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生命力」一說,頗有可議之處。
我曾聽一位老報人議論過類似的說法:打強心針。這是香港人很愛用的短語,在說到某個陷於艱難境界的人或事突然得到強大支持的時候,就愛借用這醫學用語。強心針主要的作用是興奮心臟、加強心肌收縮力、加快心率等,以求緊急搶救。那位老報人認為,說某人某事像給打了強心針,除了顯示得到鼓舞之外,也等於認為某人某事的已屆瀕危境地。所以不應濫用這說法。
說某人某事獲「灌注生命力」也是類似的暗示,就是說缺乏生命力了。粵劇、粵曲今日的生命力如何?若不想妄下判斷,大可對比一下它們上世紀早期興旺的狀況。那時,粵劇、粵曲像野草一樣蔓生,蔓生到世界各地以廣東人為主的華埠,省港澳的粵劇還常到上海開鑼,不少伶人、樂師到上海「搵食」。那時沒有人懷疑粵劇、粵曲的生命力,而它們除了自力更生之外,別無任何地方的官方支援。與現時的情況相比,這真有天壤之別。
在大陸,自五十年代以來,伶人變成了「人民藝術家」,社會地位空前提高,雖然有過「文革」之劫,政府的支持仍是巨大的。香港政府近年也通過不少渠道提供各式各樣的資助,從場地到人才培訓都參與了。最大手筆的支援,是西九戲曲中心的興建;工程一再被政治爭抝延宕下,政府如今要為之撥款27億港元。
日前在路上遇上一位對香港粵劇頗有認識的朋友,話匣子一打開就扯到戲曲中心去了。讓我意外的是,朋友對之不但毫無興奮之情,反而相當憂心,擔心這會成為大白象。她問道,到時,美輪美奐的兩個(一個有一千座位,一個有四百餘座位)劇場,哪裡來觀眾觀賞?兩個舞台,哪裡來可以「孭飛」(叫座)的老倌、劇團表演?
香港粵劇本來已青黃不接,近一段時間又有幾位正值盛年的老倌接連早逝,接班的問題更形尖銳。朋友認為培養人才比興建高級的表演場地更重要,應當資助藝人,以傳統的師徒制手把手地把技藝薪火相傳,否則時不我予,過幾年想挽救也挽救不來了。
香港的粵劇如今很難有可觀的票房,據聞,職業戲班上演,能不虧本就萬幸;一些老倌是靠有愛好粵劇的老闆、契媽、契爺照應着,才能敲鑼打鼓踏台板的。各曲藝社的票友演唱會雖多,卻都是貼錢的表演。一位搞粵曲創作和教學幾十年的朋友最近舉行作品演唱會,有名氣的唱家不少,果然幾場演唱會一票難求。令人洩氣的是,票也是送出去的,不賣。
由此看來,粵劇、粵曲的生命力儘管頑強,卻已荏弱,若無外來力量扶持,恐怕已奄奄一息了。它們的生命難以長期靠「灌輸生命力」、「打強心針」來維持,而要靠自強,包括各方面的改革。近日接觸到一位廣州來的粵劇資深音樂家,他在言語中也對香港坊間的粵曲演唱會曲曲要唱半小時才過癮的風氣不以為然。這就很值得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