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歐洲中世紀曾出現「大暖化」

歐洲氣候暖化「有力證據」之一
在西方,也有氣象學家研究歷史氣候變化,希望從中知道氣候變化的規律,其中包括權威學者、英國氣象學家Hubert Lamb。他率先提出一個論斷,認為歐洲曾經出現「中世紀溫暖期 ( Medieval Warm Period)。去年,從英國到美國做研究的學者Brian Fagan (布賴恩.費根)從這一理論出發,出版了一本書:The Great Warming: Climate Change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Civilization (大暖化:氣候變化與文明之興衰)。

Hubert Lamb 的研究指出,公元800~1200年間,歐洲氣候溫暖宜人、連年豐收,北歐人因此得以到了格陵蘭和北美洲。接着,氣溫下降,出現約六百年的所謂「小冰河期」。到了1800年,氣候又回暖。

寫《大暖化》一書的費根是考古學家兼人類學家,但對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很有興趣,以前也寫過兩本相關的書,一本是 The Little Ice Age,一本是 The Long Summer。《大暖化》把日子再推前,到了公元800~1200年。

據費根說,十二、三世紀時,英格蘭的氣候非常溫和,有大量葡萄酒出口到法國,引起法國人驚慌;連北緯55度的東普魯士和挪威南部也生產葡萄酒。那時中歐的夏季氣溫比50年前高1 – 1.5℃。現在,誰還會把濕冷的英格蘭與葡萄酒連在一起?

他發現這幾百年間,溫暖氣候促進了歐洲的發展,歐洲大陸因而進入中世紀繁盛期,財富的積累使歐洲人可以興建大批歌德式大教堂。季風的加強或改變,也使得玻里尼西亞、阿拉伯半島及東非的居民,能夠航行到更遙遠的地方,打通了不同的貿易航道。駱駝商隊的長距離往來,也促進了人類社會進一步溝通發展。

可是福兮禍所伏,溫暖氣候也帶來了破壞,農業、畜牧業發展使原始森林大受砍伐。公元五零零年,西歐和中歐可能有五分之四土地屬森林和沼澤;到一二零零年,一半或超過一半森林和沼澤在開墾下消失了。十四世紀初,氣候開始變化,氣溫下降,雨量大增,農業失收。一三四七年,黑死病出現,歐洲人口大量死亡。英格蘭人口到一六零零年才回復到瘟疫虐前的水平。

氣候變化也在一些地區造成乾旱。費根認為,成吉思汗東征西討,是蒙古草原牧場萎縮造成的。

是什麼促成氣變循環變化?費根說:不知道。但認為最可能的是地球偏斜度的小改變,太陽黑子活動周期也有作用,火山活動、大氣與海洋間複雜而仍不為人知的相互作用也有影響。

對比竺可楨的研究,可以看到對那段時間的氣候情況有不同的判斷。那四百年的「大溫暖」期中,竺可楨認為前二百年(殘唐、五代十國、北宋初期)屬溫暖期,後二百年(北宋、南宋)屬寒冷期。

中世紀溫暖期是比現在溫暖還是不如現在溫暖?這還有爭議,對目前全球暖化持不同立場的人各有看法。

歷史的發展是不是由環境變化決定的?費根不同意,認為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通常較間接。投石水中激起的漣漪,要一段時間才消失,氣候的影響也一樣,會在社會中慢慢發酵,促成政治或社會的改變。人類如何因應氣候的衝擊才是最重要的。

費根警告:乾旱是氣候暖化中的無聲大象。「據一千年前的旱象循環判斷,未來暖化帶來的乾旱會更加漫長和嚴峻。即使沒有溫室效應,漫長乾旱的影響也會比那怕一百年前的影響更災難性。」

(地球冷暖七之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