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拜將台》:向簡約回歸

《拜將台》的整個演出以舞台與燈光設計最突出。全劇標榜簡約看似新潮,其實是向傳統回歸。中國傳統戲曲一貫簡約,舞台上一桌兩椅之利用變化多端,各種排場之表演與組合意蘊萬端。這些傳統的簡約,結合上現代舞台技巧、技術,可以有很大的創新空間。《拜將台》中的兩層T字形階梯,加上不同的布幔和燈光,就幻化出各種場境來,效果很好。幾年前,毛俊輝導演任白戲寶《李後主》,也有不少新意。相比之下,《拜將台》的創新更可觀,沖擦走更多「娘」氣。

不過《李後主》有一點值得《拜將台》學習,它努力精簡劇本,把演出壓縮到兩小時,劇情較緊湊。《拜將台》在場刊中說全劇長約兩小時四十五分鐘,加上十五分鐘的中場休息,是為三小時。對於一般的舞台演出如音樂會,這已經非常長,對觀眾的專注力是很大的考驗。實際上,我那天看的日場由下午一時半演到五時半,足足四小時。夜場豈非要到十一時半才散場?

粵劇粵曲都有拖沓之弊。現時的粵曲對唱,都有唱足半小時的「規矩」,死活纏綿要拖夠兩刻鐘。粵劇則演足四小時。對繁忙的現代人來說,這很難接受。《拜將台》就很拖沓。戲開得很有張力,在第一幕,幾個主要角色之間的矛盾就鋪陳出來,風雨欲來風滿樓。可是在韓信接連入夢、回憶下,加入兩個死人(瑤姬和項羽)的戲,劇情推進緩慢,像洩氣了。項羽與瑤姬的戲其實都可以大大削減。

另一可議的是,韓信、鍾離昩(莫華敏飾演)、項羽(由幕後演唱)三人的音色、唱腔風格相近,三人同場的時候,讓人聽得混淆。

北京大學教授樓宇烈在論及對崑劇崑曲的保護時說,崑劇崑曲應當送到博物館去,理由是只有這樣才可以原汁原味地把它們保存起來,讓後世的人知道我們曾經有過這樣美好的東西。古琴藝術也一樣。對這些藝術搞創新,搞個「青春版」什麼的,其實是對祖宗遺產的糟蹋。這些美好的藝術,不必去搞普及,讓小眾知音者去傳承就足夠了,細水可以長流。

這有道理,不是什麼都有必要去搞普及、搞「群眾運動」的。可是我認為,任何藝術都沒有必要只樹一幟,不必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我喜歡吃乳酪。到超級市場的冷藏櫃去選購,有很多選擇,味道繁多。我鍾情原味的,對於各種生果、香草味道的乳酪,偶爾會一試,但仍對原味情有獨鍾。讓各種味共存吧,只要原味的能保存下來就好。

戲曲何嘗不一樣?不必把傳統與創新對立起來,應該讓兩者共存,而且在兩者之間衍生出各種亦新亦舊的形式來,就像在黑與白之間存在的各種灰。其實,黑本身就有不同的黑,白也有不同的白呢。

創新不一定成功,但創新很有必要,因為能夠傳承下來的,一定是當年創新而成功了、為人接受了的東西。不過可以肯定,大部分創新的東西都因為不成功而消失了。今天仍然可以見到大量這樣的東西的,曇花一現,首演即終演,所以去看標榜創新、首演的東西得分外小心,要有戒心。好彩,睇《拜將台》沒有失望,它其實是重演的了。

(觀賞《拜將台》,下)

3 則留言:

  1. 正視青少年貧窮 及早拆彈 (星島)

    回覆刪除
  2. 有讀者在本文下留言,卻是傳送到我的信箱,而不見於留言位置。為免有人誤會我把留言刪去,特此複製並貼上如下:

    匿名 於 2015年10月12日 上午8:37 張貼:

    曾經也欣賞粵劇粵曲,但是,忙碌可以埋葬一切,漸漸也就淡忘了。
    人類事物的存在,不取決於事物本身,而是社會環境提供的存在條件和發展空間。如果人們都只可以過著為糊口的日子,粵劇粵曲只會是小眾的玩物,只是一種和"人"沒有關係的"藝術"存在,傳統或創新,誰會在意?
    香港是人均GDP高於日本的地方,但是,很多香港人為了一片可以遮風擋雨的瓦片,每天努力工作,仍然未可以過上有尊嚴的日子。誰會在意這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