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的加工,其實在以菲林拍攝的年代就存在,那時的攝影師要在黑房探索各種加工方法,務求使最後沖印出來的照片別出新意。只是那時要這麼做困難得多,付出較大,因而難以普及。而今天在數碼時代,只要肯花點時間學習,就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上做到,相對容易得多了,理論上人人都做得到。
據一些「龍友」說,現在有些人去攝影旅行不怎麼認真,只是隨便拍些素材,思忖着可以在後期加工中「造相」。有些「不恥」於這等所為的攝影愛好者則堅決拒絕這種「無中生有」的攝影方式,以存真、寫實為貴。
存真、寫實固然是非常值得珍貴的藝術派別,但不必非黑即白地把對立的一面否定了。正如繪畫,肯定寫實派的同時,不必否定印象派、抽象派、超現實派等等畫派的藝術成就。越來越先進的電腦軟件,正使數碼攝影如虎添翼,從原來只宜寫實向超現實等方向發展。

到網上搜尋,你可以找到大量超現實攝影(Surreal Photography)作品,這得益於功能日益超卓的電腦軟件。似乎,只要你能構思出畫面來,電腦軟件就可以助你表現出來。它們都匪夷所思,有些只能讓人耳目一新,或聊博人一笑,但也不乏讓人深思的。在「國際攝影沙龍2013」展覽中,可以看到這類作品。在攝影講座中派發的場刊中,印度攝影家Malay Basu 的 Cry of Animal (動物之哭),是較出色的。這照片好像沒有在展覽中出現,但我在網上找到了。初看照片,只見牛車,及後看到背景中巨大的牛眼,不禁心中一悚。
![]() |
《動物之哭》,Malay Basu 攝 |
用於照片後期加工的電腦軟件會越來越方便使用,會越來越多人使用。這其實向攝影愛好者挑出了新挑戰:如何使用得有創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