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不再是美國世紀」的慨嘆

Damien Hirst 的拍賣與金融海嘯有什麼關係?

回過頭去看,近十年的變化真大。十年前發生的是亞洲金融風暴,十年後今天發生的是美國金融海嘯,而金融海嘯使人驚覺:美國世紀已成為過去了。


提出這一對比和慨嘆的,是美國的輿論,是《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Roger Cohen(http://www.nytimes.com/2008/09/22/opinion/22cohen.html?em)


Cohen的文章是從一個看似無關的角度說起的,先談到英國藝術家Damien Hirst上星期的作品拍賣。Hirst的作品主要是以甲醛泡浸著的動物標本,這些動物栩栩如生,有班馬、大白鯊、牛等等。223件作品,竟然在金融海嘯的陰霾中帶來二億美元的進帳,成績遠勝預期。


主要的買家來自哪裡?據說是俄羅斯和印度。


Cohen向讀者講述這個新聞,目的是說明一個問題:美國在全球化經濟中的地位已下降,今天的財富在東方。


他把讀者的眼光拉回到美國說:「是的,同胞們,金錢在其他地方。亞洲一直在儲蓄而不是花錢。他們的消費者狀況較好,銀行也一樣。中國投資公司(CIC),一家有自主權的基金公司,坐擁二千億美元(擁有大摩9.9%股權),中國的中央銀行則另外掌握一萬八千億美元的儲備。」


好了,「當美國上星期在金融痛楚中煎熬的時候,我們從那些新的財富、權力中心──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即所謂金磚四國)、海灣諸國──得到什麼訊息嗎?什麼都沒有。」


也不是誰也不吱一聲的,有人就此訊問巴西總統西爾瓦,西爾瓦回答:「什麼危機?去問布殊。」


說到這些,酸味兒撲鼻而來。


Cohen 於是翻出舊帳,例如一九九八年,當俄羅斯在亞洲金融風暴之下岌岌可危之際,是美國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拿出171億美元助它渡過難關的。


他說:「世界在過去十年中不一樣了,在美國人仍未覺察之下,財富不斷從美國流走。然而,責任並沒有同時轉移。新的大國輕鬆自在,就好像現在仍然是美國世紀。」


嘿!當今的世界原來已經不再是「美國世紀」了,在美國報章上看到這樣的慨嘆倒很新鮮。


Cohen認為,胡錦濤上星期其實可以發表這樣的聲明:「美國經濟和美元的穩定關乎中國的重大的利益。我們隨時準備伸出援手,務求使金融市場重拾信心。(中國)正在與美國財政部展開會談。」他說,由金磚四國一起發表這樣的聯合聲明也不錯。


Cohen承認,禍是美國自己闖出來的,但不少外國銀行也參與其事,四處兜售次按證券。美國政府可不獨善其身,後來挽救AIG,是美國財長保爾森接到一些外國財政部長打電話求助,為了挽救全球經濟而作出的決定。


那麼,保爾森和伯南克為什麼不向外國求救?眾議院金融事務委員會主席法蘭克這樣說:「我想這是執意傲慢之故。我們不會求助,我們有高大、強壯的父親形象。但讓我們面對現實吧,我們不再是支配世界的大國了。」


一葉落而知秋,而飄飄落下的又何只是一葉?秋意很濃了。這兩天早上經過公園,黃葉滿地,走在小徑上,腳下索索有聲。這讓我想起殘奧閉幕式「香山紅葉」浪漫的一幕。二零零八年的秋天給人留下太多深刻印象。這,將是世界局勢出現分水嶺的秋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