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5日 星期二

睡眠之神奇:我們為什麼睡眠?

昨天晚飯後,坐到書桌前閱讀。不一會兒就眼睏起來,呵欠連連。可能是「飯氣攻心」,更可能是因為早上起得早了點。我知道強撐沒用,既敵不過瞌睡虫,強撐眼皮讀書也不入腦。

索性闔上眼,用手撐着頭小寐。多久? 打算默數一百下就好。過程中稍有分神,不打緊,重拾數字數下去,大約數了 120 之數。以每分鐘約 60 拍的速度計算,小寐了約兩分鐘。這兩分鐘迷迷糊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但效果非常神奇。

再張開眼,瞌睡虫走了,呵欠沒有了,精神集中了。讀完要讀的書,練練二胡、做點運動、洗澡,再上網瀏覽一下,一直不覺睏倦,到午夜關燈睡覺。

這樣的經驗多有:在巴士、地鐵、飛機上眼睏得無法閱讀(書本也好、手機也好),我會閉目養神。短短的若干分鐘靜寐,可保接着的旅程不再打睏,幾個小時的飛行都沒問題。

這幾分鐘,嚴格來說並未真的入睡,遑論深層次睡眠了。若能好好小睡,效果當然更好。

對於消除疲勞、恢復精力,沒有比睡眠更有成效了,咖啡或茶或什麼興奮劑、藥物都比不上。可是人們對睡眠的認識很不足。

每個人都有兩個與生俱來必要功能:食同瞓(睡),你一出生就懂得做。對於食的研究、講究太多太多了,隨着社會富裕,食不厭精快無所不用其極。可是對於睡,則所知很少,而且不重視,以致睡眠不足成為無聲的流行病 (silent sleep-loss epidemic) 了,尤以富裕國家、地區為甚。香港的打工仔,個個唔夠瞓。

最近有一本書在全球大受歡迎,書名很簡明: Why We Sleep (我們為什麼睡眠)。作者 Matthew Walker 是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神經科學和心理學教授、睡眠和神經影像實驗室主任,也是哈佛大學精神病學教授。這世界太多人受到睡眠不足流行病困擾了,這本書二零一七年出後被譯為 34 種語言出版,銷量過百萬;曾高踞《紐約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榜第一位。

連比爾.蓋茨都給它為文推薦,因為這書讓他睡得更好,儘管這位年輕時為創業不斷熬夜的電腦天才不盡同意書中關於睡眠不足影響創意的論斷。

(睡眠,四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