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5日 星期三

疫情催生種種新常態

口罩已從負面標誌變新時尚
疫情未見窮期,而且出現新反覆,從全球到本地都一樣。另一方面,各地都在努力通過「新常態」重建社會活力,大至全球政經,小至生活習慣。

疫情初爆發時,專家和個人都以為,新冠病毒和沙士病毒一樣,會隨着北半球天氣熱了如特朗普說的「神奇地消失」。半年下來,事情一百八十度改觀了。今天讀到一個報道: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科學》雜誌發表文章預測:無論是否能研發出疫苗,新冠病毒都可能會陪伴人類到二零二五年。這篇早在四月發表的文章現在看來更有說服力了。四月初,全球病例還未滿一百萬;如今,單是美國就有三百四十幾萬,全球一千三百多萬。

新常態,英語是 new norm 或 new normal,是事物是非準則的一部分。疫情後,不少事物之是與非逆轉了。實事求是的話,各國在疫情中交出的考卷讓各國治國理政能力之優劣高下有目共睹,非常直觀,因為有量化的數字。

歐洲疾病防護與控制中心(ECDC)有各國數據的榜單。榜單按確疹病例多少排序,美國、巴西、印度領先,一目了然。每十萬人口的死亡數不按高低排序,得小心看。死亡率最高的是聖馬力諾。這微型國家家是意大利包圍的國中國,位於佛羅倫斯以東不遠處,只有三萬餘人口,資源有限,714 個病例,死了42 人。按十萬人計算,死亡數高達121.91。

還可見比利時高達 85.43;英國 76.26,西班牙 60.52,都在全球遙遙領先。法國 44.81,美國 41,21 亦耀眼。找到中國(連港澳)的數字,僅為 0.32,對比真大,真箇是「沒有對比,沒有傷害。」

對歐美「先進」國家,真要另眼相看了。過去的所謂「先進」,指的不僅是經濟、科技、民生,還包括自由、民主、人權等抽象而難以量化的東西,可是疫情殘酷地通過人命把抽象具象化了。

疫情大流行讓所有國家都面對人命與經濟何者為先的兩難抉擇。歐美國家民選政府全無例外都把經濟置於人命之上。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亞當斯密經濟學院」教授Ronald MacDonald在名為《後大流行新常態》(THE POST PANDEMIC NEW NORMAL)論文中卻就英國疫後社會經濟政策方向指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危機一旦過去,人們會把健康、民生福旨等社會價值置於經濟發展之上。」

不少地方的疫情正在反彈,但如何建立疫後新常態已成為當務之急,所有人都要適應揮之不去的各種限制。

一定的社會隔離看來會長期存在,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會減少。有人預測,一些地方傳承百年千年的傳統扎堆習俗可能要徹底消失。現代消費服務、交通旅遊、體育比賽難免受抑制,連醫療、教育也受到考驗。居家辦公會成為潮流,例如日本富士通計劃在未來三年將辦公室縮小一半。日本在這方面其實較落後,只有13.3%企業有員工居家工作,而英國已增至近四成,美國更達八成五。

日本在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的基礎上,已提出了多達幾十條「新生活方式」,衍生出網上聚餐等新社交。這看來古怪,但很可能成為越來越為人接受的新常態,反正很多人都已對着手機下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