酒,或吃了大麻之類藥物的迷離、恍惚狀態。

我從未試過在藥物或酒精影響下high了,所見當然不少。曾經聽一位平常不大愛說話的朋友說過這樣的經歷:到英國去作公務旅行,與並不熟悉的同行進餐時喝了一點酒,竟然不能自制地說話滔滔,變成席中最愛發言的一人。當時她是清醒的,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嘴巴。這大概就是典型的high了:不是大醉至不知道自己作了什麼,而只是一個微醺而情緒高漲但清醒的狀態。

但跑步怎麼會讓你high起來?

我曾經有段時間天天跑步,利用每天要從堅道到灣仔上班的時間,從堅道跑過「兵頭花園(動植物公園)」,再跑上寶雲道,直到灣仔的肇輝台下山。我很享受那段時光和每天的這段時間──大約半小時多一點。那段時間工作挺忙,但跑步堅持不懈,因為總覺得跑步是對工作壓力的抗衡,是對精神很好的支撐。

跑到寶雲道中段,即灣仔合和中心之上的路段時,在體力上是最吃力的,但在精神上卻是最愉快的。那段路的風光最好,景色到這裡豁然開朗,可以遠眺九龍對岸的山和水(現在,只能透過灣仔高樓大廈間的狹縫偶爾一窺了)。這給你注入了「大地在我腳下」的豪情,你在芸芸眾生的頂上大步跨過,不信有越不過壕溝。

每天,這種high的心情,久久不去。

我因此認為,跑步不只是體育鍜練,而且是心理鍜練。

早些時候,和一位第一次孤身遠道到加州讀書的年輕人通訊。年輕人在生活上、學業上、人際關係上都要適應新的環境,有苦惱。我給他一個忠告:抽時間做運動,最好跑步,越是忙越要做運動,那怕是做做掌上壓,因為這不但對身體有好處,對精神心理也有好處,可能好處更多。

讀了《紐約時報》上的文章才知道,我的理解是絕對正確的。

原來很多人都感覺,跑步之後會high起來,但這在科學上很難證明。

High的感覺不但跑步後有,高強度、持續運動之後都會有。可以這樣假設:運動會使大腦分泌出某種化學物質,可能是內啡肽(也叫腦內啡,endorphin),一種人體自然生成的麻醉劑,類似鴉片,結構與嗎啡相似,可通過腦垂體控制性激素的釋放。

問題是,很難在運動前後量度大腦的內啡肰含量,以作出判斷。血液中的內啡肽是可量度的,不過血液中的內啡肽不會輸送到大腦去。

於是,三十多年來,跑步會刺激大腦釋放內啡肽只是個假設。

現在,借助神經科學研究的進步,問題終於解決了。德國科學家在《大腦皮層》學報上報道,他們由對大腦的痛楚研究中得到啟發,在運動員跑步前後(跑步兩小時!)用電腦掃描(PET scanning,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電子掃描術)大腦的情況進行對比,結果證實大腦釋出內啡肽,而且大量集中在控制人的情緒的區域。接受測試的運動員不知進行的是什麼測試,並要每次接受心理測驗。測驗證明,跑步後歡快感越高的,大腦分泌的內啡肽越多。

心情不好嗎?做做運動吧,不必都跑兩個小時,任何運動都有好處,當然消耗體力多一點、出汗多一點更好。醫生治療情緒病,不妨開一個運動的藥方,這總比吃藥好,而且好處不止於讓大腦釋放多一些內啡肽。

我不跑步多年了,現在打太極、太極劍。讀了《紐時時報》的文章後,我考慮是不是要恢復跑步了。

(要看《紐約時報》的原文,請鍵入http://www.nytimes.com/2008/03/27/health/nutrition/27best.html?em&ex=1206936000&en=6fd6a1bceec104d7&ei=5087%0A)

2008年3月29日 星期六

「筆下留情」臂擱

多蒙刁兄指導,我學會了把照片張貼上這裡。版面活潑了很多,我得到更大滿足。這裡很多詩作是先有了照片然後配上詩的,缺少了照片,如有跛足之憾。現在雖然仍屬「新手上路」,但總算是兩足著地上路了。

刁兄並說,希望在這裡見到我的書法。我也有意思把一些可以見人的習作放上來,日後有機會當會這樣做。這裡先把一個自製的臂擱拍照放上。


臂擱可以做紙鎮,也可以在寫小字畫工筆時,放在執筆的腕下以助穩定。用竹製的,可以把手腕抬得高一些;這裡的一個,是雞翅木的。

雞翅木木紋鮮明漂亮,但導管紋(木眼)較粗,木質不夠細密。儘管這樣,這個臂擱入水即沉,顯示比重大於水。它的新切口淺紅,但會在接觸空氣後一兩天內氧化變黑。這臂擱的木材本用作地板,沒有上漆著色,只作了磨光、上蠟。可能是因為花梨等硬木短缺、價格上升之故,香港近來多了很多雞翅木製的傢具,顏色烏黑高雅,很漂亮。

「筆下留情」四字是自刻的,也是本綱誌的名字。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雲吞麵,恁的大大碗

剛到廣州的下午,有點兒餓,隨便走進一家小館子找點吃的。點了雲吞麵──這是廣州的著名食品。

雲吞麵一上桌,還未嘗鮮,就已經提不起食欲了。

為的是:麵是寬條麵,很大的一碗。

喜歡吃廣東雲吞麵的都知道,它從麵,到雲吞,到湯底都很講究。麵該是「銀絲細麵」。雖然以麵為主食的北方人不會喜歡這種「爽口」的麵,認為根本沒有麵的香味,但廣東人很喜愛,加點大紅淅醋吃,更佳。雲吞除了用料要好,配料比例要適中之外,不講求大粒。以「細蓉」計,麵的量也是不多的。整體給人的感覺是:精巧。可能以前的雲吞麵主要是供宵夜、或者在花艇上玩樂時吃的,不是供正餐之用,不必「大大碗」。

我難免又失落了。廣州賣這樣的雲吞麵,真的失禮,儘管我也知道,在廣州西關可以吃到很正宗的雲吞麵。

廣州開埠的歷史比香港長得多,文化底蘊深,傳統厚,飲食就有很多流傳很久而至今廣受歡迎的美食,很值得保留精髓,並加推廣。可惜的是,在現今一味追求快捷的快餐文化之下,很多傳統美食已消失,或者變質了,例如雲吞麵,還有──瀨粉。

那天早上,我們去一個住家式小食檔吃瀨粉。我們是早一天發覺有瀨粉吃,第二天特意去「幫襯」的。廣州傳統的瀨粉不同於香港吃「燒鵝瀨」的瀨粉,它真的是把調製好的粉經筲箕「瀨」到湯中而成,湯中有蝦米、黃牙白等湯料,瀨粉成條狀,並使湯較糊。

那天吃到的,味道還不錯,但瀨粉顯然走了樣,吃得出也看得出不是即「瀨」而成的,有明顯的刀切口。與老板娘一聊,就更清楚了:「瀨粉是買回來的,依家點會自己瀨吖。」

真無奈。從經濟學來說,工業化社會講效率、講分工是進步,產量高了,也精細了,但農業社會自食其力下的親切、細膩也消失了,換來的是隐隐的冷漠。

現今重新推出市面的傳統食品、例如佛山盲公餅之類總像少了一些什麼,大概就是這個原故。於是人們總以買到手製用品、食品而滿足,於是真正的「住家菜」在香港受歡迎,於是古舊器物受到珍重,儘管這些東西有時其實很粗糙,不及機器製品精細──但有一親手澤的親切。

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說普通話=文明市民?

廣州的地鐵車廂中有這樣的廣告:「說普通話,寫規範字,做文明市民。」是廣州地鐵公司的的製作。

我看了很不舒服。

並不是說我反對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當然更不是反對做文明市民──雖然我不是廣州市民;而是我反對廣告所暗示的:「不說普通話,不寫規範字,就不是文明市民。」

我很早就自學普通話,聽廣播、查字典、看有關的書,自問還說得不錯。曾經「膽粗粗」(不知天高地厚)的用普通話教書;在天安門廣場和北京的大學生對話,他們竟不相信我是南方來的。但我決不是因為要做「文明市民」而去講普通話的,而且絕對相信說粵語的文明程度決不下於說普通話。

粵語作為中國七大方言之一,保存著很豐富的中華文化遺產,包括大量已在普通以為依據的北方方言中消失了的語言遺產──中原漢族文化的遺產。例如說粵語而又弄通語音平仄,寫作格律詩詞,比只懂普通話方便得多,不必強記大量已在普通話消失了的入聲(轉入他聲)字,韻音也較近於古音,不必那麼依賴韻書。

粵語較接近古之雅言,比普通話古雅,是公認的,能說講粵語「不文明」嗎?

至於說規範字,如果是指內地通用的簡化字,在大陸範圍內,無可厚非。大陸近年由於與港澳台的往來多了,接觸繁體字多了,很多人在公開的文字如招牌等之上寫上繁體字,而且不少繁體字寫得「不規範」,的確造成了一些混亂,尤其是對年輕學生造成不便。但因此扣上「不文明」的帽子,就太嚴重了。來自繁體字地區的人,對這帽子更加敏感。

此外,在不少行業、圈子內,為了方便,常有自行創造的簡體字,這在行內是可以接受的,不見得不文明。

在廣東,近年已有不少人感覺到保護粵文化的必要性和逼切性,電視、電台都多了粵語節目。這是好事,值得大力支持。粵文化不只是口頭語言文化,也是書面語言文化,還應包括飲食、音樂等領域的文化。廣州理應是推動粵文化的領頭羊,香港在這方面也可以做功夫,但在文化沉積上似不及廣州。

復活節期間到廣州幾天,專門到書店看看有沒有關於粵語的新著述。有關的書不多,但總算不至空手而回,買得《廣東方言與文化探論》(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據介紹:「本書對提升方言在文化建設中的地位,更好地開展嶺南文化研究具有頗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建議廣州地鐵的領導人也看看這書。

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豬肝」傷我心

我要吃「豬潤粥」,但小吃店的人糾正我說:「是豬肝粥。」

這事如果發生在北方,不奇怪:但發生在廣州,我就不但失望,而且傷心了。

在粵語,即廣州話,豬肝叫豬潤。中國所有方言區的人都有忌諱語,廣東人(廣州人)也一樣。廣東人不喜歡「乾」(無水),所以豬肝就叫「豬潤」;不喜歡蝕,豬舌()就叫「豬脷」();不想輸,絲(讀輸,南海口音)瓜就叫「勝瓜」;怕苦,苦瓜就叫「涼瓜」。例子還有很多。香港近年忌諱「凶」字,於是幾乎凡是「空」字的詞都化「空」為「吉」,叫「吉屋」、「吉盒」等等。過些時候,空姐說不定也叫「吉姐」。

在廣州說「豬潤」而被人糾正,真無癮。說話的姑娘一口鄉音,一聽就知道不是地道廣州人,無謂「教育」佢一番。事實上,在廣州市面上,買東西、坐的士、吃飯飲茶,遇上講純正廣府話的人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售貨員、待應、的士司機多是外地人,外省的,或是珠三角某地「入城」的。會講純正廣府話的,多半上了年紀。

廣州的年輕人嘛,雖然也講粵語,但運用不純熟,因為在學校上課用普通話。平日說話自然不成問題,但講到一些新名詞或較多用於書面的字詞,就不知怎麼說。

在全國推廣普通話的政策下,廣州推廣普通話的成績是顯著的,講普通話可以暢通無礙。這本來沒有什麼不好,但以犧牲粵話來做代價,就令粵語人口不快了。

造成這現象的另一因素,是外來人口大增。目前,廣州戶籍人口與外來人口之比大概是二比一,再考慮到戶籍人口不一定是地道廣州人,那麼,說廣州話的人口比例就更低了。有沒有一半?我想大概差不多吧。

他們會有淪為少數的一天嗎?我希望不會有那一天,但我有些悲觀。在廣州,同不認識的人打交道的時候,我竟然會不自覺的講起普通話來。

2008年3月20日 星期四

新詩:題婺源照片


家鄉的小河清又清
家家衣被這裡洗淨
清清小河沖洗不去
游子心中幽幽鄉情

游子如萍漸漂漸遠
家鄉只餘遠去殘影
惟是浣衣杵聲迴響
聲聲敲打午夜心靈

2007年

新詩:題武夷山竹筏照


小小竹筏悠悠
鱗鱗細浪清清
前路縱多險阻
何妨暫享閑情

070508

新詩:鬧市山歌

我站在山這坡
你站在山那坡
伴著樹葉的沙啦沙啦
你傳來我愛聽的歌

我在這邊對著河
你在那邊對著河
伴著浪花的嘩啦嘩啦
你聲聲呼喚著哥哥

我在馬路這邊走過
你在馬路那邊走過
穿過車輛的隆隆轟鳴
你揮一揮手
飄來一個謎樣的眼波

二零零五年

七律:贈YP諸友

難忘並首眠寒石,
最憶挨肩沐暖陽。
白髮正堪酬歲月,
紅松依舊傲風霜。
不容濁水污顏色,
未減豪情賦華章。
四十春秋彈指過,
共攜詩酒醉一場。

──二零零七年十月十七日

五絕:題IFC除夕放煙花迎新歲照片


新年籌大計,
定日駕長鯨。
夜舞摩天燭,
光輝萬里程。
(071230)

七律:粵西行感言

零七年十二月

走馬西江憶前賢,
秦皇漢武業猶堅。
靈渠巧接雙江水,
廣信中分百越天。
古韻傳神留兩廣,
粵音上溯越千年。
封開覓舊知何處?
斑石可曾記雅言?

粵西封開到廣西梧州一帶,為古之廣信所在地,兩廣在此相分,廣東即廣信之東,廣西即廣信之西。漢朝開發百越,自廣信始。粵音之形成,亦始於廣信。詳見本網誌三月十三日《粵語之源頭》一文。斑石,乃封開之天然奇觀,一石成山,為世界第二大整塊岩石。

七絕:粵西訪桃源

訪粵西喀斯特地貌群山包圍之「桃源」古村

粵嶺山窩訪古村,
溯溪穿洞探桃源。
怎奈遊人蝗擁至,
千年隐逸落虛傳。

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七絕:詠雪峰

北星兄傳來尼泊爾登山路上遙望雪峰照片,背景中向陽雪峰晶瑩雅潔,超凡脫俗,從前景之背後傲然拔地而起,氣勢凌厲懾人,與前景之土黃灰暗,及絡繹於途之紅男綠女對比強烈。(071222)

乍閃寒光耀眼前,
雪峰崛起刺蒼天。
白頭只為紅塵遠,
冷對繁囂億萬年。

七律:詠搭棚竹

路邊撿得搭棚竹一竿,以製畫筒,為賦詩刻其上。(071117)

一身翡翠下青山,
萬丈紅塵損玉顏。
瘢刻如鱗多少淚,
篙揮似劍幾重灘。
蕩平風浪筋猶健,
敢上雲天力未慳。
幸有因緣修正果,
詩書伴我享餘閑。

七絕:重陽

露台有白蘭樹一株,每年入夏後數度開花。重陽前,以為花事已過,誰道秋風起處,又飄起白蘭花的幽香。

節到重陽掃悶煩,
雲高氣朗意悠閑。
金風北下飄黃葉,
竟爾吹開白玉蘭。
2007年

五絕:題晨露照

晨起見露台吊蘭葉下露珠暗凝,瑩如水晶,似冷眼看世界。(二零零七年四月二十二日)

曦微玉露凝,
葉底透晶瑩。
冷眼觀三界,
瞬間一覽清。

五絕:題梅關白梅照

南雄梅關古道多梅花,耶誕期間往訪,未見花海盛況,只見白梅蠟梅花開數株迎客,聊可告慰。(070104)

古道人蹤杳,
梅關花影疏。
春風猶未度,
素面向天歌。

五絕:詠吊蘭小花


共對幾多年,
驚艷在今天。
許是塵迷眼,
未曾覷小仙。

──家中吊蘭種養多年,今始見竟有花開者。花小如指甲,白瓣黃蕊,清幽出塵。吊蘭未必是往日不開花,想是不思親近,至未能早見芳容也。二零零七年四月。

七絕:題三清山照


三清界上欲登仙,
回首凡間意不前。
萬千塵緣豈易斷,
雲端海岸且留連。

三清山有繞山棧道,長數公里,鑿岩築成,下臨千尺,工程宏大而驚險。因常傍雲海,故分名東海岸、西海岸。(070508)

俳句:題婺源秋葉照


縱受寒風掃
拼將本色染山林
秋光一地鋪

題貴州苗寨翠枝凝寒照


任爾寒凝雪壓,
枝頭不褪綠容。
待到明年春日,
儂更俏,爾消融。

七絕:題紅棉照


並蒂花開相偎紅
猶思昨夜露華濃
人間幾許多情客
未得夢魂月下逢
(二零零七年三月)

七絕:詠荷之六



荷塘深處閃精光
一朵紅雲葉底藏
許是良宵雲雨驟
夢魂尚自為情忙

七絕:詠荷之五


叢生梗葉亂如麻
偶見天光探藕花
縱屈姿形不屈志
乍沐雨露放光華

七絕:詠荷之四


婷婷出水賦清題
盡日相看不忍歸
最絕塵勞秋月下
波心醉送鶴馳西

七絕:詠荷之三


非關名士為點題
自有仙姿引蝶歸
豈羡庭中清供去
輕舟不捨日偏西

七絕:詠荷之二


芙蕖搖曳水中央
雙倚雙偎醉夢鄉
芳澤予君輕輕送
予儂浸浸是清涼

七絕:詠荷之一



晨風輕盪態娉婷
初獻蓮心點點青
修得蓮成花自落
花開花落是荷情
(2006)

七絕:詠梅

香港公園太極園外有梅樹一株,平日毫不矚目,只在每年陽曆二三月間開花時,一樹燦然,卓爾不群。然樹高花小,自有傲態,難於細賞花容或攝取特寫,只可仰首遠觀也。(060204)

又見梅花一樹紅,
妃色點點燦林中。
花容未許逼真看,
自踞高枝笑冷風。

七律:沙士疫後哀楊梁

立法會沙士調查報告發表,「人頭落地」之聲囂叫,衛福局長楊永強、醫管局主席梁智鴻先後黯然辭職。識者皆哀,因以賦詩。(040712)

沙士兇頑固可哀,

更哀抗疫失英才。

陣前殺敵誇功業,

背後傷人釀劫災。

悲鳴將士除魔劍,

高矗鬼狐斷頭台。

打醮江邊祈祚永,

微聞妖霧又重來。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時代的悖謬(The Paradox of Our Time)

(蕭雪樺譯,071129)
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歷史悖謬
是建築物越來越高拔,人的趣味卻越來越低下
高速公路又寬又闊,人的眼界卻又窄又扁

我們花的錢多了,擁有的東西卻少了
買的東西多了,真正的享受卻少了
房子大了,家庭卻小了
什麼都方便了,時間卻少了
學歷高了,人卻蠢了
知識多了,常識卻少了
專家多了,問題也更多了
吃的藥多了,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我們喝酒太兇,抽煙太多,花錢太沒節制
笑得太少,駕車太快,氣量太淺
睡得太晚,起來太累
看書太少,看電視太多
誠心禱告越來越少見

我們的資產倍增,個人的價值卻變賤
我們講得多,愛得少,恨得太隨便

我們懂得怎麼謀生,但不懂得什麼是人生
我們只是苟延了生命,而不是豐富了生命
我們到月球留下了個腳印回來
但總沒法去跟新鄰居見一面
我們征服了太空,卻荒蕪了心田
我們幹的事業好偉大,但不見得有多美善

我們淨化了空氣,但污染了靈魂
我們可以擊碎原子,但消除不了偏見
我們寫的多,但學到的少
我們的計劃多麼宏大,但成果少得可憐
我們只懂得向前猛衝,就不懂得歇一歇
我們儲存資訊的電腦越來越多,印製的副本越壘越高
溝通卻越來越淺

這是個消化能力差,快餐速度高
只重形象不重品格,利潤深化、關係淺化的年代
這是個夫妻都去賺錢,而離婚輕鬆平常
房子美輪美奂,而家庭支離破碎的年代
這是個什麼都快來快去的年代
尿布一用即棄,面孔說變就變
情長只限一夜,體型暴瘦暴肥
藥丸可以讓你乍呆、乍死、乍癲

這個年代
用來炫耀的東西多有,值得儲藏的東西少見
這個年代的技術,讓你可以萬里之外看到這封信
你可以與朋友分享,也可以按鍵刪除來電

記著:
多花些時間與你親愛的人相處
因為他們不會永遠在你身邊

記著:
要善待那些對你仰視的小人物
因為他們有一天會走在你腳步之前

記著:
給你身邊的人一個熱情的擁抱
因為這是你心底裡唯一的財富
──不花你一分錢

記著:
向你的伴侶、親愛的人說「我愛你」
但要真心的說
一個發自心底裡的親吻、擁抱
可以消除一切痛苦熬煎

記著:
緊握她的手,珍惜當下的時光
因為有一天她會無法再與你比肩

花點時間去愛
花點時間去說出心底話
花點時間撥響珍貴的心弦

時刻記著:
生命的長短
算的不是你的心跳了幾下
而是你怦然心動
曾經有幾遍
**

以上以接近韻文形式譯出的,是朋友從網上傳來的訊息。原文註明是喬治.卡林(George Carlin)在妻子離世後,向網上發出的。

喬治.卡林(George Carlin,1937~xx)是美國comedian、作家;五十年代起在電台、電視表演,以語言犀利、大膽見稱,多次贏得格林美獎。善於政治幽默、黑色幽默,作品題材經常觸犯政治、宗教、性禁忌。美國最高法院一九七八年裁定卡林在電台節目中出言不雅,政府有權制約他使用公共電波的行動。近年的演出多針對美國現代生活與文化的的乖謬。一九九七年,妻子布蓮達在他60歲生日的前夕因肝癌去世。二零零四年,接受酗酒和濫用止痛藥治療。放棄宗教信仰,公開說「上帝並不存在」,「上帝是天上看不見的人」,而他信仰太陽,因為太陽是可見的。

可是喬治.卡林在自己的網頁www.georgecarlin.com上正式否認是《時代的悖論》的作者。

《時代的悖論》是一九九九年起在美國互聯網上流傳開來的,也曾傳說是科羅拉多州Columbine高中槍殺案一名死裡逃生的學生寫的。

TruthOrFiction.com網站的追查,原作者應是華盛頓州雷蒙德(Redmond)一位牧師Dr. Bob Moorehead。《時代的悖論》寫於一九九零年,並已收入他《適當之言》(Words Aptly Spoken)一書中。

2008年3月16日 星期日

楹聯33:嵌「凱聲」名

凱報傳 天開人樂
聲威壯 鼓應鐘鳴
──凱聲琴行李開兄索字,為撰聯句。

楹聯32:鼠年春聯

珠光再耀當驚世
曙色猶寒已着春
──二零零八年春聯。「珠光」、「曙色」為借對,「豬」對「鼠」也。

楹聯31:嵌「孫志」名

孫枝合共春花發
志略當隨紫氣騰
──春聯贈孫志。孫枝,主幹生出之嫩枝也。(2008年)

楹聯30:筆下留情

為「筆下留情」意擬三聯:

志負青雲雲引鶴
情留夢筆筆生花

夢散風中風有致
情留筆底筆生花

夢斷隨風風灑雨
情濃縱筆筆生花
(0712)

楹聯29:試對唐人句

文成對月朗
梅散入風香
──「梅散入風香」乃唐人董思恭句(全唐詩63.3)

楹聯28;眼開眼閉

世事何妨眼睜眼閉
閑庭自有花落花開
──家有一木雕製品,年前購自昆明,主要據木之自然形態而成,上雕一人面,只一目,另一目為木材之朽洞,猶如獨眼將軍也。

楹聯27:琴柱刻句

松濤鶴嘯傳天籟
樂韵琴聲近人情
──胡琴琴柱上刻句(2007年)

楹聯26:嵌「銳文」名

銳氣尖新春意滿
文韜精妙壯圖開
──銳文兄經營年輕人時裝,2008年春節擬春聯贈之。

楹聯25:嵌「騰華」聯

冀騰雲廓清霾瘴
放華采映耀香江
──嵌「騰華」名

楹聯24:嵌「仕仁」名

仕之善者 學優智廣
仁其至也 愛博德崇
──嵌「仕仁」名

楹聯23:嵌「德成」名

貴於才更貴於德
有所止斯有所成
──嵌「德成」名

楹聯22:基邊村柌堂聯

崇德亦崇才 育人乃為基本
裕家兼裕國 致富豈有邊緣
──南海基邊村祠堂名崇裕堂,代擬門聯如上。

楹聯21:大公春聯

大其志 新桃催大業
公於心 老報立公言
──百年老報大公報,歷史最悠久之中文報紙也,2007年春節為擬春聯。

楹聯20:嵌「炳權」名

炳耀吉光乃明世界
權衡片羽可樂平生
──炳權醫生好古玩,所藏宋瓷及清人書法甚豐。

楹聯19:雙人名聯

智者揮捍迎麗日
佳人弄墨咀英華
──智佳、麗英皆好打哥爾夫,麗英亦勤於習畫。

楹聯18:劍鞘刻句

俠骨丹心劍氣
琴音墨韵詩情
──購得武術用劍,劍鞘劍柄以雞翅木製成,因刻聯句於劍鞘之上。

楹聯17:嵌「焯明」名

焯山耀水楓林紅遍
明窗淨几樂韵悠揚
──焯明兄在溫市組織華樂隊,成就卓然,圈中人皆稱頌。

楹聯16:嵌「世華」名

世事人情成今古
華腔粵韵繞河山
──世華姑娘精於粵曲,曾揚名粵港澳。

楹聯15:嵌「新權」名

新成佳釀遜陳釀
權且他鄉作故鄉
──新權兄移民加國三十餘年矣

楹聯14:吹笛到天明

悟禪聞葉落
吹笛到天明
──宋人陳與義有句云「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楹聯13:嵌「馬玲」聯

馬放平川文氣壯
玲敲午夜藻思遙
──記者馬玲以為文奔放見稱

楹聯12:嵌「布谷」名

布色敷彩覓仙去
谷鳴山應出世來
──畫家布谷小姐好寫彩墨山水(2002年)

楹聯11:春日,少年

四時可愛豈惟春日
一世風流不獨少年
(2002年)

楹聯10:嵌「文物」聯

文物精研添逸樂
天風微度得虛懷
(2003年)

楹聯09:嵌「文昌」

家國繫心 文斾北返
香江常記 昌詞南留
──嵌「文昌」人名聯

楹聯08:演講比賽聯

也文也武 六部俊才爭丰采
亦南亦北 雙聲妙語粲蓮花
──為某演講比賽擬聯(2006年)

楹聯07:蓮成心卻苦

蓮成心卻苦
淚冷夢猶香
──2006年藕花池畔得句

楹聯06:對王維句

試對王維「誰遣香茶挽夢回」句:

夜來酥雨知春到
誰遣香茶挽夢回

閑飄綺味寄情遠
誰遣香茶挽夢回

「綺味」者,email 也,王維泉下當不明所指 。

楹聯05:品茶

淡濃皆本色
甘苦盡人生

或淡或濃 張揚本色
亦甘亦苦 品味人生

楹聯04:回歸十周年

回風盪碧穹 奏響中華大呂
歸燕穿霞錦 剪裁時代霓裳
──為回歸十年擬聯

楹聯03:嵌11人名

願人傑脫穎 世安民逸
看嘉儀麗天 林秀月明
──嵌某機構十一名同事之名為春聯,上聯名字皆用男性,下聯則用女性。(2006年)

楹聯02:嵌「瑩璧」名

瑩鏡懸而明芥子
璧人立乃下翠微
──嵌「瑩璧」之名

楹聯01:輓查濟民先生

我首仰星河,難忘赴難創業和詩播義仁,七秩同心成追憶;
君心昭日月,矢志修身齊家愛國和天下,一生求是鑄楷模。
──代擬聯輓查濟民先生(2007年)

庭訓不敢忘,恆知德才可貴於錢,晨鐘敲傳後嗣;
遺篇當常誦,且待經技騰飛之日,家祭慰告先翁。
──代擬聯輓查濟民先生(2007年)

2008年3月14日 星期五

新聞外寫:卅年前「性經」再版


蕭雪樺(2003/01/16)

三十年過去,曾經像《聖經》一樣好買的一本書重新出版了。有人說,這是給世人帶來最多樂趣的一本書。這不是他們的《聖經》,而是他們的「性經」,書名是《性愛的歡樂》(Joy of Sex)。



對這書的作者亞歷克斯.康福特(Alex Comfort)來說,這次盛大的再版,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可是這怪不了誰,要怪的只有他自己的兒子尼克。有聲有色的再版,由尼克主其事。無論在康福特的家鄉英國,還是本書的最大市場美國,再版都大受注意。三十年正好是一個世代。三十年前,《性愛的歡樂》大大影響了戰後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一代人;如今,尼克.康福特則是以這一代人的下一代為推銷對象。

亞歷克斯.康福特二零零零年才去世,享年八十歲。他一生多才多藝,對性學的研究不過是他成就的小部分。他生前就說過,不想世人只是從性這角度去懷念他。可是現在他的兒子把他最享盛名的這本書隆重再版,則就只會加深世人的這一「誤會」。

《性愛的歡樂》是西方社會影響最廣泛的性愛書籍。在那個年代,它的文字和插圖都極其「出位」、大膽。包括愛爾蘭在內的很多天文教、基督教和伊斯蘭國家把它列為禁書,可是,這未能阻止它一紙風行。自一九七二年出版以來,它出售了約一千二百萬冊,有二十多種文字的譯本。有人甚至說,它「降服了大英帝國」。

這書可以說是西方六、七十年代那個狂飆年代的產物。當時,社會經過戰後二十幾年的耕耘,富裕起來了;戰後出生的一代從心智到生理都剛剛成熟,一方面對社會和政治有自己不同於上一代的見解,另方面又開始對異性產生血氣方剛而一知半解的衝動。所有這些東西糅合在一起,形成了席捲全球的政治和社會動盪,而且同性愛混雜。在反越戰的高潮中,一個口號就是,「要性愛,不要戰爭」。

《性愛的歡樂》的出版因而大受歡迎。



《性愛的歡樂》最初出版時,全名是《性愛的歡樂:科登.布盧做愛指南》。科登.布盧(Cordon Bleu)是以巴黎為總部的國際美食組織的名稱,康福特用這個名字作書名,分明是把性愛與美食相提並論,正如孔老夫子所言:「食、色,性也。」可是科登.布盧美食組織卻不這麼想,擔心這把美食降格了,立即提出抗議。康福特於是在第二版中把書名改為《性愛的歡樂:美食家的做愛指南》,讓了一步,卻仍然把性愛與美食拉在一起。

事實上,全書處處把食與色相連。就說書名吧,《性愛的歡樂》就很容易使人聯想到西方一本大受婦女歡迎的書《烹飪的歡樂》(Joy of Cooking),這是美國戰後出版的一本書,目的是教導婦女在家庭生活重歸正常之後,如何從烹飪中找到樂趣。《性愛的歡樂》仿佛成了《烹飪的歡趣》一書的補充;等於說,食與色結合才是生活的最大享受。

兩書的內容編排也非常相似,兩書的篇章都以西式晚宴的飲食程序和用料劃分,分為頭盤、主菜、醬汗與醃料、難題四個部分。頭盤,是性愛的前戲;主菜,自然是「戲肉」了,包括各種姿式和技巧;醬汗與醃料,是不同場合(包括集體)的性愛指南;難題,是對各種性疑難的解答。

另一相似的地方,是插圖。兩書都有大量插圖,用的不是照片,而是根據照片的精美逼真彩色繪製品。

據說,康福特寫作本書時,本來不以社會普羅大眾為對象,而是有感於他教導的醫科學生對性知識的貧乏而寫作的教科書。可是,這算是自修的教材,還是供上課之用?在出版這本書之前,康福特已是英國一名對性問題的敢言者,曾經提倡給十五歲男生派發避孕套而大受非議。《性愛的歡樂》出版,康福特就更顯得不拘一格了。



康福特的確有放蕩的一面。

不少傳聞說,《性愛的歡樂》一書是康福特與先是情人、後是第二任妻子的簡.安德森的過從寫照。可是,據康福特一九九六年對英國《衛報》記者說,簡.安德森對本書頗有微言,他說:「我的妻子說,你可以說這是一本由男性寫的書,可是,女性得另外寫一本這樣的書。」

七十年代,康福特在美國參與了不少嬉皮士的放浪形骸活動,常常刁著雪茄同大批赤裸裸的男女混在一起。他說,這是為了研究。一九七二年和九一年先後再出版的《性愛的更多歡樂》和《性愛的新歡樂》,或許是他為了自圓其說的產物。

這方面的盛名大大掩蓋了他其他方面的成就。

康福特自小就不愛受管束,常常逃學,頗為頑劣。他的基礎教育是靠當過教師的母親在家裡給他上課得來的。十四歲那年,自己學造炸藥,把左手的幾個指頭轟掉了。然而,他很有天聰,雖然沒受到正規教育,卻進入了劍橋大學的聖三一學院修讀自然科學,後來又到了倫敦醫院學醫。他對寫作非常有興趣,十八歲那年就以隨父親到非洲和南美旅行的體驗,出版了第一本小說《銀河》。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的反叛與反戰結合起來,成為和平主義者,而且傾向無政府主義,曾發起運動,反對濫炸德國。這段時間也是他文學創作的高峰期,有四本小說,兩個劇本和四個詩集產生,作品主要反映他的政治和人道主義觀點。換來的評價毀譽參半,有人把他捧為「他這一代中最有意思的作家」,也有人指他「從情緒到文字,越來越糊塗」。

他的無政府主義反戰思潮,可以從以下《沒有翅膀的勝利》一詩的片段窺見一斑:

世中只有一種自由
拉起叫做敵人的人的手
一起去找尋
每一個下令殺戮的咽喉

世上只有一種自由
教導你的孩子,讓他懂得
拉起每一個人的手
封住每一個要人服從的大口

世上只有一種自由
活於人世,不為人謀

另一方面,康福特沒有放棄醫學上的研究,寫了一本生理學和生物學的教科書,並在一九四七年取得生化學的博士學位。其後,他又對老鼠等動物的遺傳進行研究,在老年學方面取得開創性的成就。

他繼續在文學、醫學、社會運動上交叉活躍,期間的一段插曲,是一九六一年參與反對北愛炸彈浪潮的非法示威,與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一起被捕,同囚一室。在囚室裡,他教羅素唱北愛歌曲。

差不多同一時候,他對性學產生了興趣。他一九六四年到印度旅行回來後,通過翻譯,把印度著名的性愛經典《科卡.薩斯特拉》(Koka Shastra)介紹到西方。這為他後來寫作《性愛的歡樂》把下基礎。據說,《性愛的歡樂》其實是急就章之作,前後只花了幾個月。當然,這不算前期準備工夫。這可從書中大量引用不同地方的性愛術語語看得出來,其中有印度、中國、意大利、法國、克羅地亞等等的古怪名稱。

無論如何,由於《性愛的歡樂》影響廣泛,康福特的名字與「性」一字密不可分。只要在網上打上他的名字搜尋一下,就知這不是虛言。



三十年過去,人們對性的見解和感受,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從尼克.康福特能夠名正言順地為父親的書再版,和到英美各地作推銷宣傳就看得出來。

尼克.康福特目前是英國蘇格蘭事務大臣海倫.利德爾的政治顧問。以他這樣的身份,去推銷一本被人視作性愛手冊的書籍,有問題嗎?會不會影響英國工黨政府的形象?

尼克在進行這事之前,已知會了他的「老闆」和唐寧街首相府,據說不但沒有人反對,而且「樂見其事」。工黨政府之「開明」,是三十年前難以想像的。

書雖說是再版,但新版與三十年前相比有了不少變化。最大的變化在插圖方面。書仍保留繪圖精美的特色,但插圖都是已重新繪製。初版的繪圖,是繪圖畫家的「現身說法」,圖中人就是畫家與妻子。他讓攝影師先拍照,然後依樣畫葫蘆。圖中人於是都是當時的嬉皮扮相,男的最明顯,長髮蓄鬚;女的配戴著當時流行的手鐲之類飾物。新的繪圖自然把這些去掉,變得「現代化」。

內容也有增加。七十年代的性放縱,與當時的相對「安全」有關,一是各種避孕方法得到推廣,二是愛滋病未爆發。三十年間,西方在性這個範疇發生過太多的事情,舉其犖犖大者有:疱疹流行,愛滋大爆發,X級錄攝帶/碟氾濫,更年期賀爾蒙療法推廣,網上色情出現,克林頓醜聞,偉哥發明,等等。這些不能不影響世人對性愛的態度。書上對床笫間遇到的新問題都有涉及。

新版的《性愛的歡樂》會像三十年前那樣受歡迎嗎?暫時未知道。不過答案將多少能反映世人對性愛態度的變化。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粵語詞彙的特點

(二零零七年四月十九日於香港公職人員演講會)

如果有個北方來的朋友問,「廣東有條珠江,是否還有條牛河」,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哪裡有什麼「牛河」?但北方朋友的確經常見到莫名其妙的「牛河」字眼,而且是乾炒的。說到這裡,你一定知道,這是個笑話,它說明北方人多難明白廣東話──不但聽不明白,寫出來看一樣不明白。

為什麼這麼難懂? 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因為廣東話日常用語中,與北方話不同的詞匯可多達一半以上,弄得北方人走進香港或者廣州的食肆,連菜牌都看不明白,什麼牛河、及第粥、豬潤粥、炸兩、車仔麵、檸檳、西冷、多士,完全不知道是什麼。其次是語音,廣東話與普通話語音的差異更加高達七成。

有語言學家說,中國方言之間的差異,比歐洲各國之間語言之差還大,只是由於中國有統一的文字,各種方言才可以都叫做中國話。事實上,廣東話若寫成文字,北方人有可能以為是日文。難怪北方人叫廣東話做「鳥語」──不是人說的話。

廣東話的詞匯的確很有自己的特點,與其他方言、尤其是與北方方言不同。歸納起來,廣東話的詞有以下七個特點:
──單字詞多
──古漢語字詞多
──外來語字詞多
──特殊字詞多
──疊字詞多
──雙字詞常與普通話顛倒
──民間俚語/歇後語多

單字詞
單字詞各種方言都有,但廣東特別多。以頭部各部分名稱為例,廣東人說眼、耳、口、鼻、牙、舌、眉,而普通話說眼睛、耳朵、嘴巴、鼻子、牙齒、舌頭、眉毛。身上穿的,我們叫衫、褲、鞋、襪,北方叫上衣、褲子、鞋子、襪子。

古漢語
廣東話的單字詞多同古漢語字詞多有關。廣東話很多用語很古雅,例如這樣兩句話:「:甲:我鍾意行路,舊時,姑勿論返學放學都行。乙: 咦,咁豈不是好慳銀紙?」二十幾個字中,大部分都是古人的用話,例如鍾意、行路、舊時、姑勿論、咦(即:噫)、豈不是、慳、銀紙。這些用語,現代北方人都不用在口語中,或者很少用。這樣的字詞很多,如事頭、差人、牙煙、家生、水腳、髮陰、風爐、打甂爐等等。這還是能夠寫出來、可以辨認的字詞;只知其音,而一般不知其字的字詞就更多。

很多我們以為只有音沒有字、要自創文字來書寫的字,經專字的追查,其實是很久以前有音有字的,例如:
「d頭髮dum晒落嚟」的「髡」字,
「走走趯趯」的「趯」字,
「用說話dut人」的「咄」字,
「瞓得num」的「稔」字,
lieng仔的「身+小」字,
「肥tun tun」的「腯」字,
「猜ching tsum」的「澄鋹」等。

這些字都是古字,可以在古書中找到,但現在都沒有人用,或者音義都變了,只保存在廣東話的口語中。現在「香港造字集」中很多字,其實是不必造的,有本字。例如「嘅」字,《詩經》裡其實早就有了,不過寫作「忌」,「叔善射忌,水良御忌」(國風.鄭風.大叔於田)中的「忌」是也。

外來語
由於廣州過去是中國最大的通商口岸,各國的外來客商雲集,自然也就引入而且融化了很多外來詞語。香港把外語、主要是英文港化,又比廣州勝一籌。久而久之,有些外來語變得好像是廣東話的一部分,甚至是唯一的表達方式了,例如踢足球,如果不說「嘜住佢」不知怎麼說。

有些話如果不是有人追查出源頭,真不知是外來的。例如:巴閉(唐宋時起源於廣州,以外商頻呼Bapre, bapre(我的天)之故。

特殊詞匯
廣東話有很多詞匯是各個地方只有廣東這樣說,外地人在字義上難以猜想其意思。例如叻、削(d粉開得好「削」)、傑(呢鑊「傑」)、羅(羅味)、餸、撈,又好似八卦、吹水、扮嘢、沙塵、唔該、發矛、狼胎、為食、陰功、醒水。這些詞匯有些也可以追本溯源到很古老的源頭去,但其他地方都不這麼說了,認成是廣東話的特殊詞匯,例如long lai 其實是狼戾,古語有說「狼戾不仁」。

對同一個意思,廣東人常有自己的表達方式,例如「死」,廣東人有很多外地人完全不知所云的說法:香咗、tou咗、釘蓋、伸直、瞓直、拉柴、賣鹹鴨蛋、瓜老襯、瓜得、lum咗、攤直、褸蓆、收檔、仆街等等。

疊字詞多
各地方言都有很多疊字詞,不少是相通的,如軟綿綿、硬幫幫。但廣東話有大量本地化的疊字詞,如搞搞震、濕濕碎、黐黐地、立立亂、騰騰震、急急腳、岌岌貢、印印腳、擒擒青、疏寥寥、凍冰冰、黃金金、紅博博、青必必、甜爺爺、酸微微等等。

雙字詞常與普通話顛倒
這一類的詞不少,例如(括號內是規範漢語詞):雞公(公雞)、質素(素質)、宵夜(夜宵)、心熄(死心)、心甘(甘心)、人客(客人)、蹺蹊(蹊蹺)、私隐(隐私)、妒忌(忌妒)、演講(講演)、市集(集市)、訊問(問訊)、問答(答問)、符合(合符)等。

民間俚語多
中國各種方言都有不少民間俚語和歇後語,廣東的民間俚語和歇後語似乎特別多,而且非常有自己的特色。例如:講開又講,有冇搞錯,開講有話,好話唔好聽,阿崩叫狗,冇呢支歌仔唱,可惱也,妹仔大過主人婆,慳番啖氣溫肚,話事偈,水浸眼眉,定過抬油,睇餸食飯,一本通書睇到老,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之類。以上都很有廣州文化特色,可以品出南番順語言的味道。至於:蒙查查,燉東菇,入直路,自動波,自已執生,馬交朋友,難過中馬票,好過中六合彩,食皇家飯,就是香港的特產了。

歇後語多
廣東的歇後語很有地方特色,很多帶有明顯的珠江三角洲風情,而至今掛在大家嘴邊,例如:
山草藥——噏得就噏
田雞過河——各有各蹬
賣魚佬沖涼——冇曬腥氣
黃鱔上沙灘——唔死一身潺
老公潑扇——妻(凄)涼
老婆擔遮——陰公(功)  
屎坑關刀——文(聞)又唔得,武(舞)又唔得
鹽倉土地──又咸又濕
紙扎下巴——口輕輕
神臺貓屎——神憎鬼厭
神臺桔——陰乾
冇耳茶煲——得把嘴
牛皮燈籠——點極唔明
電燈膽——唔通氣
火燒旗桿——長嘆(炭)
飛機火燭──消魂(燒雲)
十月芥菜──起心
黃皮樹了哥──唔熟唔食
死人燈籠──報大數
以下的,你可能較少聽到:
冇柄士巴拉——得棚牙               
飛機打交──高鬥
火燒豬頭——熟口熟面
天堂尿壼──全神貫注
冇毛雞打交──啖啖到肉

以上所說的,只是廣東話詞匯上的特點。令廣東話與其他方言不同的,還有語音、語法等方面與眾不同的地方。這些都使北方人比較難學廣東話,而我們學講北方話反為較易。從這個角度來說,廣東人有自己的語言優勢。

粵語的源頭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十四日於香港公職人員演講會)



粵語的源頭,如果從空間或者地理上來講,很多人會直覺的想到廣州。

不錯,講粵語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廣州,所以很多人說廣東話的準確名稱應該是廣州話或者廣府話,而在廣東,說其他方言如客家話、潮州話的人很多。廣東人不是都講所謂廣東話的。

但看看粵語覆蓋的範圍,你就可能會有疑問了。

講粵語的人,主要居住在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這個範圍以廣州為起點,越過廣州鄰近地區,然後沿著西江逆流而上,三水、佛山、肇慶,一路進入廣西的梧州,再向南伸展到南寧,向北伸展到柳州、桂林。只不過,當地人不把這話叫做廣東話、粵語或廣州話,而叫白話。

在這個粵語區之中,廣州是「靠邊站」的。如果廣州是粵話的發源地,它的擴散為什麼是一路向西,而不是像墨水滴在紙上,向四周擴散呢?廣州為什麼不在粵語覆蓋範圍的中央?

粵語覆蓋範圍的中心點,大約在兩廣交界的地方,即現在的屬於廣西的梧州市和屬於廣東的封開縣之間,在西江的中游。會不會,廣東話是從這裡起點,沿著西江向東西兩端擴散的呢?



說到這裡,先岔開一下。中國很多地方的名稱以東西南北劃分,例如山東山西以太行山劃分,河南河北以黃河為界,湖南湖北以洞庭湖分隔。有沒有人知道廣東廣西是以什麼地方分界而得名的?廣之東、廣之西的「廣」是什麼?

「廣」真的代表一個地方,這就是廣信,一個在地圖上已消失的地方。廣東就是廣信之東,廣西就是廣信之西。

廣信究竟在哪裡?應該就在剛才所說的粵語覆蓋範圍的中心點附近,但準確的位置有爭議,屬於廣西的梧州說自己就是古時的廣信,屬於廣東的封開也說自己是古時的廣信,上月還舉行了第一屆「廣信文化節」,似乎想製造既成事實。

顯然,廣信有過顯赫的歷史和地位。如果不是,有什麼好爭?而這又同粵語的來源有什麼關係?




要了解廣信的輝煌,就要回顧一下嶺南的發展史。

早在戰國時期,嶺南一帶被稱為百越。越是泛指南方的少數民族,住在浙江的叫「於越」,住在福建的叫「閩越」,住在江西的叫「揚越」,住在安南即現時越南的叫「駱越」。

到秦代,秦始皇統一天下,亦控制了百越,並調派五十萬大軍到廣州一帶,於是廣州一帶便出現了一些說雅言的聚居地。所謂雅言,就是當時北方民族用來彼此溝通的普通話。孔子四處講學,講的就是雅言。

秦亡後,秦在嶺南的大將趙佗在番禺即廣州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歷時近百年。到西漢,漢武帝平定南越國,設立了「交趾刺史部」以管理嶺南各郡,刺史部的行政中心不是設在番禺,而是設在廣信。



為什麼漢武帝選中廣信為嶺南首府呢?

當時中原漢人進入嶺南,有三條路線,東線是海路,中線是沿著北江南下,西線就是西江。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從首都西安南下嶺南,西線是最方便的。

去桂林旅遊,很多人遊覽過靈渠,這是秦始皇留下的偉大工程,是一條連接湘江和灕江的運河,它貫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有了這條運河,由中原南下到嶺南,就不用翻越當時被視為天險的南嶺,可以從湘江接入灕江、桂江,桂江與西江主流匯合的地方,就是廣信。

廣信一帶本來就是古時百越文化較發達之地,加上東漢時中原文人學者紛紛南下到來設館講學,廣信於是便成為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重鎮。

這個局面維持了三百多年。這三百年間,中原的雅言以廣信為中心,成為嶺南的普通話,並且與古越語結合,形成了粵語。

在接著下來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一帶先有五胡亂華,後有長達二百餘年的南北分治,使中原語音大變,雅言逐漸消失。嶺南地區則較為穩定,雅言的語音體系得以保存,粵語與北方語言的分別也就越來越大。

同時,廣信的地位卻削弱了。漢末、三國時期,嶺南的行政中心一分為二,一個去了廣州。

至唐代,中原與嶺南的交通出現了一個重大轉變,進一步削弱了廣信的地位。出身於廣東的宰相張九齡一力要求唐玄宗開拓大庚嶺古道,以開化嶺南,唐玄宗於是把這件差事交由張九齡負責,張九齡用了兩年時間,把這條長八公里的古道擴建完成,為今天仍然存在的梅關古道。這條陸路於是取代湘江─灕江的水路,成為中原與嶺南的交通要道,它進一步鞏固了廣州的嶺南首府地位,粵語的中心也就遷移到了廣州。



如今,廣信連地名也不存在了,但它在封開留下珍貴的「語言化石」,就是保存著大量雅言語音和早期粵語語音的封川話,即是封開縣封川一帶的粵語。

據語言學家研究,粵語保存著古代雅言的大量語音。把中國的七大方言同成書於隋朝初年,即公元約六百年的《切韻》對照,保存這個音系最多最完整的是粵語。最明顯的例子是粵語保存著古代全套入聲(以p、t、k音結尾的字音,如合、佛、亦),而北方話已全無入聲,其他方言也不完整。

在封川一帶,古代雅言音系的因素,保存得更加明顯。例如《切韻》音系中一套濁塞音聲母,在我們講的粵語中也消失了,封川話卻把它完整保存下來。

從封川話可以看到,這裡一帶應當是粵語最初形成的地方,可以說是粵語的發源地。當然,更早的源頭可以追蹤到中原。



二千幾年間,粵語從時間和空間都經歷了很大變化,發展中心先是廣信,後是廣州。如今,有人認為這個中心又已轉移,來到了香港。因為在廣州,講普通話的外來人口越來越多,而年輕人在學校以普通話上課,很多廣東話讀音已不懂,也稱為廣府話的廣東話在廣州的地位已大不如前。當前,香港人講好廣東話,因而有了一種特殊的文化承傳的責任。

新聞外寫:藥物專利與非專利之爭


蕭雪樺(2002/12/31)
美國不少人在致力調低藥物價格,以利消費者,總統布什兩個多月前還為此提出了議案。這主要是針對大藥物生產商的專利藥物的生產權而進行的。可是另一邊廂,非專利藥物的價格近兩年多來大幅提高。在這場價格戰中,消費者最終得到多少利益,很受人關注。美國藥物生產商在世界市場佔了很大份額,美國藥物價格變動,受影響的不僅是美國的消費者而己,香港和很多地方的消費者都會被波及。受影響的,不僅是錢包,還包括健康。
美國的藥物就生產權利和價格而言,分為兩種。一種是專利藥物,它們是由某一藥廠研製出來的,註冊了專利,可以在專利期內獨家生產和銷售。它們都有自己的商標名。名字為市場需要而設定,比較好認易記。
由於是獨家生產,市場壟斷,專利藥物的價格總是很昂貴。生產商的辯解都是,研製藥物很花錢,而且風險大,沒有高昂的售價不足以彌補,也不足以鼓勵生產商去不斷研究和投產,以滿足人們保障生命、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
至於非專利藥物,價格廉宜許多。它們都是專利藥物的專利期屆滿後,生產專利得到開放,由原來並不擁有有關專利的藥廠生產的。這些藥物多數沒有品牌名,只用藥物的醫藥學學名生產,很多消費者可能不認識,但醫生都知道,是醫生的處方藥。
可以見到,兩種藥物之間,存在很大的利益矛盾。擁有專利生產權的藥廠,千方百計的保衛這權利;其他藥廠,則想方設法早日奪得生產權。兩大集團在美國展開了龐大的游說活動,拉攏政客支持,意圖在立法上保障自己的利益。
最近,白宮也介入了,布什提出了議案。這猶如火上加油,使問題益變得政治化。
目前的做法,對專利藥物生產有很大保護。某種專利藥物的專利期屆滿時,非專利生產商可以得到授權,按照專利生產的某些規定,生產某一專利藥物。可是生產商可以隨便想一個理由,指控非專利生產商違反規定,就能自動把專利期延長三十個月。不管這種指控多麼不合理,這延長可以自動生效。
通常一種專利藥物會涉及不止一個專利,專利生產廠於是可以逐個專利的糾纏下去,把專利生產期三十個月又三十個月的延長。
到這種糾纏完了,專利生產才正式授權予一家藥廠作非專利生產。這一非專利的「半壟斷」生產為期半年。行內人說,這是最賺錢的生意,同「印鈔票」差不多。這種「半壟斷」的藥品通常都賣很高的價錢,只要比昂貴的專利產品有一個相當的差價就可以。
「半壟斷」生產期滿之後,才是真正的開放生產,讓眾多的藥廠加入。非專利藥物的價格也要到這時才會真正便宜。
很長時間以來,美國就有人要求改變讓專利藥廠任意延長專利期的做法,參議院去年七月已通過了一個法案,要把自動延長限為一次。專利藥廠如要再延長,就得先說服法官才行。
國會的財政預辦公室估計,這麼一來,由於非專利藥物加快推出市場,消費者可以在十年內節省六百億美元。
正當參議院的法案有待眾議院審議和通過之際,白宮去年十月底也提出了一個類似的議案,主旨也是加快非專利藥物的推出,把專利藥物生產商的專利自動延長期限於一次,可是議案受到不少人的質疑,形成了一場政治風波。
最受質疑的,是布什和白宮突然提出議案的意圖。
這個議案在提出之前毫無跡象,可以說是一個突然襲擊。眾議院在十月間就參議院通過了的有關法案舉行聆聽會時,白宮都沒有透露一點口風。直到十月二十一日,距離美國國會的中期選舉只有三星期的時候,才突然拿出來,並大肆宣傳這會給廣大消費者帶來莫大好處。
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一著有政治計算的棋,目的是影響中期選舉的選民,助共和黨參選人一臂之力,也為兩年後布什爭取連任的大選鋪路。
加快專利藥物轉為非專利藥物生產,一向是國會主導的問題。對於國會的法案,白宮和共和黨政府一直處於被動,而且持反對態度,指法案過份嚴苛。白宮一下子高調的提出自己看來差不多的議案來,明顯是要爭取問題的主導權,讓人覺得白宮和共和黨政府才最關心消費者的利益。
白宮議案主要不同之處,一是沒有提出新的法律。白宮曾揚言提出自己的法律草案來,結果卻只是提出讓食品與藥物管理局修改相關的條例。這看似簡單,反而更繁複,非要兩年不能落實執行。其次是,國會的法案對生產專利藥物的大藥廠的專利藥物生產規管較嚴,使它較難排拒非專利藥廠的加入;一旦有藥廠貌視法例,執法也更嚴厲。白宮議案則寬鬆得多。
白宮辯解說,這是為了平衡雙方的利益,保證對大藥廠有充份的經濟誘因,以鼓勵它們繼續投下巨資去開發新藥物。
牽頭提出法案的民主黨議員,知道白宮的議案後立即大罵,指白宮的議案「是對消費者的侮辱」。還有議員質疑食品與藥物管理局是否有充份的法律能力進行有關的修例。有人說,這可能是一個陷阱,因為白宮提出的方法有法律上的疑點,大藥廠很可能就此提出訴訟,令白宮提出的修例無法生效。
一些議員的助手指出,大藥廠是共和黨議員的重要政治捐款來源,白宮惹不起它們,白宮的議案不過是虛晃的一槍。
正當非專利藥物的生產可能得到某種程度的開放之際,非專利藥物的價格卻悄悄的大幅漲起價來。消費者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非專利藥物的價格無疑比專利藥物低得多,而由於起點比較低,加價的幅度就大。近兩年來,美國非專利藥物的加價幅度比專利藥物大差不多一倍。
非專利藥物價格上升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二零零二年有不少藥物失去專利權而轉作非專利生產。如上文所述,初期生產的非專利藥物價格會較高。這趨勢看來還會持續下去,因為美國未來幾年裡還有多種很受歡迎的專利藥品會失去專利權。
另一影響市場的重要因素,是人們發覺,儘管非專利藥物的價格比專利藥物低,但利潤很可觀。從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到藥劑師,都越來越明白這是非常有利可圖的市場。其中一個原因是專利藥物的價格限制較嚴,非專利藥物則可以有較大的定價空間。另一方面,專利藥物價格高,進貨積壓的資金也大,相對之下,非專利藥物顯得本小利大,資金周轉快。這造成了非專利藥物生產商的連串兼併,結果是市場裡的競爭對手減少了,而價格也隨而上去。
據美國藥物資訊公司IMS的統計,兩年間,非專利藥物處方的平均價格從一二點七九美元上升到一四點七零美元,升幅為百分之十五。專利藥物的處方則從七零點七九美元升至七七點零二美元,升幅為百分之八點八。這價格是指每張處方平均花在專利和非專利藥物的開支。
一些很久以前就有非專利生產的藥物,也在這加價潮中搭起「順風車」來了。例如二十年前就生產的非專利鎮靜劑甲丙氨酯(meprobamate,專利商品名為Miltown),去年十一月突然從十二美分提價到九十九美分,加幅達七點二五倍。抗組織胺藥物異丙嗪(promethazine),去年年初每一千粒的售價是三十美元,最近已提價到三百零九美元,加幅超過九倍。價格已及以Phenergan品名生產的專利藥物的五成半。
目前,美國的處方中,專利藥物與非專利藥財約平分春色,但以費用計算,專利藥物大得多。去年頭十一個月裡,花在專利藥物的費用是九八六億美元,非專利藥物是一九四億美元。有專家估計,非專利處方未來兩年裡會上升到佔整體處方的三分之二。加上價格上漲,非專利藥物的市場之可觀可想而知。
美國放寬非專利藥物物生產是打著為了消費者利益的旗號進行的,可是消費者的得益有多大?藥物投資顧問美塔公司(Mehta Partners)的老闆維倫.美塔說:「消費者只得到一點兒利益。」

新聞外寫:納米泡沫有多大?

蕭雪樺(2002/12/16)

納米泡沫有多大?這不難算。一納米是十億分之一米,或者說一百萬分之一毫米,相當於十個氫原子排列起來的長度。納米大的泡沫,能有多大?

有人不那麼看,認為這可以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泡沫,就好像兩三年前的dot.com泡沫那樣,大得能吸進全球大量資金,大得一旦爆破,能給全世界帶來經濟大災難。

這裡說的,自然不是物理上的納米尺度泡沫,而是可能因為納米技術熱潮過度膨脹形成的經濟泡沫。

Dot.com的泡沫迅速膨脹,又迅速爆破,世人餘悸猶在。現在,納米熱潮又在形成了。

納米技術是指一至一百納米尺度內的相關技術。目前的電信科技術屬於微米(一百萬分之一米)尺度技術,隨著電信科技近年的突飛猛進,微米技術已接近極限,可能二零一二年就走到盡頭。科學家普遍預測,在二十一世紀,納米技術將成為主導技術,全面取代微米電子技術。這樣,認為硅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每兩年提高一倍的摩爾定律可以繼續有效。

在預見到納米技術的應用之下,科學家描繪了很多帶有濃厚科幻色彩的新產器:

l 又軟又薄可以穿身上、摺起帶走的電視機和電腦;

l 原子那麼小的「機械人」,能進入人體故超顯微手術;

l 納米級粒子將使藥物細胞在人體內傳輸更為方便;

l 砂子那麼大的電腦,能以紐扣電池運作幾十年;

l 納米布料能感應環境作出調節,讓人舒適無比,且能抵禦化學武器;

l 可以防化和清潔環境的過濾器。

對高新科技應用最敏感的美國國防部,已把納米技術列為最受重視的三大科研對象之一(其餘為防生化技術和高能激光技術)。五角大樓不久前宣佈,將會成立一個名為「軍事納技術學院」的專門研究機構,它會附設在某一所大學之內。五角大樓今年為納米技術研究的撥款為八百七十五萬美元;預料未來五年的經費會增至五千萬美元。

據一些初步設想,納米材料可以把士兵頭盔的重量減少四到六成;帳蓬的布料在破損後可以自動修補。納米材料會全面改革軍需品,深刻影響士兵的生活和作戰。

這些「科幻」產品仍是遙遠的事,但只要留意一下身邊,納米技術似乎已伸手可及了。在大部分人仍不知納米為何物的時候,打著納米招牌推出的產品越來越多。正在舉行的香港工業產品展覽會上,有人在推銷據說能殺茵防臭的納米襪子。深圳有人在向愛靚的女土販賣納米化娤品。更神奇的是,廣州出現了宣稱能治百病、甚至能「增強女士防匪徒強暴能力」的「納米水」。納米仿佛成為了dot.com之後另一個可以點鐵成金的時髦百搭牌。

最使人不安的,正是這種「超前」的納米大普及。

什麼都「納米」起來,同納米技術的定義有關。大家都在說納米技術,但彼此心中的納米技術的界定不盡相同。嚴格的納米技術,是指以納米尺度部件操作的技術,這尤其是指電子方面的技術。到目前為止,這樣的技術還沒有產生,或者說還有達到可以實際應用的水平。

這方面的最新發展,相信是硅谷IBM阿馬丹實驗室在十一月底宣佈取得的新成就。他們的研究人員幾經艱辛,通過搬動一氧化碳分子,造出了原子尺度的邏輯閥門,形成計算的基本元件。這很令人興奮。理論上,它可以代替目前芯片內的晶體管,大大縮小芯片的尺寸。

可是,這同實際應用還有可望而不可即的距離。不錯,這開關可以操作。它由原子排列而成,運作時就像倒骨牌一樣,一個一個原子倒下來。要命的時,一個原子的倒下要花五分鐘,而且要在直空和超低溫的環境進行。

相信不少讀者會記得,IBM曾經發出過一個令全世界驚訝的研究成果,就是靠搬動原子,砌出IBM三個字母來。全世界的傳媒爭著登出了這三個字母的照片。記得是什麼時候的事嗎?──十二年過去了。

從砌出原子商標到造成原子閥門,納米技術大有進展,但進展一點不像納米泡沫的膨脹那麼大。IBM和惠普都為納米技術花上很大氣力,IBM的方向是以碳納米管取代晶體管中的硅,惠普則在與洛杉磯加州大學合作,試圖在記憶芯片中採用分子開關。

現在的問題不是能不能做得到,而是什麼時候做得到。樂觀的估計是十至十五年。較保守的說法是,納米技術目前不過處於微電子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水平,這意味著可能還要二十年以上才能市場化。

不管怎樣,市場已熱起來。這又要回頭說到納米技術的定義問題了,現在多數人說的納米技術是較廣義的納米技術,就是把所有與納米尺度物料有關的都稱為納米技術。目前市場上大大小小的所謂納米產品由此而來,消費品、工業用品、化妝品、藥品,以至食品。其中的確有採用了納米材料而改變了產品性質的,而玩弄噱頭、招搖撞騙的也不少,例如所謂「納米水」。這些產品五花八門,源流不同,沒有多少關連,要加以約束不易。這同也在迅速發展的生物技術形成了很強烈的對比。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最近報道,國際間廣泛認同的說法是,納米技術未來十年會涉及一萬億美元。難怪各大國──從政府、企業到學術界──都不敢對這門新技術怠慢,慎防在新世記的知識經濟中吃虧。會議開得不少,有具體計劃和產品的卻不多,拿出來的很多不過是包裝過的研究經費申請計劃。美國有一個專門投資發展納米技術和電腦軟件的風險投資基金叫拉克斯基金(Lux Capital),它的創辦人之一約什.沃爾夫不客氣說,有些納米企業其實是大騙子,根本沒有真正的納米產品。他甚至說,目前能在納米技術上賺錢的,只有組織納米會議的人。

已有不少人就納米技術可以形成新泡沫提出警告。另外,還有一些人從其他的角度提出質疑,擔心這種新技術會對人類社會帶來不良後果。其中自然少不了環保人士。加拿大一個環保組織去年夏天已拿出報告來,要求納米材料必須先通過環保審查才能應用。美國休斯敦太空中心一個組織正在著手研究碳納米管對人體的影響。碳納米管可能是納米技術的基本材料,它可能進入人體,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據說,初步研究結果顯示,大量吸入碳納米管有危險。但也有研究說,在實際應用中不會有問題。

工業革命以來,大量新技術的應用給人類帶來了此前難以想像的財富,改變了社會面貌,但也帶來了不少從環境到人心的破壞。納米技術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主導技術,難免不令人戒懼。寫過《朱羅紀公園》小說的米切爾.克賴頓(Michael Crichton)已拿納米技術作題材,寫出驚慄小說《獵物》(Prey)。小說中威脅人類的不再是龐然大物恐龍,而是納米機器人,它們神不知鬼不覺的,像病毒一樣侵入人體內。據說,小說己在拍電影。電影放映時,相信納米技術這名詞會更為人所認識。

不過,納米技術既將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對它的認識,不應僅限於字面而已。

新聞外寫:地球如何避過此劫


蕭雪樺(2002/11/22)

很多人,甚至不少科學家,認為這是杞人之憂。

可是,這委實是遲早發生的事,本世紀內可能不發生,甚至這個一千年中也不發生,但下一個世紀、下一個十千年就不會發生這樣的大災難嗎?只要用望遠鏡看看月球上的「麻子臉」,就不敢說地球一定比月球幸運了,儘管地球比月球多了大氣層的保護。

這裡說的是近地物體──主要是小行星──可能對地球的撞擊。

如何避免地球受到這可能滅絕性的打擊?一些科學家已展開認真的研究。

茫茫大空裡究竟有多少對地球有威脅的星體?科學家有兩個估算方法。一是直接向天空觀察,看偵察到多少可能與地球軌道相遇的小行星和彗星,然後作出估算。另一個方法是以月球作參照,從月球表面的痕跡計算它曾經受過不同大小的星體多少次撞擊。根據第二種方法,月球在形成的三十三億年裡受到直徑一公里以上星體的撞擊一千至二千次,五百米真徑以上星體的撞擊四千至八千次,五十米以上星體的撞擊五十萬至一百五十萬次。從地球與月球大小的對比,可以粗略知道地球受到的威脅有多大。

地球上的傷痕,很多已被撫平,但還是有跡可尋。一些給巨型小行星撞擊留下的巨大「天坑」仍然歷歷在目。最大的一個位於南非,直徑三百公里,足可以放在一個海南島。那是二十億年前留下的。很多科學家相信,恐龍六千五百萬年前突然從地球上絕跡,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半陷入海中的巨型深坑,相信就是那一次撞擊的遺跡。它的直徑是六十五公里。

無論向天還是向地,研究越深入,越叫人對天外的威脅憂心。雖然或然率很低,但由於它的破壞力極大,大得足以叫人類像恐龍一樣滅種,這怎能叫人安心?

國際間,頗有一些杞人憂天的科學家,他們包括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等等。他們認為,有責任喚起各國政府的注意,使他們起碼要為這個問題動一動腦筋。

科學家、科幻小說家、荷里活電影創作人早就動起腦筋來了。問題似乎並不難辦,不少人很快就想到,用核武器把有「敵意」的天體轟掉就是了,可以發射導彈、飛船,也可以派人降落到小行星埋下核彈。但當科學家們坐下來細心思量,發覺事情複雜得多。

華盛頓大學的霍爾薩普爾教授研究過這樣的「地球保衛戰」,認為並不可行。這樣的轟擊可能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轟擊朝著地球飛來的小行星,結果可能把它炸成幾大塊,但碎片繼續飛向地球,不但不能消除危險,反而造更大威脅。

讓核彈在小行星身邊爆炸行嗎?爆炸的威力可能改變小行星的飛行軌道,讓它偏離飛往地球的航向。也不行,因為近年的研究發現,小行星多是鬆散的集成岩結構,是個千蒼百孔的天體,就像海綿那樣,它可以把爆炸的威力吸收、卸除。

科學家想出另外的方法,捨剛取柔,用「陰力」把來勢汹汹小行星推走。他們根據牛頓力學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定律,利用太陽能,改變小行星的運行方向。

問題是如何使力了。構思中的方法有點像科幻小說家的天馬行空。

例如,在小行星上安裝一個巨型的揚塵機,可以是以電磁作用的輸送帶,把小行星上的塵土搞個天地變色,以把太陽的能量緊緊吸納,提高溫度,形成力量。也有科學家構想,用巨型的太陽能收集器或者聚光鏡來給小行星表面加熱,以形成塵霧。

不過,如果小行星是那麼千蒼百孔的話,這些機械如何能在上面穩固下來好好操作是個問題。

最「異想天開」的,可能是亞利桑那大學的斯皮特爾博士。他提出,把小行星塗上黑色就可以了。

這裡所說的,其實都是利用雅科夫基效應(Yarkorvsky effect),改變小行星的軌道。美國的《科學》和《發現》雜誌最近都刊登了文章,介紹這一構想。

雅科夫斯基效應是俄羅斯工程師雅科夫斯基約一百年前首先提出來的,他提出了光子的力學作用,認為陽光照射在一個微小的星體上,星體受熱,把熱力再輻射出去時,會產生輕微的反作用力;這力雖然很輕微,但在長時間的作用下,可以改變星體的軌道。

小行星都是一些型狀不規則的小星體,受熱不平均。當這效應發生時,小行星會旋轉起來。以原來軌道為平面,軸心垂直,如果旋轉是順時針方向的,它會慢慢朝太陽的方向靠攏;如果是逆時針方向,就會偏離太陽。

八十年代時,科學家發現人造衛星的軌道常常有計算之外的偏差,這偏差最後從雅科夫斯基效應找到解釋。現在,有人想到利用這效應來控制或改變小行星的運行方向,就是給小行星塗上黑色,讓它多吸收陽光,從而多輻射熱力,製造反作用的推力,影響它的運行軌道。

可是,說來容易,操作極難。首先是,要很多塗料才夠給小行星化一個靚妝,運輸是個大問題。其次,小行星的質量不大,地心吸力很小,塗上去的塗料可以附著在小行星的表面上嗎?這可能先要把小行星表面的塵土層除掉。

這不是片時三刻可以完成的工程。關鍵其實是,小行星襲擊的預警期會有多長。現在的認識是,沒有三十年不行。假若只有一二十年話,就只能出動核武器了。可是以目前的技術水平,斷斷無法提早三十年偵察到會撞向地球的小行星。

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五百年內不會有能力把會撞向地球的天體化解。那麼,五百年內小行星撞地球的機會有多大?一個答案是千分之八,這比中六合彩的機會大得多。但願這是誤算。

新聞外寫:低碳減肥贏第一仗

蕭雪樺(2002/11/12)

這是第一場正面的較量,三十年來被視為異端的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贏了。《華盛頓郵報》上的標題是: 一比零,低碳減肥法勝。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美國人戰後以來,飲食習慣上正好是這樣來回折騰。七十年代以來興起的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法,最近不但受到質疑,而且被指是近二十年來癡肥為流行病的罪魁禍首。剛好相反的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則受到推崇。

上述的一比零戰果,就是一場高脂低碳與低脂高碳兩種減肥法實驗的結果。

這結果是十月底在「美國飲食學協會」年會上公佈的。這個實驗招募了五十三名身體健康的三十一歲至五十九歲女子進行,她們分為兩組,在六個月內分別依照兩個減肥法節制飲食。低脂高碳的一組,每日吸收的熱量只有三成來自脂肪。高脂低碳的一組,按照數十年來以提倡這種減肥法知名的阿特金斯(R. Atkins)醫生的飲食法控制飲食。

結果是,低脂一組平均減肥約十磅(約四點五公斤),其中約一半來自脂肪的消減。低碳一組則平均減肥達十八點五磅(約八點四公斤),其中約十磅由減少了體內脂肪取得。

單從這結果來看,勝負是明顯的,可是主持實驗的辛辛那提大學副教授邦尼.布雷姆仍然態度審慎,認為未能就此對一直以來富有爭議性的低碳高脂減肥法得出過多的結論,因為這仍然屬於時間較短、人數較少的實驗,只能說低碳高脂減肥法可以在短期內減少脂肪,有助減肥。他強調:「我們不能單靠這一個實驗,推薦人們採用阿特金斯的飲食方法。」

在美國,阿特金斯的名字是同他提倡的減肥飲食方法相提並論的,阿特金斯就等於低碳高脂飲食法。香港一些人把他的飲食法簡稱為「食肉減肥法」,把重點放在高脂一頭,但這種飲食法的重點應該在低碳的方面。它的著重點也不在短時間內減少了多少體重,而在於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的體重緩緩下降的適當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然後長期堅持下去。

它分作四期,規定頻為嚴格。第一期,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限為二十克,約相當於一個不大不小的蘋果,但吃的應是無澱粉質蔬果,要求高營養、高纖維,持續至少兩個星期,直至體重開始下降。第二期,增加碳水化合物食量,每天食量增加五克,第一周是為二十五克,第二周三十克,直至體重下降停止;然後把這個每天食量減少五克,作為長期的每天食量,目的是使體重穩定、持續地緩緩下降。第三期,在減到一定的體重後,把碳水化合物食量再提高,每天食量增加十克,維持一周,再增十克,再維持一周,如是者把體重下降速度再減至非常緩和。第四期,至此,應已找到每日碳水化合物進食量的平衡點,可長期堅持下去。

阿特金斯自一九七二年出版《阿特金斯的飲食革命》以來,成為一個很受爭議的人物。爭議的焦點不在低碳,而在高脂。他提出,只是做到低碳,怎樣高脂、大飲大食都無妨。當時,美國戰後以來富裕起來的社會開始發現國民越來越肥胖、膽固醇越來越高、心臟病威脅越來越大,國民的飲食習慣正受到各方的關注。阿特金斯提倡的飲食法立即被視為異端,引起一場大爭論,美國醫學協會帶頭大肆抨擊,阿特金斯為此要到國會為自己辯護。

大爭論的結果是,高碳低脂派佔了上風,成為美國官方提倡的飲食法,這就是我們習見的所謂金字塔食譜,金字塔的底部是高纖高碳食品,頂部是高脂高膽固醇食品。底部的食品應多吃,頂部的食品應少吃。

三十年裡,這被視為金科玉律,且被推廣到國際去。可是,最近五年來,美國一些關注飲食的學者開始懷疑這是否真的不可置疑了,且敢於冒大不韙,研究起低碳高脂這種被視為邪說的飲食法來了。

連哈佛公共醫療學院營養部主任沃爾.威利特也敢站出來表示支持,頻叫一些人驚訝。他的權威性使人們不得不對問題作認真的思考了。

美國正在進行一項迄今最全面、耗時最長的飲食研究。它搜集了差不多三十萬人的健康數據,至今已耗資一億美元。威利特實際上是這個研究計劃的發言人,他指出,這項研究的數據很明顯的與低脂有益健康之說相牴觸。他並認為,癡肥成了流行病,是由偏面以為脂肪都不好、偏面誇大脂肪的害處造成的。

威利特等研究人員指出,「低脂就是好」這一假設已被時間推翻了。因為美國當前的癡肥浪潮,正好是在提倡低脂高纖飲食法之後、從八十年代開始出現的。據美國健康統計中心的統計,在六十和七十年,美國人癡肥人口的增長率一直保持穩定,每年增長百分之十三到十四,但到八十年代,癡肥率一下子大幅提高了八個百分點之多。到八十年代末,差不多每四個美國就有一個屬於癡肥。二型糖尿病患者八九成有肥胖問題,過去主要在成年人有這種病,現在兒童患上已不是稀奇事了,因為超重的兒童多了兩倍。

在美國各方二十年來不斷努力提倡健康生活、提倡低脂高碳食品之下,美國人的一些健康指標是改善了,例如膽固醇的水平下降了,吸煙人口大幅減少了。可是心臟病的發生率並不減少,這同癡肥人口猛增有很大關係。

在越來越多人對低脂高碳產生懷疑的同時,阿特金斯推出了新著《阿特金斯的新飲食革命》,中國內地很快就有了譯本,香港也有人提倡起「食肉減肥法」來了。但這是否減肥的「真理」?且聽聽專家的話。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營養學診所所長詹姆斯.希爾審慎地指出:「對於減肥,我們所知仍然非常有限。我得承認,我們仍然不知道什麼方法減肥最好。」

新聞外寫:性從二元到多元


蕭雪樺
(2002/10/31)

世界越來越複雜,本來簡單的事情不再簡單了。

上帝造物,本來只賦雌雄二性,不是雄就是雌(當然低等動物是有雌雄同體的),造人也在造了雄的之後,再捏一個雌的。可是當今世界中,這兩性之間還有許多游移的、異化的人。他們對與生俱來的或雌或雄軀體不滿意,出現意識與軀體的不協調。在世界日益鼓勵個性張揚之下,這些不滿益趨成為社會問題。

美國印弟安納大學的歷史學教授喬安妮.邁耶羅維茨(Joanne Meyerowitz)最近出版了一本關於變性的書,她是歷史學家,說的當然是變性的歷史沿革,書名叫做《性變:美國的變性歷史》(How Sex Changed: A history of Transsex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書中闡示,在社會不斷演變下,性的含義包括男性、女性、性別等的含義也在變化,與幾十年前、百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這不過是美國近期出版的多本關於性別異化的新書中的一本。其他還有《正常》(Normal),這是小說家兼心理治療師艾美.布盧姆(Amy Bloom)寫的。她利用職業的便利,採訪了許多為本身性別身份而困擾的人,他們有變性人、易裝癖者、兩性人(兼有兩性性器官),還有在這疑惑中始終不知自己雌雄何屬而認為自己是中性的人。

新書中有一本是傳記,名為《乏於細節》(Scanty Particulars),作者是雷切爾.霍爾姆斯(Rachel Holmes)。書的主人公是英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詹姆斯.巴里醫生,「他」是英國維多亞女皇時代的一名著名軍醫,以手術利索、準確知名,而且對公共醫療很有貢獻,第一例剖腹產就是他做的。當「他」從軍五十幾年後死亡時,人們卻才發現「他」原來是女兒身。

還一本是小說《中性》(Middle Sex),作者杰弗里.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講的是一個從遺傳學上說是男性,但有兩性性癥的人的故事。

幾本書差不多同一時候在美國出版,反映出性別異化和變性已成為廣受注意的問題。

本世紀之前,無論歐美,性別是簡單的二元問題,不是男就女。到了十九世紀末期,佛洛伊德等心理學家出現,打破了這簡單的劃分。他們提出,每個人實在都有雙性的遺傳,人的性取向存在於一個連續統一體的雌雄兩端之間,最終是這個人佔支配地位的性取向的表現。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出現了性解次的高潮。性別從簡單的二元化走向超二元。在西方歷史上,不乏撲朔迷離的雙性人,但直到一九一九年,才有第一間專門為雙性人服務的醫院出現,這就是柏林的性學學院。一九二三年,「轉性」(transsexual)這字出現了,第一個在生理上把一個人的性別改變的手術,一九三零年在德國進行。翌年,有關的醫生發表了第一篇關於變性手術的論文。手術非常複雜,涉及男女內外性器官的切除、重造以至移植。

美國要到一九五二年才出現第一個變性人,他是美國大兵喬治.喬根森,但手術是在歐洲的丹麥做的。他的大膽行動在美國發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美國的變性手術漸漸多起來。當時,一些人央求醫生做手術不果,不惜自掄刀斧,發生過不少駭人聽聞的血淋淋悲劇,有人自宮,有人請身邊的人動手,有人在廚房的桌子上把乳房切掉。最神奇的是一名決心要由男變女的人,由於沒有錢請醫生做手術,便自學醫術,學會如何麻醉、下刀、結紥、縫針,而他竟然真的自閹了。

到一九六六年,由女變男的富翁理德.艾歷克遜捐錢開設了約翰.霍普金斯性別診所,專門進行變性的手術。這可以說是美國變性史上的里程碑。當時一下子就引來二千人求醫。

變性手術如今已不新鮮、變性人之多已難以計數。前年(二零零零年),相對於歐美比較保守的韓國,甚至有人把變性手術過程放在網上直播。但為什麼一些人會有不聽「上帝的安排」而自己扮演上帝角色的強烈願望,還是個難以圓滿解釋的問題。

很多專家認為,這主要是心理問題,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得到調整。早在一九六二年,加州大學便成立了「性別身份診所」,重點是給一些被認為有性別異化傾向的孩子作行為治療,以讓他們重新回到傳統上認同的性別身份上去。

類似的「治療」涉及心理分析、催眠、厭惡療法和電擊療法等。但事實證明,療效並不大。認為軀體性別與精神性別錯配的人,即使在「治療」後有所好轉,問題仍是難以根治。

他們面臨的問題是不同程度的「性別煩躁」(gender dysphoria)

當人們認識到不能在性別上作男女的簡單二分之後,對性有了新的不同概念。比較籠統的「性」(sex),包括生物學的性和行為上的性。生物學上的性,由基因、性器官、激素(賀爾蒙)等物理標記來決定。「性別」(Gender)的確認就不像「性」的確認那麼簡單,這主要是一個社會上或者法律上的標籤,以界定你是屬於男性還是女性。有人說「性別」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因為環境和社會關係的變化逐步形成。此外又有「性向」(sexuality),這主要是指行為上的性別取向表現。

如今,科學家、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比較接受的共識是,一個人的性向是由「心理上的性」或「性別傾向」造成的,而「心理上的性」或「性別傾向」很可能是由激素或基因引起。這含糊的共識顯示,專家們對這問題仍然沒有十足的把握。

然而,如何決定雄雌或性別呢?醫生可以改變一個人物理上的性標記,但可以決定一個人是男是女嗎?

即使進行了手術,變性人始終難以確認自己的性別身份。一些人在變性之後,與原性的人發生性關係,那麼,他們是同性戀者嗎?他們有些認為是,有些認為不是。有人認為自己非男非女,屬於第三性,是中性人。

可是在法律上,還沒有非男非女的中性地位。英國是目前歐洲唯一在法律上容許進行變性手術的國家,但法律滯後於醫學,法律並不承認變性之後的性別。男變了女,法律上,「她」仍是「他」。可以預料,由此引起的問題將越來越多。一些變性人開始就本身的地位挑戰現行法律。英國政府已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專門就此進行研究。

美國的醫生在進行有關手術時,也有法律上的顧忌,擔心會有一日被控訴,因為英國普通法禁止殘害有可能參軍的男性。

世界上有多少人變了性?難有明確的統計。據荷蘭一九九三年的一項統計,在一萬二千名生為男性的人中有一服食激素以求變性;生來是女而求變男的,三萬人中有一人。這並未包括接受手術的人。

肯定的是:性,不再是簡單二元的了。

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

信筆留情13:頂這天 補那天

XX:

聽說你毅然放棄工作回家相夫教子,我十分驚訝,但我知道,美國近年越來越多女性好像你這樣「返樸歸真」來了。《紐約時報》日前一篇關於這個潮流的報道說到,這些女性很多是好像你這樣擁有高等學歷的女性,而且還很年輕呢。

很巧,聽到你的消息的時候,我正好思考著「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問題。三八婦女節剛過的第二天,我參加了一個聚會;當中,一位在香港警界奮鬥多年、擁有相當高階級的女士作了一個準備得很好的發言,概述了女性在當今世界的地位,正反兩邊都談到了。接著的其他發言,談到了不少事業有成的女性,還提到一個很令女性驕傲的趨勢:香港就讀的大專學生當中,女性比例越來越高,一九八七年只佔不到三分之一,現在已高達55.2%。這其實是世界趨勢。美國二零零四年25到29歲的女性當中,31%擁有學士或以上的學位,而男性只有26%,相差竟達五個百分點。

這樣趨勢展示了一個前景:女性社會地位繼續提高是必然的。當然,由於男尊女卑的傳統思維仍有很大影響力等因素,女性要在社會上層與男性平起平坐,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在聚會上,我沒有說話,只是默默的聽著。你知道我不愛說話,「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嘛!但我的腦子一直在琢磨著「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句話。

這句話裡的天是哪片天啊?顯然,這是指標誌著社會地位的那片天,即是就業、事業的那片天,是家門以外的那片天。以前,這片天是男性的世界,婦女在這片天中沒有地位,經濟因此不能獨立,其他的地位也就無從提高了。於是,馬克思主義認為,「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把那裡的半邊天頂起來。

從這個意義來說,中國婦女的地位最高了,女性就業率高達96%,只比男性低兩個百分點,半邊天庶幾可以頂起來了。歐洲最高的丹麥也不過是75%,美國更只有62%。

問題是,這片天是不是覆蓋了整個天下?天外有天啊!家裡的那片天怎樣了?

當婦女都像娜拉那樣出走、到社會上頂起那半邊天之後,本來主要靠她們支撐的家裡的那片天,出現了力量的真空──起碼是支撐力削弱了。不幸不可避免,在很多地方、很多家庭,天塌下來了,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我們都認為單親家庭是不幸的,但如果雙親家庭裡的雙親是雙職工,在家裡都不能承擔應盡的職責,一加一不等於二,可能只等於一,這與單親有多少分別?

我不是主張婦女返回廚房去,而是希望反思那個「天」的涵義,尤其是要重新放眼家庭那片天。在一些女性社會地位、教育地位已相當高的地方,更加要去反思。這不僅是女性的問題,也是男性的問題。倘若女性在外面頂起了半邊天,還要頂起家裡那片天,那不是大半邊天都讓女性頂起來了?男士們不是太窩囊了嗎?

要補家庭那片天。但這不能僅旨望女媧,還要靠伏義。

要兩全其美委實不容易,但是有樂觀因素的,其中之一,是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工作效率提高,越來越多工作可以遙距完成了,在家裡辦公非常方便。美國已出現了幾乎所有員工都在家裡上班的公司,員工有女的,也有男的。

所謂「成功女性」不該只是指事業有成的女性,我希望社會──首先是女士們──要對這有個新的定義。你正在以自己的行動這樣做了。我祝福你,更祝福你的另一半和你的小孩,我真為你們高興。

雪樺
06年3月14日

信筆留情21:雅俗互參自古然

XX:

上星期和你聊起雅與俗的界定、界限,還有些話沒有說完,今天就把話題再續下去。

雅與俗,在我看來,就像太極的黑白兩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不斷相互轉化,有俗而成雅的,也有雅而變俗的,只要沒有湮滅,就有機會向著對立的另一方轉化。

看看中國的古典詩詞,孔老夫子選編的《詩經》,千百年來是讀書人的必讀書,誰個今天捧起來吟誦,那份古雅沒得說,不是讀唐詩宋詞可比。可是《詩經》裡的篇章,不過是當年村野男女的民謠,不是要傳之久遠的微言大義,歌之詠之的是塵俗瑣細,男女私情。《鄭風》有這樣的詩句:「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相藏。」像這樣露骨寫偷歡苟合情事的詩篇,書中並不少。

《詩經》的年代,民智不高。越千年至宋,中華文明歷漢唐之大盛,詩雖衰微,詞則大放異彩,文人士大夫都以寫得一手好詞為貴。但誰都知道,詞其實亦發端於民間,文人也來湊熱鬧,當初不過作為歌筵舞榭、茶餘酒後的消遣,寫的盡是艷事閑愁,可謂至俗,不登大雅之堂。經過其後的發展,再經千年沉澱,宋詞才有今天與唐詩並稱的地位。

小說何嘗不一樣?四大古典小說,起碼三本是市井通俗讀物。即使俗如《金瓶梅》今天也成為大學裡的學術研究對象了,早些年在內地,要高貴的高級幹部,才可以讀足本版本呢。如今,事物更新、演變速度加快,小說的雅化也快多了。金庸的武俠小說面世還不到半世紀,已經成為「經典」,催生出「金學」了。

俗而雅化,固然可喜,雅而俗化又如何?也不乏可喜的演變。我知道你是喜歡巴赫的,還給我送過一只巴赫的鋼琴賦格曲。我可要介紹你看看一《搖擺巴赫》的DVD,這十七世紀古典音樂與二十世紀爵士音樂的踫撞,是二零零零年萊比錫巴赫音樂節的現場錄音錄影。那些流行與古典音樂大師們無門戶成見,只為追求音樂新意的真誠,叫人感動。

芭蕾舞也有這樣的創新。那天看到一輯關於當今最出色男芭蕾舞蹈家帕特里克.杜邦(Pactrick Dupond)的電視片,這位繼雷里耶夫之後傲視芭蕾舞壇的法國人得到的一個評價是:「他的舞蹈很快受歡迎,是因為帶有流行文化的元素。」

就是字詞方面也有這樣的演變,很多方言口語字詞經過一段時間的流行之後,會堂而皇之的成為書面語──也算雅化吧?香港的通俗口語,不少就經歷了這樣的「磨煉」,給收進了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據我手上的二零零二年增補版《現代漢語詞典》,附錄的「新詞新義」就有大量香港詞:扳平、補倉、菜單、炒股、充電、穿幫、打卡、當紅、放水……。

其實,這樣的轉化,古人早就注意到了。清人范寅在《論雅俗字》一文中有這樣的論斷:「今之雅,古之俗也;今之俗,後之雅也。與其雅而不達事情,孰若俗而中肯綮乎?」真是高見。這不是泯滅了雅俗的界限了麼?界限還是有的,不好輕易,或以個人喜好,以一個俗字打倒別人的愛好就是了。就算是俗,還有通俗、俚俗、粗俗、低俗、媚俗、傭俗的細微分別呢。生於塵世,不染點俗氣,就人氣也沒有了,誰修得如此道骨仙風?就是劉忠德老先生也還未修得到呢。

雪樺
06年4月25日

信筆留情20:是雅?是俗?

XX:

謝謝你傳來那封給前文化部長劉忠德的網上公開信。我曾在報上看過有關的報道,現在看到公開信全文,關於公開信作者對劉忠德言論的不滿就更了解了。現在有著全國政協常委兼科教文衛體主任頭銜的劉忠德,是怎樣召開說明會來借批「超女」現象貶抑「俗文化」、提倡「高雅藝術」,我不大清楚,因此不好也跟著對劉忠德月旦一番。可我剛巧在香港一連兩晚看了兩台演出,連繫到這場雅俗文化之爭,一時間竟弄糊塗了,不知自己究竟愛的是雅還是俗。

我第一晚看的,是阿根廷「探戈激情」(Tango Passion)探戈舞團在香港大會堂的演出。這是一個享譽世界的探戈舞團,除了舞蹈員,還有現場伴奏的樂隊和歌手,到過柏林的德意志歌劇院、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劇院等高級演藝場所演出。近年,標準舞在香港大受歡迎,其中拉丁舞又以節奏明快、舞姿奔放特別多人學跳,而拉丁舞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探戈,難怪這次的演出很旺場,票早就賣光了。

我特別留意到,觀眾真是男女老幼都有。上年紀的觀眾多並不出奇,活躍標準舞舞池的大多是他們。年輕人不少則有些奇怪。標準舞現時也是體育舞蹈,正在向年輕人推廣,可能因此多了年輕愛好者吧?日本影片《跳跳舞談談情》大概也起了一些推動作用。

無論如何,探戈是屬於高雅藝術吧?是所謂Ballroom Dance,在歐美,是到大酒店舞會跳的舞。可是追本溯源,探戈來自社會最下層,是在阿根廷開發初期,在苦悶的水手和妓女在陰暗的酒吧和妓院跳開來的,後來傳到巴黎,跳上了上流社會,但至今保存著大膽「激情」的特點,難怪演出的宣傳也用上「性感撩人」這些煽情字眼。

第二晚去看的,是進念.二十面體演出的所謂大歷史話劇《中國失敗總記錄》,是一台根據黃仁宇著名的《萬曆十五年》一書改編的實驗話劇。把這樣一本「大歷史觀」的書改編成為話劇,不容易,效果怎樣是我最想知道的。結果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好。

但這不是我在這信裡想要深入去說的,我要說的是劇裡的一場戲中戲,崑劇《牡丹亭》的折子戲「驚夢」。崑劇是起源於元代的古老劇種,一度是華夏劇壇之首,如今雖已知音者稀,但卻以高雅、古雅而大受海內外知識界雅愛,不管是唱腔、音樂、曲詞、身段、舞蹈,都受到推崇備至。

我對崑曲沒有特殊愛好,對它的韻味,並無特別感觸。那晚看戲中戲才真正看了由南京特邀來的崑曲藝術家演出的崑劇。令我感興趣的,是崑劇在極雅當中保存著極俗的東西。且聽杜麗娘白:「哪裡去?」柳夢梅唱:「轉過這芍藥欄前,緊靠著湖山石邊,和你把領扣鬆,衣帶寬,袖梢兒搵著牙兒苫也。」如果把這些雅詞翻成白話,那不成「黃色小曲」了?

你看,這究竟算是雅還是俗?老實說,我真難下一個判斷,劉忠德可以嗎?我看也難。公開信最後有幾句拿他老人家調侃的話真到位,信說:「最後還希望您不再擔任『中國汽車形象大使選拔賽』、『全國房地產模特大賽』之類活動的評委,因為這些活動在我眼中比『超女』更加低俗、更加有害青少年的成長、更加有辱藝術之名。」

雅與俗這個話題要說的還挺多,這次就在這裡打住,下回再說吧。


雪樺
06年4月18日

信筆留情38:露臍之美與醜

XX:

有一次提到肚皮的問題,不想你竟然問到,露臍裝可不可穿。咳!這不是可不可穿的問題,而是適不適宜穿的問題,露臍裝加低腰褲更加要千萬慎重。

我從露臍裝風靡開始,就認為這是穿衣者最需要有自知之明的服飾,尤是東方人。直到如今,我仍然發覺,穿這種品味不高的服飾者,十之九以上穿得不好看──應該說,不適合穿。即使是西方人,多半也是穿得醜態畢現。

這涉及兩個問題,第一是腰好不好。

楚王愛細腰,是有道理的。腰本來可觀處不多,但位居戰略要沖,承上啟下。腰,所以為「肉」之「要」者也。沒有細腰的襯托,再可觀的上下圍也要失色。如今要露,即使無大可觀,亦不可難看。大姐小姐們偏偏以為,既無足觀露則何妨露之,於是就紛紛自暴其醜了。

腰乃要肉,卻不可多肉,以細為要,以小為美。細小之餘,尚要富彈性、夠柔靭。否則,立姿尚可藏絀,坐姿就難遁原形了。前面的肚皮,兩側的贅肉(那真是橫肉)都在自己看不到的情況失了位。有時候,一些看來千嬌百媚的「美媚」也這般失態,真為她們難堪。

有說十八無醜婦,可是露臍裝卻常常可讓十八姑娘也醜態百出,這可是青春少艾之輩不盲目可恃者也。

第二個問題,是黃金律的問題。

黃金律是個很神奇的比例。十七世紀德國著名天文學家開普勒(Kepler1571-1630)說過,幾何學有兩件寶,一是勾股定理,二是黃金律,如果把勾股定理比作黃金礦,黃金律就是鑽石礦。黃金律也叫黃金分割,是1比1.618的比例,即0.618。用簡單分數表示,大約是三比五,五比八,八比十三,十三比二十一……。

你看過《達芬奇密碼》,應該記得蘭登在哈佛大學講黃金律之神奇的情節吧?我們身旁處處可以找到美妙的黃金比例,包括在我自己的身上,其中最重要的,是身材的比例,即肚臍至腳底與身高的比例。這個比例越接近1.618越完美。但一般人下身都稍有不足,東方人的身材更是這樣。跳舞為什麼要踮起腳,女人為什麼要穿高跟鞋(中國以前是扎小腳),不就是為了彌補這個缺陷?

露臍裝為了露臍,配搭上低腰褲偏偏反黃金律而行,讓下身的比例看起來更短,這怎麼能好看。不光女孩子這樣,男孩子那種美國黑人源自街頭的籃球裝、街舞裝也是這樣。這真是「不知好醜,只追潮流」。為什麼讓人覺得醜?違背了黃金律嘛。

雪樺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日

信筆留情37:土得掉碴的阿寶

XX:

你知道阿寶嗎?不知道不要緊,我剛買了他的第一和第二個CD專輯,看什麼時候借給你聽聽,或者,你乾脆到網上去尋找一下,到他的歌迷會網站下載聽聽。

我是年初在央視除夕晚會上知道這個「土得掉碴」的歌手的,我和其他朋友一樣,認為阿寶是這次除夕晚會中最大的發現。他和幾個男聲名歌唱家──有美聲的、有民族唱法的──合唱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他高起碼一個八度的歌聲一出來,這個站在一旁的高瘦小子馬上成為台上焦點。他的形象,就和他的歌聲一樣,跟其他西裝甲履的歌唱家不同:頭扎白羊肚毛巾、光著膀子身穿羊毛皮背心、腰扎紅腰帶,還留著點山羊鬍子。你萬萬想像不到他看似營養不良的胸腔怎麼可以發出那麼高亢激越的歌聲。

他歌聲野性,粗獷不羈,又高又尖,不像唱,似是喊,像吼秦腔。他的聲音有時候就像嗩吶,高亢而霸氣。這樣的歌聲需要大舞台,不要牆壁的包圍約束,要以藍天作穹隆,以溝壑為聽席才過癮。你聽過他唱的《信天遊》,聽過他的山西、陝北民歌,會發覺那些由流行歌手、學院歌手唱的西北風,就好像白開水之於茅台。

這樣的歌聲,在現今的舞台上很不入流。一對比,其他的歌聲馬上顯得蒼白無力,難怪阿寶唱了二十幾年(他十多歲就出道到處落班唱民歌)到處踫壁,因為其他專業歌手都不歡迎他,不願意跟他同台唱歌。他因此只能走南竄北,沒有長期「音樂戶口」。音樂學院也不歡迎他,因為他的唱法「不科學」。

不管科學不科學,阿寶近年有機會登上中央電視台之後,終於熬出頭來了,今年出了CD,還有機會出國獻唱。他的歌聲一定會令外國聽眾耳目一新。他的第二隻輯裡有一首英文歌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我在目錄上看到這首歌就發笑:「搞什麼噱頭?」可是一聽,卻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阿寶唱的是一個爵士版本,他的黃土高原風味竟然與不羈的爵士味道跨界衝擊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花火,儘管他在刻意學好英語發音中把字咬得太死了,令人不舒服,而且唱腔太多是他人,少了自己的發揮。

民族的與爵士的相踫撞,有時的確會產生好效果。加拿大藉二胡手高韶青一系列爵士化的民歌小調就很令人喜愛,且帶出了潮流。我接觸二胡很多年,看了他的演出,仿佛重新認識了二胡。

一個好的音樂家,就是有這的本事,能把你根深柢固、先入為主的印象扭轉過來。在懷舊浪潮中,原人原聲金曲是個賣點,我也愛聽這樣的金曲,但也喜愛聽新的演繹。例如,騰格爾唱的《贊歌》原型歌曲,就能讓你對這首因《東方紅》紅透全國的歌曲有個全新的認識,讓你知道什麼才叫原汁原味(說不定還有更原汁原味的還未聽到)。

對於器樂曲,我也喜歡聽新的改編、新的演奏、新的創作。但唱也好、奏也好,失望的總是居多。阿寶卻是我要向你推薦的,如果上網看看他講他的歌唱生涯的坎坷,了解他對晉陝民歌的感情,你會更喜歡這位不算太年輕的歌手。

雪樺
06年9月13日

信筆留情36:巴士?地鐵?

XX:

聽說你想知道,為什麼我不喜歡坐地鐵而喜歡坐巴士。我沒有認真想過我是喜歡巴士多一些還是地鐵多一些,但經你這麼一問,我倒是發現,我是有偏好的。

說得清楚一點是,我並沒有對某一種交通工具有偏好,而只是在決定出門要坐什麼之前,較關注怎樣可以不浪費車上的時間,就是坐在哪一種交通工具上可以好好看書。

真的,我不大喜歡坐地鐵。因為車廂一般都擠滿了人,難得有座位。就算有座位,你也坐得不舒服,不能好好埋首書裡。你看,座椅硬磞磞的,周圍的人進進出出,晃來晃去,還有談話聲、廣播聲、軌道聲。但只要能夠坐下來,我都看看書,讓眼睛有個著落──這總比老是落在眼前不知道是誰的、難看的肚皮上好。

不管怎樣,這樣看書很不愜意。說是香港人不愛看書,可我經常注意到,地鐵上閱讀什麼的人真不少。上下班來回中環的地鐵上,站在密麻麻的男女當中,總可以找到好幾個捧著什麼來看的,多是看報紙、雜誌、文件、漫畫,但一定還有一兩位是捧著書看的。我真想知道,他們看的是什麼書? 這些人不少還是站著看的。

相比之下,坐巴士好多了。上下班,如果不是要保證時間或者發現交通混亂,我都坐巴士。座位是有保證的,尤其是上班,我提早出門,人不太多,車又剛從總站出來,一定能坐得舒舒服服。十五到二十分鐘的路程,不算長,夠我好好看幾頁書。這樣,一天看半小時到四十五分鐘的書,就有保證了。算算,一年下來,不少於一百五十小時。近年來看的書,很多就是在巴士上完成的。

我喜歡走路,以前上下班都是走路;我也喜歡看書,現在上下班都是看書。走路是少了,可是沒有虧欠。

來回深圳,我也喜歡坐巴士。以前愛坐車到屯門再去皇崗,去屯門一段路,路好,風景好,安安靜靜坐在巴士上層看書,偶爾舉頭遠眺海天,是一種享受。後來有一天,這種享受粉碎了──巴士突然「嘮嘈」(RoadShow)起來。現在改乘直通巴士,倒也不錯。

在城市裡,幾乎每個人每天都有一兩段時間擠在交通工具上,少者一小時,多者兩三小時。如果每個人都能好好利用這些時間,一個城市一天可以增加多少效益?曾在BBC上聽說,有人在上班的火車上開課,有興趣的人每天按時登上某一班列車某一節車廂,就可以聽課。這真是節省時間──節省生命!──的好設計。這比為了個人增值下班之後趕去什麼地方上課不知強多少倍。香港可以有這樣的安排嗎?其實可以的,離島早上去中環的渡輪最值得這樣做。如果有高人在長洲某一超市貼出船上小組開課的告示,一定有人報名。

曾經有一回,我還真想過搬到長洲去住,為的就是想早晚在船上好好看看書,上下班不浪費時間。那時候不在中環上班,這只能是夢想了。

交通工具,我還是喜歡地上走的、海上遊的,至於地下鑽的,走長途的確快捷方便,但車廂的環境不如意。你小時候總不肯坐地鐵,喜歡坐巴士,因為喜歡趴在窗上看外面走馬燈般的世界。地鐵的窗外總是黑洞洞的,小孩不喜歡,成年人就喜歡嗎?我聽一位做地鐵司機的朋友說過,不斷的「漆黑前路」,會造成精神問題。

經你一問,和自己的梳理,我發覺的確喜歡巴士多一些。想想上班繁忙時間,幽暗地洞中車廂裡密集排列著的男男女女,景象多怪異、可怖。

雪樺
2006/09/06

信筆留情35:改善環境是時候了

XX:

你到珠三角地轉了一圈回來,對當地的環境污染大吐苦水,我一點不驚奇。我跟你一樣,對那裡從天上到地下的污染很難過。說香港的空氣污染嚴重,廣州一帶可怕得多呢。香港還有海風吹來重見藍天的日子,廣州四面八方吹的都是污煙瘴氣,哪天能見藍天白雲?早幾年,一位廣州來的朋友遇上香港藍天的好日子,驚訝地說:「香港的天空真藍得可愛。」現在南來自由行的內地朋友,相信也有不少這樣的驚嘆,儘管香港的空氣污染已成為國際話題了。

珠三角的情況,其實也就是所有地方經濟發展下環境惡化的寫照。它之所以特別顯得嚴重,是因為發展特別迅猛之故。它四分一世紀的變化,比很多地一百年的轉變還大。脆弱的生態環境可受不了這麼激烈的折騰。

不少人早就警告,要汲取西方「先發展,後整治」的教訓,不要重蹈覆轍。可是,這似乎是一個規律,是一道難以踰越的關口。一個個地方,還是在智者的示警聲中掉進了污染的泥沼。

對於這個規律,庫茲納茨環境曲線(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可作說明。這是美國已故經濟學家西蒙.庫茲納茨(Simon Kuznets)的研究成果,是一條倒U型,或者說鐘型曲線,要顯示的是經濟發展與環境的關係。

這條曲線先徐徐上升,然後放緩,再徐徐下降,顯示一個地方的環境會先隨著經濟發展而受到破壞,但到了某一個程度,就會慢慢逆轉,也就是慢慢好轉。

這並不難理解,任何貧困地方當初最迫切要求的是改善生活,發財第一。這時候,保護環境等忠言,即使聽進耳去,也無能為力。要做,哪來資源?直到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人民富足到了一定程度,覺得要愛護環境了,事情才有轉機,而這時,也有資源可以調配去進行綠色工程了。

逆轉到什麼時候才會發生?據說是在人均生產總值達到五千美元的時候。

我把這同香港作了對照。以當時市價計算,香港是在一九八三、八四年達到這個經濟水平的,這正是香港製造業大舉北上,迅速向服務業轉型的時候。隨後,香港人的環境保護意識到了九十年代才漸漸高漲起來。

珠江三角洲各城市到什麼時候會有這樣的覺醒?現在該是時候了。據二零零四年的數字,東莞的人均生產總值已突破八千美元,廣州、深圳都過了七千,中山、佛山、珠海也超過五千了。事實上,這些地方從政府、輿論到個人,都開始察覺,光有錢而沒有好的環境是不行的,弄不好,連命都保不住,談何享受?

不過,對於庫茲納茨曲線,國際間仍有不同意見。有些學者認為,經濟好了,環境不一定就會變好,不同污染物反映不同的事實。例如,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與曲線吻合,而林木砍伐、二氧化碳則不吻合。況且,經濟全球化帶來了新情況,發達國家紛紛把污染(如垃圾廢料)輸出,大大扭曲了真實情況。

但我還是相信經濟發展可以帶來環境改善的,因為一般來說,衣食足了,才會使人更珍惜良好的環境。你說是嗎?

雪樺
2006/08/30

信筆留情34:空氣差,香港人怪誰

XX:
難得你對香港的空氣質量那麼關心,也難怪,香港和國際傳媒近期對香港的報道,相當大部分是針對香港的環境素質,特別是空氣污染問題的。

是的,香港的空氣不夠理想。香港一些人老是怪罪於北面的珠三角地區,但我認為,要怪的主要是香港人自己。

香港人並不是一向都重視環保的。和所有地方的人一樣,香港人在經濟起飛的的年代,即五六七十年代,根本沒有什麼環保概念。那時,香港剛剛發展起製造業,工廠大廈到處林立,誰都顧不上污染不污染。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可以在新蒲崗、長沙灣、葵涌,甚至港島的鰂魚涌、柴灣等地方,看到當年惡劣環境的遺痕。至於荃灣被漂染廠染黑的河溪,都被蓋上,沒有什麼痕蹟留下了。

如今,這些工廠不見了,但並沒有消失,只不過都搬到了不遠的珠江三角洲去。香港則逐步轉型成為服務業佔了近九成的亞洲國際都會。香港的環境保護意識,也打從這個時候開始,隨著八十年代以降國際上對環保醒覺,逐步建立起來。

香港的經濟轉型很成功,製造業差不多空洞化了,保留下來的也是乾淨的。可以說,香港在把製造業北移的同時,也把巨大的污染源北移了──而且擴大了。

此話怎說?

港商北上,不只是把廠房北移,而是把生意做大。一九七九年,香港只有212萬勞動人口,製造業佔91萬。如今,港商在廣東就建立了五六萬家企業,聘用了一千多萬工人。如果同一九七九年相比,單是從工人數量比較,香港的製造業就擴大了十多倍,等於在香港的北面建立了十多個製造業的香港。如果要責怪珠三角的高速發展造成了香港的空氣污染惡化,香港人該怪誰?!即使不能說港商的工廠是罪魁禍首,總可以說他們要負重大、以至大部分責任吧?

就算在香港本身,香港人也在大量製造污染。香港作為繁華都市,人均消耗能量比鄰近城市都高。不必看數據,看看港人自豪的夜色,看看路上的汽車(每輛都裝上冷氣),看看每家每戶(即使是公屋)的冷氣機就可以知道。

你要他們少用點冷氣、少用點汽車嗎?對不起,這是生活質素問題,不可以妥協。

不要以為香港空氣總是灰濛濛的,天色不再藍了。我家陽台有很好的景觀,可以俯覽維港。每天,我都愛在那裡靠著欄河坐坐,能見度高時,可以望見十四公里外的汲水門大橋。七八月裡,香港白雲藍天的日子佔多,為的是風多從南中國海吹來,我幾乎日夜都可以隐約見到汲水門大橋高高的身影。但要知道,當我們為維港上的藍天喝彩的時候,並不表示我們的污染消失了,而是海風把我們嚴重的污染吹到深圳,吹到珠海、東莞等地去了,就像當年港商把製造業帶著污染遷移北上一樣。

要解決香港的空氣污染問題,不能只從香港本身著手,要從已是唇齒相依的大珠三角全局著眼,但不管怎樣,香港人不要老是埋怨別人,埋怨政府,他們本身要負很大的責任。

有興趣回來走走嗎?如果趕在秋冬之前,你是有很大機會欣賞到非常漂亮的藍天下的維港,和每顆燈光都璀燦晶瑩的維港夜色的。

雪樺
2006/08/23

信筆留情33:一本上榜二百周的書

XX:

剛聽到你那邊在兩隻野天鵝的身上發現了H5N1禽流感病毒,你報告的郵件也到了。看來你真的很關心──也很擔心──這個發展。可以放心的是,美國發現的這個H5N1和亞洲、歐洲等地方發現的並不一樣,並不致命,不必像這邊的大開殺戒。

對來自動物、禽鳥的致命病毒這麼緊張是否過分了,至今仍然很有爭議。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人類中殺人最多的流行病,都是從動物傳染過來的。人類與馴養的動物關係非常密切。可以說,沒有這些家畜如豬、馬、牛、羊、雞、犬等,人類沒有今天的高度文明,儘管人類為此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

開一個簡單的清單吧:麻疹、肺結核,來自牛;天花,來自牛或其他攜帶親緣病毒的其他牲畜;流行性感冒,來自豬和雞;百日咳,來自豬和狗;惡性瘧疾,來禽鳥,可能是雞鴨。

這些病不是原來就存在於有關動物中的,如果不是人類把它們馴養了,然後大批圈起來飼養,這些病培養不出來,成不了流行病。動物的馴養促進了農業發展(提供了動力、肥料等),使人類人口猛增,形成密集居住環境,進一步製造了病菌和病毒的溫床,進而在人類中形成大規模流行病。這都首先發生在歐亞大陸,並成為歐亞文明、特別是歐洲文明征服你那邊的所謂新世界的犀利武器。

這些流行病在歐亞大陸長期肆虐,已在人群中培養出相當的免疫力,但新世界的人群如印第安人等完全沒有抵抗能力。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西班牙人到來大肆殺戮。你可能不知道,西班牙人帶來的病菌殺死的人更多呢。據最新的估計,當年美洲的人口比歐洲少不了很多,但現在還有多少土著人口?有一個很驚心動魄的例子:海地本來有八百萬印第安人,到一五三五年,即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四十三年,當地的印第安人人口減到零!

來自動物的流行病伴隨著人類戰爭大開殺戒的悲劇,直到現代還在持續上演。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流行性感冒殺死了二千一百萬人,比直接死於炮火的人還多。

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這為流行病造就了更好的大流行環境。來自猴子的受滋病已對人類作了重大驚告。

以上都是我從剛開看過的一本書《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中看來的,我找了好久才從深圳買到這本的上海譯本,順此推薦你也一看。這真是一本好書,它把人類的的在各大洲的文明發展史以清晰的思路梳理了一次,回答了一個很多人都悶在心裡的謎:今天歐洲文明雄霸世界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是那裡的人聰明些嗎?看過這本書,你會發覺,我們對自己的過去是多麼的無知。

這本書叫做《作物、病菌與槍炮》會更恰當些,更能反映所涉內容與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

我方才上《紐約時報》看了一下,在它的平裝版非小說類暢銷書榜上,這本書排第十三位;更要知道的是,它已連續上榜達199周,差不多四年了。榜上緊接著的,是作者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的姊妹作新著《Collapse》(台灣有個譯本叫《大崩壞》)。

該打住了,上網看看對這本書的評價吧,我相信你會喜歡的。

雪樺
2006/08/16

信筆留情32:國際視野

XX:

很同意你關於香港傳媒──準確一點說應當是中文傳媒──上國際新聞報道的觀察,香港的傳媒的確太不重視國際新聞報道了,這同香港作為國際都市的地位非常不相稱。

不錯,香港是國際都市,這可以從很多方面得到印證。相對於內地的城市,相對其他國家的一些城市,外國人來到香港,會得到更多方便,更加自如。這裡的飲食、語言、交通、娛樂、資訊、買賣等等,對外來者都百般便利。香港人經常以具有國際眼光自詡,大概香港的環境使他們容易覺得,香港既然是國際社會的一部分,個人又會點英語,工作或許與外國沾上邊,閑時還看看「西片」,有國際眼光不是自然而然的嗎?

可是,香港的報章與免費的電視、電台,不反映這樣的事實。一致的是,國際新聞聊備一格,所佔的篇幅、時間都非常有限。即使一些並不以草根階層為對象的報紙,也非常吝嗇國際新聞的篇幅;如果不是發生了非常重大的新聞(通常是負面的),國際新聞不會放上A手紙。當然,也不能絕對化,A手紙也常常會花重要篇幅去登外地消息的,但那多半是稀奇古怪的花邊新聞。這等於宴會上把甜品當作大菜了。電視、電台就不必說,一般情況下,整天的各個新聞報道時段的國際新聞報道加起來不會超過三十分鐘。

一名當過記者的香港議員曾譏諷亞洲電視快變成中央電視台了,這話足證此人之無知,也太抬舉亞洲電視了。以節目的多元化、視野、人才、素質各方面來說,香港有個中央電視台這樣的電視台才真是港人之福呢。

對於香港報章庸俗化,香港的傳媒人有一個很大的擋箭牌,就是報紙也是商品,現在是所謂「商人辦報」的時代,讀者愛看什麼我們供應什麼。這真的悲哀。即使在西方,有江湖地位的大報,儘管老闆是從商人的角度去經營,掌管編輯部是絕對不會是商人,而是有良知的文化人。兩者的分別,是有沒有本事和勇氣去引領讀者。讀者的口味一定要知道,但讀者的口味是有限的。一個大廚如果不能煮出超越顧客口味的菜色,讓顧客得到意想不到滿足,會是個好的大廚嗎?以讀者的味作擋箭牌,不過是無能的辯解。

李歐梵曾在報章專欄中抱怨,在有七百萬人、號稱國際大都市的香港,中文報紙的國際新聞版竟然只佔不到兩頁,其中還包括不少花邊新聞;而且中文報章的文章看後毫無印象,「學不到嘢」。他於是只好去看英文的《國際先驅論壇報》、《金融時報》。

我大有同感,要學到新知,要引起思考,要擴闊視野,香港的中文報報章太令人失望了。

英國學者、中國科技史權威李約瑟到晚年仍然記住中學校長常常對他說的一句話:「要以廣闊的視野思考問題。」李約瑟說,「中國科技史」這一研究課題就是這種思考方法的最好實例。我也做過國際新聞的工作,這工作的最大收穫,是擴闊了我的視野;至於以這樣的視野去思考問題,我仍然在學習。

你仍在做這方面的工作,視野應該比我更廣闊。祝你的思考有更大的收穫。

雪樺
2006/08/09

信筆留情31:無的放矢的抗議

XX:

你傳來「抗議聯合國廢除繁體字」的網上簽名信,我仔細看過了。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有冇搞錯呀?

不是說聯合國有沒有搞錯,而是發起這項抗議的人有沒有搞錯,怎麼會為一樁子虛烏有的事賣這樣的氣力?你啊,可別湊這個熱鬧。

早一陣有媒體說,聯合國「決定」2008年起取消繁體中文字,不再繁簡並用,而只用簡體字了。這其實是一條假新聞,根本沒有其事。真實的情況是,聯合國早在一九七一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之後,即「自動」採用簡體中文作為五種官方文字之一,只有原來的中文文件仍為繁體文本。

香港的媒體在報道有關「決定」時很賣力,但到須要澄清時,就得過且過了,似乎只有少數媒體作了更正。這一點不奇怪,是媒體的一貫作風。

可這就害苦了一些人了。至今,在網上仍見到由此而起的「繁體保衛戰」吶喊。於是,你也莫名其妙地接到、又傳來了抗議簽名信。

你可能是一時昏了頭了,你只要認真想一想就會同意:以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會容許中文──聯合國五種法定語文之一──不同於它的法定語文嗎?很難想像中國會為此啞忍三十幾年。

對於不少人對繁化字的感情,我是很能理解的。我學中文也是始自繁體字,沒有正式學過簡化字;後來愛好書法,觀覽、下筆的自然也多是一些人所說的「正體字」。但也正因為這樣,我對中文字體的流變多了一些認識,對於簡化字的「出現」絕不奇怪,或者難以接受,反而覺得理所當然,如水到渠成。

就我所見,反對簡化字,或者表示抗拒、不看簡化字書的人,其實都沒有真正接觸和了解簡化字和簡體字(指歷來在民間存在的大量方便書寫的字),而是很輕易的就相信簡化字破壞了中國文字的傳統的一套講法。

有一點事實是必須知道的。當年簡化漢字從一開始就定下這樣的原則:約定俗成,述而不作。因此,所謂簡化,不過是一次對早已存在的俗寫字、異體字──主要是簡體字──的大規模整理。據《宋元以來俗字譜》所載,宋元明清十二種民間刻本的簡體字有6240個,分屬1604個繁體字。簡化字表的二千二百餘個簡化字,就是根據這些字,再根據古字、草書楷化、偏旁簡化等方法整理出來的,沒有創造發明。這些簡化字中形聲字佔了78.4%之多,因此一點不出奇。這比例同《說文解字》的82%差不多。

至於說簡化字破壞了文字的表義結構,使中文學習更困難,這就太無稽了。中國文字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字形變化非常大,要了解每個字的表義結構,是專家的事,絕對不是學中文的入門之道。老實說,我這方面的知識很少。最近在書店看到有兩三本這方面的新書,一本還是端典一位漢學家寫的,像是看圖識字啟蒙書,解釋一些中文字的字由來,每本好像都只涉及百來個字。我拿著翻看了一會,最後還是沒有買。我看,大概更沒有人會為了學好繁體字去買這些書的。

其實,簡化字中不乏表義更清晰的字,如「尘」(塵)、「从」(從,兩人相從)、「众」(眾,人三為眾)等。

我知道你並不抗拒簡化字,只是對繁體字太有感情而已。讓他們並存好了,繁體字有存在的價值,簡化字有存在的需要。

雪樺
2006/08/02

信筆留情30:每天至少喝八杯水?

XX:

你素來特別重視健康,對喝水就比別人來得認真。我最近看了一些關於喝水的材料,得趕緊向你「匯報」一下。

英國《衛報》上一篇關於喝水的文章,引起了我對這個問題的興趣。我到網上找材料進一步了解,才知道跟《衛報》那篇文章持相同觀點的大不乏人。他們都質疑:8 x 8 喝水方式有必要嗎?所謂8 x 8 就是每天至少喝八杯水,每杯八安士,即相當於每天至少喝一點八公升清水。

《衛報》的文章,我已經摘譯交到《大公園》,你不妨找來看看。

你記得是什麼時候知道每天至少要喝八杯水保持健康這個說法的嗎?我自己是記不清楚了,反正是不太久以前的事,七八年吧?這好像是一下子吹起來的,看報、看電視、聽電台,總會遇上哪一位「權威人士」──很可能是對健康問題特別有心得的名人──提出忠告:每天至少要喝八杯水。於是全世界都相信這是「真理」。

我一直在犯愁:用的杯是什麼杯啊?是喝功夫茶的杯還是喝啤酒的杯?好像沒有人願意詳細說明。也不太有人進一步解釋,喝其他飲料算不算,咖啡、茶、汽水、老火湯等等。還有,食物比如果菜裡的水分算不算?

這個世界的確有人提倡「飲水治百病」,有人還用這個作書名出版了專著。很多宗教都視水為淨化的媒體,你知道《聖經》裡提到水有多少次嗎?442次。美國一些邪教更誇大水的淨化能力,讓信眾喝清水──裡面有教主注進的什麼「能量」──清除體內的邪毒。篤信者送命自然不足為奇了。

大力提倡多飲水的人相信要飲的應當是清水,因為他們是基於排毒的概念而這樣提倡的,而只有純淨的清水有強大的排毒功能。所以他們有意無意的都讓人相信一天至少要喝八杯的應當是清水。我見到一本書提出,每天至少三次(早上,下午三時,晚上九時)一次過喝五百毫升清水,三次之間還應斷斷續續的喝一些水。這樣喝水,加上食物裡的水,一天要去多少回廁所才行?

這個說法是怎麼形成的?美國達特默斯醫學院(Dartmouth Medical School)生理學系一位學者寫了一篇題為「每天喝八杯水有科學根據嗎?」的長篇論文,並在不少同事的協助下尋找此說的「始作俑者」。結果是,起源無法確定,但最有可能的是著名營養學家弗雷德里克.斯特爾(Frederick Stare)一九七四年與人合著的《良好健康之營養》(Nutrition for Good Health)一書。書裡提到:「一天要喝多少水?這通常得到不同生理機制的良好調節,對一般成年人來說,大約是每天六至八杯,可以是咖啡、茶、牛奶、軟飲品、啤酒等等。生果蔬菜也是良好的水源。」

論文作者指出:一、這只是隨便的意見,並未說明有科學實驗根據;二、「大約六至八杯」與「至少八杯」大有距離;三、斯特爾認為其他飲料也算在內,8 x 8 之說只提清水;四、斯特爾提出飲水建議的同時指出「這通常得到不同生理機制的良好調節」,而8 x 8的倡議者通常說,等到生理機制作出調節,人已脫水了。

案情大白。叫人越喝越多水的各種「忠告」,相信不過是在世人日益關注個人健康的潮流下的以訛傳訛之辭。我還相信,這是瓶裝水生產商在背後推動的。我勸你,不必手不離瓶了,更不必飲昂貴的蒸餾水。你試用蒸餾水淋花、養魚看看會有什麼後果?

雪樺
2006/07/05

信筆留情29:並非「扶碌」的經濟學

XX:

暑期到了,有什麼度假的安排?你當教師,這一個多月該有比我多暇餘,儘管我也知道,在目前的制度和境況下,教師們的暑假已不盡是暑假,很多日子是要返校工作的。

無論如何,應該趁這個時候輕鬆輕鬆、換換腦筋吧?去旅遊是最好的,人到了外地,最能把工作和生活的煩惱都拋開,放鬆自己。你和我一樣,出去旅遊一定要帶備一樣東西──一本好書,一本可以在旅途上的空檔中打發時間的書。我給你介紹一本非常適合在這個時候看的書──Freakonomics。

這個書名由作者杜撰出來,是freak和 economics 的合體字。內地的中譯本書名叫《魔鬼經濟學》,香港則有人稱之為「扶碌經濟學」。以「魔鬼」名之,大概是借用《魔鬼字典》之義,但容易使人誤會以為故作驚人語之作。「扶碌」是香港人弄出來的怪詞,意思接近於「蒙混」;兩字雖然音近於freak,但更叫人以為這是胡混的產品了。

Freak 是異想天開的意思,我以為,把freakonomics 譯為「另類經濟學」會比較合適。

這書是芝加哥大學年輕經濟學家史蒂芬.列維特與《紐約時報》記者史蒂芬.都伯納(Steven D. Levitt and Stephen J. Dubner)合寫的,或者應該說是列維特提供意念、思路和材料,都伯納執筆的作品。

你不要一看到經濟學這三個字就退避三舍,這書充其量只能說是一位「不安本分」的經濟學家以他的經濟學分析頭腦探討某些社會問題寫成的文章,一共是六篇。文章沒有統一的主題,完全可以獨立成篇,你愛從哪一篇開始讀都可以。這書沒有經濟學的嚴謹系統,也沒有經濟學書籍慣見的數學算式。可能作者知道,霍金寫《時間簡史》時有人警告過他,只要寫上一條算式,就會嚇走一半讀者。結果,霍金真的沒有寫上算式,而這本講艱澀尖端科學理論的書居然暢銷全世界,創下了奇蹟。

有人說,讀Freakonomics有如讀偵探小說,會被不斷出現的新「情節」吸引而追讀下去。這是真的。它不斷帶領你從一個問題進入到另一個問題,每一個發展都引人入勝。在這過程中,一個一個被稱為「傳統智慧」的觀念被打破,讓你驚奇。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經濟學家寫散文、雜文成為潮流了,我近些日子就看了好幾本這樣的書。例如,名為《生活中的經濟學》的就有兩本,一本是諾貝爾獎得主加里.貝克(Gary S. Becker)夫婦合著的,一本是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到美國當訪問學者時寫的隨筆,都以日常生活問題作切入點。香港張五常教授的雜文結集不但暢銷本地,在內地也賣得火爆,並帶動一批年輕的經濟學者紛紛拿起筆來,因而結成合集的《經濟學帝國主義》已出版了很多集。

這樣的書暢銷正好反映,經濟學與人們息息相關。經濟學就其本義,其實是研究人的行為的學問,是行為學。那些枯躁的數據,不過是人的行為的數學表述而已。有本事的經濟學者不必以嚇人的數字、公式來包裝,而把問題還原到人們的日常行為去,並寫出大家都愛讀而且讀得明白的好文章來。

Freakonomics 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它可以讓你以新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打破對所謂「傳統智慧」的迷信。

我剛上《紐約時報》的讀書榜瀏覽了一下,發覺這書在精裝本非小說類中已上榜六十五周,上星期排第八位,這個星期又反彈上了第二位。心動了嗎?上路前,記得帶上一本。

雪樺
X月X日

信筆留情28:施丹歸凡

XX:

世界杯塵埃落定多時,你也該從沒日沒夜的追看中回過氣來了吧?有一點可能還未能擺脫的,可能是施丹紅牌效應造成的失落吧。你是施丹的狂熱崇拜者,當然最不願意見到那悲情的一幕。我不是他的崇拜者,但也不得不為他「衰收尾」而難受。

要怪,都怪意大利守門員普方。施丹只差一步,或者說零點零幾秒就可以超凡入聖了,卻就是普方電光方石間的及時反應壞了大事,托出了施丹頂向網窩的皮球。施丹因而未能叩開仙界的大門,反被頂回了凡間。

假若那一球頂進了,施丹頭上不升起光環才怪呢。記得嗎?九八年的世界杯之後,施丹的照片被投射到巴黎凱旋門上,巴黎街頭黑壓壓的群眾叫得最響亮的口號是「施丹總統」。這一屆,若果他能在戲劇性復出之下再把世界杯棒回來,法國人一定得把他捧上天去才成。

對於施丹後來「迎頭痛擊」的是什麼,我寫信時還未有個明確說法。雖然國際間對施丹之「少不忍而亂大謀」不乏微言,但一般人似乎都抱著理解的心態,他們儘管不知那個意大利人馬特拉斯說了些什麼髒話,卻都傾向於相信那一定是不尋常的惡毒之言,猜測是種族主義話語的頗不少。

如果這是真的,就是個極大的諷刺,是對世界杯和德國的極大諷刺。

本屆世界杯在標榜快樂的同時,嚴竣反擊種族主義,球員球證開場前都在反對種族主義的橫額前合照,通過電視向全世界宣示他們的決心。這一行動,對在柏林球場進行的決賽,意義尤其重大。柏林球場是經過重建的,但人們不會忘記這裡發生過的一幕:一九三六年奧運會上,美國黑人田徑運動員杰西.歐文為抗議當時納醉德國的種族主義,在領取金牌時(他一共拿了四枚),在希特勒的面前勇敢地舉起了拳頭,作出黑人反種族歧視的敬禮。

人是有尊嚴的,到了一些緊要關頭,你可以為此不顧一切。施丹,我相信正為此而被打回凡間來的;因為他顯示仍存人性,所以也就未能升上「神台」。法國總統密特朗在歡迎法國隊回國時,稱讚施丹不乏溢美之詞,其中一句是,施丹展現了「最偉大的人性」。他可能另有所指,但我作為一介凡夫俗子,相信這偉大的人性中包括著那「迎頭痛擊」的衝動。當然,你是不會以為我在提倡這樣的衝動的。

我也有一些憂傷,不是為施丹個人,而是為法國人。

法國人這些年交上什麼運了?去年,競逐二零一二年奧運會的主辦權,在計劃周詳而受一致看好之下,竟然落敗給倫敦;全國接著暴發連串種族暴亂、學生暴亂;如今又受到世界杯的挫敗。這連串失敗,都隐隐然暴露出法國的老態,接連的暴亂尤其是反映出國民耽於安逸,畏懼變化,不敢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施丹以老驥未忘千里之志的姿態回勇,幾以一人之力帶動了世界杯中平均年齡最老的球隊殺入決賽,已創造了非凡奇蹟,拿到亞軍已遠超國人期望了。最終功虧一簣,正好使人能更客觀的評價法國隊,還有法國。

去掉了光環的施丹和頭頂光環的施丹,哪一個更可愛?你是他的「粉絲」,答案一定有別於我。不過有一點相信是相同的:都懷念施丹在世界杯的表現,都同意金球獎是他應得的。

雪樺
2006/07/11

信筆留情26:鬢後襟前白蘭香

XX:

你一定已經注意到這信箋上的幽香了吧?這淡淡幽香,也一定把你的許多記憶從沉澱中勾起來了。是的,這是白蘭花的餘香。在信封裡,你應該找到白蘭花相信已枯萎的花瓣。經過雲霄裡的萬里飛行,原來凝脂白玉般的花瓣,無法不發黃、變枯了。

花瓣來自我陽台那株白蘭樹,我不便把整花放進信封去,只好放進了花瓣。把信封口時,湊近一嗅,花香是挺濃的。

從粵港澳出去的人,是一定對白蘭花香有這般那般記憶的。白蘭花好像不大受騷人墨客注意,鮮有得到吟詠。我本以為,這是由於白蘭花是嶺南「蠻荒」之地才有的樹花之故;後來才知道,其實華南一帶都有它的影蹤。長江流域和以北地區也有種白蘭花的,但只能作為盆裁了。不管怎樣,白蘭花雖然花香撩人,但長得內斂,一點不張揚。

你該知道,白蘭樹可以長得很高大,常見有三層樓甚至四層樓高的。香港公園的一株就有這樣的挺拔長相。香港路邊也不乏白蘭樹,灣仔的秀華坊有,尖沙咀的德成街也有。以前夏天早上上學走過德成街,常染得一身花香。那是鬧市後的橫街,好久沒到過了。如果樹還在,當下該是它最惹人留連的的時候。

可是,人從樹下走過,很難看到花容。白蘭花花冠不大,顏色不艷,而且都躲在闊大的葉片之間,即使仰着頭用心去找,也未必看得清楚。除了那淡淡的芬芳,能看到的,只是遍地細長的花瓣。有時一陣大風吹來,白玉般的花瓣飄飄灑灑,落在頭上肩上,真捨不得撣走呢。

以前,人們除了愛在屋子裡放幾朵白蘭花添些兒幽香外,一些女子也喜歡別一朵在襟前、鬢後,那股清香,不是一般香水可比的。有時在路上,身邊飄過一陣白蘭花香,一回頭,只見到髻上的花影。人的容貌,正面可觀的不多。從側後望過去,加上一些想像,「可觀」的就多了。再有髻上花香花影,想像空間就更廣闊些。這樣的意像是不是過時了一點?也許是的,今天盤髻的人不多,誰更會插上白蘭花?不是我獨愛這造型,廣州更有雕刻家把這製成巨型頭像,作品名稱好像叫《新嫁娘》。她的髻上未必有白蘭花,但不知怎的,我總在二者間有聯想。

現在喜歡白蘭花的人一定還不少。那天和朋友吃晚飯,出門前,摘了幾朵白蘭花放在小膠袋裡捎去。朋友收到這小禮物,開心不已,還說道,以前這個季節常有一老頭在崇光附近街道上向遊人兜售白蘭花,可是她早些日子到那兒想買些花兒,卻找不到買花老頭了。她想不到,另一「老頭」把花送來了。

一些北方來的朋友不知道白蘭花,以為是白玉蘭。這兩種花的外形有點兒像,但白玉蘭大得多,而且個性很不相同。白玉蘭開得張揚,不要綠葉扶持,只愛獨領風騷。北京很多白玉蘭,廣州卻多白蘭花。最近看了《其實你不懂廣東人》這本書,裡面這樣概括了廣東人和北京人的性格對比:廣東人納於言、敏於行,北京人說得多、做得少。你說,這是不是也像白蘭花和自玉蘭的對比?早春的白玉蘭,坦蕩奔放,能令人眼前一亮,但我還是更愛仲夏長得含蓄而香自遠播的白蘭花。

如果白蘭花勾起了你的鄉思,那就趁這個季節回來走走吧,白蘭花還開着呢。

雪樺
2006/06/27

信筆留情27:香港的超級城堡

XX:

你是從大嶼山出去的,難怪你對大嶼山東涌兩名少年最近遇溺死亡的事特別關注。香港的傳媒對事件也是關注的,但它們的反應叫我很奇怪:它們和當地的一些人士一起,利用事件向當局施壓力,要求加快興建公眾游泳池。我相信,你對這反應也會覺得莫名其妙吧?

東涌的環境很好,居民寧願老遠的遷居那兒,應當不是為了要靠近機場或者那裡有更好的生活設施,而是因為那兒的居住環境有別於市區,人口比較少,戶外空間多,比較寧靜,而且可以親近一直受到保護而沒有發展起來的大嶼山廣袤地區。從東涌新市鎮走不多遠,就可以進入富有鄉間氣息的空間,田野、漁村、海灘、山嶺、寺廟,都在呎尺之間,正是「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如果不是因為上班上學不便等因素,我想很多人、包括我都願意搬到那裡去。

寫到這裡,我很懷念以前到你貝澳老家度假的日子。我們走過附近很多地方,山頭、海灘,人跡罕見,很多地方保留著原始風味。即使是南大嶼山公路邊大概兩公里長的沙灘,也因為實在太大,假日也絲毫不覺擁擠。香港東北的西貢被稱為香港的後花園,香港西南的大嶼山,其實一點不亞於西貢。要說寧謐簡樸,視野遼闊,大嶼山更勝一籌呢。

住到這裡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樂山,可以樂水。今天的青少年,不是耽於功課就是沉迷於電腦電視,住到東涌,讓他們多到山野水邊撒撒野,其實很好。當然,安全是要注意的。但誰能擔保有了游泳池,就不會有人成為水底亡魂?每年,香港海灘、水澗總有人溺斃,這些不幸者,難道都是住所附近沒有公眾游泳池的?

很多香港人,太傾向於把自己關在人造的樊籠裡了。

上個周未,我忽然想起還沒有去過落成相信已有半年的西九龍海濱長廊,於是趁著近來天色非常清朗,在晚飯後渡海去,好到那兒換個角度,欣賞一下維港景色。我坐車到了佐敦道的巴士總站,在不辨方向的迷茫中,竟然闖到了一座如科幻片裡「空中之城」的龐大建築物腳下。

那是地鐵九龍站、擎天半島、漾日居、凱旋門、君臨天下等多個住宅和商業樓盤的綜合體,下面大概十層樓的裙樓基本密封,南北長約八百米,東西長約六百米。之上是很多座六七十層高的塔樓。走在對面馬路仰首上望,我第一次給我們這個城市裡的畸形龐然大物唬住了。黑壓壓的裙樓,加上之上燈光閃爍的「豪華氣派」,和黑黝黝的天空作背景,真像神秘的「空中之城」壓頂而來。

貝聿鉻說,西方建築之中沒有人的尺度。哥德式教堂建築從內到外都故意拔高,把人顯得渺小,再加上光線的帶引,把人的目光引向上帝的方向,把人震懾。這座「空中之城」也令人震懾,但絲毫不能誘生崇敬之心,有的是生畏、生厭。

這是城市中的超級城堡。城堡的功能,是裡面的人可以自絕於外界,衣食住行娛樂甚至工作都不假外求──起碼一段時間內可以這樣。住進城堡去,像移了民,足不出外有何難?但如此一來,城堡裡的人去到野外,一只雞,一只蚊,也會嚇他個半死。

人真可以這樣生活嗎?這就是大都會的理想生活嗎?這座超級城堡建在市中心,而同樣的翻版城堡正在這個城市很多地方興建著,包括東涌。你的老家貝澳,我希望不會見到這樣的城堡。你當然更不願意見到。

雪樺
200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