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4日 星期四

從一段遲來的報道說開去

今天在《明報》讀到以下新聞:

《紐時》專欄讚汪洋具創意
《世界是平的》作者訪廣東

如果你有留意《筆下留情》當會發現,四天前(八月三十一日),這裡已「報道」過這個消息了。《明報》的報道姍姍來遲,是因為《明報》看到北京報章譯載了Thomas Friedman的文章,才轉載之故。

過去,香港因為資訊自由,而且是國際傳媒匯聚之地,海外訊息比大陸靈通,大陸傳媒往往要靠香港取得最新的國際消息。到近年,情況已改變。大陸的傳媒迅速壯大,資產膨脹,從硬件設施到人才,都有了飛躍發展,再加上互聯網無遠弗屆,資訊唾手可得,報道內容從量到質都極大豐富和提高,無論報章、雜誌、電視,都相當可觀。

有以致之,除了上述因素外,還有市場規模、所謂規模經濟的因素。

中國人口,以13億計,是香港的185倍,即使算它城市人口只佔三分之一,市場也比香港大六十幾倍。有這樣龐大的市場支撐,投資者的出手就有氣慨。這樣的市場也可以為文化人找到更多知音者。香港不少文化人如陳冠中、梁文道等北上,與此有莫大關係。

多年前,香港一批傳媒老總組團到廣州參觀,老總們躊躇滿志,滿以為可以在廣州同行面前得意一番,誰知到了一家報社一參觀,看到印刷廠房最新高速流水線的氣勢,都洩了氣。那裡報紙的發行量以百萬計,香港報紙的發行量加起,也餵不飽那裡的印刷機呢。

這些報章老總回到香港,對旗下報紙有什麼改進嗎?看不出來,只見每況愈下。不必民意調查也可以看到讀者的不滿。早上上班時在金鐘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人人都隨手接過免費報章,有人中的英的每份都拿,而手拿傳統報章的,寥寥可數。

我自己,已經不知多少年沒有放下幾塊錢買過報紙了。放下幾塊錢買一份香港的中文報紙不但覺得不值,而且有負咎感──浪費了紙張,沉甸甸的一份報紙中,有很多沓根本翻都不必翻就送去循環再造了。

沙士期間,看到一段印象很深刻的報道。報道訪問了一位當時跌倒了、要重新奮鬥爬起來的市民,他告訴記者一個厲行的信條:不看報紙,為的是不想受到悲觀情緒的打擊。

在我自己的信條中,報紙應當是光明的使者,每天都帶給讀者新的光明訊息,引領社會進步。曾幾何時,香港的報章竟然變成悲觀情緒、壞消息、爛消息的散播者了。

據今天看到的消息,香港記者協會的調查發現,有六成二記者會在二到六年內轉行(兩年的三成二,三到六年的三成),不滿工資太低的佔五成,感到工作壓力大的佔三成二,擔心影響家庭生活的佔三成一。對傳媒素質與操守不滿的佔多少?不知道,可能問卷中沒有這些選項。但我路過報攤瞥見那些聳人聽聞的標題時常常想到,新聞工作者都該有社會抱負,為什麼有人願意在這樣的報章中工作?

算了,或許這就是香港的自由,新聞自由。

本來只想寫兩段,誰料還是嚕囌了一千多字。嘿,說到香港的傳媒就容易動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