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沙灣往事》跳出廣東音樂來

高胡原來可以坐在膝頭哥上咁拉架。
朋友邀請我去看舞劇《沙灣往事》,我先不敢答應,因為不知道這是一台什麼樣的表演,內容是什麼?是哪個藝團的演出?什麼都不知道。馬上上網搜尋一下,一了解,立即就答應了,而且對演出甚有期待。上星期五到演藝學院欣賞了,果然是一台高水準的演出,有不少驚喜,不過也覺得尚有值得改善的地方。

這演出可以稱之為「半公開的內部演出」,由香港兩個番禺鄉親組織主辦,估計是由兩個組織花錢把劇團請到香港來,為鄉親們表演。演出共兩場,我從朋友手中拿到的是「普通票」,沒印上價錢,看來是主辦機構送出的,坐的是演藝劇院劇場樓上最後第二排的座位,是所謂「山頂位」。爬到上面,在狹窄的通道上挪到座位去,真有高處不勝寒之戰慄,擔心一不留神,會從山頂上滾下來。真不明白設計師當初怎會把「山坡」設計得這麼陡峭,而前後排座位之間又設計得這麼迫仄。除普通票之外,大概還有不普通的「嘉賓票」之類吧。

演藝學院的節目預告沒有《沙灣往事》,演出似乎不假宣傳,不賣票,票都是派送出去的。看了演出,覺得很可惜,因為很多有與趣的人會完全不知道有這一精采演出而向隅了,即使知道,也未必有門路拿到票。這樣高水平的創作舞劇,真實很值得公開向廣大藝術愛好者推藨。

舞劇中的《雨打芭蕉》
「沙灣」這名字在珠江三角洲一帶很常見,在各個沖積形成的沙洲土地上,有不少稱為沙灣的地方。香港也有沙灣 (Sandy Bay),位於港島西南部,也叫大口灣,如今慣稱為大口環。此外又有長沙灣。最出名的沙灣應是番禺的沙灣,《沙灣往事》說的就是這個有近八百年歷史古鎮的情事。

沙灣位於珠江三角洲的中心,與市橋、佛山、順德都是一水相分,隔河相望,嶺南文化中不少吃喝玩樂的東西出自這梩,沙灣薑撞奶、沙灣飄色都聞名久遠。這裡因為出了廣東音樂中著名的何氏三傑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於是也被視為廣東音樂之鄉,建有廣東音樂博物館。《沙灣往事》的名字很籠統虛泛,說的其實只是沙灣廣東音樂歷史中的一頁,借何氏對《賽龍奪錦》、《雨打芭蕉》的創作,以舞蹈和音樂展現一個有嶺南風情、有男女愛情、有抗日豪情的故事。

這是廣東歌舞劇院的原創舞劇,劇中的主角何柳年是一個「典型化的藝術型象」,名字源自何「柳」堂和何與「年」,而以廣東音樂諸多名家為原型。故事情節有真實有虛構,最真的是《賽龍奪錦》和《雨打芭蕉》兩首廣東音樂名曲的音樂,兩曲在近兩小時的舞劇中反複出現。我很渴望知道舞劇創作者能利用各個嶺南文化元素玩出什麼樣的火花來。從「山頂」下來,我沒有失望,但又不夠滿足,特別是在音樂方面。

(觀賞《沙灣往事》之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