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

高鐵之優勢與短板

香港高鐵西九龍站
社會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特徵,是交通便利。這擴大了人的活動範圍,促進了從物資到思想的交流。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催生了一系列取代人力的機器,包括火車、輪船、汽車。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應用和內燃機的發明為標誌,生產力進一步提高,交通進入飛行時代。當前,人類社會出現以信息技術為特徵的重大飛躍,是為第三次工業革命,交通進入高鐵時代。

電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最大動力,但直到如今的電子時代,電力作為能源才真正在交通上充分發揮作用。高鐵不僅是加速了的火車,而且是眾多現代先進工藝的綜合體,電子通訊技術尤其重要。高鐵的優勢,在中國進入廿一世紀以來的高速發展中得充分展現。

中國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有了發展高速鐵路的想法,這主要來自交通梗塞的壓力。這只是想想而已,完全沒有做的能力。到一九九三年,中國大陸鐵路旅客列車平均運行速度僅為 48.1 公里,今天看來真不可思議,但香港年紀較長的若在七十年代前後坐過廣深鐵路,就不會驚奇。那時,從深圳坐火車慢車到廣州,146 公里的路程要花五六小時,算算時速有多快?

成都至廣州早些年以貨卡載客的列車車廂。
高鐵最大的優勢是快,從香港西九站到廣州南站,只要四十幾分鐘。第二是載客量高,一列可載約六百人,繁忙線路的班次相當頻密,可以隨到隨上。第三是安全,在全封閉系統中自動運行,加上日臻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統,比其他交通工具安全得多。自高鐵先後在日、德、法問世以來,載客人次50億,雖然發生過致命事故,但失事率近乎可以忽略不計。第四是準時,正點率高,受氣候影響不大。第六是舒適,座椅寬敞,行車安穩寧靜,乘客走動方便,上網辦工方便。

人們日益重視環保,高鐵的能耗比率在主要交通工具中最低,以「人/公里」單位能耗比較,高鐵為 1,巴士為 2,私家車為 5,飛機為 7。高鐵用的還是電,不是石化燃料。

高鐵不是沒有短板的,主要是造價昂貴,投資巨大,技術要求高,施工嚴格,管理維護複雜。高鐵線路若不是客流量足夠巨大,沿線不是有雄厚經濟、科技、人才支援,不易承擔,反而破壞環境。

中國的高鐵線路,京滬高鐵最賺錢,也是全球最賺錢高鐵線。京滬高鐵的票價遠低於日本新幹線,四年盈利三百億,實是奇蹟。滬寧、寧杭、滬杭、京津高鐵也「賬面利潤為正」。但鄭西、貴廣、蘭新、成貴、南廣、蘭渝等中西部高鐵線路都在虧損,「有的甚至距盈利遙遙無期」。]

不過,高鐵效應不能只從鐵路賺不賺錢去看,它的外部效應有時更重要,即對整體經濟的拉動作用。高鐵的出現十幾年間徹底改變了中國的經濟和人口格局,活躍了沿線區域經濟,有效推動了區域內產業優化與分工。社會人流、物流周轉加快,已證明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在內地,各處城鎮都千方百計讓本地納入高鐵規劃,希望推動城鎮化,把這看作是改變命運的大事。香港竟有人千方百計「反高鐵」,不啻是咄咄怪事。

不能說高鐵一定是出行的第一選擇,選擇搭乘什麼交通工具,要綜合考慮諸多因素。有記者問特首林鄭會不會坐高鐵去北京公幹,這真讓人發笑,記者的腦子出什麼問題了?

2 則留言:

  1. 中国铁路多年来一直是客运赔钱,货运赚钱,用货运的利润补贴客运。即便是现在离赚钱遥遥无期的高铁线路,亏损也不是表面上那么大,因为开通高铁后会减少普速线的客运班次,节省出的时间段可以增加货运的班次,提高铁路的收入。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多服務,若孤立來看,是賠錢的,但從社會整體來看,是有利的。若由私人經營就做不下去,應由政府經應。譬如教育,醫療。是所謂外部效應。高鐵的效益,要計算的不僅是貨運客運,它對整體經濟的拉動作用,難以計算。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