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學會中文,感恩不已

如此這般學四聲
有這樣的小故事:一個巴羅克藝術團上演巴赫的清唱劇,表演者都是孩子。樂曲是巴赫的艱深作品,要求嚴格、一絲不苟。有聽眾聽到那些胖嘟嘟的小孩子演唱得完美無瑕,十分驚訝,便問合唱團指揮:「這些孩子怎麼能夠演唱這麼高難度的樂曲?」指揮說:「噓!小聲點!如果你不告訴他們這些作品有多艱深,他們永遠不會知道。」

小孩子就是「好欺負」,不管多麼難的是事──例如學中文──他們幾年下來就學會了。

以上的故事是美國漢學家莫大衛(David Moser)說的,是他在結束一篇關於學中文的長文時說的故事。文章在網上流傳很廣,題目是Why Chinese Is So Damn Hard? (為什麼中文這麼TMD?──這題目用廣東話翻譯會成「點解中文咁鬼難?」更傳神,不必用上粗話TMD)莫大衛力數學中文之苦之難,但他學得很成功,在北京經常到央視客串演出,還說相聲。

我是日前在英國《金融時報》上讀到〈全球第二重要的語言是什麽?〉一文,知道有莫大衛以上一文而再找來閱讀的。

當今全球最重要的語言,無異是英語了。對於這個第一的地位,英語和法語有過激烈競爭。在法國,這競爭的心態尤其是強烈,這表現為社會上對英語的抗拒。可是到如今,英國已變得難以抗拒了。巴黎法國國立人口研究所(Institut national d’études démographiques)的一篇文章尖銳地指出,年輕一代的法國研究人員和科學家認為語言問題已經解決:英語才是他們工作的語言。

這形成了英語人的優勢,卻也形成了他們的劣勢──失去了學習其他語言的動力。他們和其他國家人的相處時會發覺,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掌握兩種以至多種語言。

說英語的人應該學習什麼第二語言因而成為問題。文章說:答案似乎比較明顯了,應該學習漢語,因為漢語是即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國家的語言。這就帶出了漢語難學的問題。作者說,他有一些同事能非常熟練地使用漢語,但人數並不多;很多人半途而廢了,作者本人屬於「學了這麽久,不甘心就此放棄」的人,「可能會有一絲成功的希望」。

學中文之難,是我們「中文人」不容易理解的。莫大衛說,對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來說,中文比大學裡可以學的其他約三十種語言都難。難到什麼程度?與法語比較,法語屬於「易」;學中文要在說、讀、寫都學到如學法語一樣流利,得花三倍的時間。他說,一個美國人學中文,好比要一個搖滾樂結他手去學有三個鍵盤、30個音栓的管風琴。

他說:有人把學習中文比喻為「學習謙卑的五年課程」;我曾以為這是說五年之後你就能掌握中文,也學會謙卑了;我現在學了六年中文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是,你學了五年之後,中文對你來說仍然莫測高深,不過你已徹頭徹尾學會謙卑了。

中文、中華文化的確莫測高深。能夠基本掌握中文,很感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