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是隨眾以自保?還是自信而獨行?

攝於深圳洪湖
有一個關於著名音樂指揮小澤征爾的故事:小澤一次去歐洲參加指揮大賽,進入只剩三人的決賽時,小澤拿到一份樂譜。樂隊按譜演奏,小澤發現聲音不協調,認為是演奏錯了。他煞停樂隊,讓樂隊按譜重奏,但聲音仍然不對。是樂譜錯了嗎? 在場的權威人士都鄭重聲明,樂譜是沒有問題的。面對在座的國際音樂權威,小澤猶豫了一陣,考慮再三後,卻是堅信自己的耳朵,於是大吼一聲:「不,一定是樂譜錯了!」

原來,這是比賽設下的「陷阱」,以測試參賽者的才能與自信。結果,小澤征爾拿下了桂冠。

巴菲特在一份公司年報中講過這樣的故事:一位石油大亨到了天堂,迎接他的聖彼得對他說,你有資格進天堂,但留給石油大亨的大院「爆棚」了,不能讓你擠進去。石油大亨說,那就讓我給大院裡的同行說句話吧。聖彼得同意了,石油大亨於是大喊:「地獄裡發現石油了!」大院裡的人馬上蜂擁而出,奔向地獄。正當聖彼得讓這位大亨獨佔大院時,大亨猶豫起來了,說道:「這謠言說不定有點真實成分。」說罷,也朝地獄飛奔而去。

兩個故事的主人公,一個堅信自己,一個不由自主而從眾。從普遍人群來說,前者是少數,後者是多數。

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過傑出科學貢獻獎的心理學家 Solomon E·Asch 一九五二年進行過這樣的實驗:讓接受測試者比較兩張卡片上線條的長度,A卡片上的一條線,與B卡片三條線中哪一條線等長?線條的長短差異很明顯,正常人很容易作出判斷。每次有六人一起接受測試,其中卻只有一人是真正的接受測試者,另外五人是安排好的,有時會異口同聲說出錯誤答案。這時,真正接受測試者迷惑了,是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是從眾?

結果發現,有33%的判斷是從眾的,有76%的人至少作出一次從眾的判斷;一直沒有從眾,按照自己的正確判斷回答的人只有24%。在獨立判斷的正常情況下,判斷錯誤的可能性卻不到1%。

這結果着實令人驚訝。你也許相信自己不會那麼人云亦云吧?但只要認真檢視一下日常生活,就會發覺隨大流是常態,就如落花流水,鮮有能從中擺脫出來的。有時你可能很清醒地知道,群眾的大流不對,會導向一個可怕結局,可是你無法力挽狂瀾,連要從狂瀾中掙扎出來也不能,而只能隨波逐流。當然大部分隨大流行為無傷大雅,如向着時髦髮型、服飾、手機、電玩、洗頭水、零食……靠攏。

這樣的心理其實關乎安危自保,是人在大自然弱肉強食法則下賴以生存的原始本能。在動物野生紀錄片中常可見到,群居的生物如羊、馬、牛、鳥、魚等等,成千上萬的成員中一旦發生某個異動,會觸發整體連鎖反應,一同向同一個方向奔突起來。人在原始群居生活中也一樣,群落中只要有人驚呼奔走,其他的人不用了解究竟,便都朝相同方向奔逃,不管是不是真有猛獸襲擊。到今天,我們名之為從眾心理、從眾效應、羊群心理等等。

從眾未必是不動腦筋的盲動,很多時候,在時代大環境的制約下,人的思想會有集體盲點;真正能跳出時代框框,置身人群之上縱覽全局的只是極少數。金字塔的頂點、船桅的最高處,能讓幾人容身?多數人只待若干年後清醒過來,才能看到發生過的事情有多荒謬。

有時,你可以不甘俗流,特立獨行。只是要小心,這可能要付出代價。中國古人早有明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三國李康《運命論》)

2 則留言:

  1. 很多人在宣稱要獨立思考的時候,他們實際上是在人云亦云。
    又因為眾非之,很難再有木秀於林。
    只不過,都是林,香港的路在何方?

    回覆刪除
  2.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加油!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