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受限下的滿足

玉雕《風雪夜歸人》
讀到一個用語:constraint satisfaction。這是在美國史坦福大學行為科學深入研究中心主任Stephen M. Kosslyn 一篇短文中讀到的。有人把這用語譯為「限制滿足」,這不好懂,它的意思其實是「受限制下的滿足」,即在一定的條件限制之下,把事情做到最好。姑且名之為「受限滿足」

Kosslyn 認為「受限滿足」這概念很重要,很值得推廣;認為這是改善思考能力和作出決定的重要工具。

所謂限制,就是要解決問題或作出決定時,客觀環境中存在的種種局限。你不得不考慮這種種局限,只能在局限的條件下定出解決力案、完成任務。由於要同時滿足環境預設的各種條件,解決方案的選擇難免受限制,你只能在有限的方案中選擇最佳方案。

例如你要置業,要有一個自己的蝸居,條件限制就不少:手頭資金、供款能力、上班地點、交通費用、與父母舊居的距離、置業地點的環境……等等。你只能滿足其中若干項條件,其餘的就無奈地置諸不理了。

到你買下一個小單位,裝修時又要面對各種新的條件限制,例如想把一堵牆拆除,卻發現那是重力牆,動不得;有橫梁壓在頭上,讓你心緒不安;家私的擺放又受到尺寸限制;還有預算的制肘……。

這樣在受限之下尋求最佳解決方案的處境,每天都會出現。你要出門上班了,該怎麼穿戴就是考驗。天氣給你規限,選定一件外套,它就規限了你從頭到腳的其他的配襯。

這着實使人氣餒,人還有什麼選擇自由、創作自由、實現夢想的自由?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限制可能是激發創造力的源泉。

寶石雕刻中有一種技巧叫巧色,就是根據原石有不同顏色混合的特點,對色塊巧加利用,設計出宛若天成的作品來。台灣故宮的玉雕白菜等以此著名。雲南騰沖的玉雕藝人楊樹明買了一件原石,後來發覺石中有大量色點,這是很大的瑕疵。他對着石頭在心裡琢磨了一年,最後用唐詩「風雪夜歸人」的意境創作了一件同名作品。一百元的原石,於是變成了價值幾百萬元的藝術品。這就是「受限制下的滿足」的魔力。

在藝術創作中,這樣的例子多不數。有畫家因為視力障礙,畫出色彩特異的圖畫而在畫壇別開新面;有歌唱家因為嗓子沙啞反而聲音磁性十足,獨具魅力。古往今來的大偵探都是在最艱難的限制下,尋找出可以滿足有限線索的結果而破案的。

所以,面對條件的巨大約束,不要空自慨歎,這可能是你作出重大突破的契機。相反,把所的限制都解除,讓你得到最大的自由,未必有利於突破。君不見,唐詩的寫作限制最嚴格,在中國詩歌創作史上的成就卻最大;新詩沒有任何限制,成就幾何?

對執意掙脫任何思想、行為約束的現代人來說,「受限滿足」這概念尤其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