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岐江工業公園:這裡是中山

岐江公園一角
中山石岐有一個設計得非常出色的公園,我多年前到石岐,無意中逛進這個公園去,對公園的設計與立意大為驚訝。在當時的大陸來說,這樣的公園可說是意識超前的。我在大陸沒有見過這樣的公園,當然,這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之故。
它是岐江公園,就在石岐的市中心的江邊。從很多人愛落腳的富華酒店沿江往下游方向走去,不消五分鐘就到。 它一點不起眼,完全沒有高大的標誌性建築物,如寶塔、牌樓之類,但你沿江信步由韁,很自然地就會走到公園裡去,因為公園沒有圍牆,而它寬闊的綠色空間就像向你敞開了懷抱,你不由自主地就投進其間,走到草坪上,綠蔭下,水澗邊。
就這樣,你不但走到了自然生態中去,也走進了中山市一頁值得懷念的歷史當中。這一頁,放在中華五千年文化的輝煌當中,一點也不起眼,不值得一提。它的記憶只能追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初,比在公園中消閑的長者度過的歲月還短。但對中山市來說,這裡凝聚了很多人的汗水、回憶和驕傲。 

這裡,是粵中造船廠的舊址,船廠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是新中國富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工業化進程的產物,曾經是中山從農業向工業飛躍的象徵。到九十年代末,船廠的輝煌不再,成為只剩下龍門吊架、船排、鐵道軌、水塔等等巨型工業廢棄設備的廢墟。 怎樣處理這片位於市區的黃金地段,曾經引起過爭議,最後的決定是建設一個工業公園──一個很有創意的決定。


主持設計的是北京大學的俞孔堅教授,他是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回國後主持創辦了北京大學的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和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 

走進面積11公頃的公園去,綠色的草木和流動的水體自然是主角,但你會不期然被看似不經意地點綴在這裡那裡的舊船廠設備吸引住,如橫架水面的龍門架、在古樹旁豎起的水塔鋼架、在蔓生的芒草間筆直向前延伸的鐵道軌、在草坪上默默停放的機床……。它們有些故意漆上鮮艷的紅或黃,仿佛仍在張揚着昔日的光輝。 奇怪的是,這些工業化的冰冷鋼鐵與重新興旺起來的大自然活力,自然地融和,彼此像進行着寧靜的對話。 

我不是中山人,但我喜愛這樣的公園,因為我好像從中摸到了這個地方的脈博。如果是中山人,相信在這裡更加可以同這脈博取得共鳴。 

公園不遠處就是岐江橋,是石岐的地標。如今,鐵橋依舊,江邊的景物就全非了。過去,這裡有非常濃郁的市井味道,有數不清的船艇碇泊,售賣各種地道食品,喧囂繁鬧。這些都在整頓市容下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整潔的河堤,但洋化得讓你不知身處何方。 

改建為公園前的廢棄船廠,背景中央是富華酒店。
那天早上,沿着河堤在岐江兩岸來回漫步,最後在漫無目的下走進了岐江公園去。一下子,方才不知置身哪一個千市一貌地方的惶惑才安靜了下來。對,這裡是中山。 

** 
附錄,岐江公園在國內外得過的獎項: 
2002 獲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頒發「景觀設計榮譽大獎」(2002 Honor Award,ASLA) 2003 獲「中國建築藝術獎--城市環境藝術優秀獎」 
2004 獲得「中國現代優秀民族建築綜合金獎」 
2004 獲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會金獎」 
2009 獲ULI(Urban Land Institute)「亞太地區傑出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