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中國不是暖了,而是冷了

回顧歷史上的氣候變遷,特別是中國五千年來的氣候變遷,必須認識一位科學家──竺可楨。

竺可楨(1890—1974)是中國著名的科學家和教育家,學成於哈佛大學,專於地理學和氣象學,是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人,又是中國物候學的創始者。用他的話來說:「人們要知道一年中寒來暑往,常常用肉眼來看降霜下雪,河開河凍,樹木抽芽發葉、開花結果,候鳥春來秋往,等等,這就是物候。物候學也可以說是沒有觀測儀器時代的氣象和氣候學。」中國幾千年歷史中雖然沒有完整的氣象紀錄,但有各種豐富的文字記錄物候材料,從中就可以研究出氣象氣候的變化來。

竺可楨在去世前一年的一九七三年,發表了一篇影響深遠的論文:《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日本氣候學家吉野正敏有這樣的評價:「經過半世紀到今天,他(竺可楨)發表的論文仍然走在學術界的前面。」

這篇論文只有五千餘字,把中國五千年的氣候分成四個時期,也就是四個循環,即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

第一溫暖期:西元前3000年到前1100年;
第一寒冷期:西元前1100年至前850年的西周前期

第二溫暖期:西元前770年到西元初的秦漢時期;
第二寒冷期:西元初年到600年的南北朝時期;

第三溫暖期:西元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時期;
第三寒冷期:西元1000年到1200年的兩宋時期;

第四溫暖期:西元1200年到1300年的宋末、元朝時期。
第四寒冷期:西元1400年明初時期至上世紀五十年代。

論文中列舉了很多物候例子:

──半坡遺址(公元前幻5600-6080年)的發掘表明,當時的獵物中有竹鼠、麞、水牛等熱帶和亞熱帶動物。如今,西安一帶已沒有這些動物了。

──根據對竹的考古發現推斷,五千年以來,竹類分佈的北限大約南移了1°—3°緯度。

──據《詩經》,黃河流域一帶有梅,可是如今西安之南的終南山已無野生或栽種的梅樹。到了宋代,王安石就以「北人初不識,渾作杏花看」的詩句,嘲笑北方人不認梅花而誤之為杏花了。

種種蹟象都說明,儘管有冷暖循環,亞熱帶的北界逐步南移,即北方逐漸變冷。即使不是專家,我們從一般的常識也知道,北方以前有大象、犀牛這些如今只生存於熱帶的動物。潮州以前的鱷魚,不是韓愈一篇祭文逐走的,而是氣候變冷使然。

竺可楨的論文作出這樣的初步性結論:

一、 在我國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從原始氏族時代的仰紹文化到奴隸社會的安陽殷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高於現在2℃左右。一月溫度大約比現在高3°—5℃。

二、 在那以後,有一系列的上下擺動,其最低溫度在西元前1000年、西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擺動的範圍爲1°—2℃。

三、 在每一個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間裏,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爲周期的小迴圈,溫度升降範圍是0.5°—1℃。

四、 上述迴圈中,任何最冷的時期,似乎都是從東亞太平洋海岸開始,寒冷波動向西傳播到歐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時也有從北向南傳播的趨勢。

(地球冷暖七之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