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4日 星期二

溫哥華:美色的衝擊

Butchart Gardens, 一個由廢礦場改建而成的花園

我們是先到了美國灣區的三藩市,然後再到加拿大的溫哥華的。可能有了兩地的先後對比,溫哥華之不同特別顯著,特別動人。

這,從機場一出來就感覺到了,很強烈地──那是顏色的衝擊。

路樹正好抽出嫩芽,一路上油油的綠意迎人。此後幾天,幾乎所到之處,都在各種鮮麗顏色包圍之中。最奪目的,自然是花,路過見到,家家戶戶的前院,都爭妍鬥麗,奼紫嫣紅。經常見到有戶主別出心裁的園藝安排,花朵當作了畫筆上的顏色,院子當作了畫布。

花,不僅是草地上、花圃上草本的花,還有樹上的花,那是更有氣派的花,鋪天蓋地而來。朋友有點可惜的說,你們來得晚了點,櫻花開得最熱鬧的日子剛過了。可能是的,但在我們眼中,櫻花仍然開就燦爛,一些開得晚了的,更是一樹輝煌。似乎是粉紅的花事早過,而白的很多正好趕上時候,一團一團的如粉似雪。於是,常見到紅的白開滿一路。

溫哥華市政部門在路樹的安排上看來頗花心思,經常見到住宅區相鄰的街道各有自已的路樹,一條路一種顏色,很好認。樹的葉子不一定是綠色的,雖然不是秋天,溫哥華很多的不同品種楓樹一樣各有色彩,不同的朱紅到墨綠之間的色調。溫哥華的顏色因而更加豐富多變。

香港一年四季不分明,花是常開的,樹是常綠的。溫哥華緯度很高,相當於中國最北端,和滿洲里差不多,四季劃分得清清楚楚。我們趕上春天來到這裡,因此草木都特別美。而美之中最悅目的,就要數Butchart Gardens(寶翠花園)了。

老實說,當朋友推薦坐船去溫哥華島參觀這個花園時,我的興趣是不大的,心想,不就是個花園嗎?香港的花展年年開,就在家旁邊,今年我就沒去看。溫哥華這個花園真值得非看不可嗎?到入了場,我還帶著這個疑問。

直到柳暗花明地,隨著花徑緩緩向上,繞過一個小小的山坳,往前面一個山谷望下去,與滿坑滿谷的花團錦簇打個照面,才知道這個花園是個藏在深山的花的寶庫。

如果不是看介紹,絕對想不到這裡曾經是個石灰礦場,而且燒過水泥。隨著石灰很快採完,約一百年前,這裡的女主人開始著手填土,把礦場改建為花園,並很快就「艷名四播」,吸引了周圍的人到來參觀。經過家族百多年來不懈的努力,就有了目前這個名聞遐邇的花園。這裡的水泥廠直至一九一六年才停產,瓦窯更到一九五零年才熄火。現在唯一的舊有痕跡,是花園裡故意保留下的一支巨大煙囪。

這是一個受到破壞的環境復修成人間美景的很好實例。令人驚訝的,除了園丁──應該說是園藝師,共五十餘人──的精心設計和鋪排外,是當年在採礦燒煉時,就對環境愛護有加。如今,你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相信已過百齡的參天巨木,它們沒有因開礦而被砍掉。而露天礦在危崖下留下的大坑,則已灌水成湖,成為音樂噴泉和煙花的表演舞台。

花園分成多個不同風格的子花園,每一個都令人驚嘆。花園,哪裡沒有?但能把一個花園雕琢至這般精美,則絕無僅有。這不盡是手巧之功,而是肯為此等消閑小事作為大事去辦之功,而且一代接一代,百年不廢。

這涉及生活態度問題。就所接觸的華人,不論住在北美哪個地方,也不管有沒有時間,似乎都沒有哪一家一戶如西洋人的愛好園藝,願意把前院後園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唐人那樣做,大概會被視為游手好閑吧?

為記溫哥華之遊,途中寫就七律一首:

加國重來憶舊遊,
溫城翠色滌煩憂。
長街彩樹迎稀客,
老友新知說白頭。
百花仙女當空舞,
四季繁華滿谷收。
昔日傷痕何處覓?
芬芳洗卻往時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