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報上看到一篇小方塊方章,題為《廣東話失傳》。作者是曾當記者、目前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導師的陳惜姿。文章內容,主要是從她的學生不懂廣東話「狼過華秀只狗」是什麼意思,感喟廣東話有失傳之虞。
廣東話的確面臨著一些演變上的難題,值得有心人去費心,但是「狼過華秀只狗」之類熟語、偈後語之失傳,則是必然的,不必為了保留而太費氣力,雖然它們的消失有點令人惋惜。
語言總是不斷演變的,任何語言都一樣,是文化生態上的新陳代謝。這意味著有新的字詞、句語、語法加入,舊的淘汰。字詞、句語、語法都與時代有千絲萬縷關係,時代變,字詞、句語、語法也必然會變。熟語、偈後語相當多是當代的產物,反映時代面目,有變化,有新陳代謝也就不足為奇。
我們現在說的廣東話,主要是廣府話,本來流行於廣州一帶,再擴散到香港,因此有著很濃烈的「省城」特色。所謂省城,就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廣州,它的市民很大部分是從珠江三角洲農村、鄉鎮「入城」的移民。廣府話大量吸收了珠三角各地粵方言的用語,其中不少很有農村、鄉鎮特色。當時的廣州雖已儼然是大商埠,但本身也帶有鄉村色彩,語言中也就少不了鄉村特色。
「華秀只狗」的準確出處已是不可考,有說清末源自佛山,有說源自番禺。這句熟語不涉及重大的環境變遷,但既然華秀不再風光,流行了上百年,口語上少用少說不奇怪。更多涉及當時當地環境(生活、居住、經濟等方面環境)的用語,因為環境大變,就更加少人說了。例如這些偈後語:
床下底「破」柴──包撞板
撒地溪錢──引死人
瓦封領──包頂頸
順風屎艇──又長又臭
密底算盤──冇漏罅
紐紋柴──搞唔掂
又如熟語:
擔(陰平聲)擔(陰入聲)唔識轉膊
人多煠狗唔腍
這些都涉及已消失或瀕於消失的事物、行為,年輕一輩難於理解。這些話上一輩已少說了,下一輩不明白、不再傳承是必然的,儘管話句非常精彩、傳神夾幽默,如「順風屎艇──又長又臭」,適當時候來一句──假若聽者對屎艇有真切印象,真可以一句頂一萬句。但現在到哪裡找屎艇?連算盤都幾乎絕跡了。
至於「好過中馬票」、「食皇家飯」等,雖然是香港土產熟語,也因為事過境遷、時移勢易,也不可避免要受淘汰。
今日《明報》之「聞風筆動」欄有一句「蜑家雞見水──睇得唔飲得」,相信也是陳惜姿很多學生不明白的,因為不知道蜑家是什麼。香港仍有少量水上居民,但也少稱為蜑家了,連珠三角也不會再有多少這種浮家泛宅的居民。
如今,廣州面貌大變,周邊珠三角鄉村城鎮面貌變化更大,用語變化是必然的。香港也在大變,語言又怎能不變?語言學研究的就是這些變化現象中的規律和背後的意義。其中也包括語音的變化。有些所謂專家不接受這樣的變化,而堅持粵音要以千年前的中原語音為準,是所謂「正音」,千方百計要人香港人復古,是很可笑的。其凶相,可否說「狼過華秀只狗」?
陳惜姿那篇專欄我也看過,但現在的傳媒流行將日語漢字加諸標題,新一代可能更熟識這些詞彙,如:激瘦、放題、達人,無料、番外篇等等。
回覆刪除考考你,你又知否上述詞語的意思?
They are foreign to me, except 激瘦.
回覆刪除哈哈…
回覆刪除放題=任食, eg. $88 日食放題
達人=專家, eg.你是書法達人
無料=免費, eg.無料停車場
番外篇=外傳, eg. 無間道上演番外篇
你打開一些年青人常看的雜誌,不難發現上述詞彙,但有些更新(更深?)的,我也跟不上了,畢竟我不是日語達人。
順帶一提,吳偉明的知日部屋:
回覆刪除http://www.cuhkacs.org/~benng/Bo-Blog/index.php
中大日語研究系教授的blog,由日本的漫話、電玩文化,以至日本政治經濟等都有,是一個「人氣」blog,有興趣不防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