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天一閣,中了好戲在後頭的陷阱

范欽像
早有遊覽寧波之意。多年前也曾作江南遊,由南京開始,到揚州、鎮江、蘇州、杭州,最後到了紹興再折返杭州去。那時交通不及今天方便,從紹興去寧波還有一段路,若到寧波再折返杭州很費時,於是就沒有順路到寧波。後來一直期待高鐵開通,打算沿着東南沿海高鐵線去寧波。現在交通之便利已不可同日而語,這高鐵路線早已開通,只是限於其他原因,未能這樣安排。從深圳坐高鐵去寧波,仍得走約九小時;高鐵有臥鋪,晚上七時許開車,到半夜三四點抵埗。三更半夜到埗後怎麼「投棧」?也就算了。

我對寧波了解有限,限於寧波湯圓、寧波幫,還有天一閣,後來又知道有非常值得參觀的河姆渡文化博物館,和因為由建築師王澍設計得獎而知名的寧波博物館。短短的四天停留中(其實只有兩個整天),對這些都只能在淺嘗中加深了一些了解,河姆渡博物館更是沒有去成,留下一點遺憾。

最想去的是天一閣──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藏書樓。天一閣自明朝嘉靖年間創建以來的四百多年中,歷刦滄桑,數萬冊善本藏書到後來雖僅餘五分之一而仍保書閣不倒、書香蘊存,極為難能可貴。它不但受到讀書人崇仰,也獲歷代中央與地方當局器重。乾隆建《四庫全書》,不但軟硬兼施要天一閣獻書,連藏書的樓閣,從名字、型貌、管理制度都參照天一閣。文淵、文源、文溯、文津、文宗、文匯、文瀾七閣中,六閣的名字有水,就是仿效天一閣以「天一生水」起名。

天一閣主樓前的蘭亭
到寧波的第二天就參觀了天一閣,那裡距離酒店不遠,安步當車可達,只是途中要吃早餐,又受月湖景色引誘,本來不遠的路程走了一個多小時,而且在不察之下從偏門進入了天一閣,參觀路線倒過來了,到後來發覺好戲在後頭時,只有好延長參觀時間,把下午的程序壓後。

這可說是參觀天一閣的「陷阱」。天一閣佔地很廣,除了主樓,還有很大的庭園,包括為了防火而修建的池塘和歷代增建的園林、書庫,景色幽森,屏絕塵囂。內有不少關於天一閣歷史的展覽,而處處有可堪留連細味的楹聯題字,實可作竟日之遊。園內放映一部關於天一閣歷史的錄像片,很值得一看。

天一閣由范欽創建,范欽在明朝嘉靖年間中進士後,藉着到各地當官之便,收藏各種書籍,尤其重於地方志書。他最高當到兵部右侍郎,相當於副國防部長了。偏偏這樣一個「武官」,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藏書家。

范氏曝書
「創業難,守業更難」一語用在藏書樓的興廢,最貼切不過。清代獲破例登上天一閣讀書的學者黃宗義更慨嘆:「嘗嘆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中國歷代藏書樓不少,多隔代而不存,惟獨范欽代子孫能謹守「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煙酒切忌登樓」,「非曝書日即子孫亦不得登閣」等等祖訓。范氏子孫,非各房齊集,分掌的書櫃鎖鑰不得開鎖。藏書因而得以不散,然而,都束諸高閣,利用率甚低。范氏一些掌握着書櫃鎖鑰的子孫根本不識字,死死保着藏書,不過是抱殘守缺。後來英軍攻入寧波掠走大量輿地書(地圖),後又因為舊書有價而招盗,自是難免。

從正門走出天一閣,回頭看到門簷上潘天夀的「南國書城」題字。「書城」如今已不稀罕,第二天晚上,我們在老外灘的暮色中被對岸一幢大廈的寧波書城字樣吸引住了,一致同意走過橋去造訪。寧波,的確是個文化氣息頗濃的地方。

(「江南行」紀遊之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