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粵語在廣州,撐成點?

海珠橋過去是廣州珠江上唯一的橋梁,如今只是
十餘條跨河大橋之一。
在廣州,廣州話(粵語、廣東話)還有沒有市場?一年多之前,廣州發生過「撐粵語」風波,這是因為廣州舉辦亞運會而引發的,如今亞運會已結束多時,粵語的命運如何了?

我無法做廣泛調查,只能憑前後短短三天的觀感說說。最基本的印象是:在廣州說粵語仍是行得通的。

第一個印象是在直通車上,到了終點站廣州,廣播用的是兩文三語;站台上也一樣。車上服務員說的也是粵語,這可能有照顧香港同胞的考慮。

那天在東濠涌,有位當志願者的青年看到我似是外來的,趨前要求我做個問卷調查。他問,我答,交談一下有關東濠涌的情況,粵語對白。

在街道上,聽到的對話,主要是粵語,男女老少都有;在地鐵上,似乎聽到普通話多一些,有交談的,有談電話的。很多看來是來廣州打工的年輕人,說的是普通話。

到店鋪購物、吃東西,毫不猶豫,會粵語沖口而出;而冷不提防,得到的答話多半是普通話。大酒店宴會廳的侍應、腸粉小店的收銀員、西關菜飯店的服務員、的士司機……莫不如是,到歷史悠久的一德路海味街購物,店員也常操普通話。東川路皇上皇臘味那位賣臘腸的男店員,還有一德路蓮香樓餅店的男店員,操純正粵語,是為少數。

但你可以放膽說粵語,「雞同鴨講」一點問題也沒有,對方明白你的話,也有信心你會明白她(她在他們中佔絕對多數)的話。

那天晚上在珠江邊上漫步,迎面傳來鑼鼓聲,是一位大叔攜着收音機邊走邊聽。「是粵曲」,我心裡不期然認為。走近了聽清楚,才發覺是豫劇,河南戲。街道上也遇到過兩三個坐在大板車上拉墜琴討錢的,分明也來自河南。

太平南路上的行車天橋正面臨拆缷命運
這說明,普通話在廣州通行有經濟因素,廣州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更須靠大量外來人口填補勞動力空缺。在市內,這往往是服務行業中薪酬較低的職位,很多是本地人不屑做的工作。繁榮起來的沿海城市都有同樣現象,譬如上海,也需要大量外來勞動力,他們都操帶地方口音的普通話。近年到上海,說普通話已通行無阻,這是重要因素。

這些外來人員越來越多了,不會覺得非學廣州話或上海話不可,即使學,也限於聽得懂就夠了,「識聽唔識講」。很多老一輩廣州人對於普通話同樣「識聽唔識講」。更多人覺得各人自說自話一樣可以溝通,就不去說對方的話了。於是,在廣州經常出現「雞同鴨講」而雞鴨自明的場面。

通常,在語言混雜的地方,說弱勢語言的人傾向學說強勢語言,而自覺自己說的語言處於強勢,就少了動力去學習認為弱勢的語言。之所以,香港的印傭普遍學說廣東話,菲傭會說英語就懶得去學了。

廣州的情況似乎顯示,粵語與普通話正處於強弱相埒狀態,只是從趨勢來看,粵語趨弱。廣州人對粵文化是珍惜的,這從廣州老字號、文物古跡、傳統飲食紛紛重興可以反映出來。但要保住粵語地位,還得有經濟實力支持才行。「撐粵語」,不能只靠把口。

**
舊文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