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天涼好箇秋,行山正其時

半山階梯上,滿徑落英是宮粉羊蹄甲花瓣
天涼了,今天早上起來,氣溫只有攝氏 16 度,濕度百分之六十幾,較乾躁,而陽光滿天。這是最好的行山天氣。七時許出門到山上一走,來回一個小時,很舒服。在香港,要行山真方便,只要你願意,邁開腿就可以到山上去。

行山,就是在山上行走。在古漢語中,「行」就是「走」,如「行百里者半九十」,行雲流水,粵語至今保持這單字詞用法,如「行快啲」(走快點),「出嚟行」(出來行走[江湖])等。在通用漢語中,「行」併用於行走、步行、旅行、行蹤等詞語,不作單字詞用。

「行山」作為健身活動,在香港很普遍,它與「遠足」不太一樣。「遠足」強調其遠,意味着路程較長,即使不會太艱險,也不會很輕鬆。「行山」則可遠可近。在香港蕞爾之地,行山路線遠不到哪裡去,儘管著名的「毅行者」越野賽要持續在山嶺上日以繼夜地走一百公里,屬極限活動。這不是一般人可以走的路線。

洋紫荊已盛放
香港是丘陵地帶,山多平地少。發展為市區的約四分之一陸地面積,很多是填海得來的,其餘很多是在山坡上發展起來的,高樓建到半山去。從市區再往上走,很可能就走進某個郊野公園去了。在港島、九龍、新界都是這樣。於是,要行山真方便,很多人晨運愛行山,就是順着山坡走,可能在某個公園,或者順着馬路爬坡,走到繞山小徑上徜徉。

我早上行山,也是這樣走,有時走到半山的金督馳馬徑去,有時在半山濃蔭蔽日的階梯來回走,數逾千級。這屬帶氧運動,有利心肺功能,也鍛練人體三條最大肌肉(臀部肌肉,大腿肌肉,背部肌肉)。以前看過有「亞洲羚羊」之稱的台灣運動健將紀政說,她愛爬樓梯鍛練,但只上不下,因為下梯級會傷膝云。不過據較新的研究,關節都必須作一定壓力的鍛練才能保持健康,以在壓力的作用與反作用中成長,只要運動不過量而造成磨損。

秋涼後,跟朋友結伴行了兩次山,一次在大埔,一次在離島大嶼山。都在山徑上走約十公里,走三個多小時。早上起步,到中午一起吃過午飯就散隊,都是大半天的活動。運動量不算大,爬坡的路段不長,並不消耗很大體力。
東梅古道上眺望梅窩

在大嶼山由東涌走到梅窩去,要從島的一頭攀山越嶺走到另一頭去,我以為是不小的考驗,走過才知道不算什麼。這路線又叫「東梅古道」,其中主要路段是鋪設得不錯的「奧運徑」,從東涌港鐵站經白芒村直走到過去也稱銀礦灣的梅窩,途中經過已廢棄的銀礦洞;銀礦灣瀑布猶在,已闢為小小的公園;梅窩海灘則舊貌依然,是刻意不開發的保育成果。過去,這裡是學校的郊遊勝地,滿載不少香港人的記憶。

東梅古道上,行山者不少,包括騎越野單車的。很容易發現,遊人不乏外來的,有外國人,有內地的、台灣的。香港的行山徑早已名聲在外,香港人自己不去享用,就太浪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