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 星期一

從「倒米夀星公」到「倒米夀星」

寫了「食塞米」,有朋友問: 「咁倒米夀星公又有何出處?」

「倒米夀星公」一般簡略為「倒米夀星」。一字之略,卻把這熟語的語源模糊了。

夀星公當然是男性的,古來有畫面形象。夀星就男女適用,省去「公」主要是貪方便,未必是為了「政治正確」。

在香港,說到夀星公,上點年紀的人會想到夀星公煉奶,一種罐頭甜奶,戰後初期在香港很受歡迎,被低下階層視為補充營養恩物。它由港商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創生產,英文品牌是Longevity,三十年代末將總部搬到越南,成為越南產品。一九七五年南越變天,越南以外的壽星公煉奶改由荷蘭商人生產代理。如今,市場仍可見到夀星公煉奶,淘寶也可以買到,夀星公商標舊貌依然,牌子則是越南文的。日前與朋友去一家越南餐館吃飯,朋友點了越式滴漏咖啡,配上的甜奶可能就是夀星公煉奶。

網上不乏對「倒米夀星」的解釋,意思都近於「好心做壞事」。但似乎只有「百度」能說明語源:五十年代尾、六十年代初,廣州的僑眷很多有從香港寄回的「壽星公煉奶」,喝完煉奶後將個「噹噹嘜」面蓋用開罐器去掉,再用錘把切口敲平伏,用來做「米嘜」(也有人叫米星),以計量每餐用米量,通常口語有「量三嘜米」或「嘜半米」,一嘜米通常可煮3-4碗飯。

這其實是香港戰後初年情況的北上。粵語的「嘜」是牛奶嘜, 當年主要是壽星公煉奶嘜。這種嘜用作「米星」名副其實是「倒米夀星公」,原產地是香港。隨着香港經濟迅速發展,港人如今大多只知「倒米夀星」而不知「倒米夀星公」了。

不要緊,不要做「倒米夀星」就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