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讀什麼書,各人有各人的嗜好。有時與人交談間發覺彼此同讀過某本書,會倍增談興,彼此間的距離好像一下子拉近了。即使互不相識,素未謀面,書本也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日前讀到對鍾尚志的訪問,我就有這樣的感覺。
我不認識香港這位曾在沙士一役中名噪一時的名醫。記者採訪他不關乎醫學問題,而是他的讀書愛好。他談到讀八股文,認為可以從中學習寫作;又談到對他有「深遠影響」的美國人類學作家 Jared Diamond 和他的兩本書。這都讓我覺得親切。
我曾經提倡,新聞系應當教教八股文,讀學生從中學會怎樣組織材料,寫出文思流暢的文章來。鍾尚文自言,他寫文章也參考八股文的結構。
明清科舉要考的八股文,格式嚴謹,後來從格式到內容都僵化了,成為箝製思想的工具。自從「五四」提倡反封建以來,「八股」成了死板老套、陳腐腔濫調的代名詞。
八股文的格式是先要破題兩句,以概括、解釋題義;接着是承題三句;起講,進一步說明題目內容的背景等等。然後是議論,一般分為四比,即四個對偶句,共為八句;每兩句好比人的兩股(兩腿),共八股。這數量限制是逐步形成的。這其實是人們說理、議論中按思路習慣自然形成的表達方式,是一種承接歷代散文寫作形式形成的成熟文體。啟功對它有「能與駢體詩賦合流,能融入詩詞的麗語,能襲來戲曲的神情」的高度評價。
至於 Jared Diamond (賈雷德.戴蒙德),他談到作者最有名的兩本書《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與《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Collapse),都是我認為分量十足而一再翻閱的書。戴蒙德是生理學教授,而研究的視野和興趣非常寬廣。縱,廣及人類的文明發展史;橫,廣及全球尤其是太平洋很多仍然很大程度上保持原始狀態的小島,曾到那些地方做長時間的野外考察,從中研究的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從歐洲文明為什麼可以雄霸世界,到復活島的原始文明為什麼崩潰式的神秘毀滅。
我讀這兩本書都覺得驚心動魄。他說的其實不是發生了的已成過去的事情,而分明是各地人類社會正在發生的事情──不計後果地濫用資源。文明的毀滅,例如美洲瑪雅文明、印加文明、格陵蘭島的維京社會等的消失,似乎距離現代文明社會很遙遠,但歷史悲劇總在重演。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人不會認真吸取教訓,哪怕是關乎民族、社會生死存亡的教訓。
這可能正合了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定律──墨菲定律(Murphy's theorem)──所說的: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機率多小,總會發生。
鍾尚志向香港人推薦戴蒙德的兩本書。我很同意,香港就像大海中的一條小船,生存條件很脆弱,要很懂得珍惜和利用僅有的條件 。
戴蒙德新出了一本書,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ies? (昨日之前的世界:可以從傳統社會學到什麼?)。這應該是前兩本的續篇吧?期待可以早日讀到。
深觀現在的世界,人類的行為,驚心動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