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

小冰河期警告再次響起

畫家筆下泰晤士河在上一個小冰河期中結冰的情景
前天立秋,香港的氣溫高達 36 度,絲毫沒有秋意,所謂「立秋之日涼風至」,沒有丁點應驗。這要歸咎於颱風蘇迪勒。到昨晚,下起雨來了,到夜裡,氣降了十多度。這樣的冷暖變化,超出了天文台的預測。如果幾十小時內的冷暖變化也難以測準的話,若干年之後氣溫會升高多少或下降多少度的預測,大概也不會很準確。

就在立秋那一天的中午,我從火辣辣的街頭登上一架巴士,享受一下片時的涼快。在涼颼颼的冷氣吹拂下,我在巴士的 RoadShow 屏幕上看到一段報道,說是科學家預測地球二零三零年到二零四零年間會進入小冰河期,就是說全球氣溫會大幅下降。這與近年炒得很熱的全球暖化大相徑庭,氣候變化的預測潮流是不是又轉向了?

這樣的預測的確有潮流。七八十年代之交,由於地球氣溫在此前十餘年裡出現了下降趨勢,氣象學家就爭相提出地球會進入小冰河期的警告,消息在國際傳媒間擾攘一時。後來,全球平均氣溫逆轉了,氣候專家的預測發生了 180 度的變化,全球暖化的驚呼警告此落彼起,而且把罪魁禍首定為人類過度消耗能源,造成溫室效應。

我一向認為人類的資源消耗過分了,不利於環境,尤其不利於人類的生存。但對於全球暖化的擔心,我認為是過慮了。這主要基於地球氣候一直在不斷變冷變暖的認識。這樣的變化仍在繼續進行,不管人類做過什麼,地球目前都處於一個從十九世紀下半頁開始的變暖周期之中。

關於小冰河期的警告,就是氣象學家研究這些周期中的新發現。 新發現在威爾士的國家天文學會議 (National Astronomy Meeting) 上,由英國 Northumbria University 的 Zharkova 教授發表,這是一項國際共同研究的結果。出席會議的還有俄羅斯等國家的知名天文學家。

預測是基於對太陽黑子活動的研究作出的。太陽黑子(sunspot)是太陽表面熾熱氣體的巨大漩渦,溫度比太陽的表面溫度低一千到二千攝氏度,通常成群出現。它們的多寡,都對地球氣候有重大影響。瑞士一位天文學家百多年前就發現,黑子多的時候地球上氣候乾燥,農業豐收;黑子少的時候氣候潮濕,暴雨成災。中國的著名科學家竺可楨也發現,凡是中國古代書上對太陽黑子記載得多的世紀,也是中國特別寒冷冬天出現得多的世紀。

太陽黑子的多寡變化有多個周期,最著名的是 11 年周期;這些周期本身又有周期,例如世紀周期(約九十年)。即周期之間的黑子數量漸多漸少變化的周期。新的小冰河期的預測就是以新方法分析這些與太陽磁暢變化有關的周期而產生的。

由周期重疊而產生的小冰河期以前也出現過,大約發生在一六四五年至一七零零年,倫敦泰晤土河期間曾經結冰。中國也在這小冰河期中發生重大變化,清兵入關滅明,正好發生在一六四四年。從來,北方的遊牧民族都是在氣候變冷、百草凋零的環境下為求民族生存而大舉南下的。

根據對南極冰層的分析研究,地球在過去四十萬年間出現過五次全球暖化和四次冰河期,都與太陽的活動和地球本身的活動(如火山爆發)有關。人類是大概六萬年前才出現地球上的,工業革命開始才二三百年。俄羅斯科學家波波娃說,即使人類活動對氣候有影響,可能到來的小冰河期會讓人類有更多時間,以在太陽活動回復正常前減少工業排放。

小冰河期是否出現,五到十五年後就知道。
**
文章參閱http://astronomynow.com/2015/07/17/diminishing-solar-activity-may-bring-new-ice-age-by-20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