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者自然是勝方,大悲者自然是負方。在這個世界競技高峰大會上的終極決戰中,勝敗之喜與悲,一般而言不難理解,但我認為箇中心情的複雜,絕不是我等從未經歷過運動員艱苦者可以真正體會的。我們只可以從他們的不同反應中略作感受,希望可以分享其中的狂喜,分擔其中的痛悲。
外國人比較感情奔放,悲喜較外形於色;中國人尚含蓄,悲喜常常不外露。在運動場上,可以經常見到「執了金都唔笑」的中國運動員,就是笑也是吝嗇的笑。這可能也有性格的因素,運動類別的因素(例如射擊選手據說要時刻遏抑心情波動)等等。
但我們作為旁觀者,眼是冷的,心是熱的,在那個火花迸發的勝負節骨眼上,感情也要來個發洩,而且希望有個「電視互動」的呼應。例如看到舉重的陳燮霞獲勝後像樹熊的撲到教練身上,看到男子體操隊一個個流著男兒淚相擁,看到程菲最後一個在《黃河協奏曲》聲中含淚動情地完成最後一個亮相,看到仲滿刺出最後一劍後甩掉面罩的仗劍長嘯……我們會得到更大的滿足。
而如果發覺那當事人「冇反應」,可真有點掃興。例如,龐偉射擊完成後,如果能快點「抽離角色」,大家的感受會更好。
所以,看林丹羽毛球場上的「表演」有雙重享受,既可以欣賞他收放自如的高超球技,又可以得到釋放感情的點撥。「超級丹」在場上敢愛敢恨、睥睨八極的豪俠風範,極富娛樂性。相比之下,乒乓女單一姐張怡寧的超級冷靜有太距人千里之外了。
大喜之外,大悲也一樣動人,雖然要求電視攝影機對準極度失意的運動員,似乎太不近乎人情了。但觀眾一定很關心以一分之差敗在烏克蘭劍下中國女隊的姑娘們,我也一直想知道那天拍席認輸的法國柔道運動員怎樣了,可惜電視鏡頭只照顧勝利者,再沒有交代那位一直躺在柔道席上的運動員的境況。
敗,也不一定非悲不可的。老將高峻帶著年輕的胡波在混雙中力戰敗給了英國的對手後,接受香港無線電視的訪問,一開口就主動說笑;陳忠和帶領的女排在驚濤駭浪中負於古巴,面對記者仍不減微笑教練本色。有過往戰績的鋪墊,這使你明白什麼叫談笑用兵、笑看風雲。
楊威能不能脫掉「千年老二」的帽子,是本屆體操比賽裡中國觀眾的一大懸念。大家都希望楊威可以在臥薪嘗膽八年之後,在家門口揚威。中國男團得到冠軍,並沒有稍減這懸念,反而推高了中國觀眾的期望值。
到楊威真的拿到了金牌,場內觀眾沸騰了。所有人都認為,這塊金牌對於他、對於中國意義重大,以為楊威會激動萬分、會再為之失聲痛哭。
楊威卻是出奇的平靜,氣定神閑。
楊威本人肯定也重視這塊金牌,但他有不同層次的感受:「拿完團體之後,我覺得這塊金牌只是錦上添花。」更何況,經過「這麽多年比賽,經歷了這麽多,應該說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對我造成壓力。所有的壓力,其實都是來自己內心的想法。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
不只是個人的經歷,還有國家民族的經歷。他說:「中國今年有太多災難,使運動員增加了使命感。」
楊威的靜如止水深沉有致,顯然與龐偉得獎後的平靜有別。這是一種曾經滄海後的豁達大度,既有曾經滄海的歷練,也有深明一粟之於滄海的謙卑。這使楊威不特別俊朗的樣子多了幾分智者內歛而隱隱透出的鋒芒。
這或者就是記者筆下的所謂「王者之風」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