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

是崛起?是地震?是復興?

「崛」是形聲字,據《說文》:山短高,從山,屈聲。「屈」用以表音,還可寫作「崫」,指短而高的山。這字很形象化,字裡有三座山,一看就有左思《蜀都賦》中「崫巍巍以峨峨」之意,讓人如見山之突起、高峻。

「山」則是象形字,甲骨文的「山」是線條畫出的三座山。在金文,三個山峰填實了,是「沒骨」的山。到小篆,「山」字再以線條寫出,但只保留中間一座山,寫作「有骨」的三角形。楷書的「山」就以長短不同三豎把三座山簡化了,但山的高峻巉峭仍一望可知,「崛」更是這樣。

由「崛」形成的詞組如崛興、崛然、崛起,也予人砰然突起的感覺,如說「中國崛起」就是這樣,不同的人有不同感受。有人為之振奮,有人為之不安。

美國學者 Cooper Ramo (拉默) 早些年在一篇文章中專門談到這個問題,記述了二零零四年幾十名中外學者的一場討論會,舉辦地點就是近日備受關注的博鰲,習近平昨天剛在那裡宣布一係列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的政策,這大概就是中國年初事先張揚的「超乎外界預期」的大動作吧。

那次會議討論的是中國的「和平崛起」理論,這是對當時西方「中國威脅論」的回應。然而,對於如何解釋「崛起」,意見紛紜,連中國學者也不一致。拉默說,「崛」字「看起來像一座略有裂痕的大山正在被什麼東西衝破,這個字也許從地理學意義上所做的討論多於國際政治:它描繪的是一場地震。」

中國學者很審慎,會議前一天特別諮詢拉默,「和平崛起」翻譯成英文,怎樣較恰當,emergence? surge?還是 peaceful rise?

然而在很多人看來,即使加上「和平」作定語,「和平」的地震仍是地震,讓人心驚膽跳,不管怎麼翻譯。

後來使用較多的似乎是 peaceful rise (和平興起)。可是這並未釋除疑慮,反而又招來一些人的質疑:你明明造成「地震」,可是故意掩飾成「和平興起」,不是騙人麼?結論反而是「中國人不可信」。

14 年後的今天,中國進一步「崛起」,又登上了多少個台階,包括在生產總值上超越了英德日,直逼美國,這種質疑並沒有多少變化。即使西方一些民意調查發現,西方民眾對中國的印象有所好轉,但特定精英階層對東方出現的「崛起」仍難以安心。

台灣出身的美國紐約大學政治系教授熊玠二零一六年出版了一本關中國發展道路的專著叫 China into it’s Second Rise,中國譯本叫《大國復興:中國道路為什麼如此成功》。他在前言中開宗明義說,中國並不是第一次崛起的國家,中國現在是第二次興起 (second rise)。這事實的重要性在於:「在現代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歷史中,沒有一個先例像中國一樣曾經站在世界之巔,並在長期衰敗之後再度走向復興。」

因此,你無法以舊有的理論和先例去解釋中國的復興,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它,不管你叫它是「復興」還是「崛起」,不管它是不是會引發「地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