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電腦的「多功操作」與人的「多功操作」

多功操作──男性
 近年每次乘搭電召的小型客貨車,駕駛座前面儀表板上的「堂堂之陣」,都吸引我注目。這是指職業司機的一系列通訊設備。司機們以電子設備結成網絡,既讓合作夥伴多做生意,也讓來電的客人得到高效率的服務。對於我來說,那可多達五六部的手機擺開的陣式已夠目眩,而司機嫻熟地邊駕車,邊以指頭擺弄不同手機,邊以語音聯絡或指揮同業的「多功操作」本領,也真了不起。

然而,這也叫人擔心。這樣的「多功操作」也真安全嗎?

所謂「多功操作」(multi-tasking)是從電腦技術借用的名稱。電腦的功能不斷擴大,如今都可以同時承擔多項任務,如三頭六臂,例如可以一邊在網上搜尋資料,一邊處理文字,一邊做影音播放……等等。操控電腦的人,也有這樣的本領。這還用懷疑嗎?──你可以邊走路邊吹口哨,還聽着智能手機播放的音樂;邊吃晚餐邊喁喁細語,還眉來眼去,說不定還瞄着不遠處的靚女帥哥;在辦公室更要一心多用了,分身不暇。

美國加州大學的 Gloria Mark 教授曾到一家投資管理公司研究工作人員的「多功操作」情況,發覺他們在各種通訊設施、同事的影響下,平均一小時受到約二十次干擾,專注於一項工作的時間最長只有三分鐘。

這能說明,人自有「多功操作」的能力嗎?

多功操作──女性
人的確有這樣的能力,很多是不斷鍜鍊之下取得的,例如邊走路邊吹口哨時你兩腳的移動已鍜鍊到「自動化」了。音樂演奏都要求身體不同部分同時作不同的運動,它的練習要求就更高。但其他方面的「多功操作」並不要求足夠的訓練。結果是,「多功操作」並不如想像的高效率,甚至可能招致惡劣、致命的後果。

即使電腦的「多功操作」也是騙人的假象。電腦在運算速度越來越快之下,可以在不同的工作運算之間迅速轉移,一秒鐘若干萬次;它其實沒有「同時」進行不同的運算。在「多功操作」的時候,電腦各項工作的效率會明顯放緩下來。人腦也一樣。

剛讀了一篇關於智能手機普及下人都「多功操作」化的文章。文章介紹了加州柏克萊大學心理學家Megan Jones 設計的一個簡單實驗:她讓一位學者以最快速度從一數到十,時間是1.5秒;再由 A 念到 J,時間同樣是1.5秒;最後兩者交叉地盡快念出來,即 one, a, two, b, …,時間竟然是──9.5秒!「分功操作」顯著優於「多功操作」。

多功操作──從啤啤抓起
此外,「多功操作」不利於記憶,做過的事情(即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很快就忘掉。有時,忘記率高達四成。另一代價,是從一件工作跳到一件工作時集中精神的時間。對微軟一組人員進行的研究發現,人平均要15分鐘才能重新進入腦力工作的專注狀態。

Errornomics (錯誤學)一書有一章專門論述「多功操作」造成的失誤,很有趣,也很可怕,特別是關於司機的「多功操作」的。 

寫起這個問題來,是因為昨天吃晚飯時「多功操作」,聽到電視上有報道說,當局在研究立法規管汽車司機對智能通訊器材的使用。司機駕駛時已不許拿着電話講話,但用手操作通訊器材作通訊卻不受規管。汽車上的設備在不斷增加,駕駛座儼然已若家中客廳,視聽享受一應俱全。這使很多司機忘記了,汽車其實是殺傷力巨大的兇器,對人對己皆然。

1 則留言:

  1. 一行禪師總是教導學生們,一次做一件事,全心全意的。正是「多功操作」的相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