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從「科學毛筆」到科學「毛」筆

日本吳竹「萬年毛筆」
「科學毛筆」的問世該有十年以上了,似乎自從發明絨頭筆之後不久,就有人設計出筆頭較尖較軟的絨頭「科學毛筆」。這種筆不用蘸墨,而筆劃的粗幼可以根據下筆提按的力度大小來控制,造成仿似毛筆的書寫效果。我出於好奇地使用過,印象不佳。這種筆的筆頭與紙接觸時,沒有毛筆那種柔軟而富彈性的感覺,有的過硬,有的彈性太強,而且筆劃的出鋒不似毛筆,寫小楷就更難出鋒了,這種筆偏偏只能書寫較小的字。

最近先後有朋友送我兩種進一步改良了的「科學毛筆」,書寫效果好了很多,特別是一種筆頭是毛製的,這儼然已是「毛」筆了。

印象的改觀始於數月前到慈山寺寫經的經驗。寫經堂裡提供的筆,是一種日本出品的絨頭筆,好像是「秀麗筆」。我用握毛筆的方法執筆書寫,感覺不錯,只是筆劃粗幼不能有太大變化。有朋友知道了,到大陸旅行時,給我買了一種「書法筆」,筆頭也是絨或軟膠製的。可能限於物料,筆鋒較圓鈍,不夠尖,有點像筆鋒鈍了寫禿了的毛筆。要書寫出鋒的筆劃,或者在行書、草書中連筆中的牽絲就困難,效果欠佳。

前天,又有一位朋友送我一枝「科學毛筆」,這可真是科學「毛」筆了,筆頭是毛製的,是日本吳竹公司生產的「萬年毛筆」。

吳竹大有來頭,是日本內奈良一家成立於一九零二年的製筆公司,百多年來不斷研製新產品,至今生產大量不同的書畫用具,一個著名的品牌是 ZIG,還有玄宗墨汁。到網上一查找,看到不少人使用「萬年毛筆」後寫下的感受和作品。朋友送給我的筆是從淘寶網買來的,一查找,淘寶網上有不少選擇。

這種筆的外型仿似鋼筆,筆管因用料與紋飾不同而分檔次,圖案帶日本文化風格。內裡與現在的墨水筆一樣,使用可以替換的管裝墨水,筆頭則是一種毛製筆頭,也可以替換,筆鋒禿了或開叉了,可以換一個。筆毛也分檔次,有紫毫(兔毛)和狼毫(黃鼠狼)等等。

用「萬年毛筆」試寫《蘭亭序》
網購有不同的選擇,淘寶有,台灣也有公司專營。至於價錢,以我得到的那一款計,在淘寶數十元可以買到,台灣要二千台幣,即約五百港元,差別很大。是不是同一貨色就不敢說,對比網上照片與我手中的實物,委實絲毫看不到有分別。

論書寫的感覺,這種「毛」筆與真正的毛筆很相似,筆頭與小楷用筆或工筆畫用筆相若,筆鋒尖利,寫出毛髮般的筆劃毫不困難,因而也可用來畫工筆畫的墨線。

最大的差別可能在用墨方面。在墨水供應源源不絕之下,你難以控制用墨,乾枯濃淡都由筆說了算,由不得你,你最多可以通過下筆的遲滯、疾除作點改變。我昨晚在燈下試筆,不敢用容易暈化的宣紙,只用供打印機使用的A4紙,但仍發覺稍一注筆,墨便暈化。網上也有人說,用不得宣紙書寫,生宣更不可以。看來,它就是為一般書寫、簽名而設計的,方便你隨身攜帶,書寫的用紙自然就是日常的書寫用紙了。

這樣,筆墨的變化,比起毛筆就少了。昨晚書寫到後來,墨看來快用罄了,沒那麼流暢,這反而較好,用筆可以慢些,而用筆稍快,可以寫出較乾的筆劃,帶點飛白。不過,這種筆的筆鋒短小,只宜寫小楷,至多是中楷,對飛白用筆的要求不能太高。

「科學毛筆」的外型都類似硬筆,「萬年毛筆」亦一樣,這誘使人們像握硬筆一樣執筆書寫,這就錯了。我的感覺是,要像執毛筆一樣執筆才對,毛筆頭的「萬年毛筆」更得垂直豎起來書寫。筆一旦臥下來,就空有筆鋒而發揮不了作用,橫劃都用側鋒寫出,粗平而呆板,讓人看出是用執鉛筆的手勢書寫的,露出出自「科學毛筆」的破綻。

看來,用這種筆寫書法,還得下點工夫才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