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不宜盲目提倡多喝奶

中國適宜像歐美白人一樣喝那麼多牛奶嗎? 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各個民族對牛奶的接受能力不同。這不僅是飲食習慣的問題,而是生理不同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不少人一喝牛奶就腹脹、腹瀉,華人尤其多這現象。這是因為乳糖不耐症之故。把這一現象稱為「症」有些誇大,稱之為乳糖消化不良或乳糖吸收不良較好。這是指有些人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一旦喝下牛奶,乳糖就沒法消化吸收到血液中去,而在腸道內引起腹脹、腹瀉。

 

人在幼兒期都會產生足夠的乳糖酶,以消化乳汁;斷乳之後,人體生成乳糖酶的能力就會自然衰退;到四歲左右,消化乳糖的能力一般只剩一成左右。這是正常的,華人就是這樣,93%的人對乳糖不耐。非洲人、東南亞人也差不多。泰國人更高達98%。全世界計,有三分之二的人難以消化乳糖。

 

但也有一些民族並非這樣,歐美的白人九成能消化乳糖,蒙古族人也一樣。這些民族都有一個特點:都是遊牧民族的後裔,而且都居於北半球緯度較高的地區。

 

眾所周知,乳製品是遊牧民族的主食,這可能在長期作用下使遊牧民族適應了乳製品,並且導至第二號染色體發生了基因變異。北美地區傳統上沒有大型動物,更沒有可馴化的大型動物,沒有喝奶的習慣。印弟安人百分之一百對乳糖不耐也就不出奇。這等於說,「耐乳糖」其實反而是不正常的。

 

提倡喝奶的一個重要的理據,是牛奶有豐富的鈣,有利增強體格。鈣其實在很多食物中都有,但對鈣的吸收好壞,受維生素D的影響。若缺乏維生素D,吸收會較差。而維生素D的合成又很大程度上受日照的影響,多曬太陽能多合成維生素D。於是,居於高緯度地區的人接觸陽光較少,就得擴大對鈣質的吸收才行,宜多喝奶。熱帶、亞熱帶地區陽光充沛,那裡的人較少這方面問題。

 

所以,決不可盲目在中國提倡喝奶。喝奶太多,即使沒有乳糖方面的問題,也要考慮膽固醇、飽和脂肪酸等引起的心血管病問題。中國很多地方的人都愛喝價廉物美的豆漿,對養生而言,很多方面比牛奶好。

 

當然,也不能一面倒的說喝豆漿有百利而無一害,例如其中的異黃酮一方面對女性有保健作用,但也有研究指出異黃酮過量可能對乳癌不利。黃豆的蛋白質也會抑制對鐵質的吸收。

 

所以,也不要神化豆漿。均衡飲食,吃喝多樣化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