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港珠澳大橋的奇蹟

大嶼山以南繁汒的海面
香港高鐵通車才一個月,港珠澳大橋又通車了,讓人措手不及,因為一直以為會年底才成事。這更予人形勢逼人之感。至於「逼人」是正面意義還是負面意義,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今年六月從馬來西亞坐飛機回港,飛機從東向西在大嶼山南面繞一個彎,飛過港珠澳大橋,再向東降落赤鱲角。第一次俯瞰港珠澳大橋,固然印象深刻,另一讓我詫異的是,大嶼山南面海面的.繁忙景象。我細數了一下一幀航拍照片上的船只,一共有13 艘。放大再看,絕大部分是運油船,還有巨型貨櫃船。

照片左上角有兩個小島,經與谷歌的衛星地圖對比,是大蜘洲與小蜘洲,屬珠海管轄;兩島之上被白雲映掩的是香港大小鴉洲。南海油田就在南方不遠之外,這些運油船不知道是否與油田有關。從這裡繞向東北,就進入珠江口,穿過港珠澳大橋,可駛往深圳蛇口、廣州黃埔港等地。

不管怎樣,這片海面顯示了一片興旺。據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早幾年接受採訪說到大橋建設之難時說,珠江口是國家級、世界級的航道,最繁忙的時候每天有四五千艘輪船通過,必須保障絕對的暢通。其次,港珠澳大橋又靠近香港國際機場,每天有1800多架的航班升降,橋不能建得太高。

港珠澳大橋向左拐向赤鱲角機場
大橋終於建成了,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產生了四百多項技術專利,都是逼出來的。例如,因為沒有在海底建沉管隧道的經驗,試圖與世界上技術最好的一家荷蘭公司合作,不料對方開出折合15 億人民幣的天價諮詢費。用三億人民幣僅購買沉管隧道中最關鍵部分的諮詢服務可以嗎?傲慢的荷蘭公司拒絕了。這不是壞事,中國因此創造出自己的獨門技術和設備來,把一節節排水量八萬噸的沉箱穩穩埋藏到海床之下。八萬噸,相當於美國編號 CVA-58 以上、排水量都超過七萬五千噸的超級航空母艦。

一段時間以來,讀過、看過不少關於這座大橋的報道和視頻,近幾天繼續有大量相關資訊傳來,仍有「新料」。譬如,拱北隧道所在處原來像泥潭,施工難度極大,其中僅長 255 米的暗挖段難上加難。結果,施工隊用 36 根直徑1.62米的凍結管循環輸送零下24度的低溫鹽水,把隧道周圍凍結起來,工人在零下廿幾度的硬化凍土中施工,挖出隧道來。

大橋已奇蹟般橫跨在珠江口之上,英國《衛報》稱之為「世界第七大奇蹟之一」,「之一」之說不知是何所指,但「奇蹟」是肯定的。它連接的赤鱲角機場也被列為二十世紀的世界十大工程之一。短短距離之內,奇蹟相連,本身就是奇蹟。

問題是能不能把奇蹟善加利用。香港仍然有人像彭定康當年拒絕珠海的建橋建議那樣消極抵抗,頑固地要在港珠澳大橋之前加上「被視為大白象工程的」定語。他們難以接受大橋之建成,一定更難以理解整個戰略形勢已發生的根本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