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偏見,在不知不覺中


人總會有偏見。說「總會有」,是因為很多偏見(bias)是無意識的,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不知道自己的決定、判斷是在無意識地受到左右之下作出的。昨晚臨睡前,在明珠台看到一個美國劇集中的一集,叫《法妻》( Good wife),說的就是一件由這種無意識錯誤造成的冤案。

很多人都會從自己的經驗中感受到,對陌生面孔的記憶、辨認能力,因面對的種族而異。對本種族中人的面孔,都較易辨認;換上其他種族的面孔,辨認能力就下降了。如果你是華人,你容易分清楚張三李四,不管認識不認識。若換上白人、黑人的阿 John 阿 Jack,就難分辨得多了。看外國電影,你會較難分清楚劇中人物誰是誰;若看港產片,一定沒有問題。因此很多人說,菲律賓、印尼傭工的樣子都差不多。

美國是個種族大熔爐,刑事罪案又多,在警察局認人就屢屢發生因種族不同的誤認,以致造成大量涉及少數族裔例如黑人的冤假錯案。以前也看過一套真人真事的紀綠片,說一名被黑人強奸的白人女子在認人程序中認出那張她「沒世難忘」的醜惡面孔,並把他投入監獄。多年後,這證實是冤案。那名白人女子深深愧咎,並積極參與改革認人程序的行動。紀錄片又通過專家,證實人對其他種族面孔的記憶、辨認能力是較低的。

《法妻》可能就根據以上事例編成,說的也是白人對黑人面孔辨認失誤造成的冤案。裡面也有專家讓律師參與的示範,證明人的判斷能力存在偏差。你信心滿滿作出的判斷,其實在不知不覺間偏差了。

類似的事例很多。正在看的一本書就專門從各方面證明,人經常在不知不覺間犯上判斷錯誤。書名叫 Errornomics,這是個把 error (錯誤) 與 -nomics (學科) 這後綴語結合起來的杜撰詞,可譯為「錯誤學」。作者是前《華爾街日報》記者Joseph T. Hallinan,他由於在採訪中見識過大量人為過失,於是努力去作研究,寫成這本書。

書中描述的不全是錯誤、過失,而是人在無意識地受到某種因素引導下作出的不當判斷和行為。例如:
──在議價(例如房屋買賣)之中,首先出價的一方(不管是買方還是賣方,但在房屋買賣中這通常是賣方)都佔便宜,你不能搶先定出商議價,就被牽着鼻子走了;
──報紙的標題、圖片都能讓讀者先入為主,失去客觀判斷能力,無意識地傾向報紙的取向;
──在超級市場一個擺放法國、德國紅酒的貨架,播放法國音樂那天,法國酒好銷;播放德國音樂那天,情況相反;顧客會不知不覺地受到擺布,按音樂選酒;
──美國每年有大量新藥推出,據FDA說76%只是輕微提高藥效,但售價貴近倍(二零零零年數字),各大藥廠為此每年花大錢向醫生推銷,平均每人每年花八千美元;調查發現,84%醫生認為同行會受影響,但只有16%自認也受影響。

這本書的副題是:「為什麼我們犯錯誤,該怎樣避免」。

如果要避免的只是「綑綁式推銷」(菜心六元一斤,十元有兩斤)的誘惑,那是小事;要避免做誤導公眾的報道,則屬大事了。你若做傳媒工作,應看看這本書,只要你不利用學到的東西更放肆地去做誤導的事就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