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王安石變法不敵氣候變冷

氣候變冷之後,北方已無梅樹,只有杏樹。
王安石詠梅詩因而有「北人初未識,渾做
杏花看」之句。
不少學者對宋朝的成就十分推崇,視之為中國歷史上高度繁榮的時代。一般人即使缺乏這方面的專門研究,也會喜歡宋朝高度發達的東西,例如詩詞、繪畫、科技、瓷器、理學等等,我也一樣。

可是你難免狐疑:這樣一個經濟、文化、科技高度發達的朝代,為何在軍事上那麼軟弱?讀過歷史的都會回答:這與宋朝的制度有關,源自宋太祖開國之始即定下的重文輕武、重內輕外的祖訓。但我一直認為,氣候是很重要的因素。

只要看看中國黃河流域年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圖,就會粗略知道,氣候變化嚴重左右着中國的朝代興衰。每當出現寒冷期,中原一帶就受到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侵優以至顛覆。五千年來,中國經歷了三個顯著的寒冷期,最長的由北宋末年到清末,蒙古族人和滿族人就是在這個時期南下先後建立元朝、清朝,統治全中國的。

寒冷期對宋朝有怎樣的具體影響?最近,在網上讀到一篇論文:《宋代氣候變遷與王安石變法始末》,增加了這方面的認識。論文作者是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的徐勝一,參考資料來自兩岸的學術研究。

對於宋朝期間(九六零年至一二七九年)的世界是否出現過寒冷期,東西方有不同見解。在西方,有「中世紀溫暖期」之說,說是一一零零年至一二零零年年間,歐洲存在夏季暖乾而冬季溫濕的氣候。此說並把北半球的溫暖期擴大到九零零年至 一三零零年,即中國歷史上五代、宋、元時期。

中國的歷史氣候研究卻不認同此說。中國歷代有非常豐富的物候資料,以竺可楨為主的專家認為由十一世紀後半期、即北宋中期起,中國就進入了寒冷期。王安石的變法很不幸,正好踫上了這重大的氣候變化。歷來對王安石變法的論述多不勝數,而都從政治、經濟、人事等方面入手,對自然因素的影響則很少提及。

上述論文指出,約從一零五零至一四五零年,即從北宋中期至明代初中期約四百年間,是中國歷史時期冬半年氣候冷暖變遷總趨勢中的第三個時代──相對寒冷時代。十一世紀初氣候尚暖,而十一世紀末氣候已變冷,氣候由暖轉冷應在十一世紀中期,而公元一零五零年前後確實顯示出氣候的重大變化。王安石的變法正好在一零六九年開始。

「在變法期間,旱寒天災不斷,尤以旱災最為嚴重。在迷信的社會裡,都以為新法不妥,因而激怒上天,這樣又給保守派一個攻擊的話柄。熙寧七年,東北災民流亡京者不絕於途,人民怨聲載道,要求王安石辭退其相位以順應天命。監生鄭俠繪《流民圖》上奏天子,並謂:『旱災是由安石所致,免安石相職,天必下雨。』慈聖、宣仁兩太后也流淚向天子說:『安石實在亂天下』,於是神宗便對王安石的信心起了動搖,王安石因內心不安,也自動請辭。爾後雖再登相位,卻也無力挽回局勢。」

這次寒冷期引起大量物候變化,大象、梅花、稻米、竹子的分布都南移,以至絕跡於北方了。宋大觀四年(公元一一一一年)極大寒潮侵襲,福州、蒲田、泉州一帶氣溫約降到零下10,使福州一帶十多縣荔枝凍死。

更大的影響是遼、金、西夏、交趾等相繼為避北方之苦寒而南下求生存,搶佔宋土的農耕地,以致宋室不得不南遷。嗣後,蒙古人更把南宋滅了,成立元朝。

中國歷史顯示的事實是,氣候變暖利於政經民生,氣候變冷則否。現代的全球暖化理論都預測暖化會帶來廣泛災禍,但從歷史事實見到的是另一回事。
**
《宋代氣候變遷與王安石變法治末》

舊文重閱:《小巫見大巫的「全球變暖」》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0/08/blog-post.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