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游於藝以自娛之傳統在遽變

中國人有自娛的傳統,琴棋、書畫、詩詞都兼具文化與娛樂性質,文人的個人修養,很多是通過對之自娛得到提升的。即使是販夫走卒、農婦村夫,一樣愛以歌舞自娛,在中華大地形成非常豐富的民歌、音樂、舞蹈寶庫。他們自得其樂,或與小眾共樂,可能是書齋裡的三五良朋知己,可能是村頭老榕樹、大槐樹下三五父老鄉親,或只是山溝、小河對面的哥哥、妹妹;在大草原的蒼穹下,即使孑然一身,亦可拉腔舒懷。

這些東西亦可娛人,甚至靠之維生。戲曲很早之前就以娛人為務,梨園專為王宮裡的娛樂而設。擴展到社會去,娛人的曲詞成就了宋詞,娛人的戲曲成就了元曲。文人會留連勾欄歌榭,與伶人為伍,寫詞、作曲、編劇,更有如李渔自組班子上演大戲的。這樣的娛人還帶商業性質。

各地戲曲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在參與人數眾多之下,不同戲曲各有名角、名戲、名段,清未民初,商業演出紅火一時。有人把戲曲的衰微歸咎於「五四」打倒傳統文化。影響是有的,年輕一輩對傳統文化疏離,有礙他們對戲曲的欣賞。可是從時間上看,譬如粵劇粵曲,最輝煌的時光在「五四」之後,在戰前戰後之幾十年。

如今,各地戲曲的商業市場都不景氣,但在仍保有一定數量愛好者之下自娛化。香港的粵曲演唱會就是這樣的蓬勃現象。可是仔細看看就知道,這為了自娛亦務求娛人,還帶點商業性質,有點古怪。

自娛旨在娛樂自己,卻不等於對水平沒有要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若缺乏這樣的自知之明,娛己可以,娛人則難,甚至給戲曲推廣幫倒忙。

讀者香雪在這裡昨天的〈戲曲:商業市場不振下的「虛火」〉一文後作了長長的留言,就有這樣的抱怨,認為「從事戲曲藝術的人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留住舊觀眾和吸引新觀眾。以香港粵劇為例,專業的,任白之後再無大師,如何能不式微?業餘的,水平好的很少,大多數都是只求亮相舞台自我感覺良好一番,娛樂一下來捧場的親友可以,要留住知音者難矣!」

香雪為了學粵曲,曾什麼粵曲演唱會都去聽,幾年之後發覺大多數表演者都沒什麼進步,已興致索然。「這些不求進步的人,與其說是弘揚藝術,不如說是在糟蹋藝術,令不識粵曲者以為粵曲就是這樣難聽。」

說的火氣頗大,說的卻是事實。

游於藝以自娛的傳統,正受到社會變遷的威脅。如今即使高級知識分子也沒幾個能有這樣的自娛本事。新潮娛樂方式向農村鄉間擴散下,正在擠佔傳統民歌、音樂的空間。各種娛樂方式極度豐富,何必花工夫去學去練某種藝術以自娛?

另一個問題是,自娛與娛人的界限不清,不少人不甘於自娛而強求娛人,那就尷尬了。

香雪說了個故事:一個香港二流唱家,包了十萬元票,躋身到一個省港大老倌滿台的演唱會演出,結果高下立見,自取其辱。

我還聽到一個故事:香港一個近年「大作」不斷的粵劇「編劇家」,不知以什麼手段,讓自己的戲演到廣州去,讓廣州的同行哂笑。這就不只是他個人自取其辱,而是讓香港蒙羞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