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有意義的交談使人快樂?

「你的人生路向是什麼?」

一早起來,在《紐約時報》上讀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Talk Deeply, Be Happy? (深入交談人快樂?) 一看題目,有點摸不着頭腦;鍵進一看,文章放在「保健」(Health)欄目,仍然不知道要說的是什麼。一細讀,才恍然而悟,大生共鳴。

《紐約時報》上有個Most Popular(最受歡迎)小框框,我瀏覽時必從中挑來看。我相信這個網站的讀者口味,最多人讀的總有價值。上述文章就排在第二位置。

文章所說的深入交談,是相對於無聊八卦的閑話絮談而說的,後者是所謂small talk(絮話)。文章開首就提出問題:「多花時間談談世界大事、人生意義,少談天氣是不是會快樂些?」文章說,有研究發現這是肯定的。

美國阿里桑那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Matthias Mehl,在《心理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發表了有關研究報告。他對記者說:「我們發覺這很有趣,因為結論可能是相反的,結論可能發現『別操心,開心好了』──在生命的表層輕輕鬆鬆過日子就快樂,鑽到深層去就不快樂。」

這個研究找來了79名大學生(32男,47女──注意:美國大學陰盛陽衰)做研究對象,讓他們戴上自動電子錄音機,連讀四天裡,每12分半鐘自動錄音30秒鐘,構成所謂「錄音日記」。研究人員於是重聽每個人的錄音,界定每段錄音是無聊絮話還是有意義的深談。

這樣的分類不容易,最後的結果是,三分之一分類為「深談」,五分之一屬於「絮話」,其餘的──接近一半──難以界定。

參與研究的大學生還要寫一份對生活、生命滿意度、快樂度的自我評估報告。

結果發現,自覺最快樂的大學生,比自覺最不快樂的大學生,「深談」多一倍,「絮話」少三分之二。最快樂的一名大學生的「錄音日記」中,只有一成屬於「絮話」。

Matthias Mehl 認為,有意義的交談之所以令人快樂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是人類有探究生命意義的本能;第二是人類是群體動物,需要與人接觸──應是心靈接觸。

「進行有意義的交談,我們就給看似漂亮而渾沌的世界賦予意義。在個人內心,你發現了這個意義,就與交談對象建立了聯繫,而快樂的核心基礎之一,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這個研究的規模不大,缺乏足夠代表性,也未足以證明「深談」與快樂有必然因果關係。下一步的研究,據說是要讓研究對象改變日常生活的交談內容,看看多作有意義的深談是不是真的可以讓人快樂些,而多參與八卦無聊的絮話又是不是讓人不快樂。

這樣的實驗,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也都在進行着。認真感受一下每次與朋友飲茶「吹水」、促膝談心之後的心情吧,是真的輕鬆快活而心明眼亮了,還是雖也快快活活而心境反而空虛寂寞了?

報道得到不少讀者回應,有趣的是,劈頭第一條回應就調侃說:「大概這就是為什麼我認識的上Twitter, IM, and Facebook 的人,大部分都那麼不快樂的原故吧。」

你也上Twitter, IM, and Facebook嗎? 幸好,我沒上。

**
http://well.blogs.nytimes.com/2010/03/17/talk-deeply-be-happy/?src=me&ref=homepage 

3 則留言:

  1. 我也有上FaceBook,在哪裡聯繫上失散四十多年的同學,更促成停辦了廿多年的母校成功舉辦了一次數百名老師校友的聚會。
    另外,FaceBook上也有不少各式各樣的討論,當然層次有深有淺,但也不盡是無聊的絮語。科技能否帶來好處與快樂,端視乎使用者的態度。

    回覆刪除
  2. 同意樓上。
    昨天我就是透過facebook分享這文章。

    回覆刪除
  3. 我也同意。關次Facebook 的話,不過調侃之言。所有工具、手段皆中性,可為利可為弊,可以正可以邪,端視人之意途而言,交談本身即為一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