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昨日一文很快便得到幾位新聞界朋友的回應,包括牢騷。
一位朋友指出,香港報紙目前需要的,只是「可以按老闆的要求製造產品的熟練工人」。它們認為報紙同其他生意如生產玩具、洗衣機沒有兩樣。
朋友並說,令人難過的是,這現象不限於香港,中國大陸和全世界都有這樣趨勢。讀了他傳來的《紐約時報》日前文章(http://www.nytimes.com/2008/11/17/business/media/17carr.html?_r=1&scp=6&sq=david%20carr&st=cse),實在令人難過。
自從網上媒體崛起,印刷媒體受到新威脅。加上經濟環境惡化,報紙的經營更困難,削減開支不可避免。美國企業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考慮的是裁員。美國報業的做法,同零售等行業一樣,先向最資深也是最有才幹、經驗的人員下手。從老闆的角度看,這些人工資最高,裁掉了,削減開支最見效。
這無疑等於慢性自殺。佛羅里達州一家報紙有讀者眼見熟悉的專欄作者被炒,在網上留言說,太過分了,我也炒掉你──不再看這份報紙了。
文章的作者有這樣一番話:「以售貨員(來和新聞工作者)作類比可能不十分貼切,可是我總以為,新聞工作是一門工藝多於一門專業,並常對學生們說,一個新聞工作者是靠經驗和技巧的豐富積累,而不是靠難以名狀的神來之筆而顯得難能可貴的。」
這番話可能讓一些愛以專業自居的新聞工作者不好受,可我十分同意。醫生、律師、會計師等都有專業考試以確定專業資格,但請問記者、編輯憑什麼確定自己的專業資格?
可悲的是,連傳媒老闆也不承認員工的專業資格,認為炒了資深的員工,可以隨便從市場的新人中得到補充。
其實,一個出色的新聞工作者要具備的,是綜合實力,這不是從哪一門專業訓練可以培養的,靠的確是「經驗和技巧的豐富積累」。
另一位資深新聞工作者回應說「很有共鳴」。他回憶當年作了記者,原因是:
1. 當記者有比較多「先睹為快」的機會,那自然就多「快感」;
2. 無階級之分:上至皇帝,下至貧民,與記者關係都是平等的;
3. 可透過筆尖和鏡頭,把自己所見所聞報道出來,伸張公義。
對於《四川地震──香港記者反思錄》一書提出的「什麼介入不介入,根本從沒考慮過此類問題,亦覺得這些問題不值一晒」。
朋友根據自己的豐富經驗認為:
「人性,是當記者的第一要素。我相信,每一個出色的記者,必然是感情豐富的人,因沒豐富感情的人,沒可能有敏銳的新聞觸覺,亦難以寫得有出有特色和感人的報道或特稿。
「當然,記者感情應是內歛的,一般情況是盡量收藏在筆鋒內,到落筆時才釋放出來;這與演員不同,無需造作,但亦無須強忍,順其自然好了。例如四川大地震,不少電視台記者在鏡頭前忽不住落淚,這是自然流露的,亦成為感人鏡頭之一,我們又何須事後去研究當時記者應不應該流淚?
「如果伸手就能救人,我們還會只顧拍照嗎?作為記者,我們應比一般人冷靜地考慮多一重的是:出手救人,會不會越幫越忙?如可能會越幫越忙的話,我們只好退後些,以方便救援人員多些空間來救人和抬傷者離場。不要一窩蜂衝前拍照,造製混亂,已是功德無量。
「至於『勇』字,我認為一個合格的記者,最起碼的條件反射是:一遇到大新聞便特別興奮。與老行家說起來,大家對此均很有同感。既然『興奮』,就會『勇』起來,這是自然反應。但『勇』並不等於盲目衝動,亦不等於『專業』。要『勇』得『專業』,可參考在飛機上的『救急』貼士:在救助他人之前,須先自己載好氧氣罩。
「早前兩個消防員疑把氧氣筒讓給被困住客而犧牲,人格上他們很偉大,但做法卻錯得很。」
這不失為專業之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