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穿越維園的判斷錯覺

二零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颱風「天鴿」襲港,十號風球掛起。
風球落下之後,維園滿目瘡痍。
早上出去辦點事,穿過維園; 然後原路折回。這路經常走,輕車熟路,在路徑交錯縱橫的公園裡該走怎樣的最優路線早已胸中有數,不必多費神思考。以前到灣仔、鰂魚涌上班然後下班,我都愛走路,情況也一樣。

可是,不知道打什麼時候起我就發覺,來回走的路線其實不盡相同。去程時走到某個路口,可能走到對面馬路去,因為覺得那樣走比較便捷; 回程時卻未必會走到這個路口去,因為在前面某個路口便繞了個彎,走去另一條街道,覺得那才更好走。

為什麼來回程的感覺不一樣? 我甚至曾經在地圖上比較,看哪個感覺符合實際些。這或可稱為「來回路線判斷錯覺」。

穿過維園該怎麼走也有這樣的問題,東西兩邊都有不同進出口,你若要往對角方向去,可以選擇的路線不少。怎麼走便捷些,一來一回路上的感覺不盡相同。

這樣的錯覺有時很難避免,因為該怎麼走的決定限於去程或回程上,當時的環境、視角決定了你的觀感,除非你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視角。去旅行去遠足,我走路時經常刻意轉身回望,以對比光線相反之下景物有多大變化。常常發覺,最美的景色往往在自己的背後,不回頭就看不到。

人的所見、所聞、所知必受到限制。我總記得一位新聞業老前輩以自己受到教訓給我的忠告:不要以為你掌握了全部新聞訊息,可以據此作出準確判斷;新聞表面之下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在進行。他一次就各大國際通訊社一致的報道就一個國際問題寫了一篇評論,對判斷滿有把握,誰知報紙一出街,情況已發生一百八十度轉變,有關各方在秘密會議中妥協了,之前發出的全都是煙幕。

這其實就是訊息不平衡,既有量的方面,也有質的方面,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一起都無法接到全部訊息。

北方有句俗語: 「站着說話不腰疼。」這俗語其實有典故,說是商鞅得秦孝公賞識,在朝庭上站起來高談闊論,可憐其他跪着聽話的大臣腰痠背疼,苦不堪言。這話後來用來指一些人只管評頭論足,脫離實際。這與訊息不平衡有關,又與所處位置有關。

有人提倡設身處地、易位思考。這無疑是好的,惟是說易行難,不進熱廚房體會不到其中烤爐般的熱度,而夏蟲更永遠言不了冰。

中國人有句世故的話: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話放在今天當然有爭議:有違言論自由。 

我也認為不在其位也有權月旦其政。譬如即使到米芝蓮餐廳去,我也有權對大廚的手藝評議一番,但我一定不敢因此就以為自己動起手來比大廚更高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