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 )以決策理論在一九七八年獲得諾貝爾獎,他對當前的時代特色有這樣的觀察:「這是一個分心的時代。高速的互聯網、各種手機應用程式、電子郵件、讓人沉迷的電子遊戲 ,無時無刻不在衝擊着我們的大腦。不論你是領導者、商業人士或者是普通的白領人士,抑或是求學階段的學生。突然之間,你發覺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你已經很難專注做一件重要的事了。」
這是日前在深圳一家書店東翻西看時讀到的一段話,是西蒙在推薦 Focus: The Hidden Driver of Excellence (專注) 一書時寫的。書的作者是著名心學家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
對丹尼爾·戈爾曼這個名字,絕大部分人會很陌生,但如果說他是 EQ 之父,你就可能覺得如雷貫耳了。他的《EQ》(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一九九五年甫一出版,便在全球掀起旋風,EQ 一詞立刻成為全球潮語。他認為 EQ 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人一生的成就至多兩成源自 IQ (智商),而八成受其他因素──尤其是EQ──的影響。這書獲《時代》周刊選為 25 本最有影響力的商業管理書籍之一。他長期在《紐約時報》撰寫大腦與行為科學的文章。他在《哈佛商業評論》撰寫的《領袖是怎樣造就的》(What Makes a Leader)的一文獲選為這本知名雜誌十篇必讀文章之一。
專注力與 EQ 的關係是不言自明的,專注力不集中很大程度上(有時可以說完全)受到情緒影響之故。英語中「專注力」 (attention) 一詞源自拉丁語 attendere,原意是「向前進」,這意味着你專注了才能向前進。它能塑造並決定我們的經驗,讓我們與世界相連,「專注力的運用決定了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這讓人想起《星球大戰》中的金句:Your focus determines your reality,就是說這世界的現實是什麼,取決於你專注於什麼。用中國古語說,是「境隨心轉」。
這很有「禪味」,事實上戈爾曼對心理學的研究與禪有密切關係。他在 What I Learned While Writing "Focus" (我寫作《專注》一書的收穫》中開宗明義就說:「我跟踪『專注力』這一領域大約 30 年了。事實上我的畢業論文課題就是冥想,以及『壓力反應控制』中的冥想方案。 」冥想,meditation,不管你叫它作禪定、禪靜,或是入靜、入定等,關鍵都是守意,把四竄奔突的思緒集中、安定下來。
在《專注》一書中,他談到了三種不同的「專注」:一是內心專注,即自我覺知,是對自己內心世界和緊張情緒的管控;二是對他人專注,即情同身受的同理心,這是所有人際關係技巧的基礎;三是外在專注,也叫系統覺知,關注的是這個星球上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全球系統,以及人類的交通系統、建設系統和工商系統會如何損害這一全球系統。
對現代人來說,這些專注考驗無時無處不在,以致引起赫伯特.西蒙「你已經很難專注做一件重要的事了」的概嘆。據倫敦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對 1100 名員工的調查,工作時不斷受到各種現代資訊網絡訊息干擾之下,人的智商會暫降 10 分,相當於一個晚上沒有睡覺,比吸食大麻降低智商 4 分的影響還大。
我一向知道自己的專注力有問題,例如常常一本書未看完又看另一本書。剛買了兩本書:黃仁宇的《我相信中國的前途》和許倬雲的《說中國:一個不斷變化的複雜共同體》,都有非常發人深省的見解,於是急不及待地兩本書交叉着看。
**
What Makes a Leader?
https://hbr.org/2004/01/what-makes-a-leader
很熟悉的議題……很難專注了,因而持續着,meditation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