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參」字之深義與智慧

金文的「參」字
「參」是對中文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的字,構詞很多,參觀、參加、參閱、參與、參考、參照、參悟、參謀、參議……等等。翻開《詞源》,「參」字之下有79個詞條,其中很多只見於古人之書,如今已少用或不用了,如參貳、參伍、參綜、參錯等等。可知,認識「參」字,不等於了解「參」字在中華傳統智慧中之真義。

已故哲學家龐樸對「參」字有深入研究,他關於一分為三的理論與「參」字的研究有關。閱讀他的文章,才知道我們把「參」字掛在嘴邊,說參觀、參加等等,實際上都白說了。

「參」本來是星座名,在金文(鐘鼎文)中已出現,「象參宿三星在人頭上,光芒下射之形」,西方稱這星座為獵戶座。由於下面的三撇,「參」字後來被借用作「三」,引申用義很多。它被借用作會計體,再簡化為「叄」。

它可以是整數的「三」,又可以貶值作「三分之一」,或增值作「三倍之」。「參」還常常用作「第三」、「並列而三」、「鼎足而三」解,表現的常常是時間和空間的關係。如《禮記》所載:「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名參天地」、「與天地參光」等語,說的也是大德之人與天地鼎立,與日月齊光。龐樸說:「這個『參』,真正成了大寫的『三』。」

這個「三」依存於「二」,但往往高於「二」,可能是虛擬的。《管子》有言:「上惠其道,下敦其業,上下相希(睎),若望參表,則邪者可知矣。」說的是君臣各盡本分而相望,就可以看到「參表」,邪者難以遁形。「表」是華表、儀表的「表」, 君臣是為兩表,而「參表」隱存其中。這第三者的「參表」就如「堯舜參牟(眸)子」之第三眼,即兩眼所見影象合成的立體影象,或者是隱而不見的慧眼,也如「(兩耳)兼聽則明」之「明」。

「參」字的構詞中的「參驗」、「參貳」很有意思,其中的「貳」是事物中的對立面,兩詞的意思都是說要從事物中對立面的比較、衡量中,得出「三」來。「以相參驗」、「參貳經傳」、「參貳國政」都是這個意思,關鍵是「參之」而一分為三。若不見「貳」也要設法找出「貳」來,以期從正反之中得出「合」的「三」來。相關構詞中的「參」都用作動詞,這樣的「參」會帶來質變,而雙字構詞後面的字如「參加」中的「加」,只會帶來量變,或物理變化。

齊國大夫晏晏有這樣的名言:「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這是善意的作對,故意就上方的旨意提出反面意見,以期得決策周全,「參之」而得「三」。

這樣綜合得出的「三」,在日常生活中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中都可以感受到。飲食之美味、圖畫之美觀、音樂之美妙等等,無不是「參和」的結果。

很可惜,時人口裡說「參」的多而知其中「參之」之義的少,熱衷於二元對立的多而知道應致力於從二生三的少。

(「一分為三」之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