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漢字嬗變,巨大如斯

陸陸續續地閱讀左民安的《細說漢字》,隨便翻到哪一頁,看看哪一個漢字從甲骨文、金文以來的字形字義演變,都很有趣,都有得益。不是每個字都有從殷商開始、長達三千多年的歷史,不少字在出土的甲骨文裡找不到,但都一定有所演變,字形變,字義也變,很多變得和原來造字的「初心」相距十萬八千里。如果不是有文字專家如左民安那樣的廣博學術根基,不會知道一個漢字經歷千百年後,會有如斯奇妙的變化。

這本書收集了一千多個漢字,大都是象形、指事、會意,和會意兼形聲的字;每個字都排列了不同形體,從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到簡化字,演變一目了然,並逐字分析本義、引申義、遠引申義、假借義。可以看到,漢字伴隨着中國社會從原始到現代的劇變,不可避免地也劇變,字義的變化可能比字形的變化更大。

關於漢字文字學,《說文解字》可說是經典。這本成書於公元一二一年東漢時代的書,原書已失傳,宋朝段玉裁的註釋本至今是查找漢字源流的有用工具書。然而,《說文解字》作者許慎當年用作分析的文字主要是小篆,是秦始皇統一中國 (公元前二二一年) 後為統一文字而創作的,文字源流只上及數百年。一八九九年才發現的甲骨文,那時還未有所聞,很多字因此不知道始創時的字形和字義。《細說漢字》就此有不少指正。

例如很簡單的「十」字。據《說文》:「一」為東西,「丨」為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於是「十,數之具也」,是一個完整的數。這其實是根據小篆「十」的形體「強作臆猜,不足信」。甲骨文的「十」本來是「丨」,金文原為中間稍肥,上稍曲。郭沫若認為「亦掌之象形也」,即一掌的側視形。左民安說,中國古時往往以一掌代表「十」。小篆在「丨」中加一橫,成為至今不變的「十」。

甲骨文的「畢」字
甲骨文裡也找到「十」,代表的卻是「橫切一刀,豎切一刀」,本義為「切」。金文保持原狀。到小篆,豎劃的下半向右一曲,到楷書變成「七」,是數字。《說文》「七,陽之正也」之說,是不知「七」本義為「切」之誤。

「畢」字的演變很有趣。「畢」在甲骨文是象形字,是一把長柄的網,意思是「持網田獵」。《詩經》有「鴛鴦于飛,畢之羅之」之句,是說用長柄網捕捉鴛鴦。粵人對這個「畢」字一定心領神會,因為這仍是粵人的日用語,可用網去「畢」金魚,也可用匙去「畢」湯「畢」飯。簡化字變為「毕」,是向甲骨文回歸,不過已非單純象形,而是兼顧形與聲了。

一些抗拒簡化字的人往往對某些字的字形很執着,會拿某個簡化字不合原來象形、指事的意思而反對簡化。就個別字而言,這可能有道理,但整體而言,漢字無論字形和字義都經歷了非常巨大的變化。就《細說漢字》一書所見,漢字字義變化之大,比我認識的大得。這是比字形更重大的變化。如果執着於本形本義,中文是一種今天難以理解的文字,從一到十都不認識,非要重新學習不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