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疫情發展第幾波?

香港最新疫情圖

香港疫情進入了第三波,至今沒有看到能迅速遏止,着實令人憂心。放眼世界,情況一樣。在全球化的世界,誰也不能獨善其身。即使是最早爆發又最早控制住疫情的中國內地,也未能徹底消除病毒,零星本地病例不斷發生,北京、新疆都出現小規模疫情反彈。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得其利,亦得其弊。第二波主要是輸入病例,來自大量回港避疫者。第三波主要是本土爆發,遍地開花,可是研究發現毒株主要源頭是菲律賓和哈薩克。

對於 SARS-CoV-2 新冠病毒,科學家之所知看來仍然非常有限。回過頭去看,專家們當初很多預見落空了。沒有人預見到如今的疫情猖獗:全球近一千七百萬人染病,每日新增二十幾萬人確診,全球近六十六萬人死亡;世界的疫情曲線升勢至今看不到放緩跡象。病例數高踞第二第三位的巴西和印度兩個人口億量級大國,日增病例曲線還在向上急竄。

一個「亮點」可能是,福奇的擔憂 ── 美國每日新增病例可能突破十萬 ── 暫時未見出現。據JHU 的數據,美國的日增病例數字在七月十六日達到七萬七千餘之後,上周雖然仍有兩天突破七萬,但沒有創出高峰。且看走勢會不會緩和下去。

一天七萬實在嚇人。疫情仍在湖北武漢肆虐時,中國人每天看着數字上升,心驚肉跳。可是現在美國一天就幾乎等於中國的病例總數(約八萬七千)了。

世界各大洲疫情發展(ECDC 製作)
香港的數字(最新為 2 885 例確診,23 例死亡),拿到全國各省市去對比,竟然拿到了除湖北以外的第一名,而且大幅拋離第二位的廣東( 1674 例確診,8 例死亡)。香港數字急升主要發生在第二第三波。

對於怎麼為一波疫情,缺乏嚴格的定義;大抵是數字回落後的又一次爆發,但回落幅度多少後算一波,則沒有準則。美國的曲線看似放緩了然後急劇回升,有人說出現了第二波,福奇卻說第一波還未過去呢。的確,回落三分之一都不到,特朗普就嚷着要重啟經濟了,於是迎來急遽反彈。

很多疫情嚴峻國家都還在第一波中掙扎,未看到回落的拐點,如巴西、印度、南非、阿根廷、墨西哥、菲律賓等。疫情從高峰緩緩下降的不少,如俄羅斯、智利、英國、意大利、法國、德國、韓國、加拿大等。但其中不少仍然每天出現數字可觀的病例,例如法國這個星期一(七月二十七日)新增二千六百餘例,加拿大近日每天有三百到七百例。

也有出現明顯第二波反撲的。日本自四月中創下日增七百餘例的高峰後,五月中回落到雙位數,但到六月下旬再急速上升,近日一再日增近千例,情況之嚴峻甚於第一波。

日本人口過億,與香港不在同一個量級。最可與香港比較的是新加坡(人口三百餘萬)和以色列(人口八百餘萬)。

新加坡的最新數字是51 197例確診,27 例死亡;在疫情最高峰,日增一千四百餘例。日增數在這個月初回落到百餘例之後,疫情輕微反彈,日前一天增加 513 例。以色列有66 293 確診病例,486 例死亡。五月有一段時間,日增病例曾控制在個位數;嗣後卻爆發更兇猛的第二波,昨天(七月二十八日)新增病例多達二千三百餘宗。

政府抗疫之難,是要同時面對兩條戰條,要不斷在防疫抗病與經濟民生之間取得平衡。誰都沒有預見未來的水晶球,即使專家也沒有。只能摸着石頭過河,不斷總結經驗,見招拆招。民眾當然可以對之指手劃腳,正如對大廚菜式亦大可月旦品評 ── 但你的廚藝就高過大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