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竟然還有人堅持寫網誌」

「現在竟然還有堅持寫網誌的人啊」,早上起來,讀到一位路過的讀者這樣的留言,惹來紛雜感受。

從鏈接中了解到,留言的 Elsa 是一位年輕女學生,照片中穿一身紀律團隊制服,英姿颯爽,喜愛的竟是飛行、天空、飛機……。留言出現在這裡很久之前一篇於古琴的文章下面,還問「你還在彈古琴嗎?」這形成一個天與地、古與今、中與西、動與靜交錯的畫面,奇妙特異。

人總得有嗜好,有人專注於某一兩種,有人比較繁雜,各有好處。專注自然易於成就,即如針尖刺物,力量集中,易於穿越。近年獲得推崇的工匠精神,是對這種專注的褒揚。不過在現實中的工匠精神不一定是興趣使然,而是命運的安排。命運把你安放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你若能隨遇而安並有所鑽研 ── 最好能培養出樂趣來 ── 就能成就為工匠。

「匠」其實並非好名聲,本意是「筐里背著刀斧工具的木工,後多指手藝人;或釋義靈巧、巧妙」;「擁有熟練技能,卻平庸板滯,匱乏獨到之處」,則為「匠氣」。可是若能熟能生巧、獨具創意地運用精巧的心思與手藝,則是「匠心獨運」,是另一種境界。

匠人精神也可以說是蘑菇精神,能在陰暗的角落裡自在生存,且獨具蘊味。

與趣廣泛自然值得推薦,不同的興趣可帶來廣博的視野,這是深遠思考的基礎。在當前全球化、智識化的時代,視野更值得強調,無論是空間還是時間的視野。可是如今世事紛繁,吸引人的興趣、樂趣都太多了,不乏只屬官能刺激的,易使人沉迷成癮。結果可能是興趣泛泛而無所專深。

就我而言,「專」與「博」是多年來的掙扎,至今不斷,而樂趣亦不斷。

「現在竟然還有堅持寫網誌的人啊」,意思顯然是堅持寫網誌的人不多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事實,但身邊這樣做的人的確鳳毛麟角。寫網誌沒有稿費,從功利角度說,是白費勁。

一位朋友有時幹點 free lance 寫手的活,稿費可以若干元一字計算。可是我知道,他幹這些活不總能享受寫作的樂趣,有時還覺得是苦差。倒是我閑來寫寫網誌,自得其樂,有趣得多。

每篇網誌其實都是一次探索,就一個問題進行思考,搜集資料,有所發現,然後有所整理。寫的過程是整理的過程,把紛亂的材料、思緒條理化,紀錄下來,而弊帚自珍。經常,為一個問題翻尋過去的文章,發覺有過認真的扒梳,自覺珍貴。如果不是寫下來了,閱讀過、思考過、遊歷過的,都消散得無影無蹤。不久前遊再巴厘,想尋回舊日記憶,才發覺那時還沒開始寫網誌,很是悵然。若能記下點滴,多好。

現在願寫、能寫的人越來越少,堅持寫網誌的人更不多。願意閱讀的人也在減少,這裡每篇千餘字的網文,對很多人來說已是太長太長了。

謝謝 Els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