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4日 星期四

台山話的特點

台城通濟河畔
有讀者在這裡日前的〈冇細藝,退休好弊〉一文後留言說,外婆是台山人,「冇細藝」幾個字常掛嘴邊。我也是台山人,但從來沒有在家鄉生活過,只是小時常聽長輩說台山話,所以能聽台山話,說則佶屈聱牙了。經那位讀者這麼一提醒,才想起這三個字也是台山話的常用語。

台山話是一種頗有特點的語言,與廣州話、標準漢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又保持自己的獨特語音、語法、詞彙。有的非常古雅,又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台山華僑影響下,有的非常洋化。這些都如糖入水了無痕,不是經人提點,不會知道。

譬如說,我自小常聽到祖母嘮叨一句話:冇le冇la,意思是不分輕重,不知所謂,如廣州話說「冇譜」。我明白這話的意思,但從來沒有去想le是什麼,la是什麼。

據編寫了《台山方言》一書的黃劍雲說,le 和 la 就是七聲音階中的第二第六音,即簡譜中的 2 和 6,所以台山話的「冇le 冇 la」就是說「冇譜」。我不知此說是否真確,但聽來也言之有理。

我是在台山電視台的台山話節目「得閑傾偈」聽到此說的,黃劍雲作為嘉賓獲邀請到節目介紹台山話的特點。如果你是台山人,不妨上 YouTube 搜尋這節目看看,相信會感到特別和親切。我從來沒有看到有人在屏幕上正兒八經的用台山話做節目。

看看 YouTube 的留言也有趣,中文英文都有。台山話一度是各地華埠尤其是美洲華埠的通用語,「賣豬仔」出洋一輩的後裔和一些洋人會講台山話,英文留言可能來自他們。

有中文留言用奚落口吻說主持人的台山話不正宗。照我的理解,這沒有道理。

台山話的一個特點,是方言區內的語音有不少差別。我自己也有這方面的經驗,就是發覺不同長輩鄉親的台山話有區別,不過聽慣了不覺得奇怪,也不覺困擾,因為都聽得明白。

黃劍雲一九八九年出版的《台山方言》一書,我手邊就有。一翻看是一九九二年在台城買得的。那該是我第一次返家鄉吧? 書中說到台山話大致可分三種腔調,即台北、東南、西南腔,其中,以台城為中心的台北腔被視為正宗。所有語言區都有自己的強勢語音,而這一定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用語,台城一直是台山縣的中心,台城話就是正宗的台山話。廣州話與粵語的關係,北京話與普通話的關係也是這樣形成的。英語、法語、德語等等的情況一樣。

據語言學家的研究,以台山話為代表的四邑話是在宋朝時期由不同方言融合而成的,其中包括當地廣府人的語言,少數百越族人後裔的語言,和經海路遷入四邑地區的部分閩南人的語言。四邑話可說是以粵語 ── 由中原南傳古漢語、中古漢語與百越語結合而成──為主體,並受到閩南語影響而融合的一種獨特語言。這從四邑話的發音和詞彙都可以得到佐證。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