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門縫裡窺看雞林碑閣 |
非常吊詭的是,你到了韓國的歷史遺址,會幾疑自己身處中國,而且是古老的中國。那裡舉目所見,中華文化色彩濃厚,寺廟、宮殿都中國古典式建築,甚至可能更具盛唐風韻。那裡所見的文字,與外面的世界完全不同,外面難得見到一個漢字,而寺廟、宮殿裡高卦的匾額、楹聯都以漢字書寫。越是韓國視為珍貴的古跡,越是這樣。在新羅王朝的發祥地雞林,有個被封存保護的雞林碑閣,從門縫裡可以窺見掛上醒目匾額的亭子裡,有個石碑。雖然看不到內容,但可以估計,一定是漢字碑。雞林樹林裡,也有一個詩碑,寫的也是漢字。
有時也見到有漢字和韓文並列的碑,像日文中漢字與平假名夾雜。可是碑額的標題則一定是漢字的,不少以篆書書寫。三大古剎之一的海印寺外面就有很多面。那裡還有個安置各位圓寂高僧的墓園,墓碑上寫的也是漢字。
到這些古跡懷古的,主要是韓國人。我心裡難免納悶,有多少人看得明白觸目皆是的漢字?
伽倻山海印寺事蹟碑 |
可是這一來,損失最大的是韓國自己。
日本人到來之前,韓國的歷史文化典籍基本上都是用漢字書寫的,書報刊、政府文書則韓字、漢字混用。隨着諺文成功推行,新一代韓國人不識漢字,卻也同自己的歷史隔闋了,看不懂自己的文化典籍,連去到光化門,進入景福宮,走到勤政殿,也不知道上面斗大的字寫的是什麼。這是縱向上的損失。
還有橫向上的損失,就是在中國近年冒起之後,越來越多韓國企業發覺,不識漢字是巨大的不利。
照片前景處,就是全州市的韓屋村 |
全州韓屋村裡的茶花院 |
不過可以發覺,韓國民間存在學習漢字的熱情。我們在全州市下榻的酒店後面,有一片保存得相當好的舊區。那天早上起來,天濛濛亮,我從樓上下望,被這黛瓦成片、偶有明亮銀杏樹點綴的小區吸引了。吃過早餐,我利用二十分鐘的空隙,跑進小區去。這果然是個很有文化氣息的地方,座座傳統單雙層的房舍,都是茶軒、書畫室、學童教坊、展覽館之類文化場所──我知道,是因為很多掛上了漢字牌匾。
我相信,漢字在韓國仍有頑強的生命力,就像海印寺後面那棵已經歷一千多年風雨的松樹一樣。韓國政府無法消滅漢字,因為這是韓國自己歷史的一部分──它無法消滅自己的歷史。
沒辦法,中國太弱了
回覆刪除已經失去了這個資格
您的用語似乎模糊化了日本人讓漢字在韓國多活了至少50年的功勞...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