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為什麼粵音正字被冷落?

經常有朋友傳來一些粵音的本字,這些字很多是一些有心人、學者考證所得,有所根據,當中有不少學問,也有趣味。但老實說,我大都記不住,轉眼就忘了。有時在手機短訊中想把一些粵音寫出來,就搔破頭皮也寫不出。事實上,即使寫得出來了、手機上能顯示,對方收到後十居八九會一頭霧水,不知道這些冷僻的怪字是什麼意思。

譬如日前收到這些字:輘輷 (警轟)、山旯旮 (山卡啦)、咿唈 (依泣)、俹簁 (哪西)、娿哿 (屙個)、㪐㩿 (luck cut)、僆仔 (𡃁仔)、陰騭 (陰質)、齮齕 (gee gut)、捩咁棄 (呢咁hea)、虢礫緙嘞 (Kick溺卡嘞)……你認識幾個?

中華書局出版過《生活粵語本字趣談》一書,我買來翻閱過,後來幾番要重讀,總找不到。幾天前,不經意地在另一個房間翻出來了,有如見故人之快。一看,竟是二十年前舊物,是澳門學者陳伯輝、吳偉雄所著。

兩位作者羅列了大量港澳傳媒、廣告、漫畫等見到的粵音字,再考據出本字來。譬如指出,酒樓菜館的用字之正誤(括弧內為正):烚(煠)、焗(焅)、灼(焯)、辦麵(拌麵)、珍肝(肫肝/胗肝)、瀨粉(酹粉)等。報章標題用字如:催谷(催局)、眼瞓(眼困)、冚檔(〔匚內加贛〕檔、冇(無)、唔(無)、踎低(貓低)、做番好人(做返好人)。

如果你是粵人,比較以上正誤,一定會覺得「不正」的用字較適用,主要是易於望字生義,望字讀音。而正字的筆劃偏繁、字型冷僻,且標聲的偏旁與讀音不同。

古來造字有六書之說,發展下來,漢字大部分是形聲字,要造新字,都以形聲法炮製,以收易明、易記、易讀之效。方言地區都有自造字,香港有一個官民合編的《香港增補字符集》,最新版本《香港增補字符集-2016》有字符 5 033 個之多。我相信其中以形聲法創造的新字一定佔最多。

反過來看,原來的形聲字若失去標聲功能,等於自廢武功,慢慢就可能為人棄用,束之冷僻之高閣。語音不斷變化,這就不斷發生。語音之變,有時是因為受外來語音影響,有時是因為發音要省力(所謂「懶音」)。「無」變為「唔」是明顯例子,索性只留聲母,把韻母整個省掉。

「貓」低變成「踎」低,才能標出韻母由aau 到 au 之變;催「局」變成催「谷」,是因為韻母從uk6 變為 uk1了。「僆仔」是有根據的,古書有云:「江東呼雞少者曰僆。」但「僆」字會誤導出「連」音,於是粵人較接受「𡃁仔」。

已故心理學家艾偉有《漢字問題》一書,重於漢字認知研究,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開始研究漢字的字形、字量、筆劃、排列、書寫等。在「簡化問題」一章中,他引述不同研究者對小學二到六年級學生進行的實驗,了解字的形音義與錯字的關係,發覺字形而寫錯認錯的字最多,少者 60%,多者達 88%。

因此,「虢礫緙嘞」雖然是正字,也無法為人接受,只好存在於好古者的記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