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汝是何人到此鄉」──問元人,亦問英人

元鄭思肖《墨蘭圖》
幾天前看到一幅中國歷史上頗有名的畫。這幅畫正在香港藝術館的「宋元明中國書畫珍品展」中展出,畫幅不大,不怎麼顯眼,但在香港目前的時勢中,這幅畫有值得品味之處。

這個展覽的38件展品主要是宋、元、明三朝的書畫精品,都是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借出的。展出重點展品有三件,是為傳唐王維所作的《伏生授經圖》、金朝宮素然的《明妃出塞圖》和明董其昌的《盤谷序書畫合璧》。我所說的畫不在這重點之列,它是元朝鄭思肖(一二三九到一三一六年)畫的《墨蘭圖》。

鄭思肖生於南宋,宋朝滅亡後,鄭思肖不肯為元朝做事,念念不忘故國,隱居在蘇州的寺院裏,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不願做亡國奴。他把住的地方題為「本穴世界」,意即「大宋天下」。平時坐臥不肯朝北,並取別號「所南」。「思肖」,其實是思宋室趙家之意。他是詩人又是畫家,所畫墨蘭,飲譽江南,常在畫中題詩寄託思宋之情。他的墨蘭常為無根蘭,且無地無土。有人不解,他不屑地反問:「地為番人所奪,君尚不知耶!

在香港展出的他的一幅墨蘭就是無根蘭,這幅墨蘭的構圖很特別。我在一本書中見過後留下深刻印象,在畫展中驀然見到,才知道有此名畫展出。

這《墨蘭圖》是一三零六年的創作,時趙宋滅亡已近30 年,鄭思肖亦已古稀。畫中有自題詩曰:
向來俯首問羲皇,
汝是何人到此鄉?
未有畫前開鼻孔,
滿天浮動古馨香。
畫蘭者常借花抒發淡泊幽遠之氣,可是這題詩怒氣沖沖,仿佛在責問:此地本來滿天幽香,你們是什麼東西到來撒野?

聊聊幾筆的蘭花畫得端正對稱,花開在正中位置,大有凜然不可侵犯之氣。我總覺得,這像個篆書的「心」字。

「汝是何人到此鄉?」這樣的質問,在香港回歸前的一個半世紀裡,一直在回響,其間爆發過多次大規模的抗爭。這種由於殖民主義壓逼而引發的抗爭,到了七十年代之後才緩和了。這是由於港英當局知道不可以再以舊殖民主義方式統治香港,在眼見九七大限將至之下,改弦易轍,改以懷柔手段統治;加上香港經濟起飛,民生改善,港人的注意力逐漸到了中英爭拗上去,殖民統治與港人的矛盾轉化了。

朋友告訴我,某大學一位教授到英國翻閱解密文件,才知道當年麥理浩出任港督後在第一份施政報告就宣布連串改善民生政策的背後原因:英國人在經歷了六七暴亂,又眼看九七將至,便思量如何拉攏民心,好抗拒中國回收香港;結論是,迅速提高香港的生活水平,拉大香港與內地的差距,寄望香港人因此而「不思歸」。這是港人生活自麥理浩之後大幅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據說,這位教授打算就此寫一本書*。

都說英國人老奸巨滑,信焉。鄭思肖曾在一幅墨蘭上題字:「純是君子,絕無小人。」只是君子常遭小人暗算,小人也常自有追隨的嘍囉。於是香港回歸快16年了,你又見到有人揮舞起港英旗來。

(*補記:原來嶺南大學李彭廣教授《管治香港》一書已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